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11 月23日 10:30~11:45 时长:75 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后期,列国相继出现文武分职,如“相”即为专职的国家行政长官。战国时期,“相”成为百官之长。同时,各国设立将军之类为武官。这一系列做法( )
A.有利于防范大臣对君主的威胁 B.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
C.有效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促成了职官制度的完善
2.《魏书》记载,北魏决定以“魏”为国号,认为“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魏书》中称东晋为“僭伪”,称宋齐梁为“岛夷”,这些称呼( )
A.表明北魏完成了封建化 B.意在强调政权的正统性
C.扫清了孝文帝改革阻力 D.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复杂
3.在唐代牛李党争中,牛党人物多是以科举中形成的座主、门生(即主考官和考生)及同年关系为纽带结成朋党。周雪光先生将科举中形成的这种关系称为“泛血缘文化关系”,门生不仅敬事座主,还要以实际行动对座主报恩,这种关系的存在( )
A.破坏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B.使科举制无法发挥选才功能
C.强化了士族对政局的操控 D.是唐末藩镇割据形成的基础
4.宋朝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制定的《吕氏乡约》的《乡约》部分包含“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
“患难相恤”等4项约文条款和“罚式”“聚会”“主事”等3项制度性条款;《乡仪》部分则包含“宾仪”“吉仪”“嘉仪”“凶仪”等 4种乡民日常生活所需遵循的礼节。据此可知该乡约( )
A.推动了律令与乡规民约的逐渐合流 B.具备了一定的行政职能
C.意在构建儒家伦理主导的社会秩序 D.开启了理学世俗化历程
5.下表列举了清朝时期部分官员被辞官(休致)的原因,这一状况( )
时间 概况
道光年间 光禄寺卿康绍镛,前在湖南巡抚任内,诸事废弛,不能整顿,著降四品顶带休致。
咸丰年间 江苏丰县知县朱学海才具平庸、不能振作;江西安远县知县李廷楷见识短浅、性情卤莽;试用知县阎彤恩貌似有才、不恤民隐,均著勒令休致。
同治年间 河南鄢陵县知县张世渠柔懦无能、难期振作。著以原品休致。
A.体现了封建皇权的随意性 B.促使官员选拔日益严格
C.有利于激励官员积极上进 D.肃清了官场的腐败行为
6.甲午战后,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皇上开武英殿,广悬图书,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这一主张( )
A.成功化解了改革阻力 B.肯定了国民的政治权利
C.为改革赢得群众基础 D.推动了官僚制度的革新
7.1906年黑龙江省创设幼女学堂,以“创树家庭教育之基为立学纲要”为目的,1907年颁布的《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中又再次强调“凡为女、为妇、为母之道,征诸史册,先儒著述,历历可据”。这反映出近代女子教育( )
A.有助于革新家庭结构 B.推动了妇女地位的提升
C.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 D.脱胎于传统的封建社会
8.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将印度在西藏的特权予以废除。1955年4月1日,印度政府将其在西藏所经营的12个驿站及亚东下司马租借地全部交还中国。这一历程( )
A.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家意志 B.遵循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为边疆纠纷频发埋下隐患 D.标志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
9.1979年10月6日,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民委确定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和培养的细则,此后少数民族干部人数不断增多,各民族比例和男女比例协调,到2009年时,全国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就达到291万人之多,以新疆为例,其少数民族干部人数五十年间增长七倍多(见下图),这一局面( )
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人数增长图
A.确保了边疆与内地协调发展 B.完善了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C.提升了少数民族的自治能力 D.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该评选迄今已举办八届。道德模范的评选( )
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B.普遍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
C.说明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D.展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11.雅典城邦实行公职抽签制度,公民可以通过抽签获得一定职务,公职一年一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不论是家财万贯的富贾,还是目不识丁的平民,都有通过抽签获得公职的机会。在这种轮番而治的模式中,每个公民既是统治者也是被统治者。据此可知公职抽签制度( )
A.扩大了民主主体的范围 B.贯彻了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C.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度 D.激化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2.13世纪北法兰西主要地区已统一在以巴黎为中心的王权之下,北部奥依语的诸种方言也以巴黎方言为基础趋于一致:15世纪末在法国政治统一的条件下,北法兰西语得以在南方传播,成为统一的法兰西文学语言的基础:1539年法王法兰西斯一世颁布法令,规定一切法令和公告的发布必须使用法语。这一过程( )
A.配合了宗教改革的逐步展开 B.受益于国民教育规模的扩大
C.促使王权取得对教权的优势 D.强化了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
13.英国君主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是一项高于法律且不受议会约束的特权。光荣革命后首位立宪君主威廉三世仍然拥有外交特权。1698—1700年,威廉运用外交特权与法国国王签订了两份瓜分西班牙帝国的条约,引发英国贵族阶层普遍不满。这一状况表明当时英国( )
A.内阁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立宪制度亟待完善
C.议会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 D.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14.在1945年4月至6月成立联合国组织的旧金山会议上,由于中小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代表以及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争取,对纳粹德国大屠杀暴行的揭露,联合国宪章草案增加了七项人权条款。这些条款( )
A.清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B.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
C.协调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确保了人权制度进步
15.1966年,美国政府共设有22个职组,如综合职组、人事管理和劳动关系职组等,每个职组下设有数目不等的职系,共439个。在职系之中,依据职位的高低分成不同的职级,然后再根据各个职位工作的困难程度、职责轻重统一划分不同的档次,形成职等。职等是确定报酬的直接依据。这套规则( )
A.有助于提升行政运行效率 B.有利于政府工作持续稳定
C.给美国财政带来较大压力 D.为政府机构带来冗官隐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15分)
材料一
在西周时期,与当时经济上的井田制度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相适应,其人才选拔方式是世袭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为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纷纷推行礼贤下士和奖励军功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元朝时期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实行民族差别的科举选官制度。明清时期,为维护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选官制度上加强思想控制,当然,每个时期的人才选拔方式也不是唯一的,以清朝为例,人才选拔方式主要是科举制度,除此之外还有荐举制度以及特设翻译科等,以适应人才选拔的多种需要。而无论春秋战国时期的选拔贤士、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度的人才标准都有品行要求。
