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考古学家在我国各地发现的距今约7000年的典型炊器,并将其划分为不同文化圈。这些考古文物可用于说明( )
文化圈 地域 典型炊器图示
釜文化圈 长江流域
三足器文化圈 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
筒形罐文化圈 燕山南北地区
A.区域文明发展具有孤立隔绝的特点 B.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基础坚实 D.统一多民族国家雏形的显现
2、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军队由各大族共同掌握;战国时期,军队由将领统帅,负责作战及和平时的训练,但是调动军队必须有国君手中的“虎符”。这一变化( )
A.意在提高军事指挥的效能 B.表明统兵权与调兵权合一
C.体现出军权的分化与制衡 D.利于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
3、有学者在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的思想中不唯王道,还杂有法刑和霸道;尽管其主张性恶,但其根本目的是要‘化性起伪’。通过道德约束使人自觉趋向于良善,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为( )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
4、秦始皇统治时期,调集了数十万农民、罪犯参与修建秦始皇陵。学者在对出土的相关劳役员瓦片墓志铭的研究中发现,劳役人员出身地点的地名共十四个,分别属于三晋、齐鲁和楚国故地。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秦朝( )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B.社会治理较为残暴
C.区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深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5、下图反映的是汉朝南方部分郡国疆域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应发生于( )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6、下表为西汉《九章算术》中的例题节选。这反映出( )
今有田一亩,收粟六升、太半升。今有田一顷二十六亩一百五十九步,问收粟几何
今有卖牛二、羊五,以买十三豕,有余钱一千。卖牛三、豕三,以买九羊,钱适足。卖羊六、豕八,以买五牛,钱不足六百。问牛、羊、豕价各几何
A.西汉农业商品化生产繁荣发展 B.《九章算术》注重理论推导与证明
C.西汉小农经济的模式日益普及 D.《九章算术》应用数学的属性明显
7、孝文帝统治时期积极“去故存新”,如:迁都洛阳,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讲汉语、穿汉服,“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有学者指出:尽管我们不能把北魏乱亡完全归咎于孝文帝的改制,但他付出了将本民族消融于汉族的代价,却加速了鲜卑贵族的腐化。材料旨在强调孝文帝改革(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D.历史影响具有双重性
8、下图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白瓷皮囊壶,是模仿皮囊而作的瓷质盛酒(水)器。该壶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光润;壶上部有环式提梁,壶身两侧周边做仿皮囊缝合的起线装饰,上部饰花叶纹。该文物可用于说明唐朝( )
A.民族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 B.制瓷工艺领先世界
C.对外政策开放包容的特点 D.社会风尚日益胡化
9、下面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出狩”剑南时,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发布的诏书( )
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度支、防御等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巳后一时闻奏
A.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B.加速了唐王朝政治统治的灭亡
C.缓解了唐朝内重外轻的局面 D.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10、唐初,赋税征收实行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实行的两税法则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即在当地有资产、土地者,均需上籍定等征税。唐朝赋税制度的这一变化( )
A.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B.利于应对民户流动引发的问题
C.促成了赋税形式的转型 D.意在保障农时以促进经济发展
11、有书法家评论某一字体为:“举而察之,以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纤细),随体散布…(如)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张牙舞爪)”。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字体特征的是( )
