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西省大同市汇林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大同市云冈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韩非在《韩非子五蠹》中认为“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商人地位普遍较低 B. 抑商已成社会共识
C. 农业发展受到重视 D. 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2. 秦朝全面废除使用典型的青铜器文字大篆,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作为官方文字,但在实际操作上,则大量使用简化的、书写更为便利和效率的隶书作为标准的公文文字。这反映出( )
A. 汉字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B. 秦统一后施行文化专制政策
C. 官吏是文字改革的主导力量 D. 小篆以山东六国文字为基础
3.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 铁制农具的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 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4.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 婚姻择偶自由 B. 等级差别的消失 C. 门第观念淡化 D. 科举制快速发展
5. 宋朝以前,文人雅士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诩。而到了宋朝,“风雅处处是平常”,生活俗事、民间俗语,都可能有其雅致趣味,都可以入画人诗。这反映了宋朝
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 世俗文化发展的现实
C. 文人孤芳自赏的情态 D. 封建等级秩序的动摇
6. 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 )
A. 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B. 努力推动政治清明
C.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 积极倡导功利主义
7.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所指的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8.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 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 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 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D. 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9.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②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开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④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11. 据统计,商代卜辞中祭祀祖先神的内容有一万五千多条,远远超过了祭祀自然神的数量。而这些祖先神往往是被神化了的商代先王先公。这说明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巩固统治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初露端倪
C. 国家大事主要通过占卜来决定 D. 先王先公权力地位的至高无上
12. 汉初,政府下令“弛山泽之禁”,即“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但是武帝时期“笼天下盐铁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官产一一官运一一官销的专卖制体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武帝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基本沿袭了秦制
C. 取消了休养生息 D. 推行了重农抑商
13.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高宗时,杂文成为进士考试的法定项目。开元以来,进士考试内容以帖经、杂文、策为主,但更加重视文词。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A. 改变了文坛骈丽浮艳之风 B. 端正了科举考试考场考风
C. 加强了中央选拔官吏权力 D.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学素养
14. 唐代开元年间提出在地方州县任职后,方可担任中央台省官的选官原则:宋代中央的中高级官员和地方长官、大都具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官员依资序自州县幕职官至知县、通判、知州逐级升级。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 官员升迁需要政府考核 B. 官僚体制逐步完善
C. 政府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D. 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15. 宋代理学在社会普及以后,一些民间俗语也广泛流传开来。如“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即回家要学会八件事一一孝、悌、忠、信、札、义、廉、耻,而忘记这八种做人的根本被叫“忘八端”。这些俗语的流行反映出
A. 理学思想的僵化 B. 宋代文化平民化
C. 儒学思想生活化 D. 理学重社会责任
16.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这些措施说明清朝
A. 固守疆土抵御外敌 B. 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疆域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大力推动了中外的交往
17. 中国古代,农民重视用粪肥田,在汉唐时期,北方的肥料技术已趋于完备:唐宋之后,南方的肥料技术却有后来居上之势;明清时期,南方的肥料技术达到了传统时代的顶峰,并开始辐射到北方地区。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南北方经济差距比较大 B.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南方农业条件好于北方 D. 北方长期战乱的影响
18. 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应追溯至
A. 内外服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19.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推动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的加剧 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铁犁牛耕的使用 D. 各国变法运动兴起
2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汉初,最高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作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治国理念的变化本质上( )
A. 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 B. 服务于国家的统治需要
C.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D. 体现了多元的文化政策
21.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 D.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2.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加强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一做法
A. 暂时平息了反元斗争 B.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最终导致了元灭亡 D. 极大地削弱了州县的职能
23.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战国时期,①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②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③他追求天人合一。④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汉武帝设立一官职,其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监察他们是否存在着不奉诏书、不恤疑狱、选署不平等行为。该官职设立的目的是( )
A. 提升尚书令的作用 B.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 要制约知州的权力 D. 巩固大一统的国家
25. 东汉卫宏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班固撰《汉书》,极尽颂汉之能事,不仅从体例的编排,而且从史料的取舍、著史思想的确立方面,都把西汉政权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反映出( )
A.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编撰 B. 史学研究需多方史料加以印证
C. 史书编撰缺乏客观标准 D. 史学逐渐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即通过分封,使诸侯在地理形势上从四面八方拱卫周室,并且通过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使周人亲戚成为辅弼王室的基本政治力量。这一政体的实行,促进了各诸侯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
