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年11月份第4周
历史
一、单选题
1、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官员中出身寒微、来历不明的“新人”(指非贵族家庭的成员或亲属,姓氏中没有官衔或称号的人)占官员总人数的26%,战国时期则增加到55%。这种现象说明( )
A.社会转型期用人观念的变化 B.新兴地主阶级的迅速崛起
C.墨家的“尚贤”思想受到推崇 D.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
2、《唐律疏议》规定,买卖奴婢、马、牛等应立“市券”,即由官方发给买卖双方带有契约性质的契券,不立市券者受罚。唐以后田宅买卖须立券报官,缴纳契税后,官府在契约上盖官印登记于图册,田地争讼时可作为证据。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商业契约( )
A.调解借贷纠纷保障农民利益 B.唐宋以后出现,应用比较广泛
C.规范贸易行为兼有公证作用 D.使契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3、谭其骧先生指出:“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顾多可寻……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淮域诸支流皆东南向,故河南人大都东南迁安徽,不由正南移湖北也。”材料说明( )
A.交通:影响人口迁徒的因素 B.集镇:古代交通发展的结果
C.战争:地域文化演变的推力 D.移民:江南地区开发的关键
4、下表是历史上载有中国瓷器的部分沉船的信息。据此可知,唐朝至明朝期间( )
朝代 沉船 发现地 瓷器
唐朝 黑石号 印尼勿里洞岛海城 长沙窑彩瓷、越窑瓷器、邢窑瓷器等
五代 井里汶号 爪哇海域 越窑青瓷等
宋朝 南海1号 广东阳江海域 德化窑和景德镇窑青白瓷、龙泉窑青瓷等
元朝 新安沉船 韩国全罗道新安郡海域 福建龙泉青瓷、景德镇窑白瓷等
明朝 南澳1号 广东南澳县海域 景徳镇窑瓷器、漳州窑青花瓷等
A.瓷器是中外贸易的大宗商品 B.南方瓷器的生产越来越发达
C.我国的瓷器常见于中外贸易 D.中国经济重心自北向南转移
5、明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频遭倭寇侵犯,明朝延多次派兵征时都以失败告终,《號潮志》记载了瓦氏夫人率狼兵抗倭并取得胜利的英勇事迹,“田州(今西境内)女士官,瓦氏,调征倭寇,提二坚孙,并傻兵数千至,…...与官兵夹击于王江渔,大败之,斩首二千级”。据此可知( )
A.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的成效显著 B.明政府政治腐败致战斗力低下
C.明朝边疆危机严重威胁了统治 D.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观念的体现
6、史载,福建武夷地区“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业。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这种状况表明( )
A.商品经济已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动
C.民生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7、16世纪以来,中国内部产生的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推高了银价。与此同时,日本、美洲的白银被大量运往中国。从1550年到1644年的近百年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约有14000吨之多,是这一时期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这一现象( )
A.增加了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B.导致银贵钱贱,影响经济运行
C.推动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D.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弛
8、明清时期,“士绅”凭借私人威望与能力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如教育、治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旧吏多裁,今之教育、警察机关,多为本县之士绅”。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B.革命风潮加速传统社会瓦解
C.西学东渐造就新型教育体制 D.制度嬗变推进权力主体变迁
9、1874年底,荷兰公使向清政府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沿海设立救生船只。李鸿章回应,非通商口岸的救生船只均应由当地官员管辖,因为“各国所管海面及海口、澳湾、长矶所抱之海”并“沿海各处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据此可知,清政府( )
A.用领海理论维护主权 B.与列强实现了平等外交
C.形成了对外开放意识 D.重视加强近代海防建设
10、近代中国一些知识人土把中国经典服饰的三件套组合形式,拆分为“背心”“短衫”“长袍”:而西式立领衬衫被称之为“阔领及额”“窄袖束身”“长仅及腹”;领带被称为“颈巾”。这反映了他们( )
A.对外来服饰的认可和肯定 B.倡导服饰应该中西方结合
C.对中国传统服饰保有自信 D.坚决抵制传统服饰的西化
11、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在内的160多位参政员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参政员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等系列决议案。这有助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提高共产党的政治地位
C.削弱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全面抗战路线普遍实施
12、1949年10月10日16时18分,一列专车缓缓驶入北京前门火车站。此时,新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亲自来到站台迎候,车门打开,走下火车的是苏联首任驻新中国大使——罗申。 他也是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位履新的外国使节。据此可知( )
A.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苏外交 B.新中国热切期盼得到苏联承认
C.“一边倒”政策产生广泛影响 D.中苏两国铁路运输已彻底打通
13、自20世纪70年代末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
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14、1979年5月,81岁的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受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邀请,并经中国民航部门给予“特事特办”,他有幸成为第一位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此后,哈默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中方通过对哈默访华的重视( )
A.进一步推动中美两国的建交进程 B.展现给世界对外开放的真诚姿态
C.突破了美国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 D.拉动美国商界加大对华投资力度
15、200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引咎辞职”写入国家法律。《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情形和具体程序做了详细规定。这反映出我国( )
A.干部问责制度不断完善 B.干部分类管理制度形成
C.国家公务员政治中立强化 D.国家公务员选拔公开化
16、下表是1978年至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这一状况表明( )
1978年 2007年
地区生产总值 75.9亿元 5865亿元
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543元 122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0元 3224元
工农业总产值 116.14亿元 6164.35亿元
A.广西已经完成城乡一体化进程 B.国家对经济干预管理模式的强化
C.改革开放增强了广西经济活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17、公元11世纪起,西欧商业开始复兴,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阶段是传授拉丁语,开发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第二阶段是珠算;第三阶段通常在国外进行长期的学徒。这样的教育方式( )
A.延续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 B.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
C.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8、学者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指出:当时的大交流使得大西洋两岸出现了两个美洲和两个非洲。作者的这一说法( )
