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广东选择考)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2.如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龟腹甲,上面刻写了一些有关占卜的内容。这一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 (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C.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D.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3.(2023·汕头高一检测)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说明礼制的实行 (  )
A.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增强了君主权力
    【补偿训练】
  传说黄帝时代,民神杂糅,神可以自由地上天下地,人也可以通过天梯——“昆仑山”往来于天地之间。之后颛顼时代发生了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的“绝地天通”事件。这一变化 (  )
A.反映了社会神灵崇拜多元化
B.适应了政治权威萌芽的需要
C.体现人们认识自然能力提高
D.意味着社会产生了阶级对立
4.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如图)由2022年三星堆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而成。其中铜人像具有蜀地文化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该文物反映出 (  )
A.中华大地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各部落相互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战争
C.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的盛行
D.古蜀文明具有多样文化交融的特点
5.公元前334年,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魏改善与齐的关系,与齐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  )
A.周王室开始衰微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士阶层日益崛起
D.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6.(2023·深圳高一检测)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7.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时期,既是血雨腥风的时代,也是开放的时代。大融合主要指 (  )
A.华夏认同 B.商业繁荣
C.百家争鸣 D.诸侯战争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具体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使用。
(2)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变法改革,使封建制度逐渐在各国确立。
8.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韩非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
    【补偿训练】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  )
A.主张无为而治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9.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  )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10.如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秦朝完成了货币统一
B.圆形方孔钱被后世长期沿用
C.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D.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制较混乱
11.(2023·广州高一检测)某学者指出:“秦的那套法律制度,是商鞅从魏国引进的……受到关中百姓的欢迎,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但秦朝统一后,将这套制度推广到东方各地,便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 (  )
A.魏国的法律制度先进
B.秦朝百姓反对法家思想
C.秦朝的统治蕴含危机
D.区域文化差异得到解决
12.西汉建立之初,“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表明当时 (  )
A.经济凋敝
B.普遍提倡节俭
C.皇权衰微
D.“无为而治”思想深入人心
13.西汉时期,汉武帝改革币制,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14. (2023·东莞高一检测)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
B.官学取代私学
C.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
D.汉代教育普及
15.东汉太守一到任,往往会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言听计从,甚至完全委政于他们。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汉 (  )
A.外戚干政现象严重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潜伏危机
D.豪强地主加剧兼并
16.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
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治者在创新政治体制上的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影响。(7分)
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说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围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来自民间,以道家思想为主,整合了阴阳、儒、法等各家,但它只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潮,没有被官方确立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形态。到汉武帝继位后,在董仲舒等儒家信徒的辅助下“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初步确立了儒家官学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其后几千年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当然被独尊的儒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儒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融合先秦诸子学说的基础上,顺应现实而做出的思想重大发展。
——摘编自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学术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分)
1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如图是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予以说明。
20.(2023·佛山高一检测)(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7分)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广东选择考)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解析:选B。材料“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在春秋早期的晋国已经开始使用铁器,材料与结论之间能够形成较完整的逻辑关系,B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商朝时期统治范围在今河南及周边地区,内蒙古出现的个别商朝青铜器不能证明商的统治范围发生转移,排除A;材料“湖北大冶铜矿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冶铜业,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箭头说明秦朝军队使用铁制兵器,但不能说明“主要使用”,排除D。
2.如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龟腹甲,上面刻写了一些有关占卜的内容。这一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 (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C.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
D.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甲骨文出土地。刻在龟腹甲上的文字属于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时期,所以这一实物史料最有可能出土自商朝的遗址,即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故选D。元谋人时期还没有文字,排除A;良渚文明和二里头文明都早于商朝,此时还没有出现甲骨文,排除B、C。
3.(2023·汕头高一检测)西周崇尚礼制,礼涵括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人们开始突破狭小的部族组织的局限,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这说明礼制的实行 (  )
