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永嘉之乱后,北方大乱,南渡的东晋朝廷存续了汉魏以来的务种文物典章制度。而到北魏后期,出现了“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的局面。与这一局面形成相关的是( )
A.少数民族的大规模内迁 B.生产技术革命性的进步
C.世家大族推动文化传播 D.北方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因当年刘邦曾以公主“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鲜卑人建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自认“其先有熊氏之苗裔”,“有熊氏”则是皇帝部落的称谓;羌人姚苌建立大秦政权,称“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这反映了( )
A.边疆少数民族内迁 B.华夏族群的认同
C.民族矛盾得到缓和 D.少数民族封建化
3.《隋书 食货志》载:“(东晋)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东晋侨置郡县数量之多,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置数百”。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
A.生产技术的发展 B.官僚势力的膨胀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北方战争的频繁
4.魏晋南北朝开始用“朝望”指称朝廷中有威望的大臣或朝廷舆论,他们在维持元康之治以及衣冠南渡建立东晋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表是晋代著名朝望信息表,据此可知( )
朝望 出身 文化
裴楷 河东裴氏;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堂弟 玄学;善谈《老子》《易经》;中朝名士
张华 范阳张氏(庶族);渔阳郡太守张平之子 儒学;参与清谈;博学,文学、藏书、书法成就颇高
王戎 琅邪王氏;曹魏幽州刺史王雄之孙,曹魏凉州刺史王浑之子 玄学;竹林名士
乐广 寒门;夏侯玄参军乐方之子 玄学;中朝名士
A.门阀政治开始瓦解 B.教育发展推动阶层流动
C.玄学成为统治思想 D.文化声望影响政治声誉
5.唐末五代以来,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门阀士族逐渐瓦解,良贱制受到强烈冲击,从而为贱口奴婢(官私奴婢)的解放开辟道路。大动荡之后,社会各阶级被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阶级结构,大量奴婢成为自由人。由此可知,唐朝末年( )
A.平等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B.劳动者人身依附减弱
C.科举制度影响阶层变动 D.政治制度出现大变革
6.据考古发现,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食品中有饺子、糕点等食品;汉族的服饰、妆容方式等在绘画中时有发现;娱乐方式如围棋、双陆也流行于这一地区。这一现象说明唐朝( )
A.对外交流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C.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蛮夷观念已经消亡
7.有学者认为,公元7世纪初的某一事件的发生,促进了京津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
A.隋朝开通运河 B.隋朝三征高丽 C.元朝修浚运河 D.元朝设置行省
8.唐朝初期,朝廷为了巩固边防,为军队补给供养,在河西地区大量进行军屯。开元以后,军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兵长驻防地,允许携带家口,并出现专门从事屯田的军队,某些军屯已具有移民性质。这一做法( )
A.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通道 B.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C.使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旨在贯彻军民分治政策
9.下表为唐开元四年(716年)某地授田情况。据此判断此地( )
户主姓名 户内应受田(亩) 实受田率(%)
张玄均 130 12
曹仁 75 14
王孝顺 51 8.17
索住洛 36 22.67
A.战争导致流民迁入 B.均田制度业已崩溃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授田标准缺乏统一
10.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谈到唐朝三省制度时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的要员,皆系贵族出身,而贵族并不完全服从皇帝的命令。因而,天子在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字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对材料解释准确的是,唐代( )
A.三省制度实为贵族政治 B.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C.皇帝专断独行得以避免 D.君主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11.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据此可知,“租庸调制”的推行( )
A.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 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增加农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D.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12.唐代门下省对于中书省拟定的文书不仅要检查文字、书写,还要对草拟的文书内容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文书当中的建议、方案和处理方式不妥,就可以“封驳奏还”。门下省的这一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皇帝的意志不能脱离法律的界限。由此可推知,门下省的设置( )
A.体现出皇权受到削弱 B.表明唐代中央机构日益完善
C.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D.说明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
13.下表是《礼记》与魏晋时期天师道《老君说一百八十戒》部分内容的比较。由此可知,魏晋时期( )
《礼记》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
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第95戒: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男女不杂坐、不同桃枷、不同巾带、不亲授叔嫂不通问 第164戒:凡男女不得共坐食饮、交手授受。
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第157-159戒:若入他处,必先问贤人善士,当亲依之,不得自负;若入它处,必先问其国所禁忌;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
A.儒学走向了世俗化转型之路 B.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道思想出现了一定的融合 D.儒道殊途同归并无本质上分歧
14.东晋时期,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这反映了( )
A.道教发展超过儒学 B.三教合流的趋势已出现
C.儒学符合民间需求 D.道教思想与儒学的融合
15.有学者指出:“(唐朝)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下列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
