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黑。
1.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古代( )
A. 农业耕作的辛劳 B. 社会生活的丰富 C. 欧亚文明的交流 D. 雕塑技术的高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埃及墓穴壁画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狩猎活动,第二幅反映了印度贵族出行的场面,第三副作品反映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发达,三幅作品综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B项正确;三幅图都与农耕无关,排除A项;古埃及是非洲国家,且没有反映出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图一图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下列是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基础上,为重要人物写的历史剧脚本台词。其中与汉谟拉比最符合的是( )
A. 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 B. 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C. 我王子,创立了佛教 D. 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是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符合课本剧《汉谟拉比》,D项正确;“我是法老,太阳之子”应是古埃及国王的说的话,排除A项;“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应是古印度国王的说的话,排除B项;“我是王子,创立了佛教”应是古印度释迦牟尼说的话,排除C项。故选D项。
3. 古代雅典,面积2500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今天洛阳市面积的1/7,鼎盛时期总人口约50万人,成年男性公民约4万人。由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得益于(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 较为完善的津贴制度
C. 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 D. 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面积2500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今天洛阳市面积的1/7”“鼎盛时期总人口约40万人成年男性公民约4万人”可知,雅典城邦面积小、人口少,这有利于雅典实行直接民主,A项正确;津贴制度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排除B项;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经济基础,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雅典的经济基础,排除C项;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但不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4. 作为希腊半岛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它们虽然地理环境相似,但风格迥异。雅典公民热衷参与城邦日常事务的管理,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由此可知( )
A. 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类型 B. 同一区域能产生不同的文明
C. 两个城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 希腊半岛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它们虽然地理环境相似,但风格迥异。”可知,同一区域能产生不同的文明,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 迈尔斯教授指出,希腊人把自己的文化连同它的军事扩张一同带到了地中海东地区,其影响力一直到印度河流域。迈尔斯教授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B. 斯巴达崇尚武力
C. 亚历山大东征 D. 罗马征服地中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希腊人把自己的文化连同它的军事扩张一同带到了地中海东地区,其影响力一直到印度河流域。”可知,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向外传播了希腊文化,同时也吸收了东方文明。这场战争是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亚历山大东征,未体现雅典民主政治发达,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亚历山大东征,未涉及斯巴达崇尚武力,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亚历山大东征,未阐述罗马征服地中海,排除D项。故选C项。
6.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罗马
A. 城邦的兴起 B. 帝国的扩张
C. 帝国的衰亡 D. 公历的缘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可知罗马帝国社会生活奢靡享乐,缺乏斗志。这反映了帝国衰亡的原因,C正确;城邦的兴起是指古希腊时期,A错误;帝国扩张、公历缘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D错误。综上故选C。
7.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可知二者( )
A. 属同一时期西方宗教建筑 B. 都体现了罗马的建筑风格
C. 都反映出希腊建筑水平 D. 建筑风格上有传承和发展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建筑盛行大理石柱与雕塑相结合柱廊式风格,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就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古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风格相一致,万神庙是著名的大理石建筑,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观察图片可知,二者在建筑风格上有传承和发展,D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古建筑代表,而万神庙是罗马建筑的代表,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代表,排查B项;万神庙是罗马建筑的代表,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C项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8.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A. 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B.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D.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可知,本题意在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其中罗马法的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和发展;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的。它的设立对于整个世界的法律设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其中ABD三个选项于题意不符,不选。