A.基于两岸物种与文化的交互流动 B.源于两地采取同样的生产方式
C.揭示出哥伦布大交换的侵略本质 D.便于全方位了解新航路的开辟
19、16世纪左右,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这反映出( )
A.欧洲手工业生产已领先世界 B.工业革命推动精密机械制造
C.技术促使欧洲占据发展先机 D.欧洲利用航路进行商品倾销
20、法王路易十四(1638-1715)在位期间,取消了原有地方行政机构的实权,将中央派遣的监督官置于地方长官之上,使其总揽财、政、警、军等一切大权;命令教会为专制王权辩护等。这些措施( )
A.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出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间的矛盾 D.推动了法国等级君主制形成
21、19世纪以前,英国地方治理基本上沿用中世纪的管理体制,各郡、各教区的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当地的贵族乡绅手中。1835年,英国通过了《城市自治机关法》,强调各地区要设立地方议会、定期选举地方的行政官员和议员。这一变化( )
A.表明中世纪管理体制最终瓦解 B.促使英国走上代议制民主的道路
C.保障了地方行政治理的稳定性 D.源于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结构变化
22、1864年,俄国颁布《法院宪章》,宣布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法院受理案件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这表明俄国( )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 B.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
C.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D.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23、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学家叶·利别尔曼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一观点(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
C.促进勃列日涅夫改革成功 D.推动苏联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4、下表是1961-1971年部分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福利开支增长速度的对比情况。西方福利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比进一步扩大( )
瑞典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丹麦
1:1.37 1:1.28 1:1.41 1:1.96 1:2.02 1:2.17
A.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B.会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C.会拉平社会贫富差距 D.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材料题
25、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
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留俄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期得到很大发展。鉴于同文馆学生“每有临时传述,而洋人茫然不解者”的情况,1896年12月,总理衙门提交了“奏派学生出洋片”一折,由同文馆向英、法、俄、德四国使馆各派学生四名,由政府承担学生学费与生活费,进行语言的进修。1902年,光绪发布上谕,号召“选择明通端正之学生筹给经费派往西洋各国考求专门学业,务期成就真才以备任使”。于是,总理衙门、学部、邮传部选派学员赴俄学习铁路、法政、矿务和商业等专门学科。湖北总督端方认为选派留学生对于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首开地方派遣留俄学生之先河。1905年以后,留学成为知识分子入仕的一条捷径,自费留学人员的比例大为增加,自费留俄者亦不乏人。
——摘编自张泽宇《晚清留俄教育述论》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刘少奇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苏联期间,表述了希望派遣考察团或者留学生赴苏学习的愿望。1951年新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向苏联东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当年实际派出留学生380名,其中留学苏联学生375名。第一批留苏学生专业主要集中于卫生、水利、轻重燃料工业、教育、交通运输等行业上,他们中的一些人日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研究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首次派遣留苏学生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侧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大学生,第二类是侧重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钻研的研究生,随后又增加了偏重于实际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的实习生和赴苏进修的高校教师。
——摘编自周尚文、李鹏《一种新的留学模式的开端——新中国首批(1951年)派遣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留俄教育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留苏的特点及其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主张人口众多以富国强兵,以增加社会财富,以承续后嗣,一直是中国社会人口观的主流。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便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据统计,民国年间涉及人口研究各个领域的文章多达111篇,涉及人口理论9篇、人口量包括生育控制41篇、人口调查统计15篇。文章作者构成多元,既有专门的人口学者陈长蘅、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等,又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农业学家彭家元、历史学家张荫麟等。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等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又在人口数据、理论框架、调查方法等方面激烈争论。
——摘编自岳靖芝《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口研究——基于〈东方杂志〉学界同仁论说的考察》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鼓励、补助和嘉奖,全国迎来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62年,我国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迎来第二次人口生育高潮,国务院首次提出了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解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粮食紧缺、受教育率低、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庞大的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目标产生激烈冲突。1980年,中共中央发文明确指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严重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张越、陈丹《新中国70年的人口政策变迁与当代人口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方杂志》人口研究文章的特点,分析民国时期人口学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的演变,分析影响新中国人口政策的因素。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自17世纪后期以降,财政长期盈余,即使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仍能保持盈亏的大体均衡。甲午战后,清廷开支急剧上涨,入不敷出状态愈演愈烈。清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力求财政的“近代化”。考察东西洋各国的大臣回国后提出效仿东西各国,设财政部、会计检察院等,慈禧等最终弃“财政部”不用,改户部为自古已有的“度支”,对会计检察院等更是置之不理。1908年,清廷决议“采行新的预决算制度,欲整齐天下之财政”,具体的过程中,各省与度支部的主张并不相同,特别是涉及到各省岁入、岁出的安排,在各省造册上报的省预算中,体现出保护地方利益、推谈抵制的倾向。清政府为推行“新政”、摊派赔款等,默许地方就地筹款,国家传统税收外的各种捐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
