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答案)

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合格考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近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良渚文化和江南人文风貌山水风光,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开幕式上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名字和造型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文物玉琮;亚运会的奖牌及火炬设计理念也是取自玉琮;良渚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神徽浮映。亚运会上的良渚文化元素数之不尽。据此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
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 B.代表器物是黑陶
C.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在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来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 ”这一传说( )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3.《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
A.私有制的发展 B.原始社会的解体
C.统治者的自私 D.早期图家的建立
4.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大量甲骨文遗存的发现,它记录的天象、王室组成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文字是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 B.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C.“传说时代”无可信的历史 D.原始文字尚未具备书法要素
5.商周时期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的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初税亩 D.均田制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7.《诗经》中有关于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十千维耦”之类对大规模集体耕作状况的描述。形成这种劳动状况的根源在于( )
A.宗法制影响下的集群式农业本质属性 B.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
C.土地制度的集体化属性 D.铁犁牛耕推动经济发展
8.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如果统治者采取有为的措施,那将会使民众自以为“智”,违背道,丧失“初心”,热衷于争夺,纵欲妄为,其最终的后果将是国家大乱。该思想家最可能是( )
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韩非子
9.《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推行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什伍连坐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
10.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下表所示是这一时期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张,①②③分别是( )
思想家 思想主张
①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 “尚贤”的政治主张。
②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 生相胜”的理论。
③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学习的最高目标是 掌握礼。
A.孟子、邹衍、韩非 B.孔子、老子、荀子
C.墨子、老子、韩非 D.墨子、邹衍、荀子
11.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成就斐然。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是( )
A.《诗经》 B.《九章算术》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史记》
12.秦统一前后,先后修建了灵渠、长城、都江堰、郑国渠;在大兴建设的同时,秦始皇还迅速完成了对文字、道路、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 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秦劳动力资源丰富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3.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上,保持皇权在中央的专制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秦代设置了三公九卿来辅佐皇帝组成中央政府,其中“三公”包括( )。
A.司徒、司马、司空 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中书令、尚书令、侍中 D.宰相、枢密使、三司使
14.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颁布“推恩令”
C.反击匈奴侵扰 D.推行均输平准
15.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16.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17.“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后期( )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中央和地方矛盾尖锐
18.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世袭制 B.军功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19.唐代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选项中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医药学成果且有所创新的唐代医药学巨著是( )
A.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 B.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C.孙思邈的《千金方》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20.“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统治者都比较重视选拔人才,为专制王权服务。下列表述反映出唐宋时期选官制度的是( )
A.世卿世禄,嫡长子继承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21.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形成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这次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B.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C.加剧了南北方的矛盾 D.加快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
2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为主要的表现是 ( )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3.魏晋以来,绘画大放光彩。下面为某一学生整理的有关著名画家顾恺之的资料,其中错误有( )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被后人尊为“画圣”。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4.下表是中国部分朝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0 17.2 24.5 46.1
A.世卿世禄制的延续 B.察举制的产生于发展
C.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D.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
25.唐朝中期,为应对统治危机,政府进行税制改革,“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这一赋税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租调制
26.小明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曲辕犁”“安西都护府”“诗仙画圣”整合在一个学习单元的笔记中,他学习的单元主题应是( )
A.民族交融与社会变革 B.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更迭
C.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D.繁荣与开放的封建盛世
27.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说明当时( )
A.儒学独尊 B.三教并行 C.儒学式微 D.理学形成
28.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门下省负责( )
A.草拟诏令 B.审核诏令 C.执行诏令 D.监察百官
29.2022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曼谷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两国领导人此次会面意义非同一般。追溯到唐朝,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有( )
①玄奘 ②鉴真 ③空海 ④僧一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世卿世禄制
31.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与这一“恶瘤”的产生密切相关的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五代十国 D.黄袍加身
