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古史相传,尧又称陶唐氏,故称唐尧,故称虞舜,禹是夏后氏人(  )
A.邦国林立的政治局面 B.即将进入阶级社会
C.国家初始形态已具备 D.部族联盟已经出现
2.(2分)1979年,河南罗山发现了商代息国贵族墓,其墓葬制度和随葬品基本上与中原商文化相一致(  )
A.青铜器已经普遍使用 B.南北方存在文化交流
C.贵族制发展日趋完善 D.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
3.(2分)公元前七世纪末期,西周王畿原邑的人民经常发出“夫谁非王之姻亲”的感叹。该现象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分封制 B.礼乐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4.(2分)《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也。”《礼记 经解》记载:“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规矩于方圆也。”两者中“礼”的相同内涵是(  )
A.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B.民众遵循的法律规范
C.统治阶层的治国蓝图 D.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
5.(2分)春秋时期,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统计和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战国后期(  )
A.统一进程的加快 B.分封体制的瓦解
C.诸侯王权力加强 D.社会生产的发展
6.(2分)商鞅变法以后,秦制不允许大家庭的存在,“秦人家富子壮则分家(  )
A.违背了传统的人伦道德
B.突破了宗法观念的束缚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D.扩大了秦朝的统治基础
7.(2分)下表记载的内容出自《夏小正》。据此可知,以其为代表的古代历法(  )
一月 农率均田,农厥末
三月 摄桑,委扬,采识,执养宫事
五月 乃衣,启、灌蓝蓼,初昏大火中种黍,蓄兰,叔麻
九月 树麦
A.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B.体现自给自足的特征
C.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D.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8.(2分)秦初,丞相王绾向始皇帝建议:“诸侯初破,燕、齐、赵、荆地远,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李斯则认为,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两者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推行郡县制 B.削弱旧贵族的势力
C.完善封邦建国 D.建立合理的统治秩序
9.(2分)汉初政治家陆贾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据此可知,陆贾(  )
A.倡导儒家民本思想 B.主张与民休息政策
C.崇尚秦朝政治制度 D.批判汉初奢靡世风
10.(2分)汉代辞赋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具有鲜明的共同特征:空间上,东南西北四面铺陈,植物动物世间能概括描述到的一切物体;体积上,烘托夸大;用词上,繁文缛丽。这反映出汉代(  )
A.百姓生活富足安定 B.社会环境宽松和谐
C.恢弘豪迈的统一气象 D.民族交融的繁荣局面
11.(2分)董仲舒在《王道》中提出:“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五帝三王之治天下,……毒虫不螫,抵虫不触。……德恩之报,奉先之应也。”这表明他主张(  )
A.尊崇儒术 B.春秋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德主刑辅
12.(2分)公元31年,汉光武帝下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令还复民伍”,并两次下令开狱“见徒免为庶人”。光武帝此举意在(  )
A.实现光武中兴 B.缓和阶级矛盾
C.打击豪强地主 D.恢复社会生产
13.(2分)东汉思想家王充曾说:“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古之露首,今冠章甫,今履商舄。”他描述的是(  )
A.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B.华夷差别完全消失
C.统治阶级因俗而治 D.社会经济文化繁荣
14.(2分)东汉末年,曹操曾三下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指出无论出身背景,凡有才能者均可被录用。这一做法(  )
A.使官吏选拔走向制度化
B.导致世家大族日渐没落
C.意在纠正察举制的弊端
D.旨在恢复社会道德风气
15.(2分)北魏初年,北方人口减少,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 B.使土地兼并现象加剧
C.导致了租庸调制确立 D.不利于政府加强集权
16.(2分)下表为部分唐诗摘录。这反映出(  )
诗人 诗句 出处
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龙池》
温庭筠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敕勒歌塞北》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边塞诗歌是文化主流
17.(2分)如图为唐至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图(单位:人/平方公里)。据此可以推知(  )
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经济趋于停滞
C.南方海外贸易繁荣 D.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18.(2分)唐后期,韩愈吸取了佛教宗派衣钵传授系统之观念,排列出儒家的“道统”,孟子之后,“不得其传”,而以“道统”继承人自居。韩愈这样做是为了(  )
A.复兴儒家学说 B.厘清学术脉络
C.提倡经世致用 D.巩固自身地位
19.(2分)北宋时期,东京等大城市设有“市易务”,朝廷拨款作本,并依据市场行情评定物价。这一做法(  )
A.旨在打击不法商人 B.体现了政府干预色彩
C.实质上是与民争利 D.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
20.(2分)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程朱理学思想兴起 D.崇文抑武国策确立
21.(2分)有学者认为,在元朝,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的作用。这一状况(  )
A.是分化事权的必然结果
B.表明地方治理体系混乱
C.说明政府腐败日益严重
D.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
22.(2分)明初,朱元璋曾再三告诫臣下,“兵戈之余,过制之取,民多病焉,养民在于宽赋”。其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推行轻徭薄赋
C.整顿基层治理 D.规范户籍管理
23.(2分)1514年,广东参议陈伯献上奏朝廷:“岭南诸货,出于满剌加、暹罗、爪哇诸夷。计其产不过胡椒、苏木、象牙、玳瑁之类,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宜亟杜绝。”陈伯献认为(  )
A.民间贸易不断冲击中央集权
B.海禁松弛引发治理危机
C.地方官吏应掌握外贸决策权
D.朝贡贸易体系彻底瓦解
24.(2分)雍正曾推行“老农总吏”制度,命州县在下属各乡选择一二名“勤朴无过”的老农,予以八品顶戴负责督课农业生产。这一做法(  )
A.体现了重农务本意识 B.弘扬了尊老爱幼风气
C.完善了基层选官制度 D.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
