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实验高二(上)期中测试卷·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根据材料“由之前中朝尚书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形成的双轨行政管理演变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
事而己”可知,东汉初年,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双轨行政管理演变为众多政务由中朝掌管,表明中朝地位超
过了外朝,已成为国家政务中枢,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权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排除A项:材料无
法表明中朝构成了三省六部制的维形,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明中朝与外朝之间具有隶属关系,排除D项。
2.B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主要是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演变过程体现了后世对前朝的沿袭和
变革,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层级的演变,不是中央权力体系的演变,排除A项;地方行政层级的
演变总的来说并没有实现行政效率的不断提高,排除C项;秦之后都是官僚政治,排除D项。
3.D根据材料“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弹劾并被判定有罪时,应被免职…国会将可以
罢免总统”可知,在美国总统可以因弹劾而被国会罢免,反映了国会对总统的牵制,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
衡,D项正确;材料反应的是行政和立法权之间的制衡,与党派斗争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天赋人权
的理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最高法院问题,排除C项。
4.B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条例》“增设三民主义和党童子军等科”,随后将“三民主
义”改为“党义”,公民知识融入“党义”科目,所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B项正确;国民政
府的做法是为了巩固其独裁统治,不可能实现国人思想上的统一,排除A项;这些规定没有体现反侵略维护
民族利益,也没有体现政治的民主化,不能提升国人民主意识,排除C项:“将‘三民主义'改为‘党义’”来维护
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三民主义思想,排除D项。
5.D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早期墓葬壁画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场景,后期墓葬壁画则更多描绘汉族生活场景,结
合所学,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改革,学习汉族制度文化,大力推动民族交融,鲜卑民族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
的生活方式,因此壁画内容也越来越多地描绘汉族生活场景,D项正确;材料所述不是同一时期壁画内容的
多样,而是前后两个时期壁画内容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具体说明壁画中描绘哪些农业生产器具,不能
断定农耕技术取得进步,排除B项;“完全消失”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6.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且以考试成绩作
为选拔官吏的标准,这种选官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故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A项正确:“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平民政治”无关,排除B项:“影
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地方政府的权力,排除
D项。
7.A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能,
弱化了谏诤职能,强化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集权加强的结果,故A正确: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
诤,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
8.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实行文官常任的原则,既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也有利于维护国家政
治体制的稳定,故选A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建立的,排除B项;我国古代科举
制已经实行了择优录取的原则,排除C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政治中立”原则,不参与党派政治活动,排
除D项。
9.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
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C项正确;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干部管理民主化及干部考核法制化均不属于
确保“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根本点,排除A、B、D三项。
10.C“皇权掌控所有司法程序”的说法太绝对,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民本精神,并且封建社会的法律
服务于君权,故B项错误。题干“死刑核准以后、执行前还有一个复核程序,由皇帝在死刑犯人的名字上勾
决才能执行。这种核准复奏的程序一共要履行三次”反映了刑法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减少冤案的发生,
故C项正确。“礼刑并用的法治理念”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1.D根据材料“普通法系以英国法律为代表,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
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欧洲存在着两大法律体系,其中大陆法系源于罗马法,英美法系并非源于罗
马法,所以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D项正确;在近代欧洲两大法律体系中,大陆法系源于罗马法,
英美法系并非源于罗马法,因此“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大陆法系与英
美法系的特点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而且“决定了”的说法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
【高二(上)期中测试卷·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4142B长春二实验高二(上)期中测试卷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1一13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东汉初年,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之前中朝尚书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形成的双轨行政管理演变
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皇权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B.中朝已成为国家政务中枢
C.中朝构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D.外朝在形式上隶属于中朝
2.下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大致轨迹。由此可知,在这一历史演变中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初期
唐宋
元朝
明清
郡、县
州、郡、县
州、县
道(路)、州、县
省、路、府、
省、府、县
层级
二级制
三级制
二级制
三级制
州、县多级制
三级制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善
B.沿袭变革是其变迁的主线
C.地方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美国总统弹劾案是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4款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
凡受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轻罪的弹劾并被判定有罪时,应被免职。如果有足够多的议员投
票认同总统犯有“叛国、受贿或其他重罪与轻罪”,国会将可以罢免总统。这一规定说明弹
劾案
A.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
B.彰显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C.最终由最高法院审理
D.遵循了权力制约与平衡
4.1928年2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条例》,增设三民主义和党童子军等科。随
后,教育部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将“三民主义”改为“党义”,公民知识融入“党义”科目,
“党义”教材专由中央党部、训练部编订。这些规定
A.实现了国人思想上的统
B.意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C.提升了国人民族民主意识
D.践行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高二(上)期中测试卷·历史第1页(共6页)】
4142B
5.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
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出土物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画面数量日益上升,集体
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
A.墓葬壁画风格多元
B.农耕技术取得突破
C.游牧文化完全消失
D.民族交融趋势明显
6.科举制是继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重要的取士选官制
度,该制度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作为选拔标准。它被认
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D.加强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7.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
一,到明清行使监察权的机构变为科道。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
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的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8.有学者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资产
阶级有意识进行的社会调节与控制的一部分,并且取得了相当成功的一部分。这一“成功”的
重要表现是
A.文官制度保障了国家政策的连续性
B.文官对本国工业化作出的贡献较大
C.文官制度首先确立了择优录取原则
D.文官积极参与资产阶级的党派活动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
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我国确保“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的根本点是
A.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B.干部管理民主化
C.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D.干部考核法制化
10.中国古代的“三复奏”制度形成于北魏,发展于隋,完善于唐。内容为死刑核准以后、执行前
还有一个复核程序,由皇帝在死刑犯人的名字上勾决才能执行。这种核准复奏的程序一共
要履行三次。这体现了
A.皇权掌控所有司法程序
B.民为邦本的有效保障
C.刑法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D.礼刑并用的法治理念
【高二(上)期中测试卷·历史第2页(共6页)】
414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