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段材料反映了( )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内外服制扩大统治
C.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 D.周天子权力的强化
3.商鞅变法时,曾做出这样的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源于( )
A.打击贵族的现实需要 B.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
C.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 D.地方行政区划的革新
4.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西域备受推崇
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5.与汉印严谨、整饬、端庄典雅的基调不同,两晋南北朝的印章渐失匀整、工稳气象,而趋于恣肆消散,章法自由率意,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受政权更迭、战乱频繁的影响 B.外来文化的影响深刻
C.民众的审美取向发生巨大变化 D.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
6.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 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7.“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指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长安大雁塔题名,以资纪念,这是非常荣耀的事。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赋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营造了读书进取的社会风气 B.选拔标准异常严苛
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创新 D.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8.自汉至隋,以他官居宰相职的现象很少见,然而到了唐朝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君主可以用各种名号使
其他官员具有宰相的资格,如参掌机务、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种名号较为随意,并不统一和固定。这表明当时( )
A.地方官员升迁渠道拓展 B.中央行政制度日趋完善
C.皇帝试图强化君主专制 D.政府决策效率不断提高
9.宋代发运使是国家财计系统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事关京师供给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主要负责漕运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与转运使并无隶属关系。由此可见,发运使的设置( )
A.促进了商品经济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大大削弱了相权 D.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10.对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南宋以后的学者多将他看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异端,而近代资产阶级学者则把他捧到天上,好像在千年前他就是一个为资本主义世界设计的大人物。20世纪50—70年代,史学界普遍接受列宁的评价“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进入80年代以后“抑王扬马”的观点又流行一时。900多年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跌宕起伏、毁誉不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下列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A.南宋学者因距离变法的时间最近,故理解最为准确
B.近代学者因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故观点更为合理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11.金朝的猛安谋克,是以军事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军事组织,其成员平时在各自部落内从事狩猎、捕鱼劳动,一遇战争,青壮年便应征召去打仗,并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据此可知,猛安谋克制度( )
A.维护了金朝统治秩序 B.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
C.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D.保留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
12.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驿道制度( )
A.加强了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 B.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推动了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 D.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
13.岳飞《满江红》中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视金人为“胡虏”。金世宗统治时期注重翻译中原地区的历史著作,强调“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史时,规定:“(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修成《辽史》《金史》《宋史》。以上现象表明( )
A.政权对峙使民族矛盾激化 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C.传统儒家修史思想的变化 D.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
14.宋之前,人们饮食方式多是一人一案、按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的分食制;到了宋代,同坐而食与共器共餐的合食制逐渐成为了主流饮食方式,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茶肆酒馆中人们围桌而食,宋代欧阳修也用“共食唯恐后”来描绘合食。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临街而市制度引发社会变革 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理学思想影响日常饮食风俗 D.经济重心南移促使阶层流动
15.明中后期,赣南地区烟草、蓝靛、甘蔗、花生、苎麻、竹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无论是作物品种还是种植面积,都获得了很大发展。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赣南地区( )
A.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D.农民对粮食需求的减少
16.明代科学家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共十二卷,每卷都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而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这说明( )
A.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交流 B.西方文化严重冲击传统思想
C.中国科技特征发生根本性转变 D.明末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栗,陈陈相因,充溢漏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武帝的大臣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从公元前119年起,对市场的交易、车辆和财产开征新税,以补充从产品征收的实物税和人口税的不足……一种重五铢的新铜钱被定为法定货币。六年后私铸被禁止,也许禁止令很有效;国家完全控制了铸造新铜钱的资源……政府采取措施,把当时仍由私人经营的采矿权收归国家直接单独控制。结果,在产区设48名专使,以监督铁制品的制造和分配;另外34名专使管理盐的生产和销售……为了缓和局部的或暂时的短缺和防止投机倒把,它还设置官署来稳定物价和协调运输。
——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描述的盛世景象名称,并分析其出现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并概括其表现。(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朱元璋于1382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了大学士……其时,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明成祖即位后,“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此时内阁大学士相比朱元璋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与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洪熙、宣德年间,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阔权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到了嘉靖朝,首辅制度形成,在朝位座次上,内阔首辅已经超过了尚书。可以说内阁首辅虽天实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
——摘编自李子龙《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内阁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尤其是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的10年里,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外奏章无不经由内阁票拟,特别是在皇帝怠政的时候,票拟更是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内阁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内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或者延缓最高决策的制定。阁臣工作的效率、封驳奏章的次数以及人员的素质,对行政效能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改变皇帝的意志。内阁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大多都有师保关系,他
