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湖北省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11月21日下午15:45—17:00
注意事项:
1.在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年6月15日,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的火种采集仪式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进行。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证实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③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④周朝城市营建形成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某一时期的混乱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据此推测,这一时期( )
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 B.诸侯国扩张势力加速统一进程完成
C.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 D.儒家思想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
3.《史记》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战国策》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指土地有封赐而无交易)”的原则。秦国“废井田,开阡陌”表明( )
A.赋税平衡得以实现 B.人民摆脱蒙昧野蛮状态
C.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D.民众生产积极性调动
4.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其中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是( )
A.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B.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秦始皇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史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 )
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B.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辖
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6.汉朝制度的高度包容和适时调整符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最终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制度的适时调整包括( )
A.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B.确立察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C.颁布“推恩令”和设立刺史 D.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7.右图为公元4—6世纪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与这次人口迁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使蜀吴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治理 B.伴随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C.迁徙的平民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D.在安徽南部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8.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门阀政治局面。”下列对该学者的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
A.士族势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晋皇权
B.门阀政治阻碍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C.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导致了门阀政治局面的出现
D.门阀政治的形成有一定的必然
9.有学者指出:“(唐朝)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下列不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
A.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B.敦煌莫高窟保留表现《胡旋舞》的壁画
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高僧玄奘前往天竺收集梵文经典
10.如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由此可知,唐朝(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各项科技领先于世界
C.佛教思想最受到尊崇 D.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
11.高斯得在《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一文中提及“苏湖熟、天下足”。同一时期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有万斛之舟,海路贸易品有瓷器、丝织、茶叶等,下图最能对应这一朝代的是( )
A. B.
C. D.
12.宋代被诸多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下列选项中,对宋代社会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B.在江南地区出现当时最先进的耕具——曲辕犁
C.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者、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
13.辽代墓葬出土的器物上常出现一些使用联珠纹的纹饰,这种纹饰是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常用的样式,这些西方纹饰通过漠北草原进入辽国腹地,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又将其不断地发展、创新,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据此可知( )
A.辽代手工艺品技术高超 B.(草原)丝绸之路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少数民族汉化趋势愈发明显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14.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深入探索,从早期儒家经典《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儒学基础读物。据此可知( )
A.儒学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B.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地位受到挑战
C.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D.理学家努力推动儒学普及
15.解释唐代士族衰弱的原因时,许多学者认为是由于科举的兴起所致。然而美国的中国古代史专家陆威仪认为,这是倒果为因。虽然进士举越来越重要,但是旧的家族娴熟地掌握了这种考试,以至于进士举成为大家族确保自身永久地位的一条新途径。不同于后来中国朝代科举以笔试为主、考官无从知晓答题人身份的规定,唐代的科举要求主考人和应试者之间、应试者们自身之间一种广泛的、遵照礼仪的互动。科举过程中强烈的社会因素也总是优惠士族的子孙。关于这一史学争鸣,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历史研究只有质疑精神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B.新的历史解释离不开新史料的发掘
C.在争论中我们有可能不断接近真相
D.家国情怀会影响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6题16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16分)
材料一: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元朝的疆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元朝的疆域从今天的地理情况来看,横向上大致是东部沿海到今天新疆地区,纵向上从南部的沿海地区到北部的鄂霍次海都在元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中。在广阔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疆民族,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事务。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史称“土司制度”。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边疆管理的措施,指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10分)
17.【中国古代制度建设】(14分)
材料一:唐政府中出现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紧张局面:一方是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一方是出于把它们应用于重新统一的帝国中远为复杂的形势的要求。唐代政府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一个激烈变化的时代,这些继承的制度在此期间或被修改,或被更先进、更适用于新形势的体制所代替……这是一个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的时期,又是行政活动进行法典化和正规化的时期。当时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长治久安怀着信心,致使政治家们都倾向于以全帝国适用的统一制度和社会行为的持久准则来考虑问题。
——摘编自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材料二:宋帝国自诞生之日起,在制度设计方面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目的性国家对工具性国家的要求,即动员内部力量以应对国家间生存竞争;另一个是纠正汉唐帝国的政制缺陷,完善工具性国家。就前者而言,主要是壮大经济资源问题,并着力于提高资源的汲取能力等。就后者而言,主要是在制度上解决基本制度中的缺陷。