A. B.
C. D.
12、唐代岑参诗云:“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至宋代,世人多言:“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北宋国家统一、边疆安定的现状 B.统治政策影响社会理念
C.科举取士致使“崇文”思想的盛行 D.宋代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13、宋仁宗统治时期(1022~1063年),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一现象( )
A.反映藩镇割据带来严重社会危害 B.源于当时对外扩张战争的频繁
C.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D.表明宋代“崇文抑武”政策破产
14、下表是元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反映出元朝( )
地区 措施
漠北 设置岭北行省,延续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十户制度,并分属诸王、贵戚、勋臣统辖;部署了大量军队戍守、屯田,并设有狗站(驿站)
西北 通过册封、联姻等政策笼络畏兀儿首领,使之成为维护西北边疆地区安定的重要力量
西南 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司、都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
A.地方治理的因地制宜 B.坚持蕃汉分治的政治理念
C.中央集权出现了弱化 D.各民族相互交融日益加深
15、宋代,商人延师课子,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众多。如潞州商人张仲宾,“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登科,仲安次榜登甲科。”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
A.社会成员地位趋于平等 B.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
C.科举制度日趋公平公正 D.“抑商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松动
16、两宋时期质朴洁净之风逐渐盛行。士人多着宽薄的衣衫,颜色也多为清白淡黄;服饰图案造型也多以写实为主,没有过多的渲染或夸张,其结构更是十分严谨。这一现象( )
A.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 B.折射出当时纺织技术十分高超
C.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当时社会风尚发生了变革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部分重要的水利设施及其简介
名称 简介
江汉运河 约公元前600年,为解决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及粮草运输问题,楚庄王令孙叔敖率领民众挡沮水作渠,引江水入汉江支流扬水,最后直通郢都。楚昭王时,伍子胥率吴师伐楚,疏浚此运道以入,故此运河又称“子胥渎”。
都江堰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后,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李冰到任后,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写道:“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郑国渠 公元前246年,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郑国拦泾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材料二:春秋至唐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表(部分)
春秋(公元前722—公元前481) 战国(公元前481—公元前255) 秦 (公元前255—公元前206) 汉 (公元前206—220) 三国(220— 265) 晋(265— 420) 南北朝(420— 589) 隋(589— 618) 唐(618— 907)
陕西 … … 1 18 2 … … 9 32
河南 1 3 … 19 10 4 … 4 11
山西 1 … … 4 1 1 1 3 32
河北 … … … 5 1 2 3 1 24
甘肃 … … 1 1 … … … 4
江苏 3 2 … 1 3 2 8 1 18
安徽 1 … … 1 3 … 4 1 12
浙江 … 2 … 4 2 3 2 2 44
江西 … … … 1 … 1 1 … 20
福建 … … … … … 2 … 4 29
各朝代 合计 6 7 1 54 23 15 19 25 226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和水利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至唐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犹论宗姓制度,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秦朝地方制度转型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治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变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摘编自《文史纵横》
材料二:元代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行省制承上启下,借鉴并融入了游牧民族的一些统治方式,在大一统体制下“地方广大,政务繁多,建都省以总宏纲,置行省以分庶务”。以行省制的管理模式统合了自唐末以来的中国南北分裂的格局,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模式。虽然后续朝代多有调整和改善,但此模式沿袭了下来,一直影响至今。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捩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原因,并说明秦朝地方制度转型的本质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代行省制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遣使求法后传入中国的。但在此之前,佛教已从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翻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传入中国内地及西藏、云南等地,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这为佛教吸收了众多权贵的皈依。经过两百多年,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译经活动。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则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此外,汉译经书还强调前世福报和转轮圣王,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
——摘编自方永《试论佛教中国化》
材料二:唐初实行均田制,“凡道士给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并保留其免赋役等特权。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会昌二年(842年),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下诏:“令天下僧尼中犯罪和不能持戒者尽皆还俗,行咒术、妖术等者同禁”,并要求“天下废寺,铜像、钟磬委盐铁使铸钱,其铁像委本州铸为农器”。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不仅“令年五十岁以下僧尼还俗”,还敕令“大秦穆护、袄僧皆勒还俗,递还本地充纳税百姓。如系外国人,即送回国”。据统计,会昌年间“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
