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第九中学高中部2023-2024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传统史学认识中,夏商周三代是纵向关系,即商代夏、周代商的改朝换代和继承关系;后来,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夏商周三代不仅是前赴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是一直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三代之间有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由此可知,对夏商周关系的认识( )
A.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而趋于全面 B.在对原有观点的批判中取得突破
C.使得三代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 D.受到史学研究者主观因素的支配
2、商鞅变法时曾两次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做法( )
A.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 B.标志着封建制度建立
C.直接增加了人口数量 D.有利于当时社会转型
3、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
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
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
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
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4、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
A.西晋、北周、北魏 B.西晋、北魏、北周
C.北魏、西晋、北周 D.北魏、北周、西晋
5、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格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
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 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6、《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 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 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7、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各朝代中央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推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图①②③处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小行人②礼部③办事大臣 B.①大鸿胪②提督四夷馆③理藩院
C.①典属国②提督四夷馆③都护府 D.①大鸿胪②礼部③理藩院
8、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
A.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 D.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9、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明清科技( )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10、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距今11400﹣8600年。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 )
A.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
B.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D.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1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12、春秋时期,华夏民族深感异族内迁给华夏文明带来的危机,因此强调“夷夏之辨”。至战国时期,被称为夷狄的许多内迁民族已被华夏所吸收、融合,出现了华夏居中、“戎夷”分布四方的“五方之民”的观念。这一变化( )
A.为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 B.说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基本上消失
C.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D.维系了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和谐关系
13、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意在说明( )
A.君子要爱护动物 B.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
C.君子要远离庖厨 D.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1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
15、汉和帝继位时年仅十岁,其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兄弟并居机要,掌握实权,窦氏一门富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外戚专权 B.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 D.皇帝年幼
16、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共有王国二十五,郡四十三。汉武帝施行推恩法,削弱王国力量,增设新郡,至太初元年,全境共有一百零九个郡国,王国仅存十八。这( )
A.激化了中央与诸侯矛盾 B.改变了国家的管理模式
C.奠定了解决边患的基础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
17、中国古代某书籍被认为是稍晚于马王堆医书的伟大的医学著作。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以系统、全面而精辟的科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成为人类医学史上的不朽之作。该著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18、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约4300—4000年。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C.开始出现水稻种植 D.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19、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秦朝为了避秦始皇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帝独尊的特点 D.思想控制不断强化
20、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未行分封没有藩辅”,各级官吏非自家子弟,当灭顶之灾到来时,皆自保其命,使中央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汉高祖的这一认识导致汉初( )
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C.奉行黄老无为思想 D.拒绝沿袭秦朝制度
21、郭沫若曾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郭沫若意在肯定《史记》的( )
A.文学价值 B.伦理价值 C.史学价值 D.研究价值
22、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迁徙到边疆 B.西晋的史料记载缺乏客观
C.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已经完成 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23、唐朝中期推行一项经济制度,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规定“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该制度是( )
A.均田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租调制
24、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的时候,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说明南宋( )
A.积贫积弱现象露出端倪 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中枢权力运行发生异化 D.边防军事压力更加严峻
25、金朝创立了女真文字,将汉文典籍和儒学经书翻译成女真文,并以此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金世宗对宰相们说:“朕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材料表明金朝统治者旨在( )
A.笼络汉族士人缓和矛盾 B.借鉴儒家文化治国理政
C.利用儒学实现国家统一 D.全盘汉化促进民族融合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9分)
(2)分别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并说出其各自所代表的是哪一学派?(9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三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槺;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从材料一的三幅图中你能提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7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的统治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大一统”是汉武帝国家观的核心,其继位之初就提出要效法尧舜,实现“教通四海”“海外肃慎”。汉武帝在位54年,最终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军事统一、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经济统一,推动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对后世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徐平华《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概括这些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四个统一”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C
6、C
7、D
8、D
9、C
10、C
11、A
12、A
13、B
14、C
15、B
16、C
17、A
18、A
19、C
20、A
21、A
22、D
23、C
24、D
25、B
26、(1)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
(2)观点及学派:①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是墨家的主张。②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是儒家的主张。③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道家的主张。④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是法家的主张。
27、(1)历史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直至废除,私有土地出现并发展。
(2)倾邻国而雄诸侯。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奠定基础。
28、(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影响:打破了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天下一体”观念的产生;促进华夏族的形成。
(2)主要措施:军事统一:出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政治统一: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尊崇儒术)经济统一: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西汉大一统强盛局面的出现;巩固加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