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图1),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其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历史学家解读为“让我安顿在中国这个地方”。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图1
A.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B.华夏文明实现大一统
C.周统治的地域中心 D.商王控制的王畿地区
2.释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由图2到图3现象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
图2 图3
A. 北方民族矛盾尖锐 B.列国纷争局面结束
C.国家统一趋势呈现 D.经济重心不断东移
3.关于“礼”,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荀子主张“隆礼重法”;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反映出儒家思想
A.一直引领时代的主流思想 B.随时代发展不断赋予新内涵
C.有助于重新构建社会秩序 D.满足了所处时代统治者需要
4.图4为里耶秦简户籍簿,2002年发现于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镇,主要记录了秦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其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 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 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分析图中秦简内容可知秦朝
图4
A.文字书写通用隶书 B.法律制度细致严苛
C.赋税繁多劳役繁重 D.加强社会基层管理
5.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引入汗血宝马。这
一时期重视马的重要原因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B.迎合帝王的个人喜好
C.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 D.开辟丝绸之路的需要
6. 表1
表1所列为汉武帝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A.抑制豪强 B. 开疆拓土 C. 巩固统治 D. 重农抑商
7.今年以来,山东淄博烧烤持续火爆。在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墓出土的石刻作品中,有这么两方石刻作品(图5、图6),石刻上都有汉代的烧烤场景,其中一幅还是“双人烧烤图”。画面中,一个人在圆形的炉旁坐着烤肉串,还有一人起身,手拿着古代的扇子,也就是“便面”,正在煽风,看起来十分生动有趣。这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图5 图6
A.民族交融推陈出新 B.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C.吃法独特雅俗共赏 D.内敛保守千年不变
8.汉末社会动荡,“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新选官制度的推行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寒门地主的地位
C.维护了士族特权 D.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张移风易俗,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羯族建立的后赵也
重用汉儒,礼遇“衣冠华族”。这些做法
A.推动了大一统封建国家形成 B.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C.有利于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权力
10.图7是唐朝初年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图,据此可知三省六部制下
A.三权分立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B.三省合作有效防止了君主专制
C.分权与制约导致中央机构膨胀 D.程序分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11.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
A.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杜绝了隋唐时的土地兼并之风 D.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12.隋唐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符合这一阶段史实的关键词是
A.天可汗 长庆会盟 三省六部 九品中正制
B. 曲辕犁 三省六部 以庸代役 三教合归儒
C.科举制 渤海郡王 党锢之祸 安西都护府
D.两税法 贤良方正 藩镇割据 禹贡地域图
13.图8是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唐墓中的一尊唐三彩。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四腿强劲有力,矫首昂视,背上有一个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从乐舞者的造型来看,这显然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异域商人。由此可知
A.唐朝和西域形成了紧密联系B.丝绸之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唐文化具有推陈出新的特点D.唐代雕塑制瓷技术高度发展
表2
表2是两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二者都认为北宋初年的改革措施
A.铲除割据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B.尽收天下之兵,确保了长治久安
C.吸取历史教训,实现了富国强兵 D.导致制度僵化,埋下了亡国种子
15. 表3
表3所示是中国古代某次变法的部分改革措施,据此可知,这场改革
A.维护了地主商人的利益 B.目的是富国强兵
C.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困局 D.减轻了人民负担
16.南宋时文官大臣往往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宋高宗时还规定:“每路文臣为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总一路兵政,许便宜行事,武臣副之。”这表明南宋
A.防止地方势力坐大 B.提倡文治重视科举
C.推行崇文抑武方针 D.实现经济重心南移
17.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中论证宋代士人的政治主体意识时说:“‘以天下为己任’涵蕴着‘士’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处理有直接参预的资格,因此它相当于一种‘公民’意识。”余英时意在说明
A.宋代文治造就了言论宽松的环境 B.宋代的政治主体意识蕴含着理性
C.宋代士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宋代科举制促成士人的公民意识
18.元在中书省、通政院和兵部的管领下,建立了庞大的站赤组织。中书省直辖的有陆站 175处,水站21处;各行中书省分辖的有陆站806处,水站403处;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另有狗站15处。陆站有马、牛或驴,并备车、轿;水站有船,狗站有橇。驿站置驿令、提领等官管理。元朝的站赤制度
A.体现了“因俗而治” B. 有利于转运地方资财
C.推动蒙古领土扩张 D.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19.明朝初年,内阁成员的品秩很低,秩五品,事权尚微,“入阁者,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这种做法
A.有利于皇帝专权 B.阻碍了内阁职能发挥
C.防止了首相势大 D.导致了六部职权扩大
20.为确定县官的品级、地位、俸禄以及编制,中国古代往往将县分为不同等级。从明代开始,县等划分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人口为指标变为以粮食产量为依据。产量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这一转变
A.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意图缓解人地矛盾
C.有利于推广经济作物种植 D.为了加强基层治理
21.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从1748年开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A.确保了政治清明 B.减少了决策失误
C.加强了皇权专制 D.削弱了中枢权力
22.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关于英王给乾隆的信函,英王称“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马嘎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这表明
A.英国欲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 B.清政府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
C.外国使团主动表达归顺之心 D.清朝官员固守传统外交理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23.(12分)图9、图10和图11分别是山东不同时期的行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图9中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作用。(4分)
(2)请说出图10、图11 所反映的朝代及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二者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及作用。(8分)
24.(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观察材料一、二,相较于秦朝,宋代中央机构变革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北宋改革中央和地方机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6分)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区划)变化的特点。 (4分)
25.(14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4
材料二 到了晚明时期,由于玉米和番薯等新的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种棉和养蚕更是蔚然成风。各地商品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如松江,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资本的增多和竞争的激烈,开始产生了一批商业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
——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世家……这在江南地区尤为多见。明清之前,女性创作只限诗词文赋。明清时期,女性作家于诗、词、文、赋、散曲、戏剧、小说及文学评论均有成功的尝试。她们不再局限于同性之间的交流,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大胆与男性作家接触,以此来提高自己。她们否定“内言不出于间(内室)”的传统观念,开始编选、出版女性诗文总集、选集、别集,并自著诗话、诗评,以扩大女性文学在全社会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社会流动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明商业发展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6分)
26.(12分)阅读目录,回答问题。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目录
根据目录,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历史阶段,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为主题拟定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