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B A D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D D B B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B B D
1.【答案】B【解析】战国时期皇权专制尚未建立,大臣并不完全听命于诸侯王,《战国策》就记载了颜斶这样的隐士与齐宣王争论国君与士人谁尊谁卑的问题,面对齐宣王的诱惑,颜斶拒绝入仕,但《晋书·庾峻传》描绘的秦朝“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于朝者”被称为“六蝎……五蠢”则说明那些在民间有名声却得不到皇帝认可、不被皇帝任命的人被贬低,这体现了皇权对官僚体系的控制,《离骚》中表达的诚实对待君主反而被怀疑、忠诚却被奸臣诽谤的现实引起汉代士大夫的共鸣,更体现了君主的绝对权力和忠君的思想,综上所述这种变化反映了皇权专制制度的确立,故选B项;题干强调皇权专制制度建立前后处士的地位变化,而不是强调国家重视社会教化,排除A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题干所述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关,排除C项;儒术治国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期才开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解析】由“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行省机构权力大,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由“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可知,这些措施会有效防止地方专权,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故选C项;行省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其权力运作与君权相权的关系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A项;题干所述是关于行省的权力运作问题,而不是行省的设置与分布问题,所以单凭题干信息没法得出促进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的结论,排除B项;官员集体议政开始于秦朝的朝议制度,地方官员开始集体议政早于元朝,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由材料“公民大会上很少有人辩论,发言者一般是国王、元老或监察官”可知,斯巴达国王和元老院的权力很大,公民大会的表决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说明斯巴达实行贵族寡头政治,故选D项;“公民大会上很少有人辩论”可知公民大会权力受到限制,排除A项;“普遍”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城邦意识,排除B项;由材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发言者一般是国王、元老或监察官”可知国王、元老院进行决策,不属于民主政治,排除C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向天主教会征税的原则”“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可知王权得到三级会议的支持,王权得到了加强,故选D项;三级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教权力量在削弱,王权在增强,无法加剧与王权的冲突,排除A项;三级会议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并不涉及立法,排除B项;就材料内容来看,三级会议的召开并不能阻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据材料“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可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以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为蓝本构建,考试权和监察权则体现了中国原有的国家治理思路,故选B项;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已于1927年结束,国共两党由合作走向了对峙,国共合作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训政纲领》是由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其实质是肯定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违背了孙中山提出的主权在民的新三民主义的精神和原则,排除C项;1928年的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间,国共对峙、新旧军阀混战以及列强继续盘踞中国,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D项。
6.【答案】A【解析】据材料“1946—1949年哈尔滨解放区地方法院审理涉外刑事案件”可知,这一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地方法院审理涉外刑事案件数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说明该解放区拥有独立的司法主权,改变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司法权不独立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人民政权坚持主权独立原则,故选A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且“民主法制不断健全”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不能由此认为“东北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好转”,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众对待法律的态度,无法说明民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排除D项。
7.【答案】D【解析】由材料“宗室非有军功论”“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军功授爵,强调非军功不得享受贵族待遇和政治权利,打击贵族政治的统治,会导致知识分子难以进入仕途,故选D项;“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以军功论利益,打击宗室大户的既得利益,排除A项;材料仅有军功授爵的内容,没有其他选官制度的信息,无法得出“日趋完善”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有商鞅变法的一项内容,无法得出奴隶制经济彻底摧毁的结论,排除C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御史台下设三院负责处理不同的事务,这说明唐朝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故选D项;材料并无与之前监察机构权力和范围进行对比的信息,无法得出监察机构权力和范围扩大的结论,排除A项;宋代出现台谏合一的制度,排除B项;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并不属于中枢机构,排除C项。
9.【答案】B【解析】据材料“大多数是内阁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可知,官员的选拔受到了政党政治的影响,因而政治中立原则受到了冲击,故选B项;材料并不涉及文官担任时间,无法得出文官职务常任原则的破坏,排除A项;“绝对”的表述过分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排除C项;政党政治机制强调权力制衡,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我国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位分类侧重资历条件与职务、职责相结合,这可以使公务员人尽其才,保证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实施,适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故选A项;由“职位分类侧重资历条件和职务、职责相结合”可得,公务员法的实施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专才型人才,而不是通才型人才,排除B项;题干中有关公务员职位类别的规定就是为了使公务员能够各尽所能、人尽其才,与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无关,所以不会改变其组织结构,排除C项;上述规定旨在建立高效运转的官僚队伍,与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无关,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据材料“本以霸王道杂之”“五教五刑”“出礼入刑”可知,汉元帝强调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朱元璋强调五教五刑,即礼法并用,颜钧直接说明《大明律例》出礼入刑,共同体现了古代中国礼法并用的治国思想,故选B项;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且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这与汉代无关,排除A项;材料“出礼入刑”等表明从汉到明强调礼法并用,并未仅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该说法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排除C项;材料“汉家自有制度”表明汉元帝强调整个国家的治国思想,并非仅强调基层治理,且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关系不大,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纯粹私有制.....