25.(2分)乾隆时期,哥白尼日心说传入中国,时人认为其“上下易位,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
A.固守传统的农耕经济 B.西学东渐的范围有限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束缚思想的文化专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眼中的“仁人君子”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孔子构建的“仁人君子”形象进行合理解释。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并一直与官府争利。公元前120年,御史大夫张汤秉承武帝旨意,任用熟悉盐铁业务的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主管全国盐铁事务,因官器,作煮盐(煮盐工具)”,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禁止私卖私铸。公元前110年,桑弘羊被任为搜粟都尉代领大农令事
——摘编自《史记 酷吏 张汤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盐铁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制度与治理
初,上既诛李筠及重进,一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上曰:“卿无复言,吾已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 建隆二年》
【注释】李筠及重进:北宋初年,原后周大将李筠和李重进反叛,被宋太祖平定。
结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以“制度与治理”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显微镜”下的明代
(1)概括指出示意图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影响古代工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古史相传,尧又称陶唐氏,故称唐尧,故称虞舜,禹是夏后氏人(  )
A.邦国林立的政治局面 B.即将进入阶级社会
C.国家初始形态已具备 D.部族联盟已经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了部落联盟与禅让制,解答本题根据关键信息“陶唐有虞、夏后都是他们氏族或部落的称呼”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中的“陶唐、有、夏后“并不是邦国;
材料中的“尧舜禹“处于原始社会未期故B项错误;
材料中的“尧舜禹“处于原始社会未期,国家还未产生;
材料中的“陶唐有虞、夏后都是他们氏族或部落的称呼”说明当时部族联盟已经出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部落联盟与禅让制,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2分)1979年,河南罗山发现了商代息国贵族墓,其墓葬制度和随葬品基本上与中原商文化相一致(  )
A.青铜器已经普遍使用 B.南北方存在文化交流
C.贵族制发展日趋完善 D.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文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材料“其墓葬制度和随葬品基本上与中原商文化相一致,但出土的部分青铜器又具有典型的南方特色”可知,但是部分青铜器又具有典型的南方特色,选择B;
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器已经普遍使用,排除A;
材料中没有体现贵族制发展日趋完善,排除C;
材料中重点说明南北方存在交流,没有体现中原文化向周边扩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夏商西周的文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3.(2分)公元前七世纪末期,西周王畿原邑的人民经常发出“夫谁非王之姻亲”的感叹。该现象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分封制 B.礼乐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夫谁非王之姻亲”反映了周王室血缘关系通过庶子的后代逐渐疏远扩散,体现了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C正确;
材料和分封制无关,排除A;
礼乐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宗法制,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分)《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也。”《礼记 经解》记载:“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规矩于方圆也。”两者中“礼”的相同内涵是(  )
A.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B.民众遵循的法律规范
C.统治阶层的治国蓝图 D.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
【分析】本题考查了礼乐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先秦有关礼的内容,定社稷,这些规定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材料强调的是礼而非法律,排除B;
材料不能代表统治阶层,排除C;
材料并非强调封建伦理道德,而是强调礼的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礼乐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分)春秋时期,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统计和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战国后期(  )
A.统一进程的加快 B.分封体制的瓦解
C.诸侯王权力加强 D.社会生产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材料“春秋时期,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统计和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基层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可知,选择D;
春秋战国时期,政权尚未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体制的尚未瓦解,排除B;
材料中没有体现,诸侯王权力加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6.(2分)商鞅变法以后,秦制不允许大家庭的存在,“秦人家富子壮则分家(  )
A.违背了传统的人伦道德
B.突破了宗法观念的束缚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D.扩大了秦朝的统治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秦人家富子壮则分家,家贫子壮则出赘”指的是强制大家庭分为小家庭,C正确;
材料没有违背人伦道德,排除A;
材料不涉及宗法观念,排除B;
商鞅变法是在秦国,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2分)下表记载的内容出自《夏小正》。据此可知,以其为代表的古代历法(  )
一月 农率均田,农厥末
三月 摄桑,委扬,采识,执养宫事
五月 乃衣,启、灌蓝蓼,初昏大火中种黍,蓄兰,叔麻
九月 树麦
A.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
B.体现自给自足的特征