——摘编自齐倩楠《唐武宗“会昌灭佛”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会昌灭佛”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发展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在秦汉440余年的历史阶段内,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鲁迅言的“豁达闳大之风”;其社会结构和政治形式,也给中国此后2000年来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秦汉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主要舞台,进行了生动活跃的历史表演,同时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突出的进步。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远古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早期人类文明时期,我国各地域相继发展出了炊具,但各地炊具又独具特色,这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点的表现,这一特点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C项正确。“孤立隔绝”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以及燕山地区三者文明的主次,无法证明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且先秦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雏形才逐渐显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军队控制权逐渐由贵族转向君主、这有利于避免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此举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虽然反映出军权分化为统兵权和调兵权,但未涉及二者的制衡,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思想家的思想具有儒法结合的特征,虽然主张性恶论,但其实质在于通过道德教化实现人的发展,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荀子,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思想不符,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法治,与描述不符,排除C项;庄子主张逍遥,与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调集了大量人员至关中地区修建秦始皇陵,而劳工来源广泛、东到齐鲁、南至荆楚,如此大规模的远距离人口调动,正是秦朝国家组织能力强大的表现,D项正确;秦灭六国、中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劳工的境遇,无法得出秦朝社会治理残暴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的人口调动是国家组织的,与区域经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南方吴国变为更小的江都国。庐江国改国为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时期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作为乱首之一的吴国因此除名,由此可推知,该时期南方郡国的疆域变化应发生于汉景帝时期,C项正确。刘邦在楚汉战争获胜后,各路盟友、麾下将领瓜分战果、大行分封。此后各地叛乱不断,汉高祖刘邦在诛除异姓王之后,又大封同姓王。南方远离都城,基本是王国,排除A项;汉文帝时期无为而治,维持之前局面,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实施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的设问词本题为特点题、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西汉。根据材料可知,《九章算术》中的内容多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主,这正是其应用数学的表现,都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项正确;材料中仅涉及计算粮食收成及家畜买卖的内容,无法得出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九章算术》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未涉及理论推导与证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革既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转型,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同时加速了鲜卑族同化于汉族之中和鲜卑贵族的腐化,为北魏政权的灭亡埋下了一定的伏笔,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D项正确;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双重影响,而非仅涉及其积极或消极的一面,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皮囊壶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物品,故该白瓷皮囊壶杂糅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并利用中原地区工艺制成,兼具汉族与少数民族特色,该物品的出现反映出唐王朝与周边民族存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只说明了唐代白瓷皮囊壶的材质、作用和纹饰,未涉及中外制瓷工艺的对比,无法得出中外制瓷工艺的优劣,排除B项;该物品体现出唐王朝与周边民族存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这与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了唐代白瓷皮囊壶的材质、作用和纹饰,只是一个生活器物,而社会风尚体现在各个方面,无法论证当时社会风尚日益胡化,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入川,其发布的《幸普安郡制》不仅授予了各地节度使、采访使等军政合一的大权,五品官员以下的人事任命权也一并赋予,这些举措反映出唐玄宗为平乱向地方让渡了大量权力,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因此这是唐玄宗在特殊背景下的政治妥协,D项正确。该诏书旨在通过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以达到平定叛乱、巩固唐王朝统治的目的。排除A项;该诏书虽然向地方让渡了大量权力,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也加速了叛乱的平息,维护了唐王朝的统治,排除B项;这一举措加重了唐朝内重外轻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按人征税、按户征调,但唐中期以后战乱和土地兼并导致民户流动加快,政府掌握的户数日益减少,影响了政府财政征收,而两税法中“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则扩大了政府赋税征收的对象,利于避免因民户流动引发的赋税征收问题,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未涉及农民实际赋税征收状况,且唐中后期两税法外又增加诸多杂税,农民赋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赋税征收标准变化,未涉及其赋税形式的情况,且唐朝时期仍以实物租税为主,排除C项;租庸调制下农民可以“输庸代役”以保障农时,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该字体从通篇章法上看,如同微风拂荡山林四野,节奏律动,俯仰和谐,姿态优美,大小参差,浑然一体;字形变化莫测,或如玄螭狡兽嬉戏、或如腾猿飞鼬奔跑、或如鲤鱼打挺、或如惊龙翻腾,故该字体应为草书,A项为张旭草书的代表作之一《肚痛贴》,A项正确;其他三项分别为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楷书)、东汉《乙瑛碑》(隶书)和秦代“会稽石刻”(李斯碑,小篆),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士子倾向于从军报国,而军功在宋代则不受重视,科举及第成为当时士子的主要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实行“崇文抑武”政策,致使武人社会地位不断下降,文官地位不断上升,B项正确;宋代民族政权对峙,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A项;科举取士致使“崇文”思想的盛行,选项表述过于片面,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宋代集权统治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宋代因冗兵而带来的财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C项正确;宋朝藩镇隐患基本消除,排除A项;当时宋朝先后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达成和议,边境较为稳定,排除B项;“崇文抑武”政策在宋代得到长期贯彻,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治理边疆时,根据各地的风俗传统及地理条件实行了不同的统治政策,这体现了其因地制宜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蕃汉分治”,该制度是辽代一种少数民族政策,排除B项;元朝的边疆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是元朝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商人获得了参与科举考试的权利,这反映出当时“抑商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松弛,D项正确;宋代社会成员地位趋于平等的表现主要是世家大族的衰落以及奴婢等贱民数量的减少和地位的上升,在封建社会,商人基本上享有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地位,允许商人参加科举考试在推动社会平等方面重要性不大,排除A项;宋代商人地位有所上升,但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B项;科举制从创立一开始就具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公开公平的特点,因此宋代允许商人参加科举,主要反映的是商人地位的上升,而非科举制的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质朴洁净”“清白淡黄”“没有过多的渲染”“结构更是十分严谨”等可知,由于理学思想的禁锢,如“存天理,灭人欲”等,服饰文化朴素简单,故宋代服饰这一特点的形成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并未直接体现当时的纺织技术,排除B项;宋代服饰的这一特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社会风尚发生了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7、答案:(1)特点:农业生产与军事争霸相结合;政府主导;因地制宜。
