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某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去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体现鸦片战争(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开始了制度变革尝试 D.推动了国人思想觉醒
2.鸦片战争后,针对英国在广州强行租地的行为,广东人民提出了“不共戴天,誓灭英夷”的口号。这一口号表达了民众( )
A.对清政府的失望 B.反帝救国的主张
C.变法维新的思想 D.反抗侵略的决心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土地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主要与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4.“构建大同筑美梦,长江滚滚叹英雄。金田义帜连广宇,壮士大刀舞长空。”该诗句描述的事件( )
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完成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任务
C.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 D.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C.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种观点在当时出现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B.汲取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
C.总结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教训 D.清朝官员盲目自大排外
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8.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
D.《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为主
9.这场运动提出的引进西方宪法和君主立宪,对于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理论思想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可惜尚未深入实施,掌权的顽固派便断然中止了皇帝的“任性乱为”。材料评述的是( )
A.戊戌变法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10.如下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与此同时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提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 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
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1.《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12.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此书一问世,便迅速传播,销售量居当时革命书刊的第一位。这说明( )
A.同盟会建立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开展 B.改革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
C.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思想来源于邹容 D.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被国人接受
13.孙中山的“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并寿。”高度赞扬了某次起义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安庆起义
14.有学者指出: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推动了思想解放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根除了社会陋习
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材料中“前无古人的变化”体现在( )
A.中国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B.封建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C.近代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6.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推进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保障了国民一律平等
17.“日月光华,且复且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首歌于1912年成为民国的“临时国歌”。该国歌( )
A.歌颂革命手段 B.充满复辟意识 C.强调发展竞争 D.礼赞民主共和
18.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参加讨袁的各派政治势力,无论其抱有怎样的动机,都不能不打着恢复民国、拥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旗号。这表明( )
A.民主观念渐入人心 B.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C.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D.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19.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各派系都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信条。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朝失势,树倒朔狲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北洋军阀集团派系势力消长的真实写照。北洋军阀时期中国的政局特点是( )
A.政局统一,国家发展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国家法制得到健全 D.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20.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靠移植西方政治制度难以挽救中国,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有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启蒙。基于这一认识( )
A.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B.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C.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D.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60分)
2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
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二: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
材料三:
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材料一记述的是什么事件?(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材料二记述的是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与材料一所记述的事件有何关系?(2分)
(3)材料三中的人物牺牲在哪次战争中?(2分)
(4)材料四中清政府收到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给上述内容拟定一个研究主题。(2分)
22.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扯线木偶(漫画)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时务报》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在割地方面是如何规定的?(2分)哪场战争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2分)
(2)材料二中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3)材料三中是哪一派别提出的观点?(2分)他们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
(4)从上述材料二、材料三不同阶级的探索中,你有什么感悟?(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1)从空间范围上看,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后,侵略者的势力直接影响到我国哪一地区?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后,列强侵略范围扩大的表现是什么?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后,列强侵略范围再次扩大的表现是什么?(6分)
(2)材料三条约中,在经济方面对中国构成巨大危害的新内容是什么?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后,列强是如何共同侵略中国的?(4分)
(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它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地转变了革命的特征与方式。最为重要的是,如同一个近代的政党,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中央组织,它为全国所有革命与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有鉴于此,它当之无愧地享受到“中国革命之母”的赞誉殊荣。
——节选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1)材料一中“中国革命之母”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重要作用。(2分)
(2)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件?(2分)它是什么性质的文件?(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4分)
25.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图二 康有为 图三武昌起义纪念章 图四《新青年杂志》
(1)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哪几件大事?(8分)
(2)图四中杂志的创办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两大“口号”是什么?(2分)
(3)请概括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2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B 7.D 8.C 9.A 10.B 11.D 12.D 13.B 14.B 15.B 16.C 17.D 18.A 19.B 20.D
21.(1)鸦片战争。(2分)
(2)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2分)
(3)甲午中日战争中。(2分)
(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2分)
(5)侵略与反抗。(2分)
22.(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分)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事件:洋务运动。(2分)
(3)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事件: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2分)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1)东南沿海地区。(2分)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2分)深入中国腹地。(2分)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2分)
(3)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2分)
24.(1)“中国革命之母”:中国同盟会(同盟会)。(2分)作用: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
(2)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2分)
(3)胜利了:推翻清朝统治;终结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失败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分)
25.(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8分)
(2)民主、科学。(2分)
(3)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二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