——摘编自黄中业《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材料二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摘编自《峄山秦始皇纪功石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2)两则材料对“西周分封制”有何不同认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7.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必不能抗衡中国。”……(温)彦博以为:“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不同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俭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彳来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哉"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大同市云冈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韩非在《韩非子五蠹》中认为“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商人地位普遍较低 B. 抑商已成社会共识
C. 农业发展受到重视 D. 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可知,体现了韩非子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C项正确;商人地位普遍较低,表述有误,排除A项;抑商已成社会共识,表述有误,排除B项;法家成为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实,法家思想是秦朝的统治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2. 秦朝全面废除使用典型的青铜器文字大篆,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作为官方文字,但在实际操作上,则大量使用简化的、书写更为便利和效率的隶书作为标准的公文文字。这反映出( )
A. 汉字演变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 秦统一后施行文化专制政策
C. 官吏是文字改革的主导力量 D. 小篆以山东六国文字为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秦朝全面废除大篆,以小篆作为官方文字,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小篆不利于书写,简化的、书写更为便利和效率的隶书成为标准的公文文字,可见汉字的演变趋势为由繁到简,A项正确;题干文字的变化并不能体现文化专制,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文字改革的主导力量,排除C项;小篆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并非东方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3.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 铁制农具的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 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 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项正确;三个时期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的共同原因是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ABC项虽然也有利于农业发展,但不属于共同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宋朝时,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心祖先声望。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 )
A. 婚姻择偶自由 B. 等级差别的消失 C. 门第观念淡化 D. 科举制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大批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官居高位’......‘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可知,宋代阶层流动频繁,门第观念淡化,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婚姻择偶自由在宋朝是不可能的,排除A项;等级差别的消失,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门第观念淡化,不是科举制快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 宋朝以前,文人雅士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自诩。而到了宋朝,“风雅处处是平常”,生活俗事、民间俗语,都可能有其雅致趣味,都可以入画人诗。这反映了宋朝
A. 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 世俗文化发展的现实
C. 文人孤芳自赏的情态 D. 封建等级秩序的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生活俗事、民间俗语,都可能有其雅致趣味,都可以入画人诗,说明世俗文化得到了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方面,体现不出重文轻武,排除A项;文人孤芳自赏的情态体现的是前半句话,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封建等级秩序的动摇,排除D项。故选B项。
6. 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 )
A. 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B. 努力推动政治清明
C.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 积极倡导功利主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退而聚学化民’”可知,宋代理学家积极从政立业为国家做贡献,不能做官时,也以教化民众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项正确;据材料“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可知,理学家最主要的是通过从政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非革新教育体制,排除A项;据材料“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可知,理学家的政绩侧重推行理学的价值观,排除B项;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倡言功利,排除D项。故选C项。
7.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所指的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人才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因此苏东坡所说的“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指的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C正确;A是先秦的选官制度,排除;B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排除;D是隋唐以来的选官制度,排除。
8. 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 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 士人阶层审美情趣提高
C. 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D. 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体现了文艺的商品化,市民们能够在瓦舍中尽情的观赏百戏和娱乐,体现了文艺的世俗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享乐主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文艺的商品化和世俗化趋势,并没有体现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排除B项;宋代还没有兴起人文主义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9.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②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③开办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 ④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试机0、70年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开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这是中国早期经济、军事、教育现代化的尝试,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④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B项;④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④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可知,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D正确;根据“十四年抗战”概念“更加科学”,反映了历史认识越来越科学合理,AB错误;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C表述错误,排除。
11. 据统计,商代卜辞中祭祀祖先神的内容有一万五千多条,远远超过了祭祀自然神的数量。而这些祖先神往往是被神化了的商代先王先公。这说明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巩固统治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初露端倪