——摘编自邓中平《浅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启示》
材料二
清末废科举后,人事管理制度一度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这种后果令人始料不及。再度恢复科举制已无可能,当此之时,近现代西方国家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的文官制度正在发挥着巨大效能,焕发着无限生机。新兴资产阶级政权引入了西方近现代文官制度建立起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官制度。这种文官制度因其公平竞争精神深得人心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而又因其两官分途的本土不适性以及一些封建残余的保留对制度实施的阻滞而没有实现为国选贤的目的。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引入西方文官制度的原因,并对该制度的引入进行简要评价。(6分)
17.[近代以来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14分)
材料一
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党派众多,前后达 300 多个近似政党的组织。在1912 年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取得胜利,然而就在力主内阁政治的宋教仁踌躇满志之时,袁世凯开始极力遏制政党力量以削弱民主思想和民主势力的影响。同时,政党组织的骄纵失态和党争造成的社会混乱状态招致民众不满,一些政党甚至以牺牲民众的利益来换取党争中的胜利,使社会状况愈加混乱。这就造成了众多民众希望靠恢复帝制来结束纷乱的政党政治。这一社会心理为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提供了理由,最终,“宋案”的发生和第一届国会的解散宣告了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破产。
——姜洁晶《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未实现向民主宪政转轨的原因及反思》
材料二
相关文件 观点摘要
197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在多党合作事业上,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每年一次中共中央领导人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不定期召开中共中央和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小型座谈会;定期召开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专题讨论会议等。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写入了宪法序言,以宪法保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与发展。
2005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重申了“十六字方针”是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
——摘编自陈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在中国破产的原因。(6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谈谈近代以来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带来的启示。(8分)
18.[近代以来国际法的发展](14分)
材料一
无论是来自欧洲文明的国际法,还是其他非西欧文明下的各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从其本源来看并不具有人类社会全体的共有性质。国家主权和平等的理念在当时并不具有普适性,并非生来具有全人类共有文明的性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无直接关联。这里所说的“普适性”是指普遍适用、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国际法的普适性即国际法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遵守的现象。为什么唯独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法最后取代了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多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法律规则呢?如果我们考察其历史,就会发现作为法律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际法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其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有时还伴随着武力与殖民。
——摘编自何力《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国际法史与文明互融》
材料二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法成为实现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承担者。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为了维护一定的国际秩序,国际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为国际多边主义行为或多极格局提供更多的制度性保障。国际法所调整的对象也已经由军事和外交等高级政治领域向经济、社会、环境等低级政治领域的不断扩展,同时,基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增加,国际法的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呼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保护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摘编自李伯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的角色定位、价值因应与制度供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的主要特征。(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国际法发展的原因和意义。(8分)
19.[法治与德治](12分)
材料
在人类文明形成的轴心期,德治与法治的萌芽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两种治理模式都是以人之德性为根基的善治模式。德治的思想萌芽始自于《尚书》中的以德配天思想以及先秦的孔子之德政与孟子之仁政之中。法治思想开端于先秦儒家荀子的隆礼重法的思想以及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与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法治思想。
——摘编自徐佰义《德治与法治的伦理溯源》
请以“法治与德治”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历史评分细则
1.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文武分职,有助于制约大臣的权力,防范大臣对君主的威胁,故A项正确;材料与政府运行效率无关,排除B项;此时并未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排除C项;此时职官制度完善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2.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以“僭伪”、“岛夷”称呼其它政权,将自己称为“神州之上国”,意在确立起自身的合法权威,以强调政权的正统性,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北魏完成了封建化,排除A项;材料并未讨论称呼与孝文帝改革的关系,排除C 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 D项。
3.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下形成的泛血缘关系,对科举选拔人才形成了干扰,破坏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故 A 项正确;使科举制无法发挥实际功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判断座主等势力代表士族的利益,排除 C 项;材料内容与藩镇割据形成无关,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吕氏乡约》以儒家的礼义作为约束乡民的依据,意在构建儒家伦理主导的社会秩序,故C 项正确;律令与乡约的结合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项;此时的乡约属于民间自发约定,不具备行政职能,排除B项;仅根据材料得不出开启理学世俗化的结论,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要求办事不力的官员辞官,有助于激励在任官员积极工作,故C项正确;材料与皇权的随意性无关,排除A 项;材料为官员考核,与选拔官员无关,排除 B 项;肃清了腐败行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D 项。
