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_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1.5分)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2.(1.5分)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
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3.(1.5分)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4.(1.5分)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 )
A.法家思想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关中地区社会矛盾尚未激化
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5.(1.5分)秦律中有一系列与“孝”相关的内容,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秦朝的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强调儒家的教化功能
C.确立了外儒内法策略 D.进一步完善法家学说
6.(1.5分)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 划定疆域 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借鉴了西周制度
7.(1.5分)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开通大运河 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8.(1.5分)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1.5分)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吉享嘉宾,皆以为先”( )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 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 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10.(1.5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B.江南地区经济潜力得到完全开发
C.南方经济的发展源于统治者重视
D.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已经丧失
11.(1.5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五凉统治者大都崇尚佛教,因而佛学繁荣,因而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权为稳定社会而“推重儒家治道”。这一文化格局的形成( )
A.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B.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C.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D.孕育着新的文化活力
12.(1.5分)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运筹帷幄,政令已出,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被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13.(1.5分)唐玄宗在位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4.(1.5分)“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15.(1.5分)唐高宗废尚书令,新设形同宰相的“北门学士”;唐玄宗以协助政务为由“临时”命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并使其拥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定制。唐代设立翰林学士意在( )
A.消弭权臣擅政隐患 B.倡导重文轻武方针
C.提高宰相文化水平 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16.(1.5分)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17.(1.5分)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
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
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18.(1.5分)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体制,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从而形成“三省长官合议政事,尚书奉而行之”中央行政体制的新形式。据此可知( )
A.强化了三省之间的制衡
B.保证了国家的科学决策
C.缩小了尚书省长官职权
D.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
19.(1.5分)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对文成公主赞誉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
A.密切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B.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治理
C.增进了汉藏的贸易往来
D.开创了古代中国和亲政策
20.(1.5分)“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1.(1.5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22.(1.5分)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 )
A.扩大地方权力 B.推进民族交融
C.提升文官地位 D.加强财政管理
23.(1.5分)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只读书明理,不但非真知,而且会造成脱离实际,朱熹( )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B.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C.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
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
24.(1.5分)“王安石变法”这个约定俗成的历史专用名词出自明代的《宋史纪事本末》,长期为史学界所沿用。但20世纪晚期以来,用“熙丰变法”取代“王安石变法”的表述已被宋史学界广泛接受。由此可知( )
A.后期研究比前期的更科学
B.历史研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C.约定俗成的历史缺乏价值
D.王安石的历史地位一落千丈
25.(1.5分)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数量的增加 B.选官制度的改革
C.政治环境的改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26.(1.5分)金宋在边界附近设置“榷场”,作为双方贸易的场所,下表是金朝视角金宋榷场发展的历史分期。综合下表信息( )
时间 特点 原因
1120﹣1125 酝酿阶段 金企图取代辽的地位;南宋企图联金复燕
1141﹣1206 发展阶段 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
1206﹣1234 衰落阶段 南宋开禧北伐后,金蒙宋关系恶化
A.互市贸易推动了民族认同
B.政权并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榷场演变反映了金宋关系
D.宋在边境贸易中由弱变强
27.(1.5分)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辽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 )
A.四等人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28.(1.5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
C.改善自然环境 D.完善选官制度
29.(1.5分)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30.(1.5分)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
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
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31.(1.5分)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
32.(1.5分)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 )
A.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
B.创作上扎根于市井社会现实
C.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
D.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基本的民族格局,以华夏共同体——汉族的前身“汉人”为主要角色,多民族共同体有所发展:第一,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进一步加深,一些地区得到开发,使这些地方得到开发和华夏化;还有多支来源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因迁徙到华夏之地,例如羌、南匈奴、南郡蛮等等。这些历史现象的发生,使汉民族得以壮大,由于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共性、同质性的增强,使得各少数民族的政治与华夏认同感加强
——摘编自史党社《东汉时期的民族交融及历史启示》
材料二 随着北方民族文明交融,迁徙至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超越了一直被强加给自己的“夷狄”观念,开始主张自身即为“中华”,开始出现将这些民族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原王朝或正统王朝的主张。随着南北民族交融进程的加快,南朝人也认为,胡、越一心者也”“夷狄吾民,斯事一也”。南朝后期,彼此往往互相诋毁。但此时吴虏之区分似已由民族与地域概念发展而成南北政治阵营概念。
——摘编自冯剑《都城规制的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发展,并分析这一发展形成的主要原因。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至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
