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检测双练)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答案解析)

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2.《管子·任法》中说:“明王(君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有人说,秦王嬴政将“主之所操”这一理论推向了成熟。这里将“主之所操”推向了成熟,意图强调(  )
A.皇帝制度的建立
B.三公九卿的设置
C.郡县制度的推广
D.思想文化的统一
3.秦朝手工业规模很大,为了加强管理,政府设立多种职官及法规,内容丰富而具体,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这表明秦朝(  )
A.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
B.农本观念受冲击
C.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
D.以立法管理经济
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
A.分工合作 B.唯才是用
C.家国一体 D.官员众多
5.习近平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清朝军机大臣 D.宋代参知政事
6.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
A.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7.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  )
A.秦朝统一车轨 B.秦朝统一文字
C.秦朝统一货币 D.秦朝统一度量衡
8.《汉书·主父偃传》称颂某位帝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该帝王在位期间(  )
A.实行内外服制
B.在全国推广郡县制
C.推行商鞅变法
D.积极推崇儒家思想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秦朝(  )
A.推行郡县制度 B.建立皇帝制度
C.设置三公九卿制 D.实行焚书坑儒
10.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直接原因是秦朝(  )
A.大兴土木 B.赋役繁重
C.法律严酷 D.钳制思想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琅琊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1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  )
官员 职能
奉常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 皇室事务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
少府 皇室财政
A.职分细化、制约皇权
B.官员冗余、政务繁杂
C.家国同构、皇权至上
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3.统一前的秦国,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官,也可率兵出征。秦统一后,“太尉掌武事”,同丞相一样,也是“金印紫绶”,两者地位相等。这一变化表明秦朝(  )
A.加强了君主权力
B.中央机构完善
C.完成了全国统一
D.重视发展军事
14.作为副丞相,秦代御史大夫的职责是“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通理天下”。朝廷每议大政,须有丞相、御史大夫共同参与,大凡立君、立嗣、宗庙典礼、朝议诸事务,御史大夫都有商议和参与决策权。据此可推知,秦代(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机构效率低下
C.官僚政治确立
D.御史大夫制约相权
1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废除分封制,创立郡县制。郡县两级的长官分别由中央任免,他们直接对中央政权负责。县自秦以后一直作为基本的行政区划,历代没有什么变化。秦朝这些举措(  )
A.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确立奠定基础
B.在世界地理行政史上有划时代意义
C.使郡县二级地方管理机制得以固化
D.表明官僚政治已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16.秦统一后,对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
B.体现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观念
C.有利于对城市人口的行政管理
D.体现了按“犬牙交错”划分的特点
17.唐代柳宗元认为:秦朝灭亡是“咎在人怨”“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柳宗元意在强调,秦朝灭亡主要是由于(  )
A.未能消除地方分裂势力
B.推行了严酷的暴政统治
C.国家各级官吏极度腐败
D.六国残余贵族势力强大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秦亡后,此新制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基本制度。……可是历史上总有一些人将秦始皇某些错误或某个帝王的横征暴敛加在一起,统统作为中央集权制的罪状而加以批判。以至于有学者说,中国古代根本没有政治文明,只有“封建专制主义传统”。虽有人如此说,但毕竟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反映在认识上却迥然不同,如唐朝的柳宗元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民国初年的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
——摘编自张玉玺《中国“大一统”与中央集权的历史演变》
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部分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A A D C B B B B A C C A D A A B
11.(1)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2)积极影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18.示例:
观点: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应辩证看待。
评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它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维护了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强调皇权至上,极容易产生暴政,也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这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封建社会末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在不同方面、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示例”仅供参考)
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通往北方的直道,有利于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也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A [根据材料中“明王(君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可知,管子认为君主掌握生杀大权和政治决策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将君主权力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指中央官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郡县制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秦始皇利用“焚书坑儒”强化思想控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3.D [秦朝政府在手工业方面设置多种职官和法规,涉及劳动定额、产品规格、产品质量、工匠培训等方面,规定详细且范围广泛,说明秦朝通过立法加强对经济的管理,故选D项;秦朝重农抑商,因此不会使农工商各业得到保护,排除A项;秦朝重农抑商,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并不会冲击农本观念,排除B项;鼓励私营工商业与重农抑商不符,且材料是加强手工业的管理,并没有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4.C [根据材料可知,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都属于国家官员,但他们都负责皇室的日常管理,体现了秦朝官制设置“家国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的合作和秦朝官制设置的标准,排除A、B两项;材料主要论述了三公九卿的具体事务,不能得出秦朝“官员众多”的结论,排除D项。]
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较早体现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B项正确;西周卿大夫属于行政人员,排除A项;军机大臣属于皇帝的亲信,排除C项;宋代参知政事行使行政权,排除D项。]
6.B [根据材料可知,朝议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皇帝决策,减少失误,B项正确;朝议制度的设立无法确保秦朝的长治久安,也无法确保皇帝的专制独裁,排除A、C两项;朝议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排除D项。]
7.B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说明这与语言文字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对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交流作用巨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语言文字无关,排除。]
8.B [材料“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是对秦朝统一六国功绩的描述,其中秦始皇在位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B项正确;内外服制为商朝推行的管理国家的制度,排除A项;推行商鞅变法的是秦国秦孝公,排除C项;积极推崇儒家思想的是汉武帝,秦始皇推崇法家治国思想,排除D项。]
9.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大规模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因此材料肯定的是郡县制,A项正确;材料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及焚书坑儒的说法无关,排除B、C、D三项。]
10.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直接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秦的暴政主要是受到其法律严苛的影响,C项正确;大兴土木、赋役繁重、钳制思想都是秦朝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B、D三项。]
11.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中央实行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12.C [奉常、宗正和少府等是中央的九卿政要,职能是负责皇家宗庙礼仪、教育事务等,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具有家国同构、皇权至上的特点,C项正确;从表中介绍的具体职能可知,九卿不具有制约皇权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秦朝中央官员冗余,政务繁杂,排除B项;选贤举能,唯才是用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13.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统一以前,秦国丞相有行政权和军权,而统一后,秦始皇设置三公九卿,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说明丞相权力被分散,君权得到加强,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完善,排除B项;秦完成了全国统一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出秦朝重视发展军事,排除D项。]
14.D [根据材料“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通理天下”“朝廷每议大政,须有丞相、御史大夫共同参与”和所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对相权有所制约,因此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皇帝制度的特征(皇权至高无上),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B项;官僚政治的确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15.A [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奠定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秦始皇这些举措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秦以后出现过三级、五级地方行政区划,排除C项;郡县制只是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取代,排除D项。]
16.A [根据“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可以看出,政府强调对郡划分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影响到周边地区,加强对周边的管理,因此这有利于发挥郡的政治辐射作用,A项正确;“农工商皆本” 和城市管理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犬牙交错”的特征与材料中秦郡的划分原则相反,排除D项。]
17.B [根据“咎在人怨”“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可得出柳宗元认为秦朝用法家思想维护统治,推行了严酷的暴政统治,激化了矛盾,最终灭亡,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柳宗元强调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排除。]
18.本题主要是对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述。因此可多角度进行思考。根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秦亡后,此新制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基本制度”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是谈论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一个观点: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应辩证看待。在评述时,一方面可结合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概括。另一方面,也要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局限性的角度进行概括。最后再总结。
1/9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4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检测双练)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