——摘编自王燕《晚清财政变革与国计民生》
材料二: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提高到22.1万亿元。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型财政之后,逐渐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以2018年为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4.6%、12.3%、10.3%,均超过了10%。财政政策在历经长时期的紧缩被动选项之后,自1998年以来逐渐走向主动积极,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之一。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权的统收统支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后,明确了地方财政地位、注入了确定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
——摘编自王振宇《新中国财政70年回眸与晨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财政近代化转型的背景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财政治理的变迁并分析其意义。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民族主义思潮源自近代西方历史文化语境,其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快就成为思想家们忠诚信仰的理论来源。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
——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西方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并简述其意义。
30、国家举措与科技自主创新
材料一:
克林频时期,美国依靠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1992年克林频当选总统后,发表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技术用于美国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报告。1993年,美国成立了内阁级别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克林顿任主席。美国颁布了1995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法》、1997年《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修正案。美国将网络营销模式等新技术形式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国际贸易中通过“301条款”。
——摘编自全继业《浅论经济史视角下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材料二:下表1991—2001年美国研发投入总额、来源构成及所占比例情况
时间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总计 1608.91 1667.82 1836.17 2121.21 2435.17 2742.11
联邦政府 总额 607.99 605.81 629.65 645.48 670.15 733.41
% 37.8 36.5 34.3 30.4 27.5 26.7
产业界 总额 923.00 965.49 1108.70 1362.27 1632.29 1848.92
% 57.4 58.6 62.6 65.3 69.4 67.4
高校 总额 34.57 37.08 41.09 48.36 56.30 67.78
% 2.1 2.2 2.2 2.3 2.3 2.5
其他 总额 43.35 49.44 56.74 65.10 76.44 92.00
% 2.7 3.0 3.1 3.1 3.1 3.4
——摘编自李宏伟《50年来美国科技投入变化规律分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林顿时期美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林顿时期美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举措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出身寒微、来历不明”的人担任官员的比例迅速提高,结合当时的阶段特征可知,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增强国力起用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而忽略他们的出身,这反映了当时用人观念的变化,因此A项正确。由材料得不出“新人”来自何阶级,因此B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统治阶层推崇“尚贤”思想,因此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非贵族出身的人担任官员的比例提高,不代表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因此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
A 材料描述的是买卖双方的行为,而非只有借贷纠纷,材料也没有体现“保障农民利益” ×
B 材料描述的是商业契约的作用,无法判定其应用是否广泛 ×
C 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规定,买卖双方不签订商业契约将受到惩罚,唐朝以后,买卖双方签订的契约可以作为田地争讼时的证据,说明中国古代商业契约具有规范贸易行为以及兼有公证的作用 √
D 仅凭材料无法判定契税是否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
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可以看出北民南迁的途径基本是沿着运河以及河流走向进行迁移,可见交通对人口迁徙的作用影响较大,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战争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人口迁徙的途径,未涉及对江南经济开发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发现于不同海域的沉船上载有多种来自不同地区的瓷器可知,唐朝至明朝期间,我国的瓷器常见于中外贸易,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沉船上的瓷器,未涉及与其他商品的比较信息,不能说明瓷器是中外贸易大宗商品,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瓷器在中外贸易中很常见,未涉及瓷器的制作工艺、生产水平提升等状况,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不能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且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田州女土官,瓦氏”可以看出瓦氏夫人以田州土司身份而不是流官身份率军出征,故不能体现出改土归流成效显著,A项错误;明朝廷征讨倭寇失败不能得出政府腐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东南沿海的倭寇危机,不能得出明朝边疆危机严重这一结论,边疆包括但不局限于东南沿海,C项错误;从题干中得出瓦氏夫人是田州土司,土司是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由此可以得出田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且田州位于广西,瓦氏夫人率领广西俍兵远赴东南沿海英勇抗倭正是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体现,故答案选D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体现的是受世界市场的影响,中国福建武夷地区的居民开始纷纷种植茶叶,说明的是民生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项正确;当时仍然是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清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方面,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容易使中国形成对外国输入白银的依赖,从而加大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但并未反映出银贵钱贱的后果,排除B项;传统自然经济瓦解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体现出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弛”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这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并未松弛,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士绅辅助地方政府处理各种临时性公共事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为本县之士绅”,通过由“辅助”到“多为”的对比,可以看出来权力主体的变化。