——摘编自刘守刚《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经济层面举例说明“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以赋税制度为例,佐证唐朝“这个制度被修改,被更先进的体制所代替”。(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初年在“制度设计”方面的举措。(6分)
18.【中国古代商业发展】(13分)
材料一:(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蚕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孙子,亦不得仕宦为吏。汉武帝时,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一人有市籍,则身及家内皆不得有田者,犯令者,没入田货(货指田中所出)。农商之分,实自此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纵观中国的法制史,从商鞅变法开始,就规定商人及其子孙不得入仕,又将社会划为士、农、工、商四等,商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社会上处处受到歧视。一直到宋代,这种局面才发生了转变,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商人不再是低位的“杂类”,商业也不再是君子不齿的“贱业”。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商人被编入坊郭户,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具有民事主体地位。两宋法律赋予了商人很多的权利,如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子孙可以入朝做官,并且其人身财产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等等。
——摘编自杨军、刘金《试析两宋经济立法的专门化对两宋社会及后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汉代相比,宋代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及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19.【中外文化交流】(12分)
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以及陆军和海军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摘编自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该国的社会生产总值与硬件设施等的拥有量,软实力则是指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影响力,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上的影响力,这一规律可说是古今皆然。
——摘编自方铁《论古代丝绸之路与国家权力渗透》
根据材枓,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D B A C B D C D A D B D C
16.(1)原因: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措施: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西南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在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俗而治);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17.(1)制度:均田制、租调制。(2分)
佐证:租调制变更为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租庸调制变更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举措: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派文官出任知州;设诸路转运司;增强禁军力量;完善科举制;商业突破坊市限制;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推广租佃制。(每点2分,任意回答3点得6分)
18.(1)政策:重农抑商。(2分)
表现: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人征收重税;加强对商人的户籍控制。(每点2分,共6分)
(2)新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在提高。(1分)
说明:宋代农民人身自由的增加、国家控制的松弛、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繁荣、社会生活的进步有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等。(任答2点得4分)
19.示例:丝绸之路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
阐述: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西域的马匹、香料、葡萄、乐舞等传入中原,大大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出口大量商品,除丝绸之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远销海外;中国的律令、思想、历法、绘画、建筑等成就也广为流传。比如,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其各级学校也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日本官学。
小结: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交通要道,还是承载文化输出、沟通艺术交流的桥梁,是输出国家意识、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详解】
1.A【解析】根据材料“良渚古城遗址”及所学知识,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遗址,阶级分化日益明显,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良渚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不属于周朝文化的遗存,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
2.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田氏代齐”、“六卿分晋”的现象,说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上层建筑发生变革,C项正确;“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开始被破坏”是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诸侯国扩张势力加速统一进程完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能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C。
3.D【解析】秦国“废井田,开阡陌”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D项正确。“赋税平”是说废除井田制之后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实际占有情况征收税赋,这项政策废除了贵族阶层占有大量土地却不公平纳税的问题,实现了另一种公平,不等同于“赋税平衡得以实现”,排除A项;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摆脱蒙昧野蛮状态,排除B项;废止“田里不鬻(指上地有封赐而无交易)”意味着土地可以买卖,排除C项。故选:D。
4.B【解析】根据材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德行,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与材料主旨相符,B项正确;“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是孔子的主张,强调的是以民为本,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的主张,强调的是变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主张,强调的是自然规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
5.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将“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此地出现多个商业性都会反映了秦始皇的这一举措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B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排除C项;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
6.C【解析】结合所学,汉武帝时,为削弱诸侯的权力推行“推恩令”,确立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属于汉朝制度的适时调整,C项正确;秦朝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宋朝为分散地方机构的权力,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互相制约,排除D项。故选:C。
7.B【解析】材料中呈现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这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伴随着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B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为公元4—6世纪,当时三国已经结束了,排除A项;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是士族,并非平民,排除C项;明朝时期在安徽南部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排除D项。故选:B。
8.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门阀政治形成的条件包括“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等,反映了门阀政治形成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士族势力同皇权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与九品中正制出现的合理性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门阀政治对民族融合的影响,排除B项。故选:D。
