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A D B D A C C C D B B A D
16.(1)①春秋至秦朝:由礼治向法治过渡;
②汉代:礼法合治;
③魏晋隋唐以来:以礼释法,礼法融合。
(每点2分,共6分)
(2)①基督教让法律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②使法律具有平等人权观、法律至上原则、宪政分权思想、重视法律程序;
③教会法为世俗法提供了借鉴。
(第一、三点各2分,第二点4分,共8分)
17.(1)①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需求;
②集中在在西南、西北地区;
③发挥计划经济体制优势;
④重点发展国防工业等重工业。
(7分,答出三点6分,答出四点7分)
(2)①缩小了东西部差距,促进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②促进了西部的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
③拉动了内需,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
④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⑤巩固了国防安全。
(8分,答出4点即可)
18.(1)①中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影响;
②中世纪末期专制王权的建立;
③宗教改革对世俗权力的强化;
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推动。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①使欧洲民族结构日趋多元化,民族国家的治理形态发生变化;
②密切了欧洲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欧洲的团结;
③推动了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④削弱了民族国家主权,影响了民族文化特性的发展;
⑤外来移民问题造成了部分国家社会的不稳定。
(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19.评分标准:
观点准确完整2分,论述合理充分8分(总论2分,分论6分),逻辑清晰且有小结2分
示例:
历史环境变化影响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变化,不断调整政权建设的内容。
土地革命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矛盾尖锐,中国共产党需要领导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保障了工农劳苦大众、红军的政治权力,推动了人民革命政权创建和土地革命进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需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要求创立抗日民主政权,通过“三三制”原则建立边区政府,最大限度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战力量。
1949年9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需要领导中国人民成立新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任务。通过《共同纲领》,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民主国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在人民政权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与时俱进,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选择题简析:
1.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家族观念影响国家政治,形成了基于血缘关系、世袭特权的贵族政治,故选B。A项“高于”错误;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形成,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豪族,D项错误。
2.秦汉时期,百官朝议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体现了决策的理性色彩,C项正确。皇帝决策前需通过朝议,说明对皇权有一定制约,“没有”一词太绝对,A项错误;汉朝的朝议制度和秦朝相近,相权也没有扩大,B、D项错误。
3. 为改变因隋末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和经济破坏局面,唐初采取促进人口增长的措施,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材料中包括富有之家和地方官员在增加人口方面的要求,BCD都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
4.汉人、南人人口众多,蒙古人、色目人的人口较少,但参加会试殿试的人数相同,而且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试更容易,反映了元朝实行民族不平等的民族分化歧视政策,D正确。这一政策不是开明和公平的文化政策,与蒙古人文化落后也不是因果关系,ABC错误。
5.材料中两部乡约体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要求,都属于道德教化的内容,B项正确。人们“相助”等与等级无关,各地乡约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乡约只是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不是“保障了”社会稳定,ACD错误。
6.清政府由轻视保护侨民到重视通过外交努力来保护侨民,体现了外交观念和行为的进步性,符合近代外交的要求,D项正确。19世纪末,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AC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7.管理对外贸易的海关高级职员主要来自帝国主义列强,说明海关主权受到严重破坏,具有明显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性质,A正确。当时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B错误;仅通过海关职员一项得不出内政外交都被列强控制的结论,C错误;材料没有职业素养的信息,D错误。
8.抗日战争时期,进步青年为了民族利益而投身到抗战活动中去,他们选择的是最能代表民族抗战前途的力量,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更有前途,C正确。抗战时期进步青年看重的是抗战政策而不是用人政策,陕甘宁边区的斗争环境更艰苦,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曾经积极抗战,ABD错误。
9.1978年前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就,为随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C正确。当时中国工业虽有巨大成就,但还不是世界工业强国,也没有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ABD错误。
10.中国加入“航空器公约”后,国内与之相关的立法得到推进,从而推动了中国法制化建设,C正确。 ABD三项中的“公认”、“主要”、“有效维护了”,用词不准确。
