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 学年第一学期宁波金兰教育合作组织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 I(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尚书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 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 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 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外朝制度”,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皇帝的诏令最终是由外朝的“三公”及其僚属去执行的,参与朝见和朝会的公卿百官以及中朝“尚书”协助皇帝进行决策,说明当时决策权和执行权出现分离的情况,C项正确;图示内容不能说明尚书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更不能说明造成了冗官现象,排除AB项;根据“郡国”可知当时王国还存在,无法判定其是否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
2. 下图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古希腊陶壶,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古希腊城邦
①实行的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③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 ④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城邦中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实行的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①②④正确,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太绝对,③错误,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项;③错误,排除C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3.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毛泽东提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为此,中共中央在解放区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设置人民政府 ②设置军政委员会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区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了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在东北、华北、东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12月成立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对应序号①②④成立,D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时新中国还未建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发生在新中国建立后,③与题干时间不符合,①②③组合与题意不符合,排除A项;综合以上分析,②③④组合不合题意,排除B项;汇总上述信息,①③④组合部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
4.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入宪法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当代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是1999年;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会议是1992年;③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在2012年;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是④②①③,故选C项。
5.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其中建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这份报告
A. 使考试成为官员录用的唯一方式 B. 开始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C. 反映了社会建立高效政府的诉求 D. 标志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可得出选拔人才,是为了建立高效的政府,保证社会的高效运转,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不是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 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时期,其中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草创时期,北京民国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下列选项中符合形成时期的是( )
A. 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B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C. 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
D. 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等法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官考试法草案》是1913年初由北洋政府颁布的,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而北京民国政府时期即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务员任用条例》是1929年由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并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是1933年由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B项。
7.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
①是本国历史上最早成文法 ②都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③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 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36年(中国),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有利于法律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执行,《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两部法律文献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①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没有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②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8. 近代西方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下列有关这两个制度正确的是( )
①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②律师制度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③陪审团制度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④1878 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本题要求说法正确的结论组合。结合所学可知,陪审团制度和律师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中得以继续发展,①正确;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不能使民众直接参与法律事务,陪审团从民众中产生,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②、③描述错误;1878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④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BC项。①、④正确,故选D项。
9. 1978年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出
A. 干部队伍官僚主义严重
B. 我国尚未制定社会主义法律
C. 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D. 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中国)。根据材料“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可知,题干强调“法”,这也是题干问题的症结所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D项正确;ABC项都有所体现,但不符题干“主要反映”,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 秦汉为了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有效管理采取了相应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汉初,朝廷武力征服北方匈奴③汉武帝时大司马
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④89年,窦宪北击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中国秦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①正确;汉初,朝廷对北方北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政策,②错误;汉武帝时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北击匈奴,③错误;89年,窦宪北击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项。
11. 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 ”是( )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战争与和平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材料“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格劳秀斯和他的《战争与和平法》。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岀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D项正确;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而国际法之父指的是格劳秀斯,A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而国际法之父指的是格劳秀斯,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国际法之父指的是格劳秀斯,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12. 解读下图,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B. 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
C. 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
D. 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图片显示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中央——地方——藩属以及朝贡和互市制度,图中的朝鲜、日本和印度均向中国进行朝贡,显然是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故B正确;丝绸之路主要是向西达到罗马,故A错误;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故C错误;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雏形初现,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点睛:图片类选择题解题技巧