C. 国家大事主要通过占卜来决定 D. 先王先公权力地位的至高无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商代卜辞中祭祀祖先神的内容有一万五千多条,远远超过了祭祀自然神的数量”“祖先神往往是被神化了的商代先王先公”体现了商代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初露端倪,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祖先崇拜意识的加强,A项不能体现这层意思,排除;C项与材料没有关系,排除;D项说法错误,商朝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为了加强商王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汉初,政府下令“弛山泽之禁”,即“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但是武帝时期“笼天下盐铁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官产一一官运一一官销的专卖制体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武帝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基本沿袭了秦制
C. 取消了休养生息 D. 推行了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汉初“弛山泽之禁”“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到汉武帝“笼天下盐铁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官产一一官运一一官销的专卖制体系”的变化,体现了中央对经济的管控逐渐加强,而对经济的管控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秦朝没有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不一定就取消了休养生息政策,排除C项;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
13.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高宗时,杂文成为进士考试的法定项目。开元以来,进士考试内容以帖经、杂文、策为主,但更加重视文词。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A. 改变了文坛骈丽浮艳之风 B. 端正了科举考试考场考风
C. 加强了中央选拔官吏权力 D.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学素养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杂文成为进士考试法定项目。开元以来,进士考试内容以帖经、杂文、策为主,但更加重视文词”体现了唐朝科举制更加重视文词的现象,这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学素养,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科举制重视文词的影响,因此也看不出改变了文坛骈丽浮艳之风,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考试内容的变化,和端正考风无关,排除B项;考试内容的变化和加强了中央选拔官吏权力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 唐代开元年间提出在地方州县任职后,方可担任中央台省官的选官原则:宋代中央的中高级官员和地方长官、大都具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官员依资序自州县幕职官至知县、通判、知州逐级升级。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 官员升迁需要政府考核 B. 官僚体制逐步完善
C. 政府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D. 行政效率逐步提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宋两代强调官员要具有地方工作经验,方可担任中央高级官员,体现了官僚体制逐步完善,B项正确;A项强调升迁方式,而材料强调高官需要地方工作经验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制度和地方行政效率,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15. 宋代理学在社会普及以后,一些民间俗语也广泛流传开来。如“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即回家要学会八件事一一孝、悌、忠、信、札、义、廉、耻,而忘记这八种做人根本被叫“忘八端”。这些俗语的流行反映出
A. 理学思想的僵化 B. 宋代文化平民化
C. 儒学思想生活化 D. 理学重社会责任
【答案】C
【解析】
【详解】“孝、悌、忠、信、札、义、廉、耻”是儒家道德伦理要求,这些内容在民间流传,说明理学将儒学生活化,C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是涉及理学的僵化,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儒家思想的生活化而非文化的平民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排除D项。故选C项。
16.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这些措施说明清朝
A. 固守疆土抵御外敌 B. 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疆域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大力推动了中外的交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体现了清朝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方向巩固和开拓边疆的措施,这些措施进一步开拓并巩固了疆域,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都是抵御外敌,如新疆和西藏属于中国内政,排除A项;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清朝设台湾府、伊犁将军等措施,和大力推动中外的交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中国古代,农民重视用粪肥田,在汉唐时期,北方的肥料技术已趋于完备:唐宋之后,南方的肥料技术却有后来居上之势;明清时期,南方的肥料技术达到了传统时代的顶峰,并开始辐射到北方地区。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南北方经济差距比较大 B.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南方农业条件好于北方 D. 北方长期战乱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宋之后,南方的肥料技术超越北方,而且影响到了北方,而肥料技术和农业相关,说明唐宋之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项正确;A项没有准确概括出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肥料技术,不属于先天条件,排除C项;明清时期,北方战乱并不多,排除D项。故选B项。
18. 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应追溯至
A. 内外服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齐鲁、吴越等称呼均与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有关。齐国和鲁国当时是山东地区的封国,因此后人把山东地区统称为齐鲁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亦是如此,B项正确;商朝的内外服制实际上是方国的联盟,排除A项;宗法制强调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9.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推动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加剧 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铁犁牛耕的使用 D. 各国变法运动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排除B项,C项正确;诸侯争霸的加剧和各国变法运动兴起,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D项。故选C项。
20.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汉初,最高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作为官方学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开始确立正统地位。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治国理念的变化本质上( )
A. 取决于君主的个人意志 B. 服务于国家的统治需要
C. 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D. 体现了多元的文化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秦始皇到汉武帝治国理念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六国后,由于维护统治、建立集权制度等因素的需要,采用法家思想治国;汉初国力衰落、经济凋敝,为此统治者采取黄老学说治国,以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出现“大一统”盛世局面,思想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据此可知,材料中治国理念的变法本质上服务于国家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取决于君主个人意志只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问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治国理念的变化,没有涉及君权强化的信息,排除C;材料中秦朝、汉武帝时期实行单一的、专制的文化政策,而非多元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21.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 D.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780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放松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A项正确;输庸代役也有利于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因此C项不是主要的进步之处,排除C项;一条鞭法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及催生新的经济因素萌发,排除B、D项。故选A项。
22.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加强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一做法
