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
1. 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下列文化遗存中最早掌握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A. 马家窑 B. 仰韶 C. 半坡 D. 河姆渡
2.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
A. 各地发现史前文明遗址 B. 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 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3. 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
A. 北京人的体态特征 B. 北京人进入新石器时代
C.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D. 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4. 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北方建筑常采用穴居和半穴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穴居、半穴居逐渐被地面上的土木建筑所取代。”作者强调影响北方居住形式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经济发展 C. 建筑材料 D. 安全保障
5. 某制度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该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礼乐制度
6. 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 管仲改革 B. 李悝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吴起变法
7. 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与“六雄”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达58次。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实行( )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鼓励耕织 C. “废井田,开阡陌” D. 奖励军功
8.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
A 诸侯争霸兼并 B. 奴隶制开始瓦解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封建制度确立
9.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派别是( )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10. 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迅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中原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交融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兼并战争 B. 铁器的使用
C. 各国的变法 D. 商业的兴盛
11. 秦朝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上述举措有利于( )
A. 强化专制皇权 B. 推动中央政府的完善
C. 实现区域间民族交融 D. 巩固秦的统一
12. 大一统在中国之所以一成不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明朝的李贽在《藏书》中尊始皇为“千古一帝”。这表明秦始皇被后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 )
A 一统天下 B. 首称皇帝 C. 统一度量衡 D. 开创郡县制
13.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朝议裁决 B. 政务繁忙 C. 皇位世袭 D. 皇帝独裁
14. 唐朝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是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楚汉之争 B. 修阿房宫 C. 大泽乡起义 D. 秦的暴政
15. 公元前211年,天降陨石于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随后百姓互相传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 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B. 君主专制体制的崩溃
C. 民间组织成为反秦主力 D. 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16. 宋代王应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这一观点主要是依据汉高祖( )
A. 全面恢复了分封制度 B. 以德政取代严刑峻法
C. 采取了儒道治国策略 D.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度
17.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可知,汉初( )
A. 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B. 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C.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D. 儒家仁政得以实施
18. 它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19. 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这说明东汉早期( )
A. 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B. 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
C. 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 D.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经验较丰富
20. 汉武帝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置太学并设置郡国县学。公元前135年,又设五经博士,使儒学上升为经学。这些做法( )
A. 实现了对各地的有效控制 B. 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C. 标志着官学体制开始确立 D. 导致诸子学说完全消失
21.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劳动力增多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2.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 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3. 据《魏书·任城王传》载,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此推断,孝文帝迁都洛阳旨在
A. 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B. 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
C. 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 D. 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
24.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 说汉话 B. 改汉姓 C. 通婚姻 D. 易汉服
25.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到东晋南朝时期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 B.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C. 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D. 少数民族内迁
26. 长安,是中国十三朝古都,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下列有关长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兵马俑在此发现 B. 松赞干布遣使来此请求通婚
C. 在此地设置安西都护府 D. 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2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8.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唐朝灭亡 D. 北宋建立
29.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蕃之间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安史之乱时吐蕃曾助唐平叛,并借机控制了陇右地区,后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代宗仓皇出逃。唐蕃关系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 安史之乱后双方实力的变化 B. 唐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C. 吐蕃以两面派手段迷惑唐朝 D. 和亲政策失去政治效能
30.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留下遗言树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现代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发展了科举制度,创立进士科 D. 具有革新魄力,重用有才之人
二、材料分析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出现“统一”趋势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3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面事件发生的原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
1. 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下列文化遗存中最早掌握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A. 马家窑 B. 仰韶 C. 半坡 D. 河姆渡
【答案】D
【解析】
【详解】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最早掌握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D项正确;马家窑、仰韶、河姆渡位于北方,并未掌握种植水稻技术,排除A、B、C项。故选D项。
2.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
A. 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B. 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 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中国史前文明遗址。根据材料“漫天星斗,八方雄起”可知,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征,A项正确;“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的是商朝的历史信息,排除C项;“新石器的大量出土”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 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
A. 北京人的体态特征 B. 北京人进入新石器时代
C.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D. 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能长时间保存火种,故C选项正确;AD选项无法依据题干得出,故排除;北京人进入新石器时代无法依据题干得出,且与史实不符 ,故B选项错误。
4. 有学者指出:“中国早期北方建筑常采用穴居和半穴居的方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穴居、半穴居逐渐被地面上的土木建筑所取代。”作者强调影响北方居住形式变迁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经济发展 C. 建筑材料 D. 安全保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可知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北方居住形式的变迁,故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 某制度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该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王位世袭制 C. 三公九卿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A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君主权力继承制度,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排除C项;礼乐制度是规范贵族日常生活的准则,排除D项。故选A项。
