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养调研卷 七年级历史
命题人、审题人: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试卷说明: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2. 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3. 历史道法合卷,总时间 100 分钟;历史卷共 6 页,满分 70 分。
一、选择题(23 小题, 每道小题 2 分,共 46 分。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请将答题卷的对应选项涂黑)
1.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
一结论的是( )
A.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2.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
要依据是( )
A. 房屋结构样式 B. 农作物的种类 C. 使用火的水平 D. 石器制作技术
3.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 :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 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城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
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4.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
A. 北京人的发现 B. 半坡遗址发掘 C. 青铜工艺成就 D. 铁制农具出现
5. 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拜”
直接相关的是( )
A. 元谋人牙齿化石 B. 粟和装粟的陶
C. 人面鱼网纹盆 D. 陕西黄陵轩辕庙
6. 在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中,发现有宫殿建筑、大型墓葬和手工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
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
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
A.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B. 殷墟甲骨文与《史记 殷本纪》
C. 小 说《远古传说》与黄帝陵遗址 D. 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
七年级历史 第 1 页(共 6 页)
(
多方面大变革
加速社会进步
) (
各国变法改革
)8.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9. 《荀子 儒效》中说:“周之子孙, 苟不狂惑者, 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西周实行分封制 B. 分封的主体是宗亲
C. 分封的目的是巩固疆土 D.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10. 右图是“医”字已知最早的写法,是用勾(医疗器具)将矢(箭)从人体上剔出,表
示医疗。该字属于(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11.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
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铜铸造 D. 瓷器烧制
12. 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B. 南北对峙政治分裂 C. 中华文化多元交融 D. 农耕文明世界领先
13.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
“战国七雄” 各国谋求富国强兵
① 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齐桓公称霸中原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14.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 109 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 65 次,其战果如下表。这一战果取得的
直接原因是秦国( )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次数 58次 3次 4次
A. 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D.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赐地
七年级历史 第 2 页(共 6 页)
15.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其大意是 :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
之业。)。这一句话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性质 D. 作用
16. 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 :“(成都平原)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都江堰 B. 驰道 C. 灵渠 D. 大运河
17. 德国思想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 500 年前后同时出 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由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的
“轴心时代”正处于什么时期( )
A. 夏商 B. 春秋战国 C. 西汉 D. 东汉
18.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 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 第 4 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 6 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8 课 百家争鸣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9. 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
是( )
①青铜铲 ②铁制农具 ③打制石器 ④骨耜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20. 以下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郡 名 建置时代 郡 治
陇西郡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今甘肃临洮
辽东郡 古燕置,始皇因之 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 始皇置 今广东广州
A. 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 加强了地方权力
C.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 消除了地域差异
七年级历史 第 3 页(共 6 页)
21. 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图中判断秦最终完成这一大业是在
( )
前 3 世纪 前 2 世纪 公元元年 公元 2 世纪 公元 3 世纪
前 300 年 前 200 年 前 100 年 100 年 200 年 300 年
A. 公元前 3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3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2 世纪前期 D. 公元前 2 世纪后期
22.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 700 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
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 人口数量的增长 B. 铁制工具的出现
C. 国家体制的作用 D. 筑路技术的提高
23.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起义军一直达到咸阳附近
③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④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题(2 小题,每道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4.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考古发现
七年级历史 第 4 页(共 6 页)
图 1 骨耜 图 2 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材料二: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图 3 人面鱼纹盆
内容 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大意:益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 《史记 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 取之。 (大意:启勾结自己的党羽去攻击益,并且夺取王位。 因此天 下人都说禹其实表面传天下给益,而实际上却让自己的儿子启 去夺位。) 《战国策 燕策一》
材料三: 曾侯乙墓, 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
葬。在这个古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 有
套被称为“九鼎八簋”(如图) ,它们
是祭祀祖先的祭器, 规格很高。按照最
初的规定, 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 到了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
族也开始使用, 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
据文献材料, 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
据有, 不见有曾国的记载。由于曾侯乙
墓的发现,加上随州及其邻近的襄阳、枣阳、安陆、京山以及河南新野等地, 曾多次出 土国有铭铜器, 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也有人认为曾、随是两个国家,
不可等同。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编自《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请回答 :
(1)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史前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请你仿照示例,选择材
料一中图 2 或图 3 的文物,完成你的考证。(2 分)
示例:河姆渡遗址出图的骨耜,可以印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2)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材料二能认定哪些历史事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国家最高
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僭越现象”你认为要破解
“曾随之谜”,应该采取哪些研究方法?(6 分)
七年级历史 第 5 页(共 6 页)
25.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图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 图 2 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 140 多
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避讳)强大(代指背景强大的人或势力), 赏不私亲近(亲近的人)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
民不妄取(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之财),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四: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请回答 :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 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3 分)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
论这一变化。(3 分)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商君治秦”取得的效果。(3 分)
(4)材料四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1 分)
(5) 综上所述,概括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因素。(2 分)
七年级历史 第 6 页(共 6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2校联考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素养调研卷(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