11.材料突出了国王的权力和公民大会受国王、元老等少数贵族控制的局面,说明当时斯巴达是贵族寡头政治的代表,D正确。公民大会的权力实际上由国王等少数贵族操控,材料没有涉及城邦意识和间接民主制,ABC错误。
12.16、17世纪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财富发展生产是时代要求,当时禁奢令反对浪费财富是为了将财富转化为资本来发展生产,B项正确。禁奢令不只是针对贵族,资本原始积累最终有利于工商业发展,AC错误;禁奢只是禁止奢侈浪费并不禁止人们的正常欲望,禁欲主义禁止人的很多合理欲望,两者有明显区别,C错误。
13.材料信息显示,当时德国有议员、政府、皇帝等,其中皇帝权力大,说明是君权较大的君主立宪制,B正确。君主立宪制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政治,民主党议员有弹劾首相的权力,AC错误;皇权过大而首相权力有限,D错误。
14.巴黎和会的席位分配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推行以实力为基础的强权外交,谁的实力强谁说了算,这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表现,A项正确。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北洋政府代表在会议上进行了抗争,但因实力弱小导致国际地位低下,BCD错误。
15.材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文官与现实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违背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D项正确。文管与政治当局联系紧密不能阻碍政治与管理结合,A错误;执政政党更替频繁,文官与执政党联系过于紧密不利于工作稳定和连续,B错误;材料与三权分立无关,D错误。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秋季学期高二年级
上学期11月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家傅斯年认为,西周时期的家族伦理就是政治伦理,家族称谓就是政治称谓。这反映了西周时
A.宗法制地位高于分封制 B.血缘贵族政治色彩明显
C.儒家伦理影响政治伦理 D.地方豪族控制国家政权
2.汉承秦制,重要事务先由丞相组织百官朝议。汉代朝议本身虽不能做出决定,但可以向皇帝提供意见,由皇帝选择决定。这说明汉朝
A.朝议对皇权没有制约 B.相权比秦朝有所扩大
C.决策过程有理性成分 D.朝议制度已有名无实
3. 唐朝初期,唐太宗下诏要求“亲近乡里”的“富有之家”要资助贫困之家子弟,使其得以婚配;把百姓婚姻的是否及时,鳏寡数量的多少,作为官员考核升迁的依据。这一诏令主要目的是为了
A.恢复社会经济 B.规范地方民风民俗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官员治理能力
4.元朝时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采用不同的试卷进行考试和录取,汉人和南人的试卷难度较大。下表是元朝时每届参加科举考试的名额分配情况。元朝这些做法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会试 75 75 75 75
殿试 25 25 25 25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开明文化政策 B.导致蒙古人色目人文化落后
C.因相对公平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D.体现了民族分化和歧视政策
5.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表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乡约,反映出当时乡约
朝代 制定者 名称 主要内容
明朝 王阳明 《南赣乡约》 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丧死相助”
清朝 陈秉直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 举书乡约的程序是:讲解完圣谕“敦孝悌以重人伦”等后,再接着“读律”(讲解律法)
A.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 B.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使地方治理形成统一标准 D.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
6.鸦片战争后,清廷认为出洋的国人为“天朝弃民”,没有资格享受政府的保护。1877年,清政府经过艰苦谈判,与西班牙政府签订了《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明文规定出国华人享有与其他大国同等待遇。这表明
A.清朝外交走向了独立自主 B.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C.中国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D.清朝外交有近代化趋势
7.下表是1916、1925 年海关税务部门华洋职员任用一览表。表中信息表明
年份 职籍 税务司 超等帮办 头等帮办 二等帮办 三等帮办 四等帮办
1916年 外国职员 68 46 35 42 50 35
中国职员 1 4 3 6 15 46
1925年 外国职员 74 30 43 21 30 20
中国职员 0 5 13 23 70 40
A.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B.国民政府依然是洋人的朝廷
C.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D.外国职员职业素养具有优势
8.抗战时期,人们去重庆多是躲避战乱,但众多热血青年不去投奔重庆而是投奔延安。这主要是因为,在进步青年的眼中
A.中国共产党的用人政策更加开明 B.陕甘宁边区比国统区更安全
C.延安政权代表着民族抗战的希望 D.重庆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9.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改变了中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的状态。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10.中国于1980年加入国际《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但当时中国的刑法中并没有关于劫持航空器罪的专门规定。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分子的决定》规定了这种新的罪名,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21条规定了劫持航空器的具体判刑标准。这说明国际法
A.是国际反恐怖主义的公认准则 B.成为我国国内法主要制定依据
C.促进了中国的法制化建设进程 D.有效维护了国际航空器的安全
11.在希腊城邦斯巴达,公民大会能作出关于条约、外交关系、战争与和平的正式决定,但国王有权力对任何国家开战,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公民大会上很少有人辩论,发言者一般是国王、元老或监察官。这反映出斯巴达
A.公民大会掌控着最高权力 B.公民普遍缺乏城邦意识
C.间接民主制存在一定弊端 D.具有贵族寡头政治特征
12.16、17世纪法国多次颁布禁奢令,先是禁止所有人穿着金银丝锦缎、刺绣和丝绒,后来又禁止在服装中使用金银,最后禁止穿着来自外国的织物、丝质花边等。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