——冯芸《宋朝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婚姻必由于谱系”之风一直绵延到唐朝,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的“东床快婿”。(东晋太傅郗鉴选中丞相王导之侄,不修边幅、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婿,嫁女与之。),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本朝显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富商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实际上,门第无足称道,且生活贫困,所以成为达官和富室择婿的对象。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有些士大夫为了贪图资财,民间甚至发展到“以财论婚”的地步。
——改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北宋“择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田赋方面)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汉武帝以后加征3前,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对财产总额征税“税民资”
材料二:唐朝实行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御的茂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租庸调制的基础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税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相对于租庸调制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3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列为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图。
材料二: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地方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与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加强地方控制的措施,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文字版_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1.5分)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现代 楷书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象形文字的特点及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据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及农业产生的意义分析作答。
【解答】据材料“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可知,开荒之后从事简单农事活动。因此,D项正确;
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排除A项;
“农”的创制说明人类会使用工具从事劳作,即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已经从渔猎采集逐渐发展到农业生产;
题干主旨是“农”字的创制来源,不是其书法特点,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象形文字的特点及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5分)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淡出政治体系之外
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信息是“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
【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民本理念,排除;
B.西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
C.政治的神权色彩虽然淡化,但并未完全消失;
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相对于商朝来说,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国家治理对神权的依赖减弱,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1.5分)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
B.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
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结合材料“田里不鬻”“不准土地买卖”“土地买卖……比较多”“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得出西周时期;战国时期。这说明随着土地私有化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
A项趋向激烈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
材料和经济形态无关,排除C项;
材料没涉及生产工具,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1.5分)张岂之在《中国历史》中写道:秦始皇时代,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指河南函谷关以东地区)……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 )
A.法家思想已不适应统治需要
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
C.关中地区社会矛盾尚未激化
D.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分析】本题考查秦亡汉立,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秦帝国的反抗力量主要活动于关东.....秦末大起义中数十家反秦武装力量也均崛起于关东;而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该学者意在强调关东地区社会各阶层对秦王朝统治的怨愤,说明六国旧地对秦统治缺乏认同感;
法家思想有利于巩固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并不是完全不适应秦朝统治需要的;
秦始皇时期,关中和关东都以铁犁牛耕条件下的小农经济为主;
材料未提及关中地区社会矛盾问题,且选项也不符合史实。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秦亡汉立,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1.5分)秦律中有一系列与“孝”相关的内容,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秦朝的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强调儒家的教化功能
C.确立了外儒内法策略 D.进一步完善法家学说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法律,解题关键信息是“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
【解答】A.根据材料“其中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等信息分析可知,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B.材料是秦律,是法令,排除;
C.董仲舒儒学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与材料不相符;
D.材料不涉及对法家学说的发展和完善,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法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6.(1.5分)如表是“封”和“郡”的金文,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县制的建立( )
封 郡
释义 释义
植树为帜 划定疆域 驻军守土 为君主管理地方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国家统一 D.借鉴了西周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郡县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封”和“郡”的金文释义和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作用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可知,“封”的金文释义是植树为帜、驻军守土;“郡”的金文释义是为君主管理地方。因此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故B项正确;
从表格信息不能看出统治区域的扩大,故A项错误;
表格信息未体现国家统一,故C项错误;
西周实行分封制,郡县制的建立并没有借鉴西周地方管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的意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1.5分)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开通大运河 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需要考生掌握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解答】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推恩令,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排除A项;
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战国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1.5分)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关键词是“董仲舒”“加强中央集权”。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迎合了大一统的需要。
A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B为孟子的思想,排除。
C是孔子的思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9.(1.5分)如图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吉享嘉宾,皆以为先”( )
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 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
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 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需要考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被中原汉族崇尚,B项正确;