1.对图片要“三看”:一看图片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图片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外延。
2.对备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13. 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结合所学,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
①1950--1959 年的外交成就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②70年代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建交高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动建设以发展大国关系为首要任务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2019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因此1950-1952年的外交成就不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①解读错误;建国初期就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建交高潮,并不是在70年代,②解读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③解读错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④解读正确。因此①②③解读错误,D项符合题意;①②③解读错误,AC项选项不全面,排除AC项;④解读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D项。
14.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正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产物,C项正确;“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只适合民族自治区,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都是内政问题,不涉及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外交问题,排除B项;“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只适合民族自治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企改革取消了计划经济 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 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D. 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才开征个人所得税,这主要是为了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D项正确;此时国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为了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确保社会公平和国家有序发展,排除B项;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和家庭收入整体差别不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6. 自秦建立了官僚帝国以后,考课制度就成为了官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官吏、 任人授官、晋升职级、奖励惩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关于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说法错误的 是( )
A. 秦汉时期,由丞相参与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B. 隋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皇帝遣使到州县巡察
C. 唐朝重品德和才能,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D. 明代考察包括外地官员每 3 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每 6 年一次的京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秦汉时期,由御史大夫参与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A项符合题意;隋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皇帝遣使到州县巡察,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唐朝重品德和才能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明代考察包括外地官员每3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每6年一次的京察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7. 司马光说:“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即:中进士),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却说:“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而取之。”二人所谈的现象根源于( )
A. 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 B. 北方经济的日趋衰落
C.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D.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司马光......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即:中进士),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而取之。”可知,司马光认为应该以路为单位分配录取人数,以改变地区之间录取人数不均的情况,这代表了北方士子的利益;而欧阳修代表南方士子利益,则认为南北科举取士是各取所长。反映了南北科举录取不均的情况,这根源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A项正确;宋代虽然经济重心南移,但是北方经济并没有衰落,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是科举录取分布不均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C项;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8.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 宋
1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2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3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4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5 从政 11 17
A. 唐宋时期家训内容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
C. 宋朝家训增多是受到理学走向世俗化影响
D. 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大大促进印刷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相比于唐代而言,宋代关于修身处世的内容增加,这反映了宋代理学逐渐世俗化的特征,C项正确;理论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宋代及以后封建伦理强化,排除B项;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家训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9. 下表是 1949 年—— 1956 年《人民日报》 中“领土、主权、完整 ”和“干涉内政 ”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
关键词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领土、主权、完整 45 63 21 21 7 206 194 132
干涉内政 7 10 18 15 8 122 154 127
A. 大国外交理念形成 B. 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C. 国民经济日益恢复 D. 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 年—— 1956 年中国。材料反映“领土、主权、完整”、“干涉内政”等词汇出现频率增多,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说明中国外交强调领土和主权完整,摆脱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外交政策逐渐成熟,B项正确;大国外交理念是新时期形成,排除A项;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外交上“领土、主权、完整 ”和“干涉内政 ”的使用频率”变化不相关,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外交僵局被打破,题干涉及时间是1949至1956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0. 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 )
A.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B. 推行单一的货币税
C. 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 D. 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租庸调制中以庸代役,以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D项正确;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但是均田制是土地公有制,排除A项;租庸调制征收的是实物税,排除B项;租庸调制是以“男丁”为计征对象,即以21岁-59岁的成年男子为计征对象,排除C项。故选D项。
21. 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画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五讲四美新花开为改革开放后的内容,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③创建文明城市开始的时间为1995年,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十八大以来,故时间排序为②①③④,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正确时间顺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2 题 20 分,第 23 题 20 分,第24 题 12 分,共 58 分)
22. 时代催生变法改革,改革推动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并以赋役改革的形式迅速扩张,进入国家财政的层面。《会计录》显现出明代财政从实物折银到征银的曲折反复过程,这无疑已将原有的以实物为主的财政结构破坏殆尽,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财政危机表明,对于原有财政体系需要一个改革与重组。张居正改革正是应对这样的挑战与危机而出现的,是在白银通货的盛行中应运而生的。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二 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政潮”(1907年春夏间)。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政角度说明张居正改革应对“挑战与危机”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行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共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成果以及我国为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而提出的深化改革总目标。
【答案】22. 必要性:①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基本支付手段;②财政状况混乱无序;③财政危机严重/府库空虚;