9. 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庄园与法庭 B. 教会与大学 C. 封君与封臣 D. 富农与市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点:西欧封建关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可知,这项制度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世纪至10世纪,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了封君封臣关系。C正确;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组织形成,不属于等级关系,A错误;大学出现于11世纪,B错误;市民通常是指具有城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富农与市民不是等级关系。D错误。综上故选C。
10.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 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B.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 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D. 拥有了一定的自治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或自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D项正确;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排除A项;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说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下列图片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 B. 古代世界的民主法制
C. 欧洲法制的发展历程 D. 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题干信息“《汉谟拉比法典》、雅典公民大会的构成、罗马法图示”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雅典的民主政治体现了一种民主的完善和发展,罗马法图示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故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古代时代的民主法制,B项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图示”与巴比伦文明无关,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不属于欧洲,排除C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不属于西方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2. 《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开始就引用了一句格言:“让君主快乐之事,莫过于让他拥有法律的力量。”这句格言的引用体现了《查士丁尼法典》旨在( )
A. 维护贵族权益 B. 强化君主权力
C. 协调阶级关系 D. 剥削压迫平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让君主快乐之事,莫过于让他拥有法律的力量。”可以看出《查士丁尼法典》目的在于满足君主的欲望,即强化君主权力,B项正确;ACD项内容与格言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 在整个7-8世纪,大和政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了一系列的使节并改组政府……结果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每一方面。这“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 皇权强化社会转型
C. 社会动荡武士崛起 D. 皇权衰落幕府掌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在整个7-8世纪,大和政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了一系列的使节并改组政府”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因此材料所述“影响”主要表现为皇权强化社会转型,B项正确;大和政权实现统一是大化改新的背景,而不是影响,排除A项;武士崛起是在大化改新之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皇权强化,而不是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
14.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阿拉伯( )
A. 地跨亚非两洲 B. 文明独具特色
C. 对外贸易发达 D. 文化兼收并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知,巴格达的市场上有来自中国、印度的商品,也有来自非洲的商品,说明阿拉伯帝国对外贸易发达,C项正确;题干材料有关于阿拉伯帝国的对外贸易,与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对外贸易发达,并不能说明“文明独具特色”,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阿拉伯“文化兼收并蓄”,排除D项。故选C项。
15. 16世纪,一种新式经营方式因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且利润丰厚,在英国农业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这里的新式经营方式是( )
A. 封建庄园 B. 租地农场
C. 手工作坊 D. 手工工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任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这里的新式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B项正确;封建庄园是中世纪欧洲基本经济单位,排除A项;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是手工业生产的方式,排除CD项。故选B项。
16. 有学者认为,14-16世纪意大利文学艺术注重表现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下列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作品是( )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蒙娜丽莎》
C. 《掷铁饼者》 D. 《哈姆雷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表现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B项正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A项;《掷铁饼者》是古希腊的作品,排除C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B项。
17.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D. 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可知,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与学术的发展,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因为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以及贵族特权的存在,排除B项;文艺复兴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
18. 下列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A. 油画《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哥伦布使用的航海地图