①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②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高僧法显前往天竺收集梵文经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唐六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官修的行政法典,其中记载:“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一千一百三十七所道士,五百五十所女道士。凡天下寺总五千三百五十八所。三千二百四十五所僧,二千一百一十三所尼。”而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百官志·崇玄署》中则记载唐朝:“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万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万五百七十六。”对于上述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唐书》为二手史料,无可信度
B.《唐六典》为官方记载,可信度更高
C.史料之间互证有可能探究出历史真相
D.证明唐朝时期道教地位低于佛教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18.【选官制度】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汉官仪》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则材料体现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19.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石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保存下来的有200多个,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以花卉、禽兽等图案为代表,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色彩绚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西夏石窟的图案装饰纹样受到北方辽政权的影响,也明显模仿宋代建筑彩画的纹样。西夏晚期和元代的洞窟,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藏传佛教的内容。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和阗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随着岁月的流转,因长期受风沙等自然原因的影响,敦煌石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鉴于此,让文物在数字档案中永生的构想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个洞窟完成数字化摄影采集,140个洞穴进行了三维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数字档案,开发出根据图片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被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尘封的文物由此获得新生和永恒。
——摘编自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高宇飞《人类敦煌:敦煌文化特色与形态》、胡珊《数字档案“让敦煌永生”》等
(1)依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结合敦煌莫高窟数字档案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儒家民族观的表现
先秦时期 与早期夷夏思想相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族观在承认差别、对立和碰撞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礼分华夷的标准,大力倡导“化夷”“变夷”的思想
两汉时期 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汉儒把封建帝王与四夷的关系比作手足关系,把天子和四夷酋长界定为君臣关系,将华夏与四夷、中原与边境看作一个整体
隋唐时期 彰显胡汉一家、华夷无隔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民族思想,诸如“夷狄亦人耳”“胡越一家,自古未有”“虽云华夷,欢若亲戚”等语言不胜枚举
辽宋夏金时期 宋儒不再强调传统“正统”观中只认华夏——汉族建立政权——为正统的看法,而是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就表格中的某一时期或多个时期的儒家民族观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B
6.B
7.A
8.B
9.C
10.D
11.A
12.C
13.C
14.D
15.A
16.C
17.(1)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影响: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一是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善日趋活跃。二是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民族大融合。
(3)因素:国家政策(统治者推动),民族交流,思想观念变革。
18.(1)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
九品中正制:门第为标准。
科举制: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考试成绩)
(2)①.“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因能授任、量才取人,现代人才选拔更应该注重德才兼备。②.人才选拔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社会公平。③.要扩大人才选拔范围;④.提高用人的合理性;不断完善,维护制度权威性;⑤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保障人才队伍的廉洁性。⑥并适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为保证地区间的和谐发展,人才选拔应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以实现规则公平和对弱者的保护。(任答4点满分。言之有理即可)
19.(1)特点:石窟开凿数量多、水平高;纹样内容丰富、富于变化;体现西域、中原、中亚文化特征,具有多元性;原因:隋唐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三教并行、佛教的发展;历代传承。
(2)史料价值:石窟保留下了丰富的实物、图像、文献史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观生动地传达历史信息,可对传世文献提供印证与补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石窟的内容反映了北朝至宋元时期的一些社会状况,可用于研究这些时期的建筑、艺术、宗教、文学、经济、民族交融等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认识:敦煌石窟的数字档案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传承敦煌千年文化,扩大了敦煌文化的影响力,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0.示例
论题:唐朝开明的民族观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论述:唐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秉承华夷平等的民族观念发展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政权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突厥,在军事手段征服的基础上,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对于吐蕃,采取和亲和会盟的措施加强联系;对于西北的回鹘和东北的鞣鞲采取册封的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唐朝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这些措施也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总而言之,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互相影响,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