后来的法律都不能......修改”反映了强调私有制是罗马法调整的主要目的,而欧美国家将保护私有制作为制定法律的核心内容,即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从市民法到万民法的罗马法都强调保护私有制,材料强调私有制的地位稳固,不是保守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排除A项;适应共和国向帝国发展的需求指的是法律适用范围的扩大,即万民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以致一切后来……修改”是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角度考查,与促进了地中海世界商贸文化认同无关,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由“不应当再服从它们,也不应当再记住它们”可知,这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高利贷成为经常性的现象时,人们不再把宗教教义放在第一位,而是强调经济利益高于宗教伦理,所以表明经济发展冲击宗教伦理,故选A项;由“有人强调高利贷与教义不符”可知,当时教会势力还存在于经济生活中,所以才有人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不符合的情况,所以上述信息不能表明教会势力退出经济领域,排除B项;司法界围绕高利贷展开的争论说明由于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法治领域的激烈争论,这有利于法治的进步,而不是法治进步引领经济发展,排除C项;题干体现的是司法界围绕金融发展与教义不符的现象而展开的激烈争论,而不是社会大众支持金融发展,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由“调适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隋唐帝国光辉的汉胡混合文化的光临”可知“文化采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文化的相互吸收和发展奠定了隋唐文化繁荣的基础,故选D项;“冲突加剧的产物”表述错误,应该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民族交融导致的文化繁荣,并未涉及儒家思想正统地位被挑战,排除B项;材料主旨信息是强调文化的融合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末体现文化交融对国家统一进程的影响,排除C项。
15.【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遣使至琉球旨在彰显明政权的正统性,故D项正确;A项中“经济交往”的表述与材料“奉表称臣,建立藩属关系”不符,排除;琉球国属于藩属国,不属于明朝的政治版图,排除B.C两项。
1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并未照搬民族联邦理论,而是根据中国国情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体现,故选B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可知并非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排除A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联邦模式不同,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非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
17.【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给予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赢得了这些国家的友谊和信任,1964年,中法建交,这些政策的调整使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家支持,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4年,且材料看不出世界各国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态度,排除A项;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并未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在1979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可知,20世纪50年代美元地位衰落,美国为寻求资本主义强国的帮助组成的集团成了相互斗争的工具,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分裂,直观反映了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挑战,即将走向崩溃,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货币体现并非国内经济发展,且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依然在发展并非衰退,排除C项;资本主义各国宏观调控导致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里耶秦简记录了人口迁移后的产生的户籍争议问题,内容包括迁移时间、文牒等等内容,说明户籍登记信息较为翔实,故选C项;材料体现政府对户籍制度有严格的管理,并无“基层组织自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人口迁移后的户籍争议,民众具备一定的迁移自由并不能完整概括题意,排除B项;同属迁陵县的迁移形成了户籍争议,说明皇权对县级以下有影响,排除D项。
20.【答案】D【解析】材料提及纳税人在唐至五代时期“没有官方统一颁发的田赋完税凭证”到北宋时期“获得官方颁发的纸质凭证”可知,国家的赋税管理趋于规范、合理,故选D项;“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不合逻辑,田赋凭证与政府赋税政策相关,排除A项;“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的是明代的一条鞭法,排除B项;人身依附关系指农民“丧失”人身自由而依附于地主、国家,其与纳税有无凭证构不成逻辑关系,排除C项。
21.【答案】B【解析】据材料“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可知,当时地方基层组织为乡、里,且当时坊还存在,坊市尚未分离,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且唐朝坊市制度依然存在,故选B项;秦朝实行乡里制度,但乡下管辖若干村庄,与唐代乡里制度略有差别,排除A项;宋元税法延续两税法,材料虽有“驱赋役”,但是基层组织的职能,不是税的内容,排除C项;明清的乡约融入了皇帝的谕令,具有强制性,且材料内容是基层组织,不是教化内容,排除D项。
22.【答案】B【解析】据淳化二年的诏书内容可知,撞岸司免除了商人“每一舟纳百钱已上至一千二百”的商税,据宣和元年的诏书内容可知,在向灾区贩运粮食时,免除五谷力胜税钱,据绍兴二十九年的诏书内容可知,政府免除了五谷过税,体现出政府在颁布“减免‘过税’制度”诏书时考虑到了民生问题,据此可知,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到了政府的施政措施,故选B项;宣和元年正月的诏书与赈灾有关,淳化二年二月的诏书属于商税范畴,与赈灾无关,排除A项;题干三则史料述及的都是关于商业的内容,与“重农”无关,排除C项;据表格可知,朝廷决策影响商业发展,而不是漕运(利用水道调运粮食)贸易,排除D项。
23.【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服务不再由政府独自提供,呈现出由单一供给走向多元供给的态势,这反映了政府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故选B项;“政府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说明政府仍然参与,“全面市场化”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政府基层治理重视市场价值,与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无关,排除C项;政府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这弱化了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排除D项。
