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8年级上册1-13课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请将所有答案都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于英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对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进行侵略,是势所必然的。该材料论述了鸦片战争( )
A.爆发的原因 B.曲折的过程 C.战败的原因 D.产生的影响
2.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容(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开放天津为商埠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
3.自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如图所示,这旨在说明( )
A.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列强对中国的贸易逐渐减少
C.近代中国农业发展规模扩大 D.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4.《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提到:1860年的秋季,狡猾的俄国外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两面讨好,又替入侵的英法联军献计,又替中国卫国者出谋划策。俄国最终从中国得到的“利益”是( )
A.割占了香港岛 B.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强占了台湾 D.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
5.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要与外国协商确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通商口岸任意航行,外国人在华犯法,由外国领事裁判。这说明当时中国( )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
A.《天朝田亩制度》 B.《国闻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青年杂志》
7.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主要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长期存在的、很难解决的矛盾,阻止两者相互勾结反对自己。可见,该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D.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8.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在其成立后的近四十年中共翻译151种图书,其中军事科学35种、工艺制造21种、工程4种、船政8种、矿学11种、数理化35种等。这反映出其近代化的追求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9.自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企业以后,民间办厂的风气一时席卷全国,尤其是当诸多达官显贵均投身于兴办洋务以来,在中国扎根几千年的“重农轻商”的想法也发生了深深的动摇。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科技人才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10.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控制白银外流 B.重视海防建设 C.注重经济发展 D.勒索中小企业
11.鸦片战争后,有很多史地学者撰写边疆史地著作,出现了第一次边疆和域外史研究高潮,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姚文栋的《滇缅勘界记》、邓承修的《中越定界图》等,其范围和规模颇为壮观。这实际上反映了( )
A.清统治者非常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 B.清政府重视文化出版事业
C.民族危机激发了学者的社会责任感 D.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12.在这场激战中,北洋舰队被击沉或击毁军舰5艘,被击伤4艘,牺牲官兵600多人,其中包括邓世昌、林永升等优秀舰长。这场“激战”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人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13.恩格斯评价甲午中日战争时认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恩格斯论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A.原因 B.背景 C.进程 D.影响
14.根据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情况表,与此表表达的主题最吻合的一项是( )
国别 强占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俄国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A.农民起义 B.“门户开放” C.列强瓜分中国 D.军阀割据统治
15.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天京事变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公车上书
16.《戊戌政变记》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皇帝),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皇帝)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以上情形的出现与戊戌变法施行的哪一措施直接相关( )
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7.《中国外交史》中记载:“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8.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帮助过义和团运动的“首祸诸臣”,在外国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该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辛丑条约》
1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应是( )
A.李鸿章 B.邓世昌 C.孙中山 D.康有为
20.近代中国出现不少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进步报刊。其中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
A. B. C. D.
21.“他早年发迹于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他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此举遭到各方反对,他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撤销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他”指的是( )
A.宋教仁 B.袁世凯 C.黄兴 D.黎元洪
22.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出卖国家利权 B.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C.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D.新文化运动脱离民众
23.教材是国之重器,尤其是中小学教材,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母乳”,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地小学一、二年级的国科书都改成了白话文,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倡导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新文化运动推动
24.《通海新报》1919年5月21日报道:“自学界风潮发现于北京、上海……南通各界学生皆愤然于国事之失败,医校乃首先招集各校,建议开学生会。十五日纺织、商业、中学、师范、农校派代表赴会公议。”据此判断,这场运动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护国战争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应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文学革命 D.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26题9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
人物一 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以饮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战争爆发后,他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后被构陷萃职。遣戍伊犁。 人物二 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下诏授他以饮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择机出塞平叛新疆。在军事战略上,他提出要“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一年多时间,他就指挥西征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清廷嘉其功,诏封二等恪靖侯。 人物三 光绪十一年(1885年),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遇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身为老将的他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是,清政府却下令停战。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人物一”“人物二”“人物三”中的“他”的名字。(3分)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他们各自领导的反侵略事件。(3分)
(3)从他们名垂青史的反侵略事迹角度,请指出他们共同的身份。(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时间 主要活动
1894年 创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
1895年 发动广州武装起义
1900年 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 创立同盟会,提出比较完备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1906年 为《民报》写发刊词,强调“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
1911年 发动广州起义
材料二 辛亥革命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革命派所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20世纪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在亚洲首创共和”的历史功绩自应彪炳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史册。
——摘编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
材料三 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本人也曾经参加了这次民主革命,当了一名战士。
——《毛泽东文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并概括其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方式。(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革命派建立“新中国”的时间。(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材料二 多少年来,封建皇帝是上天的代表,人民群众只是皇帝的奴仆和子民,封建皇权思想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和残酷的思想牢笼。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堤坝,可以说这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历史觉醒。皇帝都能打倒,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禁锢人们的思想?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
——摘自《解放军报》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的主张和主张实施后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并指出倡导这两个主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述事件的共同影响。(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
——摘编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与以往的爱国运动)就大不相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非常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表现出不达目的警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的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段属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民主革命时期?(2分)指出“①”处发生的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19世纪末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2分)并指出该条约的签订距今多少年了?(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3分)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
1-5(ACDBC ) 6-10(ACACB) 11-15(CCDCD ) 16-20(BDDCD )21-25(BCDDD )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9分;27题14分;28题12分;29题15分)
26.(9分)
(1)人物一:林则徐。人物二:左宗棠。人物三:冯子材。(3分)(评分说明:每个1分)
(2)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镇南关大捷。(3分)(评分说明:每个1分)
(3)民族英雄。(3分)
27.(14分)
(1)思想:三民主义。(2分)方式:创办革命团体;发动起义;提出革命纲领;创办报刊,进行宣传。(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1912年(1912年元旦)。(2分)
(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三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8.(12分)
(1)主张: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2分)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
(2)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历史觉醒)。(2分)
(3)德先生:民主。(1分)赛先生:科学。(1分)新文化运动。(2分)
(4)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
29.(15分)
(1)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分)事件:太平天国运动。(2分)
(2)《马关条约》。(2分)128年。(2分)
(3)(参与的阶层广泛)广泛性;(斗争彻底)彻底性;影响范围广;具有启蒙性;爱国与进步。(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救亡图存或挽救民族危亡)。(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共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