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汉高祖规定:诸侯王国的地位与郡相等,王国的相国(后改为相)和太傅必须由中央委派,代表中央处理政务,没有中央的虎符,诸侯王不得擅自发兵。这些规定旨在
A.优化地方吏治保障政局稳定 B.打造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C.限制地方权力缓和阶级矛盾 D.防止诸侯国壮大威胁中央
2.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玄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3.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 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4.明朝前期,在“朝贡”和“海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国家垄断了胡椒贸易,还将胡椒用于支付官员的俸禄。到了明中期,官员们将折俸胡椒拿到市场售卖获利,某些官员甚至与私商勾结,参与胡椒走私。据此推知,明中期
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朝贡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D.官僚集团腐化堕落
5.1840年7月,英方试图通过浙江官员转递《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浙江官员考虑到人臣无外交的成例,将原书退回。8月9日,道光谕令直隶总督琦善“倘有投递禀帖情事,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禀进呈”。稍后,谕令江、浙、鲁等地督抚也有收转权力。这表明清朝
A.外交权限下移督抚 B.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顺应形势修改体制 D.受英人所迫丧权辱国
6.1921年签订的《中德协约》规定:德国以现款400万元及津浦、湖广铁路债券交与中国作为战事赔偿的一部分,并放弃庚子赔款;中国同意解禁战时被查封的德国在华财产。这说明中国
A.五四运动成果斐然 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实业救国实践告捷 D.国际地位有所上升
7.如图为五四运动时的纪念章。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在中共组织领导下开展斗争
B.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
C.推动反帝爱国成为社会时尚
D.舆论宣传的方式丰富多样
8.在抗日战争中针对一次重大战事,国民党、共产党、日军发表了如下评论。这反映出
国民党 共产党 日军
捷电传出,大家心理为之一变,国际上的观感也就焕然一新。 给全世界援助中国的友人以满意答复,给一切反对侵略的人们证明中国军队英勇的作战,是可以把侵略军击退的。 没有给予重庆军应有的打击,相反地,更加促进了这块土地上全民防御的高潮。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
长沙会战的胜利产生积极影响
9.《上海1949:比战争更宏大的较量》一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刚开市时,上海投机商看到有棉纱售出,即拿出全部资金争相购入,但他们发现,上海等地的国营花纱布公司,源源不断地抛售纱布,而且一边抛售,一边降低牌价。此番较量可印证新中国初期
A.经济建设道路的新探索 B.中共执政能力的不断提升
C.计划与市场的慎重选择 D.社会主义改造的有益尝试
10.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的流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等地区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都市圈。这一现象从侧面说明了
A.改革开放的效果显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乡镇企业激发社会活力 D.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推动人口流动
11.19世纪以来,英国上层阶级和媒体有意提升国王作为民族领袖的高大形象,在一些所谓的重大场合,一代代的英国君主煞有介事地从事着各类表演和演示,王室仪式变得空前壮观,为了使具有传统色彩的典礼更加辉煌,王室不惜租用电影公司的古典式马车。材料表明英国君主
A.仍掌握着相当的行政权 B.乃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异变为国家的政治象征 D.大力支持影视业的发展
12.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 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 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13.阅读下表。下表反映出汉代
“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辞诏(讼),凡九条。” 《汉旧仪》
“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汉书》
A.监察官员受到丞相制约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C.注重对监察权力的规范 D.形成较完善的监察体系
14.19世纪美国政党制度产生以后,以总统杰克逊为代表的“民众集团”把政党引进了政府,于是“政党分肥制”便发展成为美国政府选任官员的主要形式。这一制度
A.促进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C.阻碍了平民进入政府任职 D.导致文官人数急剧膨胀
15.“十恶不赦”的罪名经过《唐律疏议》修订,最终确定: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这表明唐朝法律
A.开启礼法结合先例 B.集封建礼制之大成
C.遵循轻罪重罚原则 D.重在维护社会稳定
16.如表为古罗马时期的一个案件的案情及审判。这一判决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 甲请乙建造房屋。新房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死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 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蕴含理性精神
C.适用范围发生变化 D.照顾亲情伦理
二、非选择题:共4题,17题、20题各12分,18、19题各14分,共计52分。
17.(12分)民族主义通常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与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来,民族主义在西方逐渐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进攻武器,而中国则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提出按照军队操法重塑国魂,强调国家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
——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等
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5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基本认识。(7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社会内部矛盾发展与官吏选拔制度自我更新的结果。东晋以后,九品中正制完全成为士族维护特权的工具,对中央集权构成一定的威胁。这既埋没了有才德的寒士,也将士族子弟引向歧途。南北朝后期,世族走向衰落,庶族势力发展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参与政权的机会。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扩大政权的人才基础,也需要破除九品官人法,将人才选拔权力收归中央。就选拔人才制度的形式而言,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有着一定的渊源。旧制度的合理因素为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朝廷,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扩大其统治基础。它为庶族学子乃至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使官僚集团得以不断扩充更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士子必须熟谙儒家经典,无形中加强了思想的统一。但是,科举制片面地以文章、诗歌为衡量标准去选官,必然将学子引到一味追求空谈泛论的方向,特别是八股文等模式固定的体裁,只会使人思想僵化。