2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福利开支大幅度上升,而社会贫困状况中,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线以下人数却逐渐上升,这说明当时社会福利制度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社会财富各阶层占有的数据,得不出“不断扩大”的结论,排除A项;福利制度没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到了美国政府福利开支,不涉及“自下而上的机制”,且二战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需要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14分)
(1)特点:形式多元;注重礼仪;具有多种职能;不断调整完善。(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共同影响:有助于强化君主权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上令下达;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独断专行。(6分,答出三点即可)
内在差异:中国古代朝参制度只是中央政府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参与者为君主和臣僚,社会代表性较低;法国等级君主制是王权、贵族、教会、市民组成政治联盟的重要形式,会议代表非职业官僚,社会代表性较广。(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据材料一“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化”可知古代朝参制度形式多样,并且不同时期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处于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据材料一“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可知古代的朝参制度特别注重礼仪规范,为此专门制定的相应的礼仪要求;据材料一“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可知古代的朝参制度是皇帝了解下情、听闻奏事和考察官员的重要方式,具有多种职能。
(2)第一小问共同影响,据材料一“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材料二“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决定”可知古代中国的朝参制度注重通过严格的礼法维护统治者的权威,法国的三级会议也主要是通过听取国王的决定,强化君主的权威;据材料一“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材料二“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意见”可知二者都是集体决策一种体现,有利于听取不同人群的决策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据材料一“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材料二“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可知二者通过上下沟通的方式都有利于实现统治者政令的有效下达,同时还会对统治者的独断专行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第二小问内在差异,据材料一“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可知古代中国的朝参制度的参与者主要是皇帝和百官,是中央政府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广泛代表社会民意诉求;据材料二“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可知法国三级会议的参与者广泛覆盖了教会、市民、贵族和国王等多个利益主体,以政治联盟的形式召开会议,与会代表都是非职业官僚,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代表性。
26.【答案】(14分)
(1)演变:西汉初年,延续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尚书只是管理文书的官员,地位不高。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尚书开始参与决策,地位上升。
东汉光武帝时,尚书台成为新的权力中枢,尚书权力在三公之上。
三国时期,设立中书省,尚书的权力开始受到削弱。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与中书省、门下省相互牵制。
理解:尚书职权的起落,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专制皇权的加强;同时也反映出历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官制,使中央行政制度日趋成熟、完备。(7分)
(2)弊端:只能满足某个政党的利益,而不能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官员随竞选大换班,导致政局不稳定;人才得不到任用,影响了行政效率;上台的官员谋求私利,出现腐败现象。
影响:实行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文官保持政治中立,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文官实行职务常任制度,摆脱了对权势的依附,有利于保障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文官面向全体公民择优录用,体现了机会均等、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7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演变,据材料一可知,西汉初年,尚书“治文书而已”,只是管理文书官员, 地位不高;汉武帝时“天子常与之议",尚书开始参与决策,地位上升;东汉光武帝时“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成为新的权力中枢;曹魏时“(置中书省)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设立中书省,尚书省的权力开始受到削弱;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尚书省成为执行机构,与中书省门下省互相牵制。第二小问理解,综合材料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联系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从尚书省地位演变的原因、实质、影响等方面去谈理解。为了削弱相权,君主往往采取中朝架空外朝的方式,尚书职权的起落,就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尚书地位的演变反映的实质就是专制皇权的加强;同时也是历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官制,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使中央行政制度日趋成熟、完备的过程。
(2)第一小问弊端,据材料二“‘政党分赃’制度……这不符合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整个阶级的统治,而非一派统治的原则”可知,只能满足某个政党的利益,而不能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据材料二“每次随选举而共进退,致使官吏大换班”可知,官员随竞选大换班,导致政局不稳定;据材料二“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由于党派不同而不能服务于社会”可知,人才得不到任用,影响了行政效率;据材料二“一些官员认为作为战利品的权力到手,不用更待何时”等信息可知,上台的官员谋求私利,出现腐败现象。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文官制度的建立……保证了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实现,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并结合所学文官制度的知识可知,实行“两官分途”,文官保持政治中立,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据材料二“文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摒弃了对权势的依附关系,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实行职务常任制度,摆脱了对权势的依附,有利于保障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据材料二“文官制度的建立也体现了‘机会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等政治原则的发展,各国公务员法均规定:不得以性别、种族、信仰、阶级为理由而拒绝公民担任公职”可知,文官面向全体公民择优录用,体现了机会均等、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
27.【答案】(12分)
(1)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主权意识的增强。