结合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尤其是通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带来的制度的嬗变推动了这一变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流动,排除A项;材料反映士绅作用的变化,未体现“传统社会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新型教育体制”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从“1874年底”这一时间直接排除B、C两项;李鸿章面对荷兰的要求,强调“‘沿海各处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这是清政府用领海理论维护主权的表现,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海防建设,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从这些最初的词汇和表达中可见,晚清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服饰形态保有自信,对西方外来服饰的态度只是以观者的视角进行客观描述,在初期并未表现出对西方服饰的主观认可,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认可的态度,A项排除:材料中也没有提及服饰方面的中西结合,B项排除;材料中也没有
提到抵制服饰西化,D项排除。
11、答案:B
解析:“会议通过了中共参政员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等系列决议案”,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党派存在于中国的合理性,有利于提高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故选B项;1937年已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展现,排除A项;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下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加强了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着国民党统治基础被削弱,逻辑有误,排除C项;国民党始终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周恩来接见苏联首任驻新中国大使体现出中国重视对苏外交,故A项正确;材料“苏联首任驻新中国大使”说明中国已经得到苏联承认,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一边倒”政策产生广泛影响,排除C项;此时的中苏两国铁路运输并没有彻底打通,排除D项。
13、答案:D
解析:生态环境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而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引导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D项正确;仅由材料无法得出我国环境法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排除A项;材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从材料中法律、法规的制定来看,当时我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排除C项。
14、答案:B
解析:中美两国的建交时间是1979年1月,美国石油大亨哈默访华是在中美建交之后排除A项。1979年5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还不了解,中方对哈默访华的重视向世界展现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真诚姿态,故选B项。C项与材料无关。那时西方国家对中国还不了解,投资几乎为零,更谈不上加大,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国家将“引咎辞职”写入国家法律,并出台相关文件对“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情形和具体程序做了详细规定,这反映出我国干部问责制度不断完善,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分类管理”,B项排除;我国实行党管干部原则,C项排除;公务员选拔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排除。
1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对广西经济的影响。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不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工农业总产值,自1978年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改革开放增强了广西的经济活力,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广西此时尚未完成城乡一体化进程,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管理,排除B项;仅凭广西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D项。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教会居于主导地位,宗教属性非常强,11世纪起,商人子弟重视语言、智力和技艺的学习,体现了宗教教育减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排除A项;该教育方式并没有直接推动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了冲破封建神学的禁锢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末(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和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美洲和非洲彼此影响,逐渐改变了原来面貌的说法,基于两岸物种与文化的交互流动,A项正确;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前后,美洲和非洲的生产方式并不相同,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哥伦布大交换的侵略本质,排除C项,便于全方位了解新航路的开辟与本题材料只体现了哥伦布大交换影响了美洲和非洲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9、答案:C
解析:根据“机械物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国家给奥斯曼苏丹的礼品中有大量定制钟表,利玛窦在北京也利用地球仪等吸引士大夫的注意。”可得出,欧洲国家注重技术的发明创造,这有利于之后欧洲技术革命的开展,从而更早地步入近代社会,占得先机,C项正确;材料没有与世界比较,排除A项;当时还没有开展工业革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新航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可知,路易十四致力于加强专制集权,塑造一个现代意义上借由立法主权实现的官僚依法治理的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这体现出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君主专制加强在早期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所提到的内容不仅仅涉及王权和教权的关系,排除C项;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排除D项。
21、答案:D
解析:D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以前英国地方治理主要是当地的贵族乡绅主导,19世纪以后则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官员和议员主导,这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结构变化前提下贵族乡绅没落而工业资产阶级崛起所推动的。A项说法绝对:近代英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地方基层治理,并非完全摒弃中世纪管理体制。B项时空错位:英国在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走上了代议制民主的道路。C项有违逻辑:材料未体现出英国地方管理制度变化带来的结果。
22、答案:C
