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检测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开幕。下图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吉祥物“宸宸”。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拱宸桥是大运河南段终点的标志。下列关于京杭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京杭大运河是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②由北向南流经京、冀、鲁、皖、苏、浙
③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 ④目前只有长江以南尚可通航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据统计,1934年上海附近的嘉兴县虽然市镇繁华,但是境内营运的轮汽船仅25艘,总营业额约34万元;传统船只则有3100余艘,总收入约40万元。这一情形折射出,当时嘉兴( )
A.列强经济侵略受到坚决抵制 B.近代交通工具的竞争力强
C.因日本侵华战争而交通滞后 D.传统因素制约近代化转型
3.明清两代对大运河漕船的规格、数量以及维护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要求漕船要用材质良好的楠木、杉木制作,标准长度为16米左右。明代设立总督河道衙门,长官为总督河道,清代改称“河道总督”,是管理漕运河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史实表明了( )
A.清朝对南方的统治不断加强 B.政府维持漕运成本巨大
C.明清国家运输体系趋于完备 D.国家对东南财赋的重视
4.明朝以前,山东兖州府各州县“人务耕桑,朴而不华”。自明初至清中后期,兖州府成为省内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棉花、果蔬种植面积扩大,纺织、陶瓷、采矿业发展较快,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工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多。这一现象突出说明( )
A.传统经济结构向近代化转型 B.农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
C.政府经济政策主导区域经济 D.交通区位变化影响地方经济
5.史载:南宋时荆湖、江南与两浙,膏腴之田弥亘数千里,中原士人扶携南渡数千万人,于此足征南方经济渐起,与北方经济争衡矣。而金元战争二十年间,北方之残破尤甚,是以元人尝云江南财富占天下什七。针对上述情形,元朝( )
①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③重新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④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为了在帝国全境普及水道,罗马中央政府派遣专家到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步罗马城的后尘,行省的主要城市陆续修建了水道。这( )
A.推动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B.密切了各地间的水路联系
C.强化了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 D.成为后来城市建设的标准
7.从狭义上说,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从广义上讲,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下列对于这些世界知名运河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新通道
B.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与南亚、东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
C.伊利运河——将华盛顿与五大湖区联系起来
D.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后来由巴拿马人民从英国手中收回
8.中国近代铁路干线津浦路的修建经过了十分曲折的过程。阅读如表,据此可知( )
1896年 容闲以江苏候补道的身份提出借助美国资本修建津镇铁路,得到清政府批准。
1898年3月 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后,德国拒绝非德国修建的铁路经过山东。清政府要求将津镇铁路改道河南,并要求在6个月内招齐股金,而且只能招中国资本。容闳被迫放弃津镇路计划。
1898年8月 英国政府借口沙俄侵犯了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提出津镇铁路贷款权的要求,德国也提出同样的要求。
1908年1月 清政府外务部与德国、英国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该合同首先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铁路”
1912年11月 随着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竣工通车。
①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我国的铁路事业产生了双重影响
②列强在铁路修筑权上既勾结又矛盾,并积极争取在华特权
③津浦路的修建过程折射出我国近代城市化的曲折历程
④津浦路权改变引发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500—1840年,马车、帆船的速度是16公里/小时;1850—1930年,汽船、火车的速度是56—104公里/小时;1950年,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是480—640公里/小时;1960年,喷气式飞机达到800—1120公里/小时,根据上述交通工具速度的变化,可推知( )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D.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10.2014年7月,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伊安高铁的建设得益于( )
A.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示范 B.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C.中国高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D.中国是第一个商业运营高铁的国家
11.下表所示为20世纪以来公共交通管理领域的若干史实。表中信息集中反映了近现代交通 管理发展的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率先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2014年2月起,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逐步推行车对车通信(V2V)技术和并制定相关法规
A.机械化 B.智能化
C.电气化 D.法制化
12.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重塑了沿线城市的区位性能,推动了沿线城市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这条“新干线”属于( )
A.高速公路 B.海上航线 C.高速铁路 D.航空线路
13.近现代中国水陆交通取得了重大发展。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东风号”远洋货轮下水 ②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③“黄鹄号”试航成功 ④北京地铁完工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14.下面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1964年10月1日)前后人口向沿线都市圈流动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运营( )
A.出现了严重的逆城市化现象 B.有利于缓解大城市的社会问题
C.改变了区域内城市经济结构 D.削弱了沿线中小城市发展潜力
15.1943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向隶属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中央设计局提出建议:战后“新(铁)路线应修成网状,纵横距不宜过远;与海岸线或行之路线似以暂缓为宜;两线或两线以上之接轨地点似应以在内地为原则”。据此可知,有识之士提出此建议的原因有( )
①对工业化建设的追求 ②促使铁路管理现代化
③沿海工业内迁的需要 ④国家安全的现实考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如表是20世纪初北京有轨电车建设发展事件简表。由此可知( )
时间 事件
1912年 北洋政府提出兴办有轨电车的计划
1913年 北洋政府将北京电车工程的修筑权授予了中法实业银行
1914年 有轨电车开始筹办
1920年 中法实业银行真正开始筹划电车建设工程
1921年 北洋政府委托中法实业兴办北京电车事业
1924年 北京电车公司成立,第一条有轨电车通车