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显然要多于其他大臣。
——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朝内阁权力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内阁制度在明代政治中的作用。(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南开大学历史系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
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三 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早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日: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早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选自洪亮吉《意言·治平篇》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清朝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并概括材料二中提出的具体应对措施。(8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认识。(4分)
德保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A B A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B B A
1.D
【解析】据所学可知,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开始出现,其典型表现就是随葬物品数量的多少,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现了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说明该遗址出现了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故选D项;薄如蛋壳黑陶的出土说明龙山文化制陶业的发展情况,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A项;大量的稻米的出土说明良渚遗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B项;黄铜片等金属物的出土说明仰韶文化姜寨遗址手工业的发展,与“贫富分化”无关,排除C项。
2.C
【解析】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由“国”、“家”、“室”、“子弟”等信息可得,这体现了家与国之间的联系,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的表现,所以上述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故选C项;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是盛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西周,而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在夏朝,二者时间上不一致,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不是内外服制,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而没有与其他时间进行对比,所以不能得出周天子权力强化的结论,排除D项。
3.C
【解析】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而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犁牛耕的不断推广,故选C项;此项属于政治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革新中国的家庭结构是材料的表层意思,不属于原因,排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用法律的形式巩固小农经济无关,排除D项。
4.C
【解析】“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是西域的物产,“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是中原的技术,说明此时中原和西域开始交流,而这一切则源自张骞的“凿空”,故选C项;“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些物产不一定是商品交换的产物,而是物种交流的结果,排除A项;“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这种现象是先有中原与西域的交流,然后有丝织品的受欢迎,而不是因为丝织品推动中原与西域的交流,排除B项;“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首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物产的增多产东能说明农业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
5.A
【解析】据材料“印文纵放不羁,且将军与武官的印章逐渐增多”可知,将军与武官的印章增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晋南北朝设置的将军和武官数量增多,侧面反映了当时政局不稳,且印文放纵不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追求自然的风格,侧面体现了玄学发展对印文风格的影响,而玄学发展与当时战乱频繁的时局息息相关,故选A项;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且“章法自由率意”体现的是追求自然的风格,这一定程度上是玄学发展对印文风格影响的结果,与外来文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印章与政治相关,并不在民间大范围流通,其文风的变化与民众审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兴盛,南北朝时期走向衰落,且士族门阀发展与印文风格关系不大,排除D项。
6.B
【解析】据材料“交通枢纽......商业城市”可知,大运河的开通,扬州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运河最南端的余杭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隋朝统一之后开通了大运河,而不是运河的开通促进了隋朝的统一,排除C项;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国家内部南北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7.A
【解析】据材料“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长安大雁塔题名,以资纪念,这是非常荣耀的事”可知科举及第为社会大众所追求,故选A项;材料没有说明科举制是如何选拔官员的,排除B项;题名甚至是赋诗是一种纪念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书法,但不能说科举制下的题名可以推动书法的发展创新,排除C项;雁塔题名是科举制带来的影响,但我们无法得知科举制是否为主要途径,唐朝除了科举制, 还有门荫入仕,以及流外入仕,排除D项。
8.C
【解析】据材料“以他官居宰相职……唐朝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可知,唐朝时期以他官居宰相职的现象屡见不鲜,有利于制约宰相权力,有效限制相权,起到了加强君权的目的,故选C项;材料强调君权的加强,且宰相为中央官员,与地方官员升迁渠道是否拓展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中央官制的完善,但材料只涉及宰相一职,无法体现整个中央行政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强调唐朝以他官居宰相职的现象,其目的是分化、制约相权,强化君权,并没有涉及政府决策的步骤、过程以及结果,无法体现决策效率是否提高,排除D项。
9.B
【解析】据材料可知,发运使负责漕运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地方,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故选B项;发运使是中央在政治上加强对地方财政控制和监察的官职,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关系,排除A项;发运使的职责是负责中央对地方漕运及监管茶盐、赈灾、按察等,与相权无关,排除C项;积贫积弱是由于冗官冗兵,而不是因为发运使的设置,排除D项。
10.C
【解析】由题干可知,对王安石的评价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结论,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着900多年的‘社会气候’”可知,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不同,所以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能会受到特定时代背景的影响,故选C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南宋学者也不是王安石变法的见证者,所以不会因为他们距离变法时间最近而理解最为准确,因为评价一般受制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排除A项;评价历史人物要看评价者的立场和所处的时代,还受所占有资料的多少限制,但是并不能单纯因为近代学者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多,就说其观点更为合理,排除B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一般是要求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一分为二的评价,所以标准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排除D项。
11.B
【解析】据题干“其(猛安谋克)成员平时在各自部落内从事狩猎、捕鱼劳动,一遇战争,青壮年便应征召去打仗,并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可知该制度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故选B项;题干述及的是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特点,而不是其作用,排除A项;据所学,金朝猛安谋克制度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C项;据所学,金朝是女真族所建立,而不是契丹族,排除D项。
12.A
【解析】据材料“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驿道四通八达,通向全国乃至境外,范围广,加强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即有利于加强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故选A项;材料强调驿道制度的作用,与长途贩运贸易(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的兴盛无关,排除B项;驿道主要及时传递国家政令,而非推动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排除C项;驿道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专制主义(专制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居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独揽国家一切大权),排除D项。