C. 麦哲伦雕像 D. 电影《哥伦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史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未经后人任何形式的加工,哥伦布使用的航海地图属于原始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B项正确;文艺史料是经过了艺术加工、改造的史料,如诗歌、戏剧、小说、雕塑、绘画等文学、美术作品都属于这一类,油画《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属于文艺史料,要审慎加以辨别和运用,排除A项;麦哲伦雕像属于文艺史料,要审慎加以辨别和运用,排除C项;电影《哥伦布》属于文艺史料,要审慎加以辨别和运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9.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题文的“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它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ABD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20. 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主要反映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艰险 B. 殖民掠夺的残暴
C. 中世纪统治的黑暗 D. 航海技术的先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题干中的“黑色货物”“锁在甲板上”“忍受着可怕的待遇”可知,这是殖民掠夺的残暴,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400年之久,B项正确;题干中体现的是殖民掠夺的残暴,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的艰险,排除A项;题干中体现的是殖民掠夺的残暴,没有体现中世纪统治的黑暗,排除C项;题干中体现的是殖民掠夺的残暴,没有体现航海技术的先进,排除D项。故选B项。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资料主要包含两大类,即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文字资料有传世文献、档案、碑刻、以及考古发现的简帛、墓志等。实物资料主要是各种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如遗址和出土文物等。
(1)请根据材料二的分类方法,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三反映的内容分别属于哪一类历史资料。请从三幅图片中挑选一幅说明其历史研究价值。
(2)探究历史需要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的相互佐证。依据这一原则,如果要研究中国商朝和古代希腊的历史,除材料一中的历史资料外,请分别再补充一则历史资料。
(3)综合以上探究,你还可以对以上资料进行怎样的分类
【答案】(1)图一既是文字资料又是实物资料;图二既是文字资料又是实物资料;图三是实物资料
(2)补充:司母戊鼎(或《史记》;《荷马史诗》
价值: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希腊雅典卫城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
(3)可以按照文明的类型,如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类:根据所学知识,甲骨上的文字属于文字资料但是其载体为甲骨,属于出土文物,所以刻有文字的甲骨既是文字资料也是实物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同理,既是文字资料也是实物资料;雅典卫城遗址属于历史遗存,是实物资料。
价值: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希腊雅典卫城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
【小问2详解】
补充: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商朝的历史资料有司母成鼎等青铜器,而《史记》中也有商朝内容;而古代希腊可供研究的史料有《荷马史诗》等。
【小问3详解】
分类: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按照文明类型分类,也可以按照时间分类如史前史料和有文字记载后的史料,还可以按照原料分类,如玉器,石器,陶器等,本题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图2 种姓制度
图3
材料二 尼罗河水量丰沛,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受到周围沙漠海洋等天然屏障的保护,古代埃及文明较少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所反映的文明在图3中的位置代号。结合所学,分析这二者代表的文明有哪些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埃及的一项科学成就。概括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
(3)综上,概括影响古代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图1:A;图2:C。共同点: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都处在奴隶社会
(2)成就:太阳历;关系: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古埃及文明的孕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因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1:根据图1“金字塔”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文明,位于A处;
图2:根据图2“种姓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种姓制度属于古印度文明,位于C处;
共同点:结合所学可从其地理位置、文明成就、社会发展程度等角度回答,如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都处在奴隶社会;
【小问2详解】
成就:结合所学可从古埃及的历法、数学和医学等角度回答,如太阳历等;
关系:根据材料“尼罗河水量丰沛,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得出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古埃及文明的孕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小问3详解】
因素:综上所学可从地理、环境、政治等角度分析, 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因素等。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帝国四处征服、掠夺财富之后,不止拿来养活军队、兴建堡垒,同时也赞助了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例如,要不是古罗马帝国如此繁荣兴盛,西塞罗、塞涅卡和圣奥古斯丁就不可能有钱有闲地思考写作。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利拉《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材料三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摘编自德国法学家耶林《罗马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成就的首创者。 图二现象对近代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
(3)根据三则材料,请从方式、影响等角度谈谈你对不同文明间交往交流的认识。
【答案】(1)古印度人;欧洲的书籍、报纸、印刷品等大量的文字材料开始出现,使得商人们的交流得以更好地展开。 同时,造纸术的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欧洲的印刷技术和纸张质量不断提高,为欧洲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造纸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罗马帝国的征战为国家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
(3)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文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二是和平交往;各文明间相互借鉴,互为启发。
【解析】
【小问1详解】
首创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后经阿拉伯人改造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造纸术传入欧洲后,欧洲的书籍、报纸、印刷品等大量的文字材料开始出现,使得商人们的交流得以更好地展开。 同时,造纸术的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欧洲的印刷技术和纸张质量不断提高,为欧洲的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造纸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小问2详解】
