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疆乌鲁木齐市顶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答案)历史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C B A C B D D C B B D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D A D A D A C D B D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D B A D B A C B D C D A A A D
题号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C B D B
二、非选择题(3道,共50分。)
51、【答案】(22分)
(1)原因:中原人口的南渡;丰厚利润的诱使;赋役政策的推动。(3分)
影响:打破北方粟麦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分布格局;提高了粮食产品,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分)
(2)原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3分)
阐释:废除了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分)
(3)表现:水利设施的大量兴建;农业机械化的逐渐推广。(2分)
说明: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准备。(4分)
52、【答案】(16分)
(1)变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渐趋通俗化、专业化;深受西方史学影响;拓宽了研究视野和研究对象;注重探寻历史规律,提高国民素养。(任意两点,共2分)
新中国早期:效法苏联、排斥欧美、否定传统;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唯物史观成主流(马克思主义史学)。(任意两点,共2分)
新时期:呈开放性、多样性;回归科学化、学术化;拓展了研究领域。(任意两点,共2分)
(2)背景:左顷错误的纠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史学方法、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任意四点,共8分)
(3)建议: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借鉴外国与传统相结合;重视学术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史学之路;增强国际影响力。(任意两点,共2分,言之成理皆可)
53、【答案】(12分)
评分建议:
角度
(0~3分) 选取角度,合理准确。(3分)
选取角度,较合理准确。(1~2分)
选取角度错误。(0分)
阐释
(0~7分) 对角度阐释具有思维深度,史实准确,论证充分。(6~7分)
对角度阐释具有思维深度,史实准确,论证较充分。(4~5分)
对角度阐释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史实不准确。(2~3分)
没有明确的角度,史实不准确。(0~1分)
表述
(0~2分) 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分)
逻辑较严密,表述较清晰。(1分)
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清晰。(0分)
示例一:
角度: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不断近代化的历史。
阐释:西方国家通过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等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在经济上,晚清政府推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工业管理方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曲折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艰难起步不断壮大。在政治上,维新运动探求君主立宪制度失败,清末新政实行预备立宪推动了政治转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文化上,历经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时期的思想解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国人的思想观念不断地从愚昧迷信向科学理性转变。
综上,中国近代史就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人努力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并逐渐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示例二:
角度:中国近代史是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
阐释:两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开启了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推行维新变法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实现和平的政治转型,但由于改良派与保守派力量的悬殊以及改良派改革的策略等原因导致改革失败;辛亥革命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革命不彻底,帝国主义势力和旧官僚势力仍然存在;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各种救国方案,马列主义逐渐被先进知识分子接受,无产阶级不断探索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道路,最终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由此可知,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的历史,最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救亡图存的正确方案。
(说明:示例只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出题人:邓亚萍 塔里哈提 白茂林 审题人:杨桂萍 邓亚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的非正常死亡遗骸等,这些发现可以用来证明
A.阶级分化和斗争加速国家出现 B.城市是进入文明时期的标志
C.中国华北地区最早出现了国家 D.当时中国南北联系日益加强
2.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故周王序得其道,千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其观点实质上是
A.抨击郡县制,主张分封制 B.主张以道治国,反对以法治国
C.认同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D.认为君主制是秦亡的根源
3.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下诏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次年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这些做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黄老无为思想的影响扩大 B.工商业发展影响了农业生产
C.长期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D.丞相权力过大威胁专制皇权
4.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
A.反儒崇道 B.外道内儒 C.逍遥避世 D.三教合一
5.下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设置的管理养牛官职。这些官职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北齐 北周
驾部 驾部郎 驾部尚书 驾部郎 驾部尚书 驾部郎中 驾部中大夫
太仆 太仆卿 太仆卿 或置或省 太仆卿 太仆卿 太仆卿
牧官 牧官都尉 牧官都尉 牧官都尉 驼牛都尉 驼牛令 驼牛令
A.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B.汉族政治制度的熏染
C.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 D.南北民族交融的推动
6.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7.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这说明当时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衰退 B.税制变化推动了家庭结构的变迁
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8.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北宋学者云:“五代学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国朝各赐以书籍。……后庠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有官员谓:“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以建书院养士。”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 B.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
C.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 D.宋代书院成为科举考试与人才培养中心
9.清人沈垚指出:“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宋代以后,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如陆九渊曾言及“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这表明宋代
A.科举取士兼顾商人阶层 B.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理学冲击传统社会结构 D.社会群体间的流动性增强
10.东晋时设有检校御史,属于拥有实权的常设正官。但隋朝及唐前期,在正式官职前加“检校”二字使其成为代理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唐中期后,“检校官”逐渐成为虚衔和加官。到宋代形成了检校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司徒、司空至国子祭酒、水部员外郎的十九阶体系。检校官制度的变化
A.体现了重文轻武治国策略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折射出集权政治发展趋势 D.推动官僚体制的完善
11.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的政治伦理原则,他甚至说:“宁丧天下于庙堂,而不忍使无知赤子窥窃弄兵以相吞噬也”。据此可知,王夫之
A.主张彻底废除君主专制统治 B.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百姓命运
C.宣扬了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抨击程朱理学严重脱离现实的弊病
12.康熙时期始设巡台御史,每年委派满、汉御史各一人巡视台湾,“厘核案牍,査盘仓库,阅视军伍,周巡南北疆圉”。巡台御史最初由各道监察御史充任,雍正五年改由皇帝亲选钦命,雍正帝有时还亲自为巡台御史选定启程吉日,或者多加恩赏。这表明清朝
