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人教版)·教学评价二(期中)
(2023-2024学年上学期评价范围:1~14课)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林则徐上书清朝皇帝时指出:鸦片流毒,“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旨在揭示
A.军队战力的削弱
B.鸦片输人的危害
C.朝廷官员的腐败
D.政府财力的不足
2.下表中是清政府与后人(学者)对某条约部分内容的认识。据此推断,该条约是
项目
条款
清政府
后人/学者
割香港岛
不平等条款
不平等条款
政治
英舰进入通商口岸
合情合理
领海主权被剥夺
五口通商
不易防范
既有损害,又有机会
经济
废除“公行”制度
商贸管理难度加大
政府财政收入大增
协定关税
不降反升的好事
丧失关税主权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二十一条”
3.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旗昌、德忌利士、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外商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
个口岸。据统计,各口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
吨,24年间增长几达4倍。这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发展
B.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D.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4.“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
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后遭到内外
镇压,陷于失败”。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护国战争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5.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30余所,主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并大
量翻译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著作。这些举措
A.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B.培养了近代化实用技术人才
C.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
D.拉开了国人学习西方的序幕
6.19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海防重而塞防轻,主张将塞防
经费移办海防。左宗棠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这一争论
A,导致了中央权威的衰落
B.折射出清朝国力大幅增强
C.意在应对边疆地区危机
D.反映了洋务派内部的分裂
7.近代某一时期,美国的报纸上出现了标题为《战旗高扬:中国战舰“致远”号战至最后一刻《奋
战的中国舰队:中国战舰在威海卫坚持顽强作战》的新闻稿。上述新闻稿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8.“要求迁都长安,将二万万两赔款改充军费,誓不对日求和”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公车上书
历史八年级(人教版)·教学评价二(期中)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