6. 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A. 管仲改革 B. 李悝变法 C. 商鞅变法 D. 吴起变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在时间上位于最后,因此,商鞅变法可以说集各国变法之所长、涉及面最广,变法彻底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管仲改革发生在春秋时期初期,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选项;李悝变法主要集中在经济和刑法两方面,不符合题干所说“涉及面最广”,故排除B选项;吴起变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使楚国经济、军事等方面得到一定发展,但仅仅持续五年便以失败告终,不符合题干所说“持续时间最长”故排除D选项。
7. 据统计,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与“六雄”共作战65次,获全胜的达58次。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秦国实行( )
A. 重农抑商政策 B. 鼓励耕织 C. “废井田,开阡陌” D. 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秦国与“六雄”作战大多全胜,可见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奖励军功,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发展农业,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A项;鼓励耕织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项;“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与军事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8.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
A. 诸侯争霸兼并 B. 奴隶制开始瓦解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封建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争中,出现了诸多的成语典故,如晋楚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城濮之战”就有“退避三舍”吴越争霸中的“卧薪尝胆”魏齐战争中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中的“纸上谈兵”,这些成语都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导致井田制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开始瓦解,排除B项;材料中的成语未涉及生产力发展,排除C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9.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繁荣,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的派别是( )
A. 法家 B. 儒家 C. 墨家 D. 道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体现了小生产者的主张,即举贤不局限于社会身份地位,这是墨家学说中的任人唯贤的尚贤主张,C项正确;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排除A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道家代表的是奴隶主旧贵族,排除B、D项。故选C项。
10. 春秋战国是中国各民族迅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以中原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交融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兼并战争 B. 铁器的使用
C. 各国的变法 D. 商业的兴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对民族交融起到了直接作用,故选A;铁器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各国的变法主要局限在各诸侯国内部,和民族交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商业兴盛也和民族交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1. 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上述举措有利于( )
A. 强化专制皇权 B. 推动中央政府的完善
C. 实现区域间民族交融 D. 巩固秦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大一统局面,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地方制度,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与加强皇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地方制度,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与中央政府的完善无关,排除B项;郡县制的推行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是“实现”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 大一统在中国之所以一成不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明朝的李贽在《藏书》中尊始皇为“千古一帝”。这表明秦始皇被后人尊崇主要是因为他( )
A. 一统天下 B. 首称皇帝 C. 统一度量衡 D. 开创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大一统在中国之所以一成不变”、“从古至今,一直有许多中国人热爱、推崇大一统”可知,秦始皇被后人尊崇的重要因素是其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A项正确;首称皇帝是皇帝制度的表现,与大一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统一度量衡是巩固统一的方式,并非后人因为“大一统”推崇秦始皇的原因,排除C项;秦始皇并非开创郡县制,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 朝议裁决 B. 政务繁忙 C. 皇位世袭 D. 皇帝独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得出其反映的是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裁,D正确;AB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14. 唐朝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是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楚汉之争 B. 修阿房宫 C. 大泽乡起义 D. 秦的暴政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可得出,杜牧在《阿房宫赋》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秦朝暴政施行,致使本身失去民心而灭亡,D项正确;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爆发的大规模战争,排除A项;修建阿房宫不是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秦末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5. 公元前211年,天降陨石于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随后百姓互相传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 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B. 君主专制体制的崩溃
C. 民间组织成为反秦主力 D. 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根据“始皇帝死而地分”可得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希望推翻秦朝的暴政,反映出当 时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这种寓言是有预谋的,不是偶然,排除A项;君主专制 政体并没有崩溃,即使朝代变了,但体制仍然延用,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民间是主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6. 宋代王应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这一观点主要是依据汉高祖( )
A. 全面恢复了分封制度 B. 以德政取代严刑峻法
C 采取了儒道治国策略 D.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指的是汉承周秦制,但是并未完全继承周秦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项正确;汉代并未完全恢复分封制,排除A项;B、C项并未体现出对周秦制度的继承,排除。故选D项。
17.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据此可知,汉初( )
A. 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B. 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C.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D. 儒家仁政得以实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可知汉朝经过前七十年的积累,物资充盈丰富,这说明汉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成效显著,A项正确;汉朝时期耕作方式没有发生改变,排除B项;汉初物资充盈主要是得益于休养生息政策,而非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排除C项;汉初并没有实行儒家仁政,排除D项。故选A项。
18. 它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文字精练,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它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项正确;《汉书》作者班固,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到王莽的230年的历史,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排除B项;《后汉书》是南朝范晔所著,记载了东汉一朝的历史是纪传体断代史,排除C项;《三国志》是西晋陈寿所著,属于三国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排除D项。故选A项。
19. 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这说明东汉早期( )
A. 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B. 政府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防治
C. 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 D. 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经验较丰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早期。根据“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可以看出东汉早期的医学已经有相关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说明其临床经验较丰富,D项正确;医疗体系的说法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重视,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奠定基础,奠定基础的是《伤寒杂病论》,排除C项。故选D项。
20. 汉武帝接受卫绾、董仲舒建议,尊崇儒术,置太学并设置郡国县学。公元前135年,又设五经博士,使儒学上升为经学。这些做法( )
A. 实现了对各地的有效控制 B. 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