观点:根据材料“帝国四处征服、掠夺财富之后,不止拿来养活军队、兴建堡垒,同时也赞助了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可知,罗马帝国四处征战后掠夺来的物质不止提升了其军事力量,还促进了罗马社会的发展。
【小问3详解】
认识:方式:综合上述材料,文明的交流可以通过商业传播、文明交往,也可以通过暴力冲突,一般表现为战争;影响:阿拉伯人根据古印度文明改造了阿拉伯数字,影响深远;欧洲人借鉴了罗马法,体现了各文明之间彼此借鉴启发,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化名人简表
人名 生卒年代 国籍 代表作 艺术形式
但丁 1265-1321 意大利 A 长诗
彼特拉克 1304-1374 意大利 《阿非利加》 叙事史诗
薄伽丘 1313-1375 意大利 《十日谈》 小说
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 《蒙娜丽莎》 绘画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意大利 《大卫》 雕塑
拉斐尔 1483-1520 意大利 系列圣母像 绘画
拉伯雷 1483-1553 法国 《巨人传》 小说
塞万提斯 1547-1616 西班牙 《堂吉诃德》 小说
B 1564-1616 英国 《哈姆雷特》 戏剧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呈现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的影响。
【答案】24. A《神曲》,B莎士比亚
25. 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多个艺术门类;涌现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等等。
26.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内容:根据所学知识,上表中A、B两处的内容为A《神曲》,B莎士比亚;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日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特点是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4世纪中叶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涉及多个艺术门类;涌现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等等。
【小问3详解】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的新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经济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美洲15-19世纪居民人数变化表(估值)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00万
1570年 13.8万 23.5万 2.5万 970万
1650年 72.5万 81.5万 64.4万 910.5万
1852年 131.9万 118.8万 625.2万 821.13万
材料三
18世纪贩运黑奴船的示意图 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
(1)根据材料一,“美洲航路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黑人和原住民数量在1490年之后分别有何变化,说明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哥伦布发现“美洲”;扩大欧洲与世界各地的交往、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2)变化:1490年至1852年美洲黑人数量从0上升到118.8万;美洲原住民数量从5000万下降到821.13万。
原因:18世纪三角贸易中大量黑奴被贩卖至美洲充当廉价劳动力;当地原住民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导致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同时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入侵带来了病毒,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一信息“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的新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经济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新阶段”可知,“美洲航路的发现”指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欧洲到美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是扩大欧洲与世界各地的交往;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读表可知1490年至1852年美洲黑人数量从0上升到118.8万,呈现大幅度上升的情况;美洲原住民数量从5000万下降到821.13万,呈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三图一可知,18世纪三角贸易中大量黑奴被贩卖至美洲充当廉价劳动力;由材料三图二可知,当地原住民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导致大量印第安人死亡,同时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入侵带来了病毒,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西工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黑。
1.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古代( )
A. 农业耕作的辛劳 B. 社会生活的丰富 C. 欧亚文明的交流 D. 雕塑技术的高超
2. 下列是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基础上,为重要人物写的历史剧脚本台词。其中与汉谟拉比最符合的是( )
A. 我是法老,太阳神之子 B. 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C. 我是王子,创立了佛教 D. 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
3. 古代雅典,面积2500平方千米约相当于今天洛阳市面积的1/7,鼎盛时期总人口约50万人,成年男性公民约4万人。由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得益于( )
A.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 较为完善的津贴制度
C. 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 D. 伯里克利的民主改革
4. 作为希腊半岛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它们虽然地理环境相似,但风格迥异。雅典公民热衷参与城邦日常事务的管理,而斯巴达的公民都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由此可知( )
A. 地理环境决定了文明的类型 B. 同一区域能产生不同的文明
C. 两个城邦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 希腊半岛战争频繁冲突不断
5. 迈尔斯教授指出,希腊人把自己的文化连同它的军事扩张一同带到了地中海东地区,其影响力一直到印度河流域。迈尔斯教授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发达 B. 斯巴达崇尚武力
C. 亚历山大东征 D. 罗马征服地中海
6.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有123天;4世纪时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这段材料可用于探究罗马
A. 城邦的兴起 B. 帝国的扩张
C. 帝国的衰亡 D. 公历的缘起
7.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可知二者( )
A. 属同一时期西方宗教建筑 B. 都体现了罗马建筑风格
C. 都反映出希腊的建筑水平 D. 建筑风格上有传承和发展
8. 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