解析:选择C:材料中,俄国《法院宪章》的颁布表明俄国近代司法制度初步确立起来。排除A:废除农奴制是从1861年开始的。排除B:材料主要是司法方面内容,不能证明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建立。排除D: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标志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23、答案:B
解析:材料“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说明作者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也未向市场经济转变,排除A项、D项;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且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成功,C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瑞典、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福利支出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速,这会导致福利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福利支出属于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关系无关,B项排除;福利支出增速较快,说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健全,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而非“拉平”,C项排除;福利支出增速快,会减少其他领域支出,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D项排除。
25、答案:C
解析: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故排除A选项: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社会主义法治轨道上进行,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已开始,故排除B选项。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体制保障,故C选项正确。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社会每前进一步,改革跟进一步,改革永远在路上,排除D选项。
26、答案:(1)变化:由单一学习语言走向全面化、专业化;由中央专派发展为中央、地方合派;留学的途径官费、自费留学并存。原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使中俄交往日益增多;清末新政的展开与科举制的废除;俄国经农奴制改革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特点: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意义:推动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工作;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解析:
答项 材料信息/所学知识 答案要点
变化 材料一“政府承担学生学费与生活费,进行语言的进修”“总理衙门、学部、邮传部选派学员赴俄学习铁路、法政、矿务和商业等专门学科” 由单一学习语言走向全面化、专业化
材料一“由同文馆……政府承担学生学费与生活费,进行语言的进修”“湖北总督端方认为选派留学生对于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首开地方派遣留俄学生之先河” 由中央专派发展为中央、地方合派
材料一“政府承担学生学费与生活费”“自费留学人员的比例大为增加,自费留俄者亦不乏其人” 留学的途径官费、自费留学并存
原因 材料一“晚清留俄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初期得到很大发展”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 国内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使中俄交往日益增多;清末新政的展开,并废除了科举制;国际上,俄国经农奴制改革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第一批留苏学生专业主要集中于卫生、水利、轻重燃料工业、教育、交通运输等行业上,他们中的一些人日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研究领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推出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根据材料二“首次派遣留苏学生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侧重基础理论学习的大学生,第二类是侧重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钻研的研究生,随后又增加了偏重于实际技术的掌握和使用的实习生和赴苏进修的高校教师”可推出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工作,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27、答案:(1)特点:凸显救亡图存的色彩;人口研究领域广泛;研究学者众多,跨学科学者参与其中;受西方人口观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观点多元,既有分歧又有共识。
背景:人口增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人口众多的社会弊端日益显露;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代表的近代西方人口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民国学者的追求。
(2)政策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起鼓励人口增长;改革开放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节制人口;进入21世纪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因素: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意识形态色彩;人口总体结构;人口理论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如下表所示:
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特点
“《东方杂志》从创刊之初便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据统计,民国年间涉及人口研究各个领域的文章多达111篇” 人口研究领域广泛
“文章作者构成多元,既有专门……又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农业学家彭家元、历史学家张荫麟等” 研究学者众多,跨学科学者参与其中
“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在人口数据、理论框架、调查方法等方面激烈争论” 受西方人口观和研究方法的影响;观点多元,既有分歧又有共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和所学知识 凸显救亡图存的色彩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主张人口众多以富国强兵,以增加社会财富,以承续后嗣,一直是中国社会人口观的主流”可得出,人口增殖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人口众多的社会弊端日益显露,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民国学者的追求;根据材料一“这些学者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可得出,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代表的近代西方人口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等角度完善。
第(2)问,第一小问如下表所示:
提取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演变
“20世纪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鼓励、补助和嘉奖,全国迎来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50年代起鼓励人口增长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依然无法解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问题……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改革开放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节制人口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严重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进入21世纪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经济建设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可得出,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根据材料二“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可得出,意识形态色彩;根据材料二“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严重短缺等问题”可得出,人口的总体结构;结合所学可知人口理论也产生一定影响。