影响: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②社会矛盾缓和;③封建统治危机暂时缓解。
23. 原因: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改革的举措并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改革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和加重人民负担;改革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24. 成果: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只有国企改革无分);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
必要性:根据材料“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可以得出,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根据材料“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可以得出,财政状况混乱无序;财政危机严重。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张居正通过全面丈量土地和实行“一条鞭法”等改革,打击了地主经济,提高了国家的税收水平,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并打击了地主豪绅的抢夺土地的势头,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此外,张居正的经济改革也为大明朝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概括出: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缓和;封建统治危机暂时缓解。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
结合所学可知,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根据材料“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可以得出,改革的举措并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根据材料“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政潮’(1907年春夏间)。”可以得出,改革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和加重人民负担;清末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改革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7年,十五大文件提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结合所学,股份制是一种现代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形式或资本组织形式,可以得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对于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划时代意义。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于明初宝钞没有保证金、储蓄金等制度,而且发行无度,出现了贬值的信用危机。 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崛起(到得到官方认可)与自上而下合 流的历程,主要以赋役折银的方式,大规模推向全国。白银作为称量货币,具有自由银的本 质,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朝铸造和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丧失。
——摘编自万明《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 从 16 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 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 1816 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英国在 19 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化。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 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 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体制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特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 的生命。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因素。
【答案】(1)特征: 白银货币化。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②宝钞贬值引发信用危机;③白银独特的属性特征;④赋税制度改革 的现实需要
(2)变化: ①金本位制取代了银本位制; ②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原因:①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②殖民霸权的建立使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③世界市场 形成;④清朝经济实力下降
(3)史实: ①美元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占据最大权重, ②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 货币
原因 : ①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变化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各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 ②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发展的推动, ③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明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明代货币体制的发展特征,由材料“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崛起(到得到官方认可)与自上而下合 流的历程”可知,明代货币体制白银货币化。
第二小问,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由材料“于明初宝钞没有保证金、储蓄金等制度,而且发行无度,出现了贬值的信用危机。”可知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之一是宝钞贬值引发信用危机;由材料“白银作为称量货币,具有自由银的本质”可知,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之一是白银独特的属性特征;据所学可知,货币的发行量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成正比,明朝之所以白银货币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有关;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张居正时期推行一条鞭法,赋役折银促进了明朝白银货币化。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6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世界。第一小问,关于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材料“从 16 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 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可知16世纪中后期开始,白银逐渐变成世界货币;由材料“1816 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可知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实行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可见16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由银本位制变为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第二小问,关于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变化的原因,据所学可知,19世纪之所以出现金本位制取代了银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主要和英国通过对外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通过对外扩张使得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再加上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得出实行,再加上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清朝经济实力下降,世界货币市场,银本位制难以维系;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此时英国确立起世界工厂的地位,英国的英镑的地位相应提升,成为世界货币。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列举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二战后世界。第一小问,关于用史实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由材料“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 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可知,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占据最大权重。
第二小问,关于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因素,据所学可知,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际货币,如19世纪以前清朝的银本位,19世纪英国的金本位制,之所以不同时期世界货币市场国际货币发生变化,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生产力水平不同;世界货币的出现和变化与世界联系密切化,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世界货币体系演变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地图,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论题: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明朝时,加强了对边疆和少数民族的管理,在北方通过整修长城对蒙古是防御态势,但在和平时期双方贸易往来依然非常频繁对东北地区设努尔干都司来管理,对西南地区继承了元朝的制度,继续实行土司制度。到了清朝,对北方的蒙古族在尊重当地风俗的前提下实行了盟旗制度,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并通过联姻来笼络蒙古贵族。对西北地区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伊犁将军管理,对西南地区的西藏通过设立理藩院和驻藏大臣来管理,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来保证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控制。
总之,明清时期政府对边疆的治理不断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解析】2023 学年第一学期宁波金兰教育合作组织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 I(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 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 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 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 下图是距今约2700年前的古希腊陶壶,壶上图案展现了古希腊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古希腊城邦