仅凭材料不能说明民族间的隔阂消失,排除A项;
材料反映了中原民族与外族的交融,并非是“异化”;
华夏认同是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D项信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魏晋时期“烧烤”画像砖为背景材料,考查魏晋时期民族交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10.(1.5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B.江南地区经济潜力得到完全开发
C.南方经济的发展源于统治者重视
D.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已经丧失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考生可根据材料“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分析。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A项正确;
B项扩大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程度,排除B项;
南方经济发展源于北方人口的南迁,排除C项;
魏晋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1.(1.5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的五凉统治者大都崇尚佛教,因而佛学繁荣,因而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权为稳定社会而“推重儒家治道”。这一文化格局的形成( )
A.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B.取决于统治者的喜好
C.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D.孕育着新的文化活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要求学生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地区......佛学繁荣......东晋政权......玄学盛行......北朝诸少数民族政权为稳定社会而‘推重儒家治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佛教思想,也有儒家治国思想,孕育着新的文化活力;
材料中没有体现南北经济差距,排除A项;
统治者的喜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2.(1.5分)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运筹帷幄,政令已出,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被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解题关键信息是“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王导联合南北土族,运筹帷幄,政令已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
【解答】A.材料无关外戚,排除;
B.根据“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导联合南北土族,政令已出,专任征伐”等信息分析可知,门阀势力较为强大,B正确;
C.材料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因此不涉及中央集权被削弱;
D.材料反映的是门阀政治,而不是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3.(1.5分)唐玄宗在位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考生可结合唐玄宗时期的政治制度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是开元盛世;
A是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的盛世,排除;
B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排除;
D是清朝时期的盛世,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素养。
14.(1.5分)“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中央集权,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局面是藩镇割据。由题干可知,俨然是“国中之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根据材料“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虽称藩臣,材料内容体现了地方力量壮大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局面是藩镇割据,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文武将吏,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也”的现象,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中央集权,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1.5分)唐高宗废尚书令,新设形同宰相的“北门学士”;唐玄宗以协助政务为由“临时”命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并使其拥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翰林学士承旨成为定制。唐代设立翰林学士意在( )
A.消弭权臣擅政隐患 B.倡导重文轻武方针
C.提高宰相文化水平 D.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结合题干“唐玄宗以协助政务为由‘临时’命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宪宗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并使其拥有独立的办公机构,与帝、相共商国家大事”及唐代加强专制的措施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唐玄宗以协助政务为由‘临时’命翰林学士帮助皇帝起草诏书;唐宪宗命翰林首席学士掌制诏印,与帝,翰林学士的设立主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从而巩固了皇帝的专制统治;
“消弭”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
唐代没有重文轻武的方针,排除B项;
翰林学士的设立主要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不是提高宰相的文化水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
16.(1.5分)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材料中门下省的官员批驳皇帝的制书,反映了当时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没有决策权;
材料中的门下省正常运行,不能说明削弱皇帝独尊地位;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三省六部制正常运行,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三省六部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17.(1.5分)安史之乱后,全国户口从九百万户骤减到一百九十余万户,虽然其中有相当人口是在战乱中死亡,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 )
A.标志着唐朝社会由盛而衰
B.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
C.使得均田制出现瓦解趋势
D.促进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解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户口秩序混乱,土地兼并严重,B项正确;
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标志是安史之乱,并非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伴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继续推行,排除C项;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工具,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1.5分)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体制,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从而形成“三省长官合议政事,尚书奉而行之”中央行政体制的新形式。据此可知( )
A.强化了三省之间的制衡
B.保证了国家的科学决策
C.缩小了尚书省长官职权
D.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效率
【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贞观年间,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从而形成‘三省长官合议政事,尚书奉而行之’中央行政体制的新形式”,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其影响解答。
【解答】依据材料“贞观年间,唐太宗深察其弊,是谓政事堂’,尚书奉而行之’中央行政体制的新形式”可知,为了避免三省之间推诿,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故D项正确;
政事堂的设置强化了三省之间的配合,而非制衡;
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说法过于绝对化;
缩小了尚书省长官职权,材料中没有描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1.5分)唐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对文成公主赞誉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
A.密切了汉藏的文化交流
B.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治理
C.增进了汉藏的贸易往来
D.开创了古代中国和亲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的主旨,结合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可以看出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唐朝时期西藏还没有纳入中央行政规划,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对文化的影响,不能体现贸易往来。