32.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下列有关选官标准排序与之相符合的选项是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3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时经略台湾,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宣慰司 C.澎湖巡检司 D.中书省
34.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35.宋朝立国后,吸取汉唐时期地方监察官由于权力太大而变为割据势力的历史教训,采用了“分而察之,互相牵制”的统治政策。其中,为节制知州的权力,北宋创置了( )
A.郡县制度 B.刺史制度 C.通判制度 D.行省制度
36.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并且比较稳定的统治。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的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行都指挥使司
37.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欲治之(地方藩镇),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派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 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政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38.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管理,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该制度为( )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羁縻府州制 D.行中书省制
39.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0.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契丹、女真
41.1004年,辽宋签订协议,规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方提供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于边界开展互市贸易,加强商业往来。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其价值在于( )
A.北宋丧失政权尊严 B.北宋守内虚外的后果
C.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辽获得发展所需的财富
42.“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是( )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43.五代十国时期,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禁军统领刘知远建立后汉。952年,后汉灭,禁军统领郭威经澶州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为防止禁军统帅夺权,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②以南、北面官因俗而治
③枢密院与“三衙”分权 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44.某学者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时说:“(该制度)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并进一步指出,当时的地方政府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由此可知,该学者所述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督抚制
4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46.宋元时期,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的是( )
A.丝绸 B.瓷器 C.茶叶 D.戏曲
47.中国古代有一中央机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政府衙门,一方面可参议军国大政,另一方面又只是一个秘书部门,这个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御史台 D.内阁
48.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A.设军机处 B.废除宰相 C.设置行省 D.宦官专权
49.15世纪前期,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下列对“郑和下西洋”认识正确的有(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②推动了中外交往③抵御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传播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51.永乐时期,朱棣下诏在黑龙江地区设置( ),统辖该地区。
A.建州三卫 B.乌斯藏卫 C.奴尔干都司 D.黑龙江将军
52.明朝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在西藏设行都指挥使司,在黑龙江流域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台湾府,蒙古族地区设盟、旗,新疆设伊犁将军,派驻藏大臣,西南改土归流,设理藩院等。明清时期的这些举措( )
A.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弱化 B.奠定中国的疆域版图
C.体现不同政权和睦共处 D.反映辉煌与挑战并存
53.雍正时期,为了处理紧急军务,在其寝宫旁边设置了 ,并借此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理藩院
5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康熙“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是( )
A.平定三藩之乱 B.收复台湾
C.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55.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 B.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56.明太祖朱元璋屡次颁布“通番禁令”,清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迁海令”,其共同目的是( )
A.实行“闭关锁国”加强专制巩固皇权
B.施行“一口贸易”扩大外贸增加财收
C.维护“朝贡”体制防范海患巩固统治
D.废止“海禁”政策农商并重增强国力
57.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而结成的商帮,其中最为有名的是( )
A.宁商、绍商 B.晋商、徽商 C.苏商、鲁商 D.广商、川商
58.自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的“隆庆开关”开始,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为止,全世界生产的白银约1/3涌入中国,其数量在3.53亿两到5亿两之间。出现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C.白银在中国以外毫无价值
D.中国商品价格太高
59.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种现象( )
A.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凸显了经世致用之风
C.反映了市民文化发展 D.受到了西学东渐影响
60.明清之际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对封建传统势力来说是异端的思想,他们提出了带有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的观点,其中不属于他们思想的是( )
A.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B.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
C.对未来的民主社会构划蓝图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61.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8分)
62.明清时期,新的思想在孕育萌生,对社会产生了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思想家 时期 思想言论(部分)
李贽 明朝中期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黄宗羲 明末清初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顾炎武 明末清初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分析三位思想家主要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
(2) 根据材料,结合思想家观点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时代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5 CBAAA 6-10 ABCCD 11-15 ADBBC
16-20 ABCCC 21-25 ABADC 26-30 DBBCB
31-35 AACDC 36-40 BBABA 41-45 CACCB
46-50 BDBBB 51-55 CBCDD 56-60 CBACC
61.(1)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②铁犁牛耕,精耕细作;③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每点4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2)出现了出现了商帮和商业集团;城镇的职能开始以经济为主;市镇大量涌现。(每点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62.答:(1)明清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八股取士下的社会风气迂腐,空谈心性,严重脱离实际;西学东渐的影响。(10分)
(2)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冲击儒学正统,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活力;(3分)黄宗羲提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批判君主专制,对君主专制统治形成了冲击;(3分)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3分)它们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给后世民众以深刻 的启迪。(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