A. 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 B.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C. 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 D. 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
9. 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庄园与法庭 B. 教会与大学 C. 封君与封臣 D. 富农与市民
10.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领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 是自给自足政治经济单位 B.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C. 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D. 拥有了一定的自治权
11. 下列图片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灿烂古巴比伦文明 B. 古代世界的民主法制
C. 欧洲法制的发展历程 D. 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12. 《查士丁尼法典》在一开始就引用了一句格言:“让君主快乐之事,莫过于让他拥有法律的力量。”这句格言的引用体现了《查士丁尼法典》旨在( )
A 维护贵族权益 B. 强化君主权力
C. 协调阶级关系 D. 剥削压迫平民
13. 在整个7-8世纪,大和政府向大唐朝廷派出了一系列的使节并改组政府……结果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每一方面。这“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大和政权实现统一 B. 皇权强化社会转型
C 社会动荡武士崛起 D. 皇权衰落幕府掌权
14.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阿拉伯( )
A. 地跨亚非两洲 B. 文明独具特色
C. 对外贸易发达 D. 文化兼收并蓄
15. 16世纪,一种新式经营方式因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且利润丰厚,在英国农业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这里的新式经营方式是( )
A. 封建庄园 B. 租地农场
C. 手工作坊 D. 手工工场
16. 有学者认为,14-16世纪意大利文学艺术注重表现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下列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作品是( )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蒙娜丽莎》
C. 《掷铁饼者》 D. 《哈姆雷特》
17.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思想与学术的发展 D. 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18. 下列研究新航路开辟的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A. 油画《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 哥伦布使用的航海地图
C. 麦哲伦雕像 D. 电影《哥伦布》
19.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 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 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 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20. 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主要反映了( )
A. 新航路开辟的艰险 B. 殖民掠夺的残暴
C. 中世纪统治的黑暗 D. 航海技术的先进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资料主要包含两大类,即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文字资料有传世文献、档案、碑刻、以及考古发现的简帛、墓志等。实物资料主要是各种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如遗址和出土文物等。
(1)请根据材料二的分类方法,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三反映的内容分别属于哪一类历史资料。请从三幅图片中挑选一幅说明其历史研究价值。
(2)探究历史需要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的相互佐证。依据这一原则,如果要研究中国商朝和古代希腊的历史,除材料一中的历史资料外,请分别再补充一则历史资料。
(3)综合以上探究,你还可以对以上资料进行怎样的分类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图2 种姓制度
图3
材料二 尼罗河水量丰沛,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灌溉农业。受到周围沙漠海洋等天然屏障的保护,古代埃及文明较少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图2所反映的文明在图3中的位置代号。结合所学,分析这二者代表的文明有哪些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埃及的一项科学成就。概括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
(3)综上,概括影响古代文明的因素有哪些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帝国四处征服、掠夺财富之后,不止拿来养活军队、兴建堡垒,同时也赞助了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例如,要不是古罗马帝国如此繁荣兴盛,西塞罗、塞涅卡和圣奥古斯丁就不可能有钱有闲地思考写作。
——摘编自以色列尤瓦尔·赫利拉《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材料三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摘编自德国法学家耶林《罗马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成就的首创者。 图二现象对近代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
(3)根据三则材料,请从方式、影响等角度谈谈你对不同文明间交往交流的认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化名人简表
人名 生卒年代 国籍 代表作 艺术形式
但丁 1265-1321 意大利 A 长诗
彼特拉克 1304-1374 意大利 《阿非利加》 叙事史诗
薄伽丘 1313-1375 意大利 《十日谈》 小说
达·芬奇 1452-1519 意大利 《蒙娜丽莎》 绘画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意大利 《大卫》 雕塑
拉斐尔 1483-1520 意大利 系列圣母像 绘画
拉伯雷 1483-1553 法国 《巨人传》 小说
塞万提斯 1547-1616 西班牙 《堂吉诃德》 小说
B 1564-1616 英国 《哈姆雷特》 戏剧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呈现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的影响。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的新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经济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美洲15-19世纪居民人数变化表(估值)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年 0 0 0 5000万
1570年 13.8万 23.5万 2.5万 970万
1650年 72.5万 81.5万 64.4万 910.5万
1852年 131.9万 118.8万 625.2万 821.13万
材料三
18世纪贩运黑奴船的示意图 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
(1)根据材料一,“美洲航路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黑人和原住民数量在1490年之后分别有何变化,说明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