C.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D.表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从材料“摄桑,委扬,妾子始蚕,农厥末”和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
AB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8.(2分)秦初,丞相王绾向始皇帝建议:“诸侯初破,燕、齐、赵、荆地远,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李斯则认为,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两者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推行郡县制 B.削弱旧贵族的势力
C.完善封邦建国 D.建立合理的统治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材料“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唯上幸许”可知,选择D;
材料中没有体现郡县制,排除A;
材料中没有体现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排除B;
“封邦建国”属于先秦时期的制度,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郡县制,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9.(2分)汉初政治家陆贾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据此可知,陆贾(  )
A.倡导儒家民本思想 B.主张与民休息政策
C.崇尚秦朝政治制度 D.批判汉初奢靡世风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秦非不欲治也,乃举措太众,与民休息政策;
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排除A;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而材料强调与民休息;
材料没有体现对奢靡世风的批判,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2分)汉代辞赋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具有鲜明的共同特征:空间上,东南西北四面铺陈,植物动物世间能概括描述到的一切物体;体积上,烘托夸大;用词上,繁文缛丽。这反映出汉代(  )
A.百姓生活富足安定 B.社会环境宽松和谐
C.恢弘豪迈的统一气象 D.民族交融的繁荣局面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赋,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赋,数量多,这都体现了汉代恢弘豪迈的统一气象;
材料不体现百姓生活富足,排除A;
材料和社会环境和谐无关,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赋,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2分)董仲舒在《王道》中提出:“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五帝三王之治天下,……毒虫不螫,抵虫不触。……德恩之报,奉先之应也。”这表明他主张(  )
A.尊崇儒术 B.春秋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德主刑辅
【分析】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思想,解答本题需结合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
【解答】A.尊崇儒术是董仲舒的思想,但材料没有体现;
B.春秋大一统是董仲舒的思想,但材料没有体现;
C.根据材料“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毒虫不整,董仲舒认为天子的行为会影响到上天,故C正确;
D.德主刑辅是董仲舒的思想,但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董仲舒的思想,考查了考生正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2.(2分)公元31年,汉光武帝下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令还复民伍”,并两次下令开狱“见徒免为庶人”。光武帝此举意在(  )
A.实现光武中兴 B.缓和阶级矛盾
C.打击豪强地主 D.恢复社会生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汉的兴衰,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材料“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骑士、楼船士及军假吏,汉光武帝“还复民伍”的目的是恢复社会生产;
材料中没有体现实现光武中兴,排除A;
材料中没有体现缓和阶级矛盾,排除B;
材料中的目的是恢复生产,不是打击豪强地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东汉的兴衰,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3.(2分)东汉思想家王充曾说:“古之戎狄,今为中国;古之裸人;古之露首,今冠章甫,今履商舄。”他描述的是(  )
A.民族交融逐步加强 B.华夷差别完全消失
C.统治阶级因俗而治 D.社会经济文化繁荣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从材料“古之戎狄,今为中国,今被朝服,今冠章甫,今履商舄”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出了民族交融的加强;
B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4.(2分)东汉末年,曹操曾三下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指出无论出身背景,凡有才能者均可被录用。这一做法(  )
A.使官吏选拔走向制度化
B.导致世家大族日渐没落
C.意在纠正察举制的弊端
D.旨在恢复社会道德风气
【分析】本题考查察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用人思想,指出无论出身背景,凡有才能者均可被录用”,结合察举制的弊端和曹操的用人思想及其目的和作用解答。
【解答】依据材料“‘唯才是举’‘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用人思想,凡有才能者均可被录用”可知。结合所学可知,受察举制的影响,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这说明其目的是纠正察举制的弊端;
曹操的用人思想没有形成定制,没有使官吏选拔走向制度化;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正在崛起,而非没落;
曹操的唯才是举改变了察举制重视道德的用人倾向,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察举制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5.(2分)北魏初年,北方人口减少,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  )
A.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 B.使土地兼并现象加剧
C.导致了租庸调制确立 D.不利于政府加强集权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北魏初年,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使得百姓获得土地,A正确;
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不允许买卖;
北魏时期是租调制,排除C;
材料和政府集权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2分)下表为部分唐诗摘录。这反映出(  )
