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
1.为感知170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河南省
2.根据下列信息判断出的远古人类是 ( )
信息一:右面是其复原头像
信息二: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学会使用火,过群居生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
A.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B.在水井里打水喝
C.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
D.用象牙雕刻装饰房屋
4.暑假期间,某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右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之巅,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我们每年都大规模公祭黄帝的主要原因是 ( )
A.他是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
B.他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他最早实行禅让制
6.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虽然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神农尝百草
B.大禹治水
C.嫦娥奔月
D.盘庚迁殷
7.《左传》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固王臣公(诸侯),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反映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
D.王位世袭制
8.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鱼纹彩陶盆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
10.《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1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2.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 )
A.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
13.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明用图示法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下图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14.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15.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 )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16.西周的第一位国王是 ( )
A.周文王 B.周厉王 C.周平王 D.周武王
17.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 ( )
A.工匠 B.奴隶 C.平民 D.农民
18.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A.青铜制造业 B.商业 C.农业 D.畜牧业
19.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禹——建立夏朝 B.启——建立商朝 C.桀——夏朝灭亡 D.纣——商朝灭亡
20.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中的核心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法不阿贵”
C.“重农抑商” D.“施仁政于民”
2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2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奖励耕战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以农养战
24.“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 指的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25.下面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26.历史诊断:小明学完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课后写了一篇小论文,其中有5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它的建立者是启,建立于距今约2070年前。启取代伯益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禅让制代替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王桀在位时,统治残暴,不得民心,商汤带领军队灭掉夏建立商朝。商朝的国君武王同样不得民心,于是被推翻,东周建立。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5)错误: ;改正: 。
27.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材料一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3)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实现理想的最快途径是什么?
(4)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出现了活跃局面。
材料二 孟子的政治原理,大体承袭孔子,主张所谓“仁政”,也就是把“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政治精神中去。他以为政治的最高理想,在谋全人类的幸福……他有几句有关政治的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种见解是孟子以前的儒家所没有的。孟子在政治措施中,最注重“养民”,他曾立有改善民生的具体方案。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我们通常把材料一中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新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2)孟子和孔子都属于哪一个学派?请再举出其他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
(3)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29.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答案
1-5CBCDC 6-10DAABB 11-15CBDBD 16-20DCCBA 21-25DAAAA
26.(1)启 禹
(2)距今约2070年前 约公元前2070年
(3)禅让制代替了世袭制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武王 纣王
(5)东周 西周
27.(1)春秋时期。因为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4)成功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商鞅变法成功了。
28.(1)称为: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学派:儒家学派。举例:墨家:墨子;法家:韩非等。孟子的政治主张: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主张改善民生。
(3)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9.(1)分封制。诸侯争霸。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阶级:地主和农民。
(3)关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