A.进一步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提高
C.开始推进内地与边疆一体化 D.对西方殖民势力保持警惕
13.鸦片战争后,魏源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他认为“无为”乃是“非治之而不治,乃不治以治之也”,体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如同《易》《诗》一样可知“诗人之所发愤”“作者之所忧患”,并主张将此体悟与“革虚而之实”相结合,做到“去伪、去饰、去畏难”。这反映出魏源
A.肯定体用之道中“中学”的价值 B.肯定了人与自然争胜的必然性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 D.根植传统探求救亡的经世之道
14.中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俄商所需的茶叶长期由山西商人加工转贩。19世纪70年代,俄商在汉口、福州等地收购茶叶,建立机器茶厂制作砖茶销往俄国等地。到1898年,输往俄国的茶叶占中国外销茶的61.1%,“俄国人彻底地改变了茶叶贸易的结构”。这一变化掲示出的本质是
A.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 B.中国失去茶叶市场的主导权
C.中国茶叶市场占有率扩大 D.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15.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68—1872年间对中国做了7次考察,他重点关注矿藏、交通等。1877年,李氏提交了《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的报告,其中强调了青岛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并提出可以在胶州湾筑建港口的观点。李氏之后,欧美人士来华调查者趾踵相接。上述活动
A.开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加速了向近代矿业发展的进程
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了西方对中国进一步考察
16.在民族危机日趋加深,时代风云剧烈变换的历史条件下,梁启超以“具有魔力之健笔,撰声情激越之文字”,连续发表政论文章,指出:“吾中国数千年来,惟有狭义的革命,今之持极端革命论者,惟醉心狭义的革命。”康有为则向全国同胞大声疾呼“今日人人有亡天下之责,人人有救天下之权。”上述言论旨在
A.以彻底的民主革命来挽救民族危机
B.考订不同的革命方式,找到最佳的革命道路
C.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以政治改良的方式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
17.有学者指出,清末新政“不仅继承了洋务运动的事业,而且也继承了百日维新的事业”,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又保留、完善了这部分改革的成果。此后,面对社会乱象,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号呼。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前期的救国探索
A.以传承成果为主要方式 B.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
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利益 D.以实现民主政治为目标
18.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者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然而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他们又赞同以责任内阁制取代总统制。这一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抵制袁世凯称帝
C.宣传三民主义思想 D.维护共和制度
19.中国近代早期的纯碱市场被英商卜内门洋碱公司垄断。1924年,华资永利制碱公司克服技术困难出碱,卜内门对其发起跌价攻势,洋碱价格一直下泄到原售价的40%以下。对此,永利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通过打击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迫其停止在中国的恶意竞销。这表明
A.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 B.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C.外国资本在华逐渐萎缩 D.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抗争精神
20.1919年的五四运动,5月份在北京表现为学生运动,6月份在上海则表现为市民运动,工人、商人都被卷入其中。“三罢”之中,罢课影响固然不小,但罢工、罢市作用更大。上海首先出现“三罢”斗争的根源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结构的变迁 B.北洋政府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C.外交失败增强了国人的主权意识 D.新文化运动起源地的宣传效应
2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北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和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正式出版,中国出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当时,这股思潮传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陈独秀、胡适
C.李大钊、鲁迅 D.陈独秀、李大钊
2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学生作出以下总结:
①新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救亡运动 ②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改变了近代以后的方向和进程 ④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下面一些同学的补充中,正确的还有
A.有了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B.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
23.1921年,中共一大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923年4月,陈独秀指出:“由游牧酋长时代而封建时代,而资产阶级时代,而无产阶级时代。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次序。”瞿秋白也认为“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这种转变促进了
A.近代民主革命的转变 B.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D.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
24.据统计,1936年全国工业职工中,近代工厂工人170万,手工工场工人254万,个体手工业者7579万,后两项合计为前者的46倍。这表明当时中国
A.近代化受制于内在因素 B.工人阶级需要先进理论指导
C.手工生产仍具传统优势 D.近代经济结构地域分布失衡
2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中提出:“因为民主性的土地革命,不能消灭富农的,并且在革命后富农还是产生的要发展的,只有中国革命从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才可以消灭富农”。我党的这一决议案
A.解决了农村中的社会问题 B.表明土地政策走向成熟
C.适应了民主革命发展需要 D.导致机会主义继续蔓延
26.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来解决党内存在的方针路线政策问题。这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彻底摆脱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C.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27.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对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
A.推动了日本东方会议的召开 B.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C.意味着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 D.激起了十九路军的奋力反抗
28.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29.1937年,《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又确定了“三三制”原则。这些措施
A.巩固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 B.体现了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性质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形势需要
30.某位同学在笔记本中记录的学习主题提纲如下。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1)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2)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的主要兵力 (3)中国军队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A.正面战场的抗战 B.东方主战场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抗战的胜利
31.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下毛泽东著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持久战》 ②《论十大关系》
③《论联合政府》 ④《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32.1948年,民主派普遍认为,所谓“民权”,变成了官权,变成土豪劣绅的权,地痞流氓的权。民族资产阶级更相信国民党是官僚资本、豪门资本的代言人。农民则对于长期盼望的平均地权彻底灰心。据此可知,国民党
A.开始摒弃新三民主义 B.统治已呈现全面危机
C.初现专制独裁的面目 D.所属阶级利益发生改变
3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称谓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如政府叫“人民政府”,货币叫“人民币”,警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这类称谓意在彰显新中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 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34.某一历史时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刘少奇为主任,并向党内外人士广泛地征询了意见,最终确定的土地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财产,进行复查和动员生产等步骤”。该时期最可能是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5.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当前的总方针,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面对这样复杂的斗争……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仍然是又团结又斗争,以团结为主,是节制资本而不是挤走资本。这一指示的落实