28、答案:(1)背景:清政府财政问题丛生;西方财政治理的影响;列强侵略,清朝统治危机加剧。原因:清政府改革以维护专制为目的,改革不彻底;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威下降;改革激化社会矛盾,缺少认同。
(2)变迁: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应增加,适应了国家的发展;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提升;财政的主动性加强;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更为科学等。意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财政治理的现代化等。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甲午战后,清廷开支急剧上涨,入不敷出状态愈演愈烈”“考察东西洋各国的大臣回国后提出效仿东西各国”“保护地方利益、推诿抵制的倾向。……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财政问题丛生;西方财政治理的影响;列强侵略,清朝统治危机加剧。原因:根据材料“慈禧等最终弃‘财政部’不用,改户部为自古已有的‘度支’,对会计检察院等更是置之不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改革以维护专制为目的,改革不彻底;根据“各省与度支部的主张并不相同……”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威下降;根据“国家传统税收外的各种捐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一时间民心涣散,民变四起”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激化社会矛盾,缺少认同。
(2)变迁:根据材料“财政收入从1950年的62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18.3万亿元……”等可知,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应增加,适应了国家的发展;根据“长期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建设型财政之后,逐渐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财政”等可知,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提升;根据“自1998年以来逐渐走向主动积极”等可知,财政的主动性加强;根据“在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改革后,明确了地方财政地位、注入了确定性……”等可知,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更为科学。意义:根据“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等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根据“……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之一”“……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财政治理的现代化。
29、答案:(1)民族观:各族同源同祖;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
原因: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
(2)影响: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内涵: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意义: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激发了国民的近代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与高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解析:(1)民族观:根据材料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可知,各族同源同祖;根据材料一“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可知,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可知,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原因:结合所学从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的统一、西汉国家的强盛、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等角度分析。
(2)影响:根据材料二“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可知,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根据材料二“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可知,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可知,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可知,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结合所学从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进程、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角度分析。
(3)内涵: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可知,救亡图存,争取族独立;根据材料三“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可知,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民力量;根据材料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可知,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意义:结合所学从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等角度分析。
30、答案:(1)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与日本、西欧及新兴经济体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滞胀”危机仍未彻底摆脱;联邦政府长期面临财政赤字;重视科技发展的传统。
(2)主要举措: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成立高级别专门机构协调管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推动研发投资主体多元化;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金额。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步入高潮,成果丰硕;带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成为世界经济唯一的霸主;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助长了美国霸权主义。
解析:(1)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与日本、西欧及新兴经济体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滞胀”危机仍未彻底摆脱;联邦政府长期面临财政赤字;重视科技发展的传统。
(2)主要举措: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成立高级别专门机构协调管理;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推动研发投资主体多元化;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金额。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步入高潮,成果丰硕;带动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成为世界经济唯一的霸主;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助长了美国霸权主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