A.限制贵族势力的发展 B.注重资本的原始积累
C.深受禁欲主义的影响 D.采取抑制商业的政策
13.191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议员因否决了政府的提案,两次要求首相辞职,由于未得到皇帝同意,均未见效。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有名无实 B.实行君权较大的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党议员无权要求首相辞职 D.首相和皇帝的权力过于强大
14.1919年巴黎和会的席位分配:将国家划分为三等,分别有五席、三席、两席。英、美、法、意、日有五席,一些新成立的国家有两席。中国有两个席位,在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被列强否决,这说明
A.会议体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B.会议把中国视为新成立的国家
C.战败国的国际地位得不到尊重 D.北洋政府实行妥协退让的外交
15.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府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这些情况的出现
A.严重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结合 B.推动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C.打破了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D.背离了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中国法律思想的形成、演变和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发展相同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礼治”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后期和秦朝治国的基本思想。法家的思想学说伴随着秦的灭亡而式微,汉代儒家又重新举起孔孟的大旗,沿着荀子的路径,采取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论证方式,奉儒学为正宗,将“礼”与“法”合为“礼法”,将“礼治”与“法治”融为“礼法合治”。后经魏晋、隋唐“律学”的阐释和立法、司法的实践,纲常伦理最终成功地融入法制之中。
——摘编自王保民等《“礼法合治”:中国古典法治的常规形态》
材料二 在中世纪西方,基督教对法律的长期渗透和影响,使法律以神圣的名义被信仰。以英国世俗法律为例,基督教的平等观是其人权理念的基石;基督教原罪说使得其法律至上理念成为可能与现实;教会法与世俗法长期并存与互相争斗的事实催生了其宪政的分权理念;早期教会法重视程序的思想对彰显程序的法律原则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柴英等《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给养——以基督教对英国法律的影响为例》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春秋至秦朝、两汉、魏晋隋唐以来中国法律思想的演进。(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法律的影响。(8分)
17.(15分)【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潜在的战争威胁,尽快改变中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中共中央作出了重点在西南、西北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举全国之力进行了一场以备战为中心的大规模工业建设。三线建设以国防科技工业、机械与能源工业等为重点,极大地增强了新中国的工业实力。
——摘编自朱佳木《进一步认识三线建设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时,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部署。2008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068亿美元,是1999年的近8倍,年均增长23.2%;进出口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3.8%,上升至2008年的4.2%%,促进各地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中国西部呈现区域合作、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赵立《“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线建设的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8分)
18.(14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变化】
材料一 13世纪,欧洲“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已经存在,此时,国家主权的概念尚未出现,但民族国家已在孕育和形成之中。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向民族国家过渡的大趋势,其标志则是专制王权的建立。从现代化的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而最先从西欧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在其他地区传播开来,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形成的巨大推动力从根本上唤醒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意识,从而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形成。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二战结束以来,由于殖民地独立后的人员“返流”,为战后重建招收“客工”,接收各类难民和欧洲共同体内人员自由流动等原因,欧洲各国的移民数量不断增加。欧洲原本相对单一的民族国家因此出现了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治理形态上的变化在欧洲国家也体现得非常充分。欧盟已经建成统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通过《申根协定》取消国境限制;在政治、外交、财政、社会等领域中,欧盟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这样,原来属于民族国家控制的主权事务,很多都要在欧盟层面上进行合作与协调。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后欧洲民族国家变化的影响。(8分)
19.(12分)【政权建设】
材料 文献中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
文献名称 相关内容摘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徒、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依据材料,提出一个有关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观点,并对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