A.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增强了君主权力
解析:选A。根据材料“礼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礼制突出了对周文化的认同,共同的民族心理,有利于统一的华夏民族的形成,强化了文化认同感,A正确;材料未涉及加强“中央集权”问题,排除B;“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君主权力”是否增强,排除D。
    【补偿训练】
  传说黄帝时代,民神杂糅,神可以自由地上天下地,人也可以通过天梯——“昆仑山”往来于天地之间。之后颛顼时代发生了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的“绝地天通”事件。这一变化 (  )
A.反映了社会神灵崇拜多元化
B.适应了政治权威萌芽的需要
C.体现人们认识自然能力提高
D.意味着社会产生了阶级对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传说时代的政治。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颛顼时代,南正重可以“司天”,火正黎可以“司地”,据此可知,二者已经具备了政治权威的萌芽,故选B。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神灵崇拜,排除A;题干材料涉及的是“神”,而不是“人”,排除C;社会出现阶级对立的典型体现就是国家暴力机器的出现,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出现暴力机器,排除D。
4.鸟足曲身顶尊神像(如图)由2022年三星堆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而成。其中铜人像具有蜀地文化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该文物反映出 (  )
A.中华大地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
B.各部落相互之间存在着频繁的战争
C.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的盛行
D.古蜀文明具有多样文化交融的特点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据材料“其中铜人像具有蜀地文化的特征,方座铜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可知,蜀地古文明既有蜀地文化又有中原周文化,具有多样文化交融的特点,故选D。材料未涉及中华大地,排除A;材料未涉及战争,排除B;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排除C。
5.公元前334年,迫于秦国的军事压力,魏改善与齐的关系,与齐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反映出当时 (  )
A.周王室开始衰微
B.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士阶层日益崛起
D.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解析:选D。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诸侯称王大大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所以这是传统秩序遭到破坏的表现,故选D。周王室在“徐州相王”之前就已经衰微,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对传统秩序的破坏,不是民族交融加强和士阶层的崛起,排除B、C。
6.(2023·深圳高一检测)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解析:选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时推行小家庭制,刺激了小农户数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B正确;材料与宗族血缘关系瓦解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措施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关系不大,排除C;商鞅变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而非维护,排除D。
7.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时期,既是血雨腥风的时代,也是开放的时代。大融合主要指 (  )
A.华夏认同 B.商业繁荣
C.百家争鸣 D.诸侯战争
解析:选A。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融合是指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加强,故选A。商业繁荣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排除B;百家争鸣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排除C;诸侯战争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排除D。
拓展延伸: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具体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使用。
(2)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上层建筑领域的变法改革,使封建制度逐渐在各国确立。
8.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韩非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故选C。A、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补偿训练】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孔子主张“仁”,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为政以德”。两者思想都 (  )
A.主张无为而治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春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老子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孔子主张顺应民心,二人的思想中皆蕴含和谐共生的理念,故选C;主张“无为而治”的是老子,排除A;老子主张的是尊重客观自然规律,而非战胜自然,排除B;提出仁者爱人的是孔子,排除D。
9.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这些举措 (  )
A.凸显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
C.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管理
D.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秦始皇的举措。题干材料的措施促进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B。材料未涉及皇帝制度的特点,排除A;材料未体现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排除C;这些举措并未维护秦王朝的长治久安,排除D。
10.如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秦朝完成了货币统一
B.圆形方孔钱被后世长期沿用
C.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D.中国古代的货币形制较混乱
解析:选C。本题考查秦朝统一货币。材料体现出货币形制由混乱走向统一,表明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C正确;A是表面现象,B、D均与题干材料所述的本质问题无关,排除。
11.(2023·广州高一检测)某学者指出:“秦的那套法律制度,是商鞅从魏国引进的……受到关中百姓的欢迎,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但秦朝统一后,将这套制度推广到东方各地,便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 (  )
A.魏国的法律制度先进
B.秦朝百姓反对法家思想
C.秦朝的统治蕴含危机
D.区域文化差异得到解决
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秦国的法律制度虽然推动了秦国迅速强大,受到关中百姓欢迎,但秦朝统一后,这套法律制度受到东方各地的排斥,反映了秦朝的统治蕴含危机,C正确;题干虽然涉及“秦的那套法律制度,是商鞅从魏国引进的”但不能说明魏国的法律制度比秦朝的法律制度先进,排除A;由题干中“受到关中百姓的欢迎”可知秦朝部分百姓欢迎法家思想,排除B;区域之间文化差异使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东方受到排斥,排除D。
12.西汉建立之初,“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这表明当时 (  )
A.经济凋敝
B.普遍提倡节俭
C.皇权衰微
D.“无为而治”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选A。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社会现象。据“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故选A。B错在“普遍”,排除;材料内容与皇权衰微无关,排除C;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无为而治”思想深入人心,排除D。
13.西汉时期,汉武帝改革币制,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解析:选A。本题考查汉武帝经济措施。汉朝初期货币可以私铸,政府对经济掌控的能力不足,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禁止民间和地方郡国私自铸钱,目的就是加强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掌控,最终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
14. (2023·东莞高一检测)在西汉前期,教育主要依靠私学,传授内容仍是百家之学,但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百家之学逐渐走向消亡