A. 暂时平息了反元斗争 B. 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最终导致了元的灭亡 D. 极大地削弱了州县的职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可知,在元代的行省制之下,经济文化交流得以加强,B项正确;反元斗争没有平息,排除A项;行省制与元的灭亡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职能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3. 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是历史学科的素养要求之一。下列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战国时期,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②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③他追求天人合一。④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可知,历史叙述是客观事实,历史解释是历史见解。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也是对老子思想的客观描述。他追求天人合一,是对老子思想的客观描述。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老子的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是对老子思想的进一步解释和看法见解,是历史解释。④是历史解释,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②③三项都是历史叙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
24. 汉武帝设立一官职,其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六条之中,有一条针对地方强宗豪右,其余五条针对郡守二千石,监察他们是否存在着不奉诏书、不恤疑狱、选署不平等行为。该官职设立的目的是( )
A. 提升尚书令的作用 B. 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C. 要制约知州的权力 D. 巩固大一统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并结合汉代刺史的史实可知此官职为刺史,刺史的设置意在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巩固大一统国家,D项正确;此官职是刺史,是负责地方监察的官职,与尚书令无关,排除A项;刺史的设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是推恩令,排除B项;知州是宋代的官职,排除C项。故选D项。
25. 东汉卫宏说:“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班固撰《汉书》,极尽颂汉之能事,不仅从体例的编排,而且从史料的取舍、著史思想的确立方面,都把西汉政权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反映出( )
A.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编撰 B. 史学研究需多方史料加以印证
C. 史书编撰缺乏客观标准 D. 史学逐渐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班固撰《汉书》,极尽颂汉之能事,不仅从体例的编排,而且从史料的取舍、著史思想的确立方面,都把西汉政权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知,汉武帝希望控制史学的书写内容和发展方向,利用政权力量把史学纳入到为政治服务的轨道,此后的《汉书》则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对政权歌功颂德,这都反映出史学逐渐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D项正确;儒家思想影响史书编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史学研究需多方史料加以印证,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史书编撰缺乏客观标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即通过分封,使诸侯在地理形势上从四面八方拱卫周室,并且通过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使周人亲戚成为辅弼王室的基本政治力量。这一政体的实行,促进了各诸侯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
——摘编自黄中业《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材料二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摘编自《峄山秦始皇纪功石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的作用。
(2)两则材料对“西周分封制”有何不同认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稳定了政治秩序;促进了社会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
(2)材料一肯定分封制,材料二认为分封制是造成国家内乱的原因,否定分封制。
看法: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主要起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逐渐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不利于维护中央的统治,最终被郡县制所取代。评价一种制度应结合时代背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作用:依据材料“使周人亲戚成为辅弼王室的基本政治力量”可以得出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稳定了政治秩序;依据“促进了各诸侯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可以得出促进了社会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
【小问2详解】
不同:依据材料“使周人亲戚成为辅弼王室的基本政治力量。这一政体的实行,促进了各诸侯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可知,材料一肯定了分封制的作用;依据材料“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可知,材料二认为分封制是造成国家内乱的原因,否定分封制。看法:综合材料一、二,结合分封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即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主要起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逐渐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不利于维护中央的统治,最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7.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必不能抗衡中国。”……(温)彦博以为:“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不同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其一主张东突厥降众强行迁至中原内地,把游牧民变成农民;其二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其各部落;其三主张保全其部落组织和习俗,同时教之生产技能和礼仪,成为边境屏障。
(2)措施: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诫他们守法。
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可得出其一主张东突厥降众强行迁至中原内地,把游牧民变成农民;根据“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必不能抗衡中国”可得出其二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其各部落;根据“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可得出其三主张保全其部落组织和习俗,同时教之生产技能和礼仪,成为边境屏障。
(2)措施: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诫他们守法。作用:结合唐朝民族政策的内容可概括得出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俭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彳来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哉"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政府鼓励;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答出五点即可)
(2)作用: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传播中外文化科技;促进北宋商业发展;扩大不同地域的物种交流;有利增加北宋政府赋税收入。(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地区经济崛起(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进步;根据材料“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政府鼓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还包括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等等。
(2)作用:根据材料“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可知,促进中外经济贸易交流,拉近中外人民距离;根据材料“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可知,扩大不同地域的物种交流;根据材料“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可知,充当使者,传递中外信息,加强国家之间的政治交往;根据材料“福建海商徐哉‘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可知,传播中外文化科技;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北宋商业发展;有利增加北宋政府赋税收入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西省大同市汇林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