利益纷争加剧: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剧了新旧国家间的矛盾;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
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推动:从“万民法”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际关系的“国际法”,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任答三点6分)
(2)变化:
国际法主体增加并日渐多元,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
国际法的内容更加充实,形成了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逐渐形成完整体系,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国家本位观念逐渐淡化。(每点2分,任答二点4分)
根据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变动的国际法体系和国际秩序中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引导改变不合时宜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推动构建新的国际法体系,在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有力维护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2分)(要求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作答,答新中国外交相关史实给1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可知,民族国家的兴起,主权意识的增强推动了国际法产生;据材料一“诸多学者不再偏执于世界国家的理想建构,而开始在‘万民法’之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家关系的‘国际法’,通过建构相关规则制度,协调新兴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可知,学者们从“万民法”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际关系的“国际法”;据材料一“特别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构筑下,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已是理所当然的了”可知,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推动,并且,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据材料一“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剧了新旧国家间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缓解新教和天主教的矛盾,国际法也不断发展;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等。
(2)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二“到二战之后,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可知,二战后,国际法主体增加并日渐多元,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提高;据材料二“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可知,国际法的内容更加充实,形成了一批国际法新分支;据材料二“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可知,逐渐形成完整体系,国际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国家本位观念逐渐淡化。第二小问中国措施,据材料二“中国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根据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据材料二“中国也以自身的能力和方式塑造着国际法体系”可知,在变动的国际法体系和国际秩序中努力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步引导改变不合时宜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推动构建新的国际法体系,在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有力维护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28.【答案】(12分)
示例一
论题:历史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2分)
阐释: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逐步瓦解井田制,进而引发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西周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了时代发展中的“周秦变革”。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经济上盛行庄园经济,但也有工商业繁荣的自治城市;文化上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西欧中古时期的变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8分)
综上,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变革,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理解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不断推陈出新。(2分)
示例二
论题:1949年以来中国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2分)
阐释:1949年以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8分)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独立、富强、复兴之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2分)
【解析】
首先,据材料“特定时代……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结合所学得出论题:历史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次,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阐释:据材料“‘周秦变革论’:周制到秦制演变……变化”结合所学得出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逐步瓦解井田制,进而引发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西周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了时代发展中的“周秦变革”。据材料“‘中古时代论’:日耳曼民族在摧毁罗马文明时却建构较具特色的西欧封建文化”结合所学得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经济上盛行庄园经济,但也有工商业繁荣的自治城市;文化上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西欧中古时期的变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最后,总结升华,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变革,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理解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不断推陈出新。石河子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48分)
1.《战国策》记载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晋书·庾峻传》这样描绘秦朝,“秦塞斯路,利出一官”“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于朝者,商君谓之六蝎,韩非谓之五蠹”。《离骚》当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起汉代士大夫共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重视社会教化 B.皇权专制制度建立
C.中央集权发展结果 D.儒术治国成为主流
2.元代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其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分别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重要政务还需行省官员集议,会议结果要议者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 )