诗人 诗句 出处
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龙池》
温庭筠 “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 《敕勒歌塞北》
A.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边塞诗歌是文化主流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诗,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胡笳声最悲”“羯鼓声”“羌儿吹玉管”描写的都是少数民族相关内容,说明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发展;
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
再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
材料没有比较,不能看出边塞诗歌是文化主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唐诗,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7.(2分)如图为唐至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图(单位:人/平方公里)。据此可以推知(  )
A.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B.北方经济趋于停滞
C.南方海外贸易繁荣 D.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结合唐至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及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唐至南宋时期人口分布变化趋势图可知,北宋至南宋时期北方人口分布下断下滑,南方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加速南方的开发;
材料不能说明北方经济趋于停滞,排除B项;
材料未反映海外贸易状况,排除C项;
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北方耕作技术,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的南移,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18.(2分)唐后期,韩愈吸取了佛教宗派衣钵传授系统之观念,排列出儒家的“道统”,孟子之后,“不得其传”,而以“道统”继承人自居。韩愈这样做是为了(  )
A.复兴儒家学说 B.厘清学术脉络
C.提倡经世致用 D.巩固自身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学的复兴,解答本题需结合韩愈复兴儒学的史实进行分析。
【解答】韩愈吸取佛教宗派衣钵传授系统之观念,排列出儒家的“道统”将汉代以来的儒学成果基本否定,这样做是为了复兴儒家学说;
厘清学术脉络不是韩愈的目的,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故C项错误;
巩固自身地位不是韩愈的目的,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儒学的复兴,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9.(2分)北宋时期,东京等大城市设有“市易务”,朝廷拨款作本,并依据市场行情评定物价。这一做法(  )
A.旨在打击不法商人 B.体现了政府干预色彩
C.实质上是与民争利 D.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重点掌握市易法的内容及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朝廷拨款作本,收购滞销货物至需要时出售,北宋设立“市易务”是为了调控市场,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打击不法商人,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与民争利,排除C项;
材料未体现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分)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记载:“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程朱理学思想兴起 D.崇文抑武国策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元科技,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转相摹刻”体现的是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ACD和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元科技,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1.(2分)有学者认为,在元朝,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相反主要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的作用。这一状况(  )
A.是分化事权的必然结果
B.表明地方治理体系混乱
C.说明政府腐败日益严重
D.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局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结合行省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在元朝,行省作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行省制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
材料强调行省代表中央控制地方,未体现分化事权;
材料未体现地方治理体系混乱,排除B项;
材料未体现政府腐败日益严重,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分)明初,朱元璋曾再三告诫臣下,“兵戈之余,过制之取,民多病焉,养民在于宽赋”。其目的是(  )
A.巩固新生政权 B.推行轻徭薄赋
C.整顿基层治理 D.规范户籍管理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兵戈之余,郡县版籍多亡,民多病焉”“善政在于养民,这有利于巩固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可,A正确;
BCD都不是目的,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3.(2分)1514年,广东参议陈伯献上奏朝廷:“岭南诸货,出于满剌加、暹罗、爪哇诸夷。计其产不过胡椒、苏木、象牙、玳瑁之类,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宜亟杜绝。”陈伯献认为(  )
A.民间贸易不断冲击中央集权
B.海禁松弛引发治理危机
C.地方官吏应掌握外贸决策权
D.朝贡贸易体系彻底瓦解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朝的海禁政策,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陈伯献的观点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没有体现民间贸易对中央集权的冲击,故A项错误;
材料中陈伯献认为岭南货物大多是奢侈品,不是百姓生活必需品,为地方害,这说明陈伯献认为海禁松弛引发治理危机;
材料中陈伯献主张杜绝海外贸易,并没有提及地方官吏应掌握外贸决策权;
材料中陈伯献主张杜绝海外贸易,并没有提及海外贸易对国家财政的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朝的海禁政策,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24.(2分)雍正曾推行“老农总吏”制度,命州县在下属各乡选择一二名“勤朴无过”的老农,予以八品顶戴负责督课农业生产。这一做法(  )