①实行政治制度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③均历经寡头政治到民主政治的演变 ④公民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毛泽东提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完成政治、军事、经济和行政上的统一。为此,中共中央在解放区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设置人民政府 ②设置军政委员会 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历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入宪法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④②③
5.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位官员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报告》,其中建议: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这份报告
A. 使考试成为官员录用的唯一方式 B. 开始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C. 反映了社会建立高效政府的诉求 D. 标志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6. 有学者认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创立、形成和发展时期,其中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草创时期,北京民国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时期。”下列选项中符合形成时期的是( )
A. 设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B.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C. 设考试院,选拔和任用人才
D. 颁布《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等法规
7.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
①是本国历史上最早成文法 ②都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③符合当时社会变革需求 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 近代西方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下列有关这两个制度正确的是( )
①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②律师制度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③陪审团制度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
④1878 年德国颁布的《国家律师法》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9. 1978年邓小平曾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出
A. 干部队伍官僚主义严重
B. 我国尚未制定社会主义法律
C. 党员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D. 加强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10. 秦汉为了加强对北方匈奴的有效管理采取了相应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秦朝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汉初,朝廷武力征服北方匈奴③汉武帝时大司马
大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④89年,窦宪北击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1. 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 ”是( )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战争与和平法》
12. 解读下图,能够获取历史信息是
A.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B. 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
C. 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
D. 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
13. 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 ”,结合所学,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
①1950--1959 年的外交成就是基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
②70年代迎来了新中国第一个建交高潮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动建设以发展大国关系为首要任务的新型国际关系
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14.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1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企改革取消了计划经济 B.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C. 为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D. 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6. 自秦建立了官僚帝国以后,考课制度就成为了官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官吏、 任人授官、晋升职级、奖励惩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关于古代官员考核制度说法错误的 是( )
A. 秦汉时期,由丞相参与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B. 隋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向中央报告或皇帝遣使到州县巡察
C. 唐朝重品德和才能,分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D. 明代考察包括外地官员每 3 年一次的朝觐考察,京官每 6 年一次的京察。
17. 司马光说:“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即:中进士),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却说:“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而取之。”二人所谈的现象根源于( )
A. 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 B. 北方经济的日趋衰落
C. 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D. 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18.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 宋
1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2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3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4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5 从政 11 17
A. 唐宋时期家训内容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
B.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
C. 宋朝家训增多是受到理学走向世俗化的影响
D. 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大大促进印刷术的进步
19. 下表是 1949 年—— 1956 年《人民日报》 中“领土、主权、完整 ”和“干涉内政 ”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
关键词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领土、主权、完整 45 63 21 21 7 206 194 132
干涉内政 7 10 18 15 8 122 154 127
A. 大国外交理念形成 B. 外交政策趋于成熟
C. 国民经济日益恢复 D. 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20. 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 )
A.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B. 推行单一的货币税
C. 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 D. 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
21. 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画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②④③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2 题 20 分,第 23 题 20 分,第24 题 12 分,共 58 分)
22. 时代催生变法改革,改革推动时代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嘉靖初年白银在社会流通领域形成了主币,并以赋役改革的形式迅速扩张,进入国家财政的层面。《会计录》显现出明代财政从实物折银到征银的曲折反复过程,这无疑已将原有的以实物为主的财政结构破坏殆尽,使得国家财政状况异常的混乱无序。财政危机表明,对于原有财政体系需要一个改革与重组。张居正改革正是应对这样的挑战与危机而出现的,是在白银通货的盛行中应运而生的。
——万明《传统国家近代转型的开端——张居正改革新论》
材料二 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政潮”(1907年春夏间)。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1)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政角度说明张居正改革应对“挑战与危机”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行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共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以及我国为解决“改革开放中的矛盾”而提出的深化改革总目标。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于明初宝钞没有保证金、储蓄金等制度,而且发行无度,出现了贬值的信用危机。 以成化、弘治为界,白银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崛起(到得到官方认可)与自上而下合 流的历程,主要以赋役折银的方式,大规模推向全国。白银作为称量货币,具有自由银的本 质,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朝铸造和发行货币的垄断权,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丧失。
——摘编自万明《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 从 16 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 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 1816 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英国在 19 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化。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 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 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货币体制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特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 的生命。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货币体系演变的因素。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