A.政治斗争使电车建设受阻 B.交通建设依赖外国资本
C.交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D.政府无心改善公共交通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1571年通过了一个使韦兰河通往大海的议会法案。1571年通过了第二项议会法案,授权伦敦市的公司给通往伦敦北部的利河改造提供资金。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17世纪中期,英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在英国沿海航行,禁止用外国船只装载外国货进入英国港口。工业革命初期,英国运河运输兴旺起来。英国运河运输业的发展既得力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受益于政府引导和扶持。运河兴建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土地、江河改道、穿越公路等问题,国家统一协调。有许多运河获得政府资助。此外,国家还给运河运输业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但随着铁路兴起,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下去。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材料二 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清政府设立机构进行管理。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管理轮船、铁路和电邮。1907年,邮传部下设船政司,专门管理水上交通。清末邮传部为了振兴航运业,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查各地航运业发展状况;制订注册章程,健全规章制度;以资金补助航运。此外,邮传部还制订内河航运计划,积极发展内河航运,采取措施反对垄断。为了对抗外国航运公司,成立中美轮船公司,开通国际航线。邮传部竭力维持中国航运业发展。民国元年,邮传部改为交通部,分为总务、路政和邮电三股,船政由邮电股兼管,不久设航政司专管。民国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规范水上交通,例如《航舶法从船舶登记法川内河航运章程》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水路运输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水路运输相较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英国在继承罗马古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些新道路。以当时的交通状况,从国内任何一个地方出发,骑马两周内都可以到达伦敦。北方以“北方大道”为主体,连接北方各郡,东南部道路分布稠密,西南和西部相对偏少。为发展地方经济,人们对内河航路设施的建设具有浓厚的兴趣。英国海岸分布着众多与可通航的内河相连或相邻的港口,构成了一个发达的沿海交通网。
材料二 交通运输的发展架起了城乡之间沟通的桥梁,周围村庄、附近城镇、繁华城市都留下了农民商品买卖的身影。处于交通沿线的村庄渐渐与城镇融合,将人们孤立和隔绝起来的种种界限正在逐渐消失,领主的超经济统治逐渐削弱,村庄的农奴转化成市民,所有佃户享有市民全部的自由和习惯。城镇里的“自由空气”吸引着乡下众多“外来者”不断涌入,在新的经济生活的孕育下,个人权利意识和要求越来越强烈。14世纪末,受雇于庄园的长工多数离开庄园,有的去做打谷之类的短期农活,还有的成为乡村木匠、织工、屠夫等。
——摘编自郭华《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变化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业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建设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里程(公里) 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年 9100 1800 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 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年 4000 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年 3700 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年 900 省商合营
1937—1945年 1900 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年 5700 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年 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首先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从1952年建成成渝铁路算起,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干线、支线和枢纽;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先后建成铁路干支线6100公里;到1978年铁路总里程增加到5万多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上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到世纪之交,先后建成了大秦、京九等铁路干线,衡广、兰新等铁路复线,以及一大批铁路干线电气化改造项目。至2019年1月,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达2.9万公里,高铁技术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摘编自杨红岩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取得的主要因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交通史是历史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交通条件决定着历史文化圈的规模,也影响着各个文化圈互相之间的联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通与历史”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B
6.A
7.B
8.A
9.D
10.C
11.B
12.C
13.C
14.B
15.B
16.B
17.(1)得到议会的立法支持;政府的大力扶持;具有阶段性;运河运输与海上运输有机结合;工业革命后衰落。
(2)不同之处:与外国航运公司竞争;航运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采取措施反对垄断。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18.(1)特点:①陆路交通建设以罗马古干道为基础;②以伦敦为中心,形成全国性交通网络体系;③各地交通运输发展不均衡;④内河航运与沿海运输相结合;⑤水陆并举、类型多样。
(2)影响:①促进了英国商品经济发展;②加速庄园经济的瓦解;③农奴获得自由,劳动者自由度增加;④市民社会促进民主进程;⑤使英国逐渐走出传统的农业社会(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
19.(1)特点:发展十分缓慢;受外国资本控制。
影响:近代中国铁路被列强控制,成为对华资本输出和武装侵略的重要工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风俗变迁和思想解放。
(2)主要因素: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0.交通对推动历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道路发展推动历史进程。以中国古代为例,驰道、运河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通道。历朝历代修驰道、修运河,对维护统治,促进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驰道和运河沟通各地,加强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交通工具、技术推动历史发展。以世界为例,人类历史经历了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交通工具、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5世纪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受到交通地理环境的限制阻隔,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15世纪开始,全球新航路逐渐开辟,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工业革命以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使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检测练习(答案)--2023-2024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