B.官学取代私学
C.汉行尊崇儒术文教政策
D.汉代教育普及
解析:选C。根据材料“从西汉中期开始,官学广泛建立,传统的百家之学已逐渐受到冷落,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思想,经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C正确;材料未涉及百家之学消亡,排除A;材料未涉及私学,排除B;材料未涉及教育的普及,排除D。
15.东汉太守一到任,往往会聘请当地名族大姓担任地方显职,并对他们以礼相待,言听计从,甚至完全委政于他们。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汉 (  )
A.外戚干政现象严重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潜伏危机
D.豪强地主加剧兼并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东汉的政治。题干材料体现了东汉时期地方的世家大族影响力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外戚干政,也没有体现豪强的兼并,排除A、D;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
16.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解析:选B。本题考查汉代的史学。题干材料体现司马迁一方面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获得史料,一方面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以补充史料之不足,使史料和考察结果相互印证,具有史料考证意识,故选B。A、C在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排除;司马迁是私人著史,不是秉承朝廷旨意,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
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统治者在创新政治体制上的具体举措并分析其影响。(7分)
解析:第(1)题政治制度:据材料一信息“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等角度分析。第(2)题具体措施:结合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影响:可从对秦朝和对后世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特点: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高度集中。(6分)
(2)具体举措: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影响:对秦朝: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 权力的统一与集中成为后世王朝的总体趋势。(7分)
18.(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引起学术文化发生巨大变动,官学衰败,民间私学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司马谈评价各学派时说道:“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各家学说各有侧重,有侧重于道德政治学说的,如儒家、墨家;有侧重于政治、军事之实事的,如法家、纵横家;有侧重于明辩逻辑的,如名家;道家主张“无为”,但其中心要义也还是“为治”。即使是哲学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也都是围绕着“治国平天下”这一中心。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汉初盛行的黄老之学来自民间,以道家思想为主,整合了阴阳、儒、法等各家,但它只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思潮,没有被官方确立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形态。到汉武帝继位后,在董仲舒等儒家信徒的辅助下“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初步确立了儒家官学的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其后几千年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当然被独尊的儒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儒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融合先秦诸子学说的基础上,顺应现实而做出的思想重大发展。
——摘编自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的背景。(6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学术思想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分)
解析:第(1)题背景:据“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民间私学兴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2)题变化:据“以道家思想为主”“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进行概括。影响:根据“确立了儒家官学的地位”“奠定了其后几千年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进行概括。
答案:(1)背景:生产力发展;社会动荡,政治大变革;民间私学兴起;诸侯为了富国强兵,重用人才。(6分)
(2)变化:由汉初的道家思想为主,到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学说独尊的地位。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7分)
1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如图是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示意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予以说明。
解析:依据材料图示信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表现。
答案:经济转型: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工商业发展,封建国家开始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
政治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官僚政治演变。
思想转型: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文化转型:在哲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民族关系转型:“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交融。(13分)
20.(2023·佛山高一检测)(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以《黄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篇。司马迁还以“万系一宗”来叙说民族关系,认为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历代祭祀黄帝之举,史不绝书。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
《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全球华人有规模地“重返黄帝陵”寻根祭祖,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20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中,一些卓有成就的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文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意义。(6分)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黄帝”这一文化符号在今天的现实价值。(7分)
解析:第(1)题,意义:根据材料一“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汉人与诸多民族均是同根同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往往自称为黄帝后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据材料一“对黄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可知有利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第(2)题,现实价值:根据材料二“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已逾百万人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根据材料二“华人华侨频繁回国投资、讲学,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积极献计献策”可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帝作为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提升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
答案:(1)意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有利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任意三点,6分)
(2)现实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任意三点,7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单元形成性评价(一)(第一单元)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