(2)发展趋势:水利工程设施数量不断增多;分布区域不断扩大;由北重南轻向南重北轻转变。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汉末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水土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国家疆域不断扩大。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一“为解决物资供给和兵员运输问题,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地郡守,兴修水利”“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可知,农业生产与军事争霸相结合;根据材料一“楚庄王令孙叔敖”“秦昭襄王任命李冰”“韩国派水工郑国说服秦王兴建郑国渠,以消耗秦国国力”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仔细踏勘,率领当地民众凿山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既减缓水势,又引水入成都”“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让渠的主干线沿山麓自西向东伸展,并将冶水、清水等收入渠中,最终注入洛水”可知,因地制宜。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至唐(中国)。
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二图表,首先横向对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设施数量不断增多;第二纵向对比发现,很多地方从无到有,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就整个南北方水利工程建设来看,逐渐由北重南轻向南重北轻转变。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方面,国家疆域不断扩大;经济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汉末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水土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社会环境方面,国家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18、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
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2)特点:承上启下,继承并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主辅结合。
(3)趋势:中央集权的程度不断加强。
解析:
19、答案:(1)特点:传播路线多元;持续时间久;由经济因素为主向政治、文化为主转变;由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
(2)原因:抑佛思想的兴起;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
影响:积极影响:扩大了政府的税源,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巩固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还俗,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消极影响:加速了佛教及佛教文化的衰弱;灭佛运动的扩大也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解析:(1)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国古代。
根据材料一“一般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遣使求法后传入中国的。但在此之前,佛教已从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翻越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传入中国内地及西藏、云南等地,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可知传播路线多元;根据材料一“经过两百多年,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可知持续时间久;根据材料一“为外来商人提供服务”“为帝王的庄严、王朝的更迭和帝王的世袭提供了有力论证”“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可知由经济因素为主向政治、文化为主转变;根据材料一“起初主要由私人支持的外来僧人主持,东晋道安和尚则是本土僧人主持译经的第一人,而唐朝玄奘和尚主持的译经活动则是历史上的一个顶峰。”可知由民间传播为主向政府、民间传播共同发展;根据材料一“传播期间,常发生僧侣与道士斗法取胜的故事,”“译经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孝道观念,还将轮回报应的重点从来世报转移到报在子孙。”并结合所学知识佛教在唐朝完成本土化可知冲突与融合并存,逐渐完成本土化转型。
(2)本题属于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中国唐朝。
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虽有韩愈等指出佛教的弊端,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可知抑佛思想的兴起;根据材料二“至唐武宗会昌年间,反击回鹘的战争和平定刘稹叛乱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或弃乡逃亡,或铤而走险,或遁入空门,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也多皈依寺院”可知唐武宗时期财政负担的加剧;根据材料二“天下凡还俗僧尼总计二十六万零五百人。皆收充为国家纳税之编户齐民”可知佛教寺院经济兴起,冲击了国家赋税稳定;根据材料二“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等的劝说下”可知唐武宗个人的宗教喜好(唐代道教的崛起)。
第二小问影响,灭佛的影响既要回答出积极影响,又要回答出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影响主要从扩大了政府的税源,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巩固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一定程度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还俗,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等角度.而消极影响主要从灭佛必然会对佛教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加速了佛教及佛教文化的衰弱;灭佛运动的扩大也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中华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分别去说。
20、答案:示例:观点:秦、汉王朝为中国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阐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并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秦朝还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开五岭、定户籍、整顿社会风俗,促进了各区域人民和民族的相互交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承秦制,并在武帝时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奠定了基础。此外,武帝开通了丝绸之路、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推动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秦汉时期基本维持了长期的大一统局面,这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总之,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时期,深深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甘肃省酒泉市四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