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和亲政策,因此D项中的“开创”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0.(1.5分)“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考查三教合一的相关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答】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一起品茗畅谈。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故A项正确。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时间不吻合。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故C项错误。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虎溪三笑”的故事为切入点,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是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儒家学者创立了理学,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21.(1.5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书变化丰富,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题干中的四幅书法作品分别为行书、篆书,故D符合题意;
ABC选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B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2.(1.5分)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 )
A.扩大地方权力 B.推进民族交融
C.提升文官地位 D.加强财政管理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本题根据关键信息“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进行分析。
【解答】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带来的是地方权力的弱化;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族交融状况;
材料强调的是对财政的管理,无法得出文官地位;
根据材料“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可以看出,这是北宋初期,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3.(1.5分)朱熹指出,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如果只读书明理,不但非真知,而且会造成脱离实际,朱熹( )
A.系统阐释了格物致知的认识体系
B.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C.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
D.推进了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明理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的把握。
【解答】材料与格物致知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
材料“要把对封建道德义理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体现的是朱熹主张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明白封建道德义理;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主张,排除C项;
材料与儒学传统伦理观的思辨化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1.5分)“王安石变法”这个约定俗成的历史专用名词出自明代的《宋史纪事本末》,长期为史学界所沿用。但20世纪晚期以来,用“熙丰变法”取代“王安石变法”的表述已被宋史学界广泛接受。由此可知( )
A.后期研究比前期的更科学
B.历史研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C.约定俗成的历史缺乏价值
D.王安石的历史地位一落千丈
【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研,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晚期,说明历史研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期研究比前期的更科学表述过于绝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定俗成的历史缺乏价值表述错误;
对王安石变法称呼的变化无法说明王安石的历史地位一落千丈,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史学研,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5.(1.5分)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这主要是因为( )
A.人口数量的增加 B.选官制度的改革
C.政治环境的改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地位低下,故政治环境的改变是宋朝“做人莫做军”情形出现的原因;
人口数量和材料无关,排除A;
唐宋都实行科举制,排除B;
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6.(1.5分)金宋在边界附近设置“榷场”,作为双方贸易的场所,下表是金朝视角金宋榷场发展的历史分期。综合下表信息( )
时间 特点 原因
1120﹣1125 酝酿阶段 金企图取代辽的地位;南宋企图联金复燕
1141﹣1206 发展阶段 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
1206﹣1234 衰落阶段 南宋开禧北伐后,金蒙宋关系恶化
A.互市贸易推动了民族认同
B.政权并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榷场演变反映了金宋关系
D.宋在边境贸易中由弱变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需要考生掌握榷场出现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发展阶段”“皇统和议后长期和平;金宋均想从中获益”可知,双方保持和平局面,互通有无,金蒙宋关系恶化”可知,双方关系破裂后,可见宋金关系影响榷场发展,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民族认同的强化,排除A项;
政权并立导致民族关系恶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材料不能说明宋朝实力变强,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1.5分)随着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辽确立了一种“因俗而治”的管理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 )
A.四等人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依据材料“因俗而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巩固统治,南面官负责汉族事宜,体现了“以国制治契丹,根据不同民族特色进行因俗而治的特点;
A项是元朝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的表现,排除A项;
C项是金朝的制度创新,排除C项;
D项是元朝的地方制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8.(1.5分)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
C.改善自然环境 D.完善选官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需要考生掌握行省制度的内涵及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行省制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辖;
行省犬牙交错,意在限制地方政治实力;
行政区域的划分不会改善自然环境,排除C项;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涉及选官制度。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9.(1.5分)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分析】本题考查了金朝君主专制的加强,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根据材料信息“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并不说官僚体系已经完善,故A项错误;
B.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将宗室大贵族排除在外是为了加强君权,且材料中未涉及宗室素质下降的相关内容;
C.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将宗室大贵族排除在外是为了加强君权,且材料中未涉及吏治腐败严重的相关内容;
D.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将宗室大贵族排除在外,巩固了皇权,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金君主专制的加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0.(1.5分)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
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
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时,南方人在政治上。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宋代完成之后,也带动了南方教育与文化的进步;
士族阶层在东晋之后逐步走向衰落,至宋代时,士族阶层已基本消亡;
材料主要表现“南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没有涉及“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崇文抑武”是宋代重要的政策,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举制,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1.(1.5分)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 )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分析材料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在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可以得出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故排除B;
南宋时期的政策不是休养生息的政策,故排除C;
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地区发展快不是江南地区滞后,故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侧重于考查考生理解作答的能力。
32.(1.5分)元朝时,作为坊间文化的元曲常常在人物台词中尽显批判锋芒,痛斥“不读书最高,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 )