9.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沿袭隋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是唐代时从西域传过来的民间舞,高僧玄奘前往天竺收集梵文经典,“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是宋朝时期的社会现象,题目要求不能佐证“袭前代之旧”“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的,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是时空定位是唐朝。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据此判断,在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品已经出现了,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且现存大英图书馆是由于在近代被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比的信息,无法判定“领先世界”,也无法判断“佛教最受尊崇”,排除B项和C项。故选:D。
11.A【解析】根据材料,判断该朝代为宋朝。A为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A项正确。B为郑和下西洋的图,C为唐朝丝绸之路的图,D为汉代丝绸之路的图,排除B、C、D项。故选:A。
12.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D项正确;魏晋时期,江南得到开发,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排除A项;唐代在江南地区出现当时最先进的耕具——曲辕犁,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者、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排除B项和C项。故选:D。
13.B【解析】根据材料“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常用的样式”结合所学可知,在辽代,西方的纹饰通过草原,即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判定“技术高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汉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无关,排除D项。故选:B。
14.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儒学复兴,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其中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集大成者,D项正确;汉朝时儒学开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A项;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地位受到挑战,排除B项;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排除C项。故选:D。
15.C【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根据材料及所学,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D项是对题意的片面性理解,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
16.(1)原因: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措施: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对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西南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在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俗而治);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可得出如下结论: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依据材料“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可得出如下结论: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依据材料“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等信息可得出如下结论: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
(2)措施:据材料“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得出设行省管理边疆事务;据材料“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得出建立驿站制度配合管理;据材料“元朝不仅实现了对吐蕃广阔地区的管理,而且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得出因俗而治;根据材料“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得出在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民族事务。
政治智慧:根据材料“为了巩固边防,元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分析得出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根据材料“在地方上,元朝则设置行中书省……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可得出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俗而治);根据材料“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帝师和宣政院”“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分析得出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
17.(1)制度:均田制、租调制;(1点1分,共2分)
佐证:租调制变更为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租庸调制变更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实施,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举措: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崇文抑武,提倡文治;派文官出任知州;设诸路转运司;增强禁军力量;完善科举制;商业突破坊市限制;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推广租佃制。(每点2分,任意回答3点得6分)
【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一“一方是隋唐从北方诸王朝继承下来的制度,一方是出于把它们应用于重新统一的帝国中远为复杂的形势的要求”,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租调制。
佐证:根据题目要求从赋税制度角度佐证,唐朝的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根据材料“使行政程序合理化、简化和效益化”,结合所学从两种赋税制度的优点来分析,租调制变更为租庸调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租庸调制变更为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根据材料“就前者而言,主要是壮大经济资源问题”“就后者而言,主要是在制度上解决基本制度中的缺陷”可知实际上就是回答宋朝维护统治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相应的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等方面作答。
18.(1)政策:重农抑商。(2分)
表现: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人征收重税;加强对商人的户籍控制。(每点2分,共6分)
(2)新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在提高。(1分)
说明:宋代农民人身自由的增加、国家控制的松弛、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繁荣、社会生活的进步有利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等。(任答2点得4分)
【解析】(1)政策及表现:根据材料“高祖令贾人不得蚕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可分析出汉代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对商人征收重税;根据材料“令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可分析出汉代加强对商人的户籍控制。
(2)根据材料可知,新变化是“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从政策变动角度分析出宋代农民人身自由的增加,国家控制的松弛;从变化带来的影响角度分析出商人地位的提高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相促进关系。
19.示例:丝绸之路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
阐述: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西域的马匹、香料、葡萄、乐舞等传入中原,大大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出口大量商品,除丝绸之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远销海外;中国的律令、思想、历法、绘画、建筑等成就也广为流传。比如,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其各级学校也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日本官学。
小结: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交通要道,还是承载文化输出、沟通艺术交流的桥梁,是输出国家意识、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通道。结合汉代、唐代、宋代、明代的中外交流状况以及当今“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一)论题(2分)
论题方向举例:从古代中外交流角度、丝绸之路角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角度等阐释
(二)史实论证(6分)
要求:史实表述必须准确,基本史实错误不得分。
(三)结构(3分)
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2分,总结有价值升华1分。价值升华如辩证思维、唯物史观、当代启示等。
(四)历史表述(1分)
思路基本清晰,逻辑基本合理,行文流畅。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孝感市一般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