C. 标志着官学体制开始确立 D. 导致诸子学说完全消失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太学和郡国县学教授的主要是儒学经典,从而使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没有关系;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代设立太学和郡国县学教授儒学使儒学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并未强调官学体制开始确立;D选项错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措施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诸子学说并未立即完全消失。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1.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②南方劳动力增多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以及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同时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D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方进行,不是南方发展的原因,A、C排除;B概括不全,排除。
22. 在中国古代,改名换姓非同小可,对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提倡学习汉族文化风俗,带头将自己的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这一举动
A.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 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C. 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魏孝文帝改汉姓,学习汉族习俗,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封建化进程,故B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提倡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习俗,与提高军队战斗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封建农耕经济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北魏时期我国处于封建社会,尚未进入近代社会,不存在近代化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23. 据《魏书·任城王传》载,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此推断,孝文帝迁都洛阳旨在
A. 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B. 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
C. 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 D. 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孝文帝认为“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说明迁都洛阳市为了移风易俗,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要树立正统地位,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排除A项;消除过于绝对,应该是减少,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适应统治的需要,不是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24. 《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主改革的措施是( )
A. 说汉话 B. 改汉姓 C. 通婚姻 D. 易汉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材料“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是对改汉姓的描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改汉姓,非说汉话、通婚姻及易汉服,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到东晋南朝时期则“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 B.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工具和技术
C. 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D. 少数民族内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有大量人口迁入,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的农具,排除A项;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6. 长安,是中国十三朝古都,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下列有关长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兵马俑在此发现 B. 松赞干布遣使来此请求通婚
C. 在此地设置安西都护府 D. 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安西都护府管辖的是西域地区,设置在西域的交河城,排除C;秦始皇兵马俑在西安发现,松赞干布遣使来长安向唐太宗请求通婚,而且长安也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ABD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7.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设置,589年,隋文帝在位时实现了南北统一;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国家出现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所以B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排除A项;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符合事实,排除C项;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符合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
28.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唐朝灭亡 D. 北宋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节度使拥有独立的财权,独立性很强,对中央政权的离心力加强,后来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故选B项;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是由节度使的弊端导致的,A错误;节度使势力的壮大形成藩镇割据是在唐朝中后期,但是唐朝灭亡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藩镇割据不是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节度使权力扩大,不是北宋建立的直接原因,因为唐朝灭亡后是五代十国,之后才是北宋建立,D错误。
29.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唐蕃之间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安史之乱时吐蕃曾助唐平叛,并借机控制了陇右地区,后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长安,代宗仓皇出逃。唐蕃关系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 安史之乱后双方实力的变化 B. 唐朝统治者的懦弱无能
C 吐蕃以两面派手段迷惑唐朝 D. 和亲政策失去政治效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松赞干布请求与唐朝和亲,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状态,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下降,吐蕃趁机占领大唐的领土,双方关系变化主要是实力对比的变化,A项正确;B项只是表象,并不是内在原因,排除B项;双方关系变化是实力变化的表现,并与两面派手段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0.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留下遗言树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现代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 发展了科举制度,创立进士科 D. 具有革新魄力,重用有才之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给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所以得到了现代史学家的肯定,故B项正确;现代史学家主要依据武则天的功绩给与她肯定,而不是因为她是女皇,故A项错误;隋炀帝设进士科,武则天首创武举,故C项错误;“具有革新魄力,重用有用之人”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根基。
——整理自吕思勉《吕思勉讲中国史》等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大一统”观念萌生于三代,丰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
——摘编自张子侠《“大一统”思想的萌生及其发展》
材料四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汉书》卷十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末期出现“统一”趋势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1)兼并战争;大国形成;华夏认同观念(同源同祖)。
(2)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各国变法运动的促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 (4)郡国并行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代,随着兼并不断,此前较小的国,这时多已灭亡”可知,兼并战争不断;根据材料“诸大国地益广,兵益多,进而互相吞并”可知,大国多已形成;根据材料“而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同源共祖的观念”可知,华夏认同观念(同源同祖)。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的描述进行归纳即可。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大一统’思想核心是疆土一统和以治权及法令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一统,同时也涉及到思想一统和文化认同”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模式。
【小问4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材料“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32.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面事件发生的原因?
【答案】32. 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
33. 趋势:连续增长(上升)。
34. 安史之乱。 35. 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统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的中国。
据材料一“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得出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据材料一“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可得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639—751年间唐朝时期中国。
据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可得出户数连续增长(上升)。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安史之乱。
【小问4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玄宗后期的中国。
据材料四“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可得出唐玄宗后期任人唯亲,统治黑暗;结合所学唐玄宗后期的知识可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