6.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强调“约十万户而举一人”去“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这类似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事实上给予了国民参政的权利,故B项正确;化解阻力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改革是否赢得群众基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这一主张的实践结果,不能得出官僚制度得到革新,排除 D项。
7.答案: 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清政府在黑龙江的教育政策强调培养符合封建传统道德的家庭妇女,体现出传统封建社会对于近代女子教育的束缚,故D项正确;材料与家庭结构的变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女子教育内容,与妇女地位提升无关,排除 B项;材料未涉及实践效果,排除 C项。
8.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彰显主权独立,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故A项正确;此时并未形成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排除B项;中印条约有助于解决争端,排除C项;70年代,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排除D项。
9.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少数民族干部的出现,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能力,加强了少数民族的自治能力,故C项正确;确保协调发展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基层民主制度是否完善,排除B项;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法错误,排除D项。
10.答案: 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道德模范的涌现,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现,故D 项正确;道德模范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关,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该评选普遍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排除 B 项;材料不足以证明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排除 C 项。
11.答案: 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流的抽签制度,能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与到政治中来,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故 C 项正确;雅典的民主主体并未因此扩大,排除 A 项;公职抽签制度仅有公民能够参与,将妇女和奴隶等排除在外,并未贯彻人生而平等原则,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贵族和平民矛盾的激化,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答案: 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语的推广有助于强化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不能涵盖材料所述的全部时间段,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国民教育范围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并未比较王权与教权的高低关系,排除 C项。
13.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早期,英国国王依然保持有部分特权,这反映出君主立宪制度仍不够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所处时期尚未出现内阁,排除A项:议会改革发生在19世纪,排除C项;《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D项。
14.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条款的出现,反映出对人的重视和关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故B项正确;清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得到协调,排除C项;有效确保的说法得不到证明,排除D项。
15.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职等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官员按工作内容和职责轻重取酬,极大提升了官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该制度与政府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无关,排除B 项;材料看不出美国财政状况,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冗官的风险,排除D项。
16.答案:
(1)特点:注重时代需求;选官方式多样;为维护统治服务;注重德才兼备。(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历史经验:注重人才选拔的实用性;重视人才的多元化;克服特权思想,维护公平程序。(每点2分,任答 2 点得 3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原因:废除科举制后,人事制度陷入混乱;西方文官制度显现出巨大效能;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
评价: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西方文官制度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近代中国的守旧势力依然强大。(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特点:依据“在西周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加强思想控制”推导出注重时代需求;依据“每个时期的人才选拔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推导出选官方式多样;依据材料主干内容推导出为维护统治服务;依据“而无论春秋战国时期的选拔贤士、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及科举制度的人才标准都有品行要求”推导出注重德才兼备。
历史经验:依据“各诸侯国家为取得争霸战争的胜利,纷纷推行礼贤下士和奖励军功的选官制度。”推导出注重人才选拔的实用性;依据“每个时期的人才选拔方式也不是唯一的,以清朝为例,人才选拔方式主要是科举制度,除此之外还有荐举制度以及特设翻译科等,以适应人才选拔的多种需要。”推导出重视人才的多元化;依据“除此之外还有荐举制度”“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弊端推导出克服特权思想,维护公平程序。
原因:依据“清末废科举后,人事管理制度一度陷入混乱和无序状态”推导出废除科举制后,人事制度陷入混乱;依据“文官制度正在发挥着巨大效能,焕发着无限生机”推导出西方文官制度显现出巨大效能;依据“新兴资产阶级政权引入了西方近现代文官制度建立起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文官制度”并结合所学推导出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评价:依据“近现代西方国家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的文官制度”推导出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依据“因其两官分途的本土不适性”推导出西方文官制度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依据“一些封建残余的保留对制度实施的阻滞而没有实现为国选贤的目的”推导出近代中国的守旧势力依然强大。
17.答案:
(1)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政党林立,成员复杂,斗争激烈;政党活动缺乏群众基础;中国当时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发展的环境;封建势力强大。(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特点: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得到日益完善和丰富;多党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多党合作走向法治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启示: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要不断完善发展,勇于创新;政党政治的发展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依据此时时代背景推导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依据“民国初年政党林立、党派众多,前后达300多个近似政党的组织”“政党组织的骄纵失态和党争”推导出政党林立,成员复杂,斗争激烈;依据“这就造成了众多民众希望靠恢复帝制来结束纷乱的政党政治”推导出政党活动缺乏群众基础;依据所学知识推导出中国当时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发展的环境;依据“袁世凯开始极力遏制政党力量以削弱民主思想和民主势力的影响”“‘宋案’,的发生和第一届国会的解散”推导出封建势力强大。
(2)特点:依据图标相关内容推导出多党合作的方针政策得到日益完善和丰富;依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具体形式主要有:每年一次中共中央领导人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不定期召开中共中央和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人士小型座谈会;定期召开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专题讨论会议等。”推导出多党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依据“以宪法保障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与发展”推导出多党合作走向法治化;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推导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启示:依据近代以来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推导出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要不断完善发展,勇于创新;政党政治的发展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18.答案:
(1)主要特征:源于欧洲,由欧洲国家主导形成;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以殖民手段扩展到世界,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点。(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原因: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问题增多;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适应了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意义:有助于加强各国的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一定的国际秩序,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保护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1)主要特征:依据“建立在欧洲文明基础之上的国际法最后取代了其他非欧洲文明的多种国际法律规则体系,成为世界唯一的国际法律规则”推导出源于欧洲,由欧洲国家主导形成;依据“这里所说的“普适性”是指普遍适用、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国际法的普适性即国际法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遵守的现象”推导出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依据“法律文明一部分的欧洲国际法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其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有时还伴随着武力与殖民”推导出以殖民手段扩展到世界,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结合所学知识,国际法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推导出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
(2)原因:依据“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推导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问题增多;依据“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推导出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依据“国际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为国际多边主义行为或多极格局提供更多的制度性保障”推导出适应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影响:依据“国际法成为实现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承担者”并结合所学,推导出有利于加强各国的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依据“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法成为实现国际社会基本秩序的重要承担者”推导出有利于维护一定的国际秩序,促进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依据“国际法的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呼唤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导出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依据“才能更好地保护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推导出有利于保护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答案:
论题: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治理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论证:“法治加德治”型治理组合模式是中国古代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巩固政权,结合儒家民本思想和法家法治思想而形成的主要的社会治理模式。
早期中国,统治者已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受到推崇。秦朝以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被后世所继承,通过“律、令”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儒家知识分子“春秋决狱”、以经注律、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进程,礼法进一步融合。唐代编纂的《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实现了礼法合一,法律儒家化完成。宋代出现了用乡约进行基层教化的现象。明清时期,用律令解释具有道德规范性质的“圣喻”已普遍化,乡约与法律合流,成为社会治理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礼法并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促进了国家治理,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
论题:根据材料提到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任选其一或者加以组合。论证:按照问题要求,可以从中国史或世界史来论证。如果选择中国古代史的社会治理模式,结合所学,古代中国社会治理采用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阐述其含义及发展历程,然后论述礼法的结合,结合所学,组织相应答案。
10—12分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紧密,材料充分,论证严谨,表述准确
7—9分 观点比较明确,史论结合比较紧密,材料比较充分,论证比较严谨,表述比较准确
4—6分 观点不够明确,史论结合不够紧密,材料不够充分,论证不够严谨,表述不够准确
0—3分 观点不明确,史论结合不紧密,材料不充分,论证不严谨,表述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