A.风格上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
B.创作上扎根于市井社会现实
C.题材上多为矫正时弊的主张
D.语言上受到科举文章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元朝文学发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材料反映了元代市井社会蔑视权贵、厌恶拜金思想的倾向,B项正确;
材料中的语句不符合浪漫主义风格,排除A项;
材料只是指出了社会弊端,并没有提出解决的主张;
D项与材料信息明显矛盾,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基本的民族格局,以华夏共同体——汉族的前身“汉人”为主要角色,多民族共同体有所发展:第一,车汉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进一步加深,一些地区得到开发,使这些地方得到开发和华夏化;还有多支来源为“蛮夷”的少数民族因迁徙到华夏之地,例如羌、南匈奴、南郡蛮等等。这些历史现象的发生,使汉民族得以壮大,由于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共性、同质性的增强,使得各少数民族的政治与华夏认同感加强
——摘编自史党社《东汉时期的民族交融及历史启示》
材料二 随着北方民族文明交融,迁徙至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超越了一直被强加给自己的“夷狄”观念,开始主张自身即为“中华”,开始出现将这些民族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原王朝或正统王朝的主张。随着南北民族交融进程的加快,南朝人也认为,胡、越一心者也”“夷狄吾民,斯事一也”。南朝后期,彼此往往互相诋毁。但此时吴虏之区分似已由民族与地域概念发展而成南北政治阵营概念。
——摘编自冯剑《都城规制的传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发展,并分析这一发展形成的主要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汉到魏晋时期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第一问表现根据材料一“在云南和东越旧地设置郡县”等结合东汉与少数民族关系史实进行分析;第二问新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超越了一直被强加给自己的‘夷狄’观念,开始主张自身即为‘中华’”等信息归纳概括;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迁徙至中国北部”“南朝后期,常有北人南来或者南人北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
【解答】(1)表现:根据材料一“在云南和东越旧地设置郡县”结合所学可知,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仿效内地设置郡县,逐渐融入华夏内部”可知;根据材料一“各少数民族的政治与华夏认同感加强”可知。
(2)新发展:根据材料二“中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超越了一直被强加给自己的‘夷狄’观念,开始主张自身即为‘中华’”可知;根据材料二“民族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原王朝或正统王朝的主张”可知;根据材料二“南朝人也认为,胡、越一心者也’‘夷狄吾民,华夷界限日渐淡化,常有北人南来或者南人北去”等信息可知;综合材料二和所学,从经济、思想和民族发展等角度思考可得出,农耕文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改革的推动等。
故答案为:
(1)表现: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仿效内地设置郡县;部分少数民族内迁。
(2)新发展:少数民族以“中华”自居;民族政权注重正统地位。主要原因: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交流交往的加强、中原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汉到魏晋时期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至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
——冯芸《宋朝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士庶不婚的,“婚姻必由于谱系”之风一直绵延到唐朝,如《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的“东床快婿”。(东晋太傅郗鉴选中丞相王导之侄,不修边幅、坦腹东床的王羲之为婿,嫁女与之。),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本朝显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富商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实际上,门第无足称道,且生活贫困,所以成为达官和富室择婿的对象。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有些士大夫为了贪图资财,民间甚至发展到“以财论婚”的地步。
——改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北宋“择偶”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第一问结合宋代科举制的特点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特点:从材料中“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有奇才异行,亦许解送、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商人准许参加科举。
(2)变化: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是极其讲究门当户对”“榜下捉婿”可归纳出由重门阀出身到重科举及第;根据材料“同时高官显贵选择富商作为婚嫁对象的现象日益普遍”可归纳出财富逐渐成为婚姻的重要因素,可从科举制度发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传统观念的变化等角度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
(1)特点:宋代科举选拔范围扩大,商人准许参加科举。
(2)变化:由重门阀出身到重科举及第;财富逐渐成为婚姻的重要因素。
原因:唐宋科举制度发展;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或庶族地主力量增长);逐利思想抬头。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举制,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田赋方面)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汉武帝以后加征3前,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对财产总额征税“税民资”
材料二:唐朝实行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御的茂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租庸调制的基础
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税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相对于租庸调制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了赋税制度,第一问结合汉朝税役制度的特点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根据材料“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此外还有名目杂多的徭役”可概括出种类繁多,到汉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可概括出田赋大为降低;诸侯在封地内享有独立征收权。
(2)变化:根据材料“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分夏;扩大征税对象。原因: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租庸调破产。
故答案为:
(1)特点:种类繁多;国家与皇室分开征收;田赋大为降低。
(2)变化:从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产为主征收;扩大征税对象。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租庸调破产。
【点评】本题考查了赋税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列为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图。
材料二: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地方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东汉与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加强地方控制的措施,并说明其产生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问结合东汉与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不同点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1)不同:根据材料“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地图”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汉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层次为州、郡、县;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层次是道州、县,唐朝南方日益增多。
(2)措施:据材料二“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都编入禁军”可知;据材料二“宋代取消支郡,取消支郡,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长官,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影响了行政效率;造成了严重的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等方面分析宋初为削弱地方势力而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
故答案为:
(1)不同:汉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层次为州、郡、县;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层次是道州、县,唐朝南方日益增多。
(2)措施: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取消支郡;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长官,加强了中央集权;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24 12:45:07;用户:语数外;邮箱:17513682226;学号:507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