A.体现了重农务本意识 B.弘扬了尊老爱幼风气
C.完善了基层选官制度 D.推动了土地制度变革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材料强调,清朝给予老农官位,A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爱幼,排除B;
材料不涉及基层选官,排除C;
材料和土地制度变革无关,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5.(2分)乾隆时期,哥白尼日心说传入中国,时人认为其“上下易位,则离经叛道,不可为训(  )
A.固守传统的农耕经济 B.西学东渐的范围有限
C.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D.束缚思想的文化专制
【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从材料“上下易位,动静倒置,不可为训,中国人没有接受日新说,这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地理思想之上,A正确;
B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眼中的“仁人君子”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自林存光《孔子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孔子构建的“仁人君子”形象进行合理解释。
【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君子形象:从材料“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和所学知识可知,注重个人自我修养。
解释:从材料“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具备忠信、克己、好学、仁恕等诸美德,春秋战国时代,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民不聊生,意在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匡正社会秩序。
故答案为:
君子形象: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解释: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大变革,礼崩乐坏,政治失序。孔子构建“仁人君子”形象,主张“克己复礼”。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政治思想,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并一直与官府争利。公元前120年,御史大夫张汤秉承武帝旨意,任用熟悉盐铁业务的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主管全国盐铁事务,因官器,作煮盐(煮盐工具)”,煮成后,由官府按所值给价。至于铁器的生产,就地冶铸;不产铁的郡国设立小铁官,禁止私卖私铸。公元前110年,桑弘羊被任为搜粟都尉代领大农令事
——摘编自《史记 酷吏 张汤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盐铁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变化:根据材料“听任盐铁私营”“任用熟悉盐铁业务的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
原因:根据材料“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并一直与官府争利”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富商大贾垄断经济,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影响中央集权;政治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根据材料“食盐和铁器一律由官府统一销售,禁止私卖私铸”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消极影响:官员腐败等现象;价格昂贵。
故答案为:
变化:由盐铁私营到盐铁官营。
原因:富商大贾垄断经济,与官府争利;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汉武帝需要为解决边疆问题充实国库。
积极影响: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抑制了商人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产品质量低下;强买强卖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制度与治理
初,上既诛李筠及重进,一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上曰:“卿无复言,吾已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 建隆二年》
【注释】李筠及重进:北宋初年,原后周大将李筠和李重进反叛,被宋太祖平定。
结合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以“制度与治理”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通过题干要求可知,题目为:制度与治理,宋朝的历任皇帝的处理措施及其相对应的影响来进行阐述,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权力分割过细,助长了因循守旧的风气。因此。
故答案为:
制度与治理。
制度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北宋立国时、君弱臣强。宋太祖通过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等措施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分化事权;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权力分割过细,助长了因循守旧的风气。因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显微镜”下的明代
(1)概括指出示意图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影响古代工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第一问要结合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的特征来解答;第二问要结合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1)从材料“明代工商业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出现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2)从材料“明代工商业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古代工商业中心形成的因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福州;发达的商品生产、苏州;政府政策的影响;农业发达,如成都等。
故答案为:
(1)明代出现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南方是全国经济重心;江浙地区是全国经济中心。
(2)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如泉州、杭州等,如景德镇、杭州等,如广州,人口高度集中。
【点评】本题考查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24 12:44:54;用户:语数外;邮箱:17513682226;学号:50714267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