A.缓和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 B.促进了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
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D.开创了地方官员集体议政的先河
3.在斯巴达,关于条约、外交关系、战争与和平的正式决定是由公民大会作出的,但国王有权力对任何国家开战,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公民大会上很少有人辩论,发言者一般是国王、元老或监察官。这反映出斯巴达( )
A.公民大会掌控着最高权力 B.公民普遍缺乏城邦意识
C.间接民主制存在一定弊端 D.具有贵族寡头政治特征
4.法王腓力四世在1302年创设并召开三级会议,确定了王国政府有权向天主教会征税的原则。1314年召开的第四次三级会议上,国王征收新税的要求得以通过。三级会议的召开( )
A.加剧了王权与教权的冲突 B.打开议会立法的进程
C.阻碍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5.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强调“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据此可知( )
A.国共合作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B.《训政纲领》融合了中外政治思想
C.国民党积极践行新三民主义 D.国民政府已真正完成了国家统一
6.下图是1946—1949年哈尔滨解放区地方法院审理涉外刑事案件统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政权坚持主权独立原则 B.我国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C.东北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好转 D.民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7.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得……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家族谱牒)。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占有)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会导致( )
A.宗室大户利益得到保护 B.秦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C.奴隶制经济被彻底摧毁 D.知识分子难以进入仕途
8.唐朝时期,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据此可知,唐朝( )
A.监察机构的权力和范围得到扩大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皇权
C.中枢机构设置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9.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基本前提。1982—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内阁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反映了英国( )
A.文官职务常任原则遭到破坏 B.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受到冲击
C.政治强人决定文官制度发展 D.政党政治机制损害文官制度
10.我国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等类别,职位分类侧重资历条件和职务、职责相结合。这一规定( )
A.适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B.有助于选拔和培养通才型人才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 D.旨在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11.下表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治国思想,共同反映了( )
思想内容 出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 朱元璋《大语.民不知报》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颜钧集》卷5《箴言六章》
A.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B.礼法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C.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 D.强化基层治理的必要性
12.以市民法为起点,因最高裁判官法和万民法而得以发展的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反映出罗马法( )
A.具有保守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特征 B.适应了共和国向帝国发展的需求
C.为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地中海世界商贸文化认同
13.1624年,英国司法界围绕高利贷展开了激烈争论。当有人强调高利贷与教义不符时,一大群人反驳说:“不应当再服从它们,也不应当再记住它们。”这表明( )
A.经济发展冲击宗教伦理 B.教会势力退出经济领域
C.法治进步引领经济发展 D.社会大众支持金融发展
14.自永嘉风暴到隋的统一(311~589),是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互相冲突、采借文化的时期。调适的结果形成了文化的整合或涵化,其最终的表现则为隋唐帝国光辉的汉胡混合文化的光临。据此可知,“文化采借”( )
A.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加剧的产物 B.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加快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 D.奠定了隋唐文化繁荣的基础
15.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行人杨载赴琉球,“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要求琉球奉表称臣,建立藩属关系。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效臣服,并派遣其弟泰期等随杨载回朝入贡方物。明太祖“诏赐《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明太祖此举旨在( )
A.加强对外经济交往 B.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
C.维护国家统一局面 D.诏示政权的正统地位
16.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初期的主要内容是民族联邦理论。此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构建了“单一制”框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为补充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此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立足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
C.继承发展了民族联邦理论 D.保障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当家作主
17.下图是选自《辉煌年代:国史丛书》中的一幅曲线图,该图反映了恢复中国在联大席位的投票情况。下列情况符合史实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B.中国外交政策调整赢得更多的国家支持
C.中国加入不结盟运动推动了外交新局面 D.中美两国建交推动了中西方关系的缓和
18.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美元地位衰落。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由此可知,当时( )
A.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B.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面临挑战
C.西方各国调控经济的手段失灵 D.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19.下图所示为里耶秦简中记录的一则有关洞庭郡迁陵县启陵乡十七户居民迁徙至都乡(同属迁陵县)后户籍产生争议的案例。这一记录可用于说明秦朝( )
廿六年五月辛巳朔庚子,启陵乡口敢言之;都乡守嘉言渚里口口劾等十七户徙都乡,皆不移年籍。令日移言,今问之,劾等徒口书告都乡,曰启陵乡未有某(牒)毋以智(知)劾等初产至今年数,口口口口谒令,都乡其问劾等年数。敢言之。 口迁陵守垂敦孤告都乡主,以律令从事。
