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学林高中系列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均出现了一些“超级聚落”。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不同等级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由此可知,该时期( )
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 B.手工技术突飞猛进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2.在中国古代“父母官”“爱民如子”往往是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褒扬,官员也以此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3.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秦武尚战、重功利面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农明,商鞅变法( )
A.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B.为秦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4.据学者史海念考证,秦直道南起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经鄂尔多斯高原。转趋东北,越黄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附近)。由此可推知,秦直道( )
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形成东北稳固的根据地
5.秦始皇在一次出巡途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掷出的铁锥击中,秦始皇侥幸逃生。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秦始皇时期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B.秦朝未能建立对地方的控制机制
C.郡县制违背历史潮流遭到人们唾弃 D.暴政导致秦朝统治基础非常薄弱
6.江村大墓(汉文帝霸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台塬上,修建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江村大墓中陶俑数量众多,陪葬品简朴,无奢侈物件。这一墓葬反映出( )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治国思想的践行
C.封建特权受到限制 D.礼乐制度的复兴
7.汉武帝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地盐、铁产区,选用有管理经验的盐铁富商充任盐官或铁官,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盐铁专营机构。元符五年规定:“收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没入其器物。”这表明( )
A.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 B.经济发展使市场需求扩大
C.民生问题受到朝廷的日益关注 D.朝廷以经济手段加强集权
8.据西汉农书《氾胜之书》记载,公元前1世纪晚期、小麦和大麦已经在关中得到广泛种植,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主食,同时,西瓜、黄瓜、葱、大蒜、芝麻、葡萄、苜蓿等也陆续出现。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原产美洲的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B.关中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
C.张骞通西域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D.租佃契约关系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9.汉代田庄不断扩大,出现了“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豪强地主政治经济实力强盛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此次人口南迁( )
A.彻底消除中原地区的民族矛盾 B.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C.有利于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融 D.为东晋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
11.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修建含嘉仓。含嘉仓共有近300个粮窖,能够储粮500多万石,主要用于储存东都周围州县的粮食,以保证东都粮食的充备。据此可知,隋朝( )
A.粮仓分布遍及全国 B.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C.实施轻徭薄赋政策 D.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12.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实行两税法
C.精简政府机构 D.改革均田制
13.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皿上,莲花纹是主要装饰图案之一。北魏晚期还出现一种图案比较抽象的莲花瓦当,同时很多石窟里以莲花为构图中心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反映了该时期( )
A.佛教在社会上影响大 B.统治者视佛教为正统
C.佛教与政治紧密结合 D.儒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14.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梁武帝君臣惟谈苦空,侯景之生乱,百官不能乘马。(梁)元帝为周师所围,犹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此深足为戒。”唐太宗在此意在阐述( )
A.道家学说的局限性 B.治国理政的实干精神
C.研究历史的重要性 D.国家兴亡的历史根源
15.756年,唐政府下令,各军镇“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地)自供”,使“四方大镇”“自给于节度团练使”。这一举措( )
A.削弱了地方军镇的财力 B.缓和了军镇与中央矛盾
C.埋下了藩镇副据的隐患 D.导致了中央努力的匮乏
16.中唐张旭的《肚痛帖》(图一)、怀素的《自叙帖》(图二),大量连笔跌宕有势,线条抽象变幻莫测,无序字体中的有序章法,都令人叹为观止。仿佛能从线条上看到书法家的灵感在运笔间闪耀。这体现了( )
图一 图二
A.汉字演变趋势由繁至简 B.书法艺术脱离底层民众
C.唐代书法家的融汇创新 D.草书创作严格遵循法度
17.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自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能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募兵制度 B.增加政府收入
C.救济广大流民 D.强化专制主义
18.宋辽“澶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遗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遺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 )
A.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 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
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
19.绍兴和议后,宋高宗不仅没有趁境内经济恢复,储备战略物资,寻找时机收复故地,反而发出“忧内之心,不减于外”的感慨,并将名将刘琦、李显忠等闲置多年,以致世人不再崇尚军功,良家子弟耻于入伍。这反映了当时( )
A.统治集团内部的保守与不思进取 B.已与金国实现全面和平
C.地方势力割据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D.君主权力得到空前强化
2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B.促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21.下表反映了北宋时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变动的情况,据此可知( )
时间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 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 江南在全国占比
980年 890672人 16367175人 5.40%
1078年 2856844人 42340082人 6.70%
1102年 3227693人 46190560人 6.90%
A.北宋政治军事统治较稳定 B.北方战乱导致劳动力南迁
C.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 D.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2.据《马可 波罗行纪》记载,元代杭州城内有大市场十所,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有四五万人来此贸易。十大市场周围,建有高屋,屋之下层则为商店,替卖各种货物。这一记载表明。元代杭州( )
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B.市场交易活跃繁荣
C.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海外贸易规模扩大
23.朱熹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传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以其无本,但记得耳。”朱熹所批评的现象折射出( )
A.大一统的社会局面 B.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
C.重文轻武政策确立 D.南宋印刷业快速发展
24.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皇权弱化时,内阁的作用可能被凸显;相反,皇权强化时,内阁作为附庸的表现可能更为突出。这表明明朝内阁( )
A.成为法定中央决策中枢 B.意在削弱相权强皇权
C.受到司礼监的严重制约 D.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25.1431年,满剌加派遣使臣向明廷哭诉了遇岁侵扰之事,明廷即派郑和出使暹罗。郑和在远航中,数次往返两国之间,积极调和两国的矛盾,自辞恳切,委婉感人,最终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维护了朝贡秩序的稳定 D.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儒学重入世,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倡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佛、道两种宗教文化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
——摘编自曹文柱《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格局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此为六部前身。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并设置了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又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便成立了中书省,由士人充任官职。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
——摘编自王天有《中国古代官制》
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下置内史舍人(中书舍人)八员,专掌诏诰。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此外,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后来,凡是参加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至唐代中央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6分)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就选拔人才制度的形式而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两汉察举制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如科举制的选官是经过推荐和考试的,而察举制的选官也是通过推荐和考试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之间却有着实质性的差异。“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之及,士固无如之何,今则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夫苟怀牒自列,州县即不得不试之;试之,即不得不于其中举出若干人。是就一人言之,怀才者不必获信,而合凡自列者而言之,则终必有若干人获举;而为州县所私而不能应试者,州县亦无从私之;是过选举者之徇私,而俾怀才者克自致也。此选法之一大变也。”这正指出了两者似是而非的本质所在。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承唐制,并对科举进行了整顿与改革,使之更加完善。且宋朝皇帝十分重视选拔文士治国,所以科举取士至宋时达到了极盛。两宋进士科共开118科,录取进士42000余人,是中国历代取士最多的王朝。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进士科考的复试,从此确立了殿试制度,使“及第”(考中录取)之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此后形成了乡、省、殿三级考试。到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下诏“进士殿试,皆不黜落。”自此,凡省试合格,殿试就只有名次之别而皆成进士了。为杜绝请托舞弊之风,宋淳化三年(992年)以后,相继建立起锁院、糊名、誊录、磨勘等制度,从而把科举考试基本上建立在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摘编自马茜华《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察举制与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异同。(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科举制的特点。(8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商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出现了许多与前朝相比不同的特点。北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商业也取得了一席之地,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在统治者内部,“重农抑商”这个传统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在“重商”与“抑商”之间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地位,更多的人为商人说话,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有一个新的变化。
——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