13.D
【解析】据材料岳飞视金人为“胡虏”,到金世宗大力推崇汉文化,再到元朝修史将辽金少数民族政权和汉人的宋政权同时并列,同为正统,这一过程反映出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界限在逐渐淡化,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故选D项;据“金世宗统治时期注重翻译中原地区的历史著作……修成《辽史》《金史》《宋史》”信息无法得出政权对峙使民族矛盾激化的结论,所以这一结论是片面的,排除A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材料的主旨是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的结论不足以概括材料的核心主旨,排除B项;修史思想由儒家传统的夷夏之防转变为华夷一体的变化是形成材料中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
14.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之前,座席按照身份尊卑等级依次而坐,严守礼法,而宋代时,人们同坐而食,共器共餐,合食制成为主流,说明原有的等级观念发展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观念,故选B项;临街而市制度反映的是坊市制度被打破,也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理学宣扬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会对南方的阶层关系产生影响,材料没有南北方的对比,看不出南北方的差异性,排除D项。
15.B
【解析】据材料“明中后期,赣南地区烟草、蓝靛、甘蔗、花生、苎麻、竹木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无论是作物品种还是种植面积,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可知明朝中后期,经济作物种植的品种和面积扩大,说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故选B项;经济作物种植可以增加农户收益,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农业生产进步,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人口增加,农民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排除D项。
16.A
【解析】据材料“其中的理论依据大多出自《天学初函》及各种传教士著作”可知,中国科学家吸收了传教士所传理论,说明传教士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思想界,排除B项;据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特征依然是以实用为主,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书中采纳西方的科学理论,不能代表整个自然科学的构成,且自然科学涉及面比较广,并非主要是物理学,排除D项。
二、材料题
17.【答案】 (18分)
(1)盛世景象:文景之治。(2分)
原因:①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教训;②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每点3分,共6分。)
(2)变化:由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积极有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分)
表现:①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重税;②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③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④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每点2分,共8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汉的统治。第一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第二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表现。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考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18.【答案】(14分)
(1)变化:①明太祖时期,内阁只是顾问机构,不得参与机要;②明成祖时期,地位有所提升,但大学士官职仍然较低;③洪熙、宜德年间,地位提升,取得票拟权;④嘉靖朝,地位达到顶峰,首辅地位超越尚书,拥有了相权的地位。(每点2分,共8分。)
(2)作用:①多功能辅政;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③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行政运行缺陷;④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⑤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意思对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内阁学士的官职只有五品,又不能参与机要,在朝廷里的地位并不高”得出明太祖时期,内阁只是顾问机构,不得参与机要;根据材料一“他们都是深得成祖信任的心腹,且得以参与机务,但是在官制的设置上,他们仍均为五品以下官员”得出明成祖时期,地位有所提升,但大学士官职仍然较低;根据材料一“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并且还以六部尚书来兼任,同时获得了对内阔权力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票拟’之权”得出洪熙、宜德年间,地位提升,取得票拟权;根据材料一“可以说内阁首辅虽天实相之名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了权相的地位”得出嘉靖朝,地位达到顶峰,首辅地位超越尚书,拥有了相权的地位。
(2)由材料二“具有票拟、草拟诏敕、平章政务、论思和备顾问的职能”、“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可得,多功能辅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由材料二“虽然没有决策权”、“仍然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可得,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行政运行缺陷;由材料二“百官与皇帝沟通的唯一渠道”、“把辅政职责和秘书性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可得,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由材料二“协助六部诸司等机构维持国家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行”可得,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
19.【答案】(20分)
(1)时期:1734年-1762年(或雍正和乾隆前期)。(2 分)
原因:①政治统一,社会相对稳定;②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经济不断发展;③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不断推广;④政府在税收制度方面进行改革。(每点2分,共6分,任答3点即可。)
(2)问题:①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②水旱疾疫等灾害;③社会矛盾加剧。(每点2分,共4分,任答2点即可。)
措施:①充分利用现有土地;②组织移民垦荒;③减免赋税;④倡导节约;⑤抑制兼并;⑥限制人口数量;⑦政府赈济。(每点1分,共4分,任答4点即可,照抄原文表述正确可酌情给分。)
认识:①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②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加强对人口问题的调控;③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合理;④要提高人口的素质;⑤促进人口国内外流动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时期,据材料一曲线图可知1734年-1762年。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康乾盛世)可知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不断发展;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种植不断推广;政府政策推动;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影响。
(2)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二“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可知人多地少;据材料二“水旱疾疫,……然民之遭水早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可知水旱疾疫等灾害;据材料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可知人口过多影响社会稳定,引起社会问题。第二小问措施,据材料二“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可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据材料二“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可知组织移民垦荒;据材料二“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可知减免赋税;据材料二“禁其浮靡,抑其兼并”可知倡导节约、抑制兼并;据材料二“遇有水早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可知政府赈济;结合所学可知限制人口数量。
(3)据材料二“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而户口……,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可知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据材料二“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可知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加强对人口问题的调控;结合所学可知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要合理;要提高人口的素质;促进人口国内外流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