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精练(五)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选择题
1.(2022江西中考,3,2分,★★☆)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2.【历史解释】(2023四川宜宾中考,4,3分,★★☆)《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3.(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5,2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4.(2023湖南邵阳中考,15,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其中,改革开放开启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2023湖北潜江、天门、仙桃、江汉油田中考,8,2分,★☆☆)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6.(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15,2分,★★☆)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 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
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7.【历史解释】(2023山东临沂中考,23,2分,★☆☆)在下图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涉及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A.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8.(2023山东济宁中考,20,1分,★☆☆)“面对经济瘫痪,1921年春天,他决定实行与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反的政策。新的政策……允许农民以自由市场价格出售他们的剩余产品。”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9.(2023湖南郴州中考,16,2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事件与之有关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0.【因果联系】(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26,2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
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
B.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
C.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非选择题
11.(2023湖南岳阳中考,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摘自陈之骅等主编《苏联兴亡史纲》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苏联(苏俄)历史上的哪一政策 它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中的“氧气面罩”是指什么
(3)材料二中“中国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试写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材料中的“发动机”是指什么
(4)【以史为鉴】综合分析材料,你有何认识或启示
答案全解全析
1.B 商鞅死后他所推行的新法没有被废止,说明商鞅推行的新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故选B。
2.C 据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举行祭典由按照北土旧俗变为按照华夏礼制,这一变化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故选C。
3.B 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故选B。
4.A 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选A。
5.B 据题干“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并结合所学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故选B。
6.C 由表格信息“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由表格信息“颁布了废除农奴制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因此,两次改革的焦点都是农奴制。故选C。
7.D 据题干信息“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8.A 据所学可知,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故选A。
9.B 据题干关键信息“1933年”“美国”“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可知,与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建立有关的是罗斯福新政。故选B。
10.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故选C。
11.(1)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国家干预政策。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应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问考查新经济政策及其作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本问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及特点,结合所学回答即可。(3)本问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对内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回答即可。(4)本问为开放性问题,可从国情、制度创新、思想解放等方面谈认识或启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