注:图中的“口”代表“□”,表示文字因模糊、残缺而难以识读。
A.基层组织自治特征显著 B.民众具备一定迁徙自由
C.户籍登记信息较为翔实 D.皇权未延伸至县级以下
20.唐至五代时期,纳税人还没有官方统一颁发的田赋完税凭证。北宋时期,纳税人缴纳田赋后,获得官方颁发的纸质凭证,称为“户钞”。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B.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
C.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D.国家赋税管理逐步规范
21.某时期一份文书写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
A.秦汉的刑律 B.隋唐的律令 C.宋元的税法 D.明清的乡约
22.下表是两宋时期部分宋廷诏书。由此可知,两宋时期( )
时间 内容
淳化二年(991)二月 “峡路州军于江置撞岸司,贾人舟船至者,每一舟纳百钱已上至一千二百,自今除之。”
宣和元年(1119)正月 “应客人兴贩米斛,般赴灾伤州县,并免沿路力胜税钱。候丰熟日依旧。”
绍兴二十九年(1159)正月 “应客贩食米若无他货,并实时放行,应禾谷皆合免税。如有违慢,许民户经监司、御史台越诉,当议重作施行。”
表1
A.赈灾体制做出重大变革 B.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施政
C.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D.漕运贸易影响商业发展
23.1980年以来,市场价值的重新被发现和利用,政府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私营部门、非盈利性组织完全可以承担这方面的职责。公共服务由一元供给走向多元供给,成为当代西方公共服务改革的基本趋势。这一改革( )
A.使基层治理全面走向市场化 B.反映了政府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C.实现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D.强化了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24.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周礼·秋官·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之制,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但对“三朝”的具体位置、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详细说明。汉初,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全部废除,出现了“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现象。不久,高祖开始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汉书·宣帝纪》记载:“(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根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化。
——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
材料二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参加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这标志着法国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三级会议开始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决定;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由国王决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国王吸收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比如太子查理在1357年11月到1358年2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意见;会议每年召开2—3次;征税必须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三级会议有权任命国王的顾问;等等。
——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8分)
26.(14分)政治制度建设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尚书的史料
出处 史料
《汉官答问》 汉初以丞相总天下事,尚书不过少府(九卿之一)属官,治文书而已。武帝时……臣下章奏上尚书,尚书进于天子,乃下丞相。有政事,天子常与之议
《后汉书·仲长统传》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 虽置三公,事 归台阁(尚书台)。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通典·取官典》 (曹)魏置中书省,有监、令(中书省官职)。遂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
《朱子语类》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政党分赃”制度。执政党大肆使用本党人士担任公职,这不符合“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整个阶级的统治,而非一派统治”的原则。由于每次随选举而共进退,致使官吏大换班,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由于党派不同而不能服务于社会。一些官员认为作为战利品的权力到手,不用更待何时,例如纽约一名由格兰特总统任命的官员竟然滥用公款5000万到1亿美元。
文官制度的建立,将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资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实现,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在一个稳固的基础上。文官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政治权利,摒弃了对权势的依附关系,为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工作。文官制度的建立也体现了“机会均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政治原则的发展,各国公务员法均规定:不得以性别、种族、信仰、阶级为理由而拒绝公民担任公职。
——摘编自杨明《论现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作用》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述从汉至唐尚书职权的演变,并谈谈你对这一演变的理解。(7分)
依据材料二,简析19世纪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分赃”制度存在的弊端。结合文官制度的内容,说明文官制度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影响。(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日益明朗的“国界”意识、对土地性质的重新认识以及新君主们对世俗利益的强调,促使诸多学者不再偏执于世界国家的理想建构,而开始在“万民法”之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家关系的“国际法”,通过建构相关规则制度,协调新兴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构筑下,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已是理所当然的了……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何佳馨、李明倩《法律文明史》、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到二战之后,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中国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在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中国也以自身的能力和方式塑造着国际法体系。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以来国际法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法的新变化,谈谈中国是如何塑造国际法体系的。(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特定时代中突发性、渐近性的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并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有学者针对“特定时代”与“历史变革”整理出图4如下:
——摘编自程实《大拐点、大趋势》等
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