——摘编自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材料三 科举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与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在封建时代备受称赞。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全面转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政治改革大潮涌动,科举制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随着新式学堂的兴起,科举制日益遭到有识之士的抨击,“废科举,兴学堂”势在必行。1905年,延续1300年的科举考试被废除。
——摘编自杜怀亮《科举制度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度的利弊。(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度在近代被废除的原因。(4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福建各地方志及官书吏训中,民众“好争健讼”的记载可谓延绵不绝。“士不自爱,乃好干讼”,“在清时皆有功名”等描述,都指向了福建讼师的“士类”身份。讼师们充分利用超群文笔、通晓律法、功名在身等条件,向事主索取“或千余金,或数百金,约定不贰”,以为诉讼服务的报酬。为了抑制讼师“唆讼”,《大清律例》明文设立“官代书”,试图以行政力量打破讼师的“饭碗”,地方官府还多次下令捉拿、禁止讼师,突出道德礼义的教化作用,从而实现“和乡党以息争讼”“息诬告以全良善”的作用。
——据汪毅夫《讼师唆讼:清代闽省内地和台地的社会问题》等整理
材料二 厦门租界的领事法庭上外国律师扮演了重要角色,刺激了福建近代司法机构的建立及本土律师的产生。20世纪以来,《大清刑事民事诉律》《律师暂行章程》等法案对律师职业及其体制进行了持续完善。到1931年,16个有律师的省份中福建跻身全国前五,但集中在福州和厦门两地。当地按地方法院辖区设置律师公会,凡开业律师均须参加,逐渐取代外国律师在闽的垄断地位。除出庭辩护和代理之外,不少律师还受聘为工商业者的法律顾问。律师公会规定酬金的上限,尽力避免会员的乱收费行为,还落实国家的平民法律扶助制度,引导律师承担联系一般民众与法律体系的职责。
——摘编自刘芳《近代福建的讼师与律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建古代讼师发展的原因。(3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福建律师职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意义。(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律职业发展的历史启示。(3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伫立在历史的画卷前,我们不仅感受到先辈们带来的精神洗礼,还仿佛看到了英雄们正在书写他们非凡的事迹。请提取图片中的信息,围绕“中华民族的××精神”,自拟论题,结合所学,展开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思路清晰。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C 6.D 7.B 8.D 9.B 10.A
11.C 12.A 13.C 14.B 15.D 16.B
17.(1)影响:①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②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③促进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④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⑤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5分)
(2)内涵:①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②陶铸国魂,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家实力;③坚持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
认识:①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服务于不同的利益。②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或具体答出: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7分)
18.(1)背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世族走向衰落,庶族逐渐崛起;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前代选官制度奠定了基础。(4分)
(2)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思想统一。
消极作用:选拔人才的依据过于单一;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容易造成思想的僵化;阻碍了科技与文艺的发展等。(6分)
(3)原因:近代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科举制难以适应近代社会;西学东渐(新式学堂的兴起);有识之士的推动。(4分)
19.(1)原因:民间健讼风气的推动;诉讼服务的丰厚报酬;科举制的发展。(3分)
(2)特点:受欧美司法制度影响;地区发展不平衡;相关制度日益完善;行业组织作用突出。意义:推动了我国法律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适应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8分)
(3)启示:法律职业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法律职业发展离不开法律保障;法律职业发展需要系统的行业规范;法律职业发展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法律职业发展要注意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3分)
20.示例:论题:中华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传承。
阐述:西汉武帝时期国力日渐充沛,为促进西北地区安全稳定和民族团结,张骞勇挑重任,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之旅,大大推进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之旅。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沦丧,进入屈辱的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进行探索,孕育出一系列民族抗争中的开拓创新精神,如林则徐、魏源启迪国人开眼看世界;辛亥革命中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国共对峙中形成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等,正是这些精神引领中国人民最终完成救亡图存任务,改变中国命运。
新时期的新中国更是涌现出众多像杨善洲、黄大年等一大批时代改革先锋和英雄楷模,他们坚守信念、不畏艰辛、默默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各自的岗位努力创新,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小结:总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不断注入活力。(1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连云港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