A.有助于维护“一五”计划建设成果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C.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展 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6.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37.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
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 B.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
C.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 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
38.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仅标志着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形成,而且也意味着在西方国家对华实行孤立遏制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对亚洲的集体安全政策的提出。该学者意在强调
A.放弃一边倒外交策略的必要性 B.构建务实的国际关系体系
C.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39.有学者认为:在一个发展水平甚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市场机制很难保证稀缺资源流向不具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因此就需要借助计划和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该学者意在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A.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是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的需要
C.是学习借鉴苏联经验的表现 D.是特殊国情下的必然选择
40.法律具有经济的属性。下列内容摘自1949年以来的法律文件,其中出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B.“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1.在中共八大会议上,周恩来提出轻工业的投资比重将比“一五”计划的11.2%有所提高,农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将从“一五”计划的7.6%提高到10%左右。这一调整
A.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加快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推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D.体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42.1965-1975年,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40%以上,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肥、森林、建材、铁道、交通、民航等各个方面。由此可知,三线建设
A.推动了国家工业合理布局 B.降低了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C.以民用轻工业为建设重点 D.消除了东北地区战争威胁
43.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A.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C.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 D.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成果
44.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经营和分配方式变化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C.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 D.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45.下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4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47.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在此,邓小平旨在强调
A.中国要重点向第三世界开放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C.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世界 D.西方面临严重的市场问题
48.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澳门特区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A.实现了与内地教育的高度融合 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C.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国际视野 D.强化了“澳人治澳”理念
49.针对“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而不是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的现象,中国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成就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
C.制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
50.下表是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规划。它体现了
时间 主要内容
2017—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2020—2035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2050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中国综合国力居世界之首 B.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精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51.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等
材料二 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土地改革运动的经验,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国民党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本来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米价在一九四八年二月突破每石三百万元,到七月就突破三千万元。蒋介石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足忧虑。”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从一九五六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一九六五年完成经济调整工作,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探索……大中型的水利建设施工项目达二百九十多项,除用于治理淮河外,还用于治理黄河、海河两大水系等。机耕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的比重由百分之二点四上升到百分之十五。机灌面积在灌溉总面积中的比重由百分之四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四点五。这十年,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六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九四九时的中国那样,从而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做了重要准备。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国统区物价“猛涨”的原因。结合所学,阐释《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9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6年至1965年间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前所未有的一大步”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扼要说明这十年的成就为日后的改革开放做了哪些方面的“重要准备”。(6分)
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
——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材料二 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
——摘编自《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2分)
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再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历史实际是什么?那就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两个强大的反动势力,一方面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另一方面又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取得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中国近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新疆乌鲁木齐市顶级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答案)历史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