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中小学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诗经》是自商代至春秋时期不同地区的诗歌汇编,内有商周始祖的降生神话传说,有周室及 各国史实、时事材料,以及民众生活、风俗民情和一些社会与自然现象。这说明《诗经》
A. 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B.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C. 具有丰富的史学价值 D.体现了区域文明的趋同
2.由表1可知,此时中国
表11996—2004年对外国承包与劳务完成情况
年份 合同金额/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亿美元
合计 承包工程 劳务合作 设计咨询 合计 承包工程 劳务合作 设计咨询
1996 102.8 77.3 22.8 2.7 76.7 58.0 17.1 1.6
1997 113.6 85.2 25.5 2.9 83.9 60.4 21.7 1.8
1998 117.7 92.4 23.9 1.4 101.4 77.7 22.8 0.9
1999 130.0 102.0 26.3 1.7 112.3 85.2 26.2 0.9
2000 149.4 117.2 29.9 2.3 113.2 83.8 28.1 1.3
2001 164.6 130.4 33.3 0.9 121.4 89.0 31.8 0.6
2002 178.8 150.5 27.5 0.8 143.5 111.9 30.7 0.9
2003 209.4 176.7 30.9 1.8 172.4 138.4 33.1 0.9
2004 276.9 238.4 35.0 3.5 213.7 174.7 37.5 1.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版
A.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D.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14世纪以后,欧洲出现了一种珀托兰海图(如图1所示),这是一种近代化的科学海图。这种 海图上的地名地物几乎全部限于海岸地区,即港口和码头,所以叫做珀托兰(Portolan) 海图,
【高二历史 第1页(共6页)】 ·24-59B ·
它的名称来源于“港口”(Port) 一词。这一类型海图的出现
图 1
A. 是全球航路开辟的产物 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推动
C. 受中国航海技术的影响 D.有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4.1852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以身处奴隶制枷锁下的黑人的悲惨生活为背景创作了《汤姆叔叔 的小屋》;1853年由乔治·艾肯将其改编为戏剧。该剧在纽约上演时,演员大声宣告:“我宁 愿要破衣裳、烂房子,也不要属于他人的最好的东西。”此类作品的出现
A. 展示出深刻的时代烙印 B.体现了废奴主张的趋同
C. 取决于受众的审美倾向 D.得益于国内战争的结束
5.秦统一六国后,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丞相是百官之长,乃行政中枢所在,上承皇帝,下统百 官;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 的核心,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据此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建立
A. 使皇权受到了一定制约 B. 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效能
C. 加强了中央官员的权力 D.说明执政大臣由世袭产生
6.1264年,英王被孟福尔的军队俘虏;1265年,他召集议会,不但邀请大封建主,还邀请每郡的 两名骑士、每个大城市的两名市民参加,此即为英国议会的开端。在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前,议 会运行相对稳定。这种局面在客观上
A. 促进了封建贵族的没落 B. 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生
C. 使得议会权力得到加强 D. 使国王成为仪式性角色
7.日本1947年《国家文官法》规定:“文官的任用,依照本法和人事院规则的规定,根据考试成 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结果进行”“政府机关首长必须对所属文官的工作进行定期 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适当措施”。这体现出日本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政治中立 B.平等竞争 C. 职务常任 D.论绩升黜
8.民国初,《大公报》载:“目前袁总统特谕亲族及幕友人等,现改共和政体,革故鼎新,自应除百 弊,凡有用人行政,原属公权,殊非一人之私,嗣后简任官缺均须选用贤才,汝等各宜自爱,不 准徇情滥举,援引私人。”这反映出当时
A. 建立了全面的官员考核机制 B.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 官员选拔的改革是形势使然 D. 杜绝了官场的腐败行为
9.面对一个案件时,法官首先考虑的是,是否存在相关的案例,也就是法院此前是否已经针对同 类案件作出过判决,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依该判例来决定本案所适用的法律,即法官决 定案件的重要依据是从案例到案件。由此可知,该法官最可能适用的是
A. 中华法系 B. 日耳曼法 C. 英美法系 D.大陆法系
【高二历史 第2页(共6页)】 ·24-59B ·
10.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康熙皇帝谕令:“西藏事务不便令拉藏独理,应遣官一员前往 西藏协同拉藏办理事务。”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著令内阁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差往达 赖喇嘛处”。这些措施
A. 标志着驻藏大臣制度建立 B. 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C.旨在推动西南地区的发展 D. 完善了边疆地区的基层治理体系
11.但丁在《神曲》中称赞亨利七世为上帝派来拯救意大利的使者。与此同时,但丁开始了《论世
界帝国》的创作,书中用拉丁语详细阐述了其关于国家、政治的观点,比如政教分离等。这反映了
A. 世俗统治者对强化政治权力的渴望 B. 启蒙思想家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 人文主义者对建立民族国家的探求 D.改革家强调“与上帝直接对话”
12.据统计,仅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及国务院总理就出访了亚非欧美四大洲的22个国家,接 待了64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与300多位外国政要进行了双边会见等接触,与各国 达成近800项合作协议。这组统计数据说明,此时的中国
A. 形成网络化和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B.工作重心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C. 已转变为国际治理体系的引领者 D. 积极助推“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
13.秦始皇制币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二十两为镒,改周一斤之制;铜钱为下币,铜钱质如周 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是秦代唯一辅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这主要
反映了
A. 秦朝铸币细致与精美 B. 各郡县掌握了铸币权
C. 各郡县维护货币信誉 D.秦朝实施了币制统一
14.明初推行的里甲制度,具有实现户口登记、人口管理和征发赋役、督促生产、保持社会稳定等 作用,政府对这一制度十分重视,并对之严格管理,以保证该制度的完善与健全,即使明中期
以后,仍不断对人户补充和归并作出规定。明朝政府重视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户与土地是其立国根本 B. 里甲制度是国家强弱的标志 C. 里甲是明朝一级政权机构 D. 明朝初期封建王朝百废待兴
15.当今美国一半以上的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覆盖了慈善、宗教、教育、扶贫、养老、卫 生、环保、社区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调查显示,21世纪初,全美51%的医院、46%的 大学、86%的博物馆、90%的艺术团体的公共服务都由非政府组织供给。美国的非政府组织
A. 使得基层治理更高效 B. 标志着治理体系的完善
C. 全面履行政府的职责 D. 化解了基层社会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 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摘编自〔宋〕欧阳修《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一岁 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赠耗”。
——摘编自〔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八)·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租庸调制无法存续的原因及应对措施。(6分)
【高二历史 第3页(共6页)】 ·24-59B ·
(2)与唐朝相比,材料二中的赋税制度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作用。(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表2
代表人物 对近代西方民主的探索与实践
林则徐、魏源、徐继舍等 发现西方的议会制度
早期维新派 (郑观应等) 逐渐形成君民共主观念,开始考虑将西方民主制度移植到中国,并提出若 千在中国开设议院的方案
戊戌时期维新思想 家们(以严复为代表) 第一次明确地将君主立宪作为政治改革的目标,而且还从理论上初步阐 述民权、平等、自由等思想含义
辛亥时期 (以孙中山为首) 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如人民权利、政府权力制衡、选举、 地方自治等,都较以前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如何移植西方民主制度做 了相当深入的思考。同时,认为政党政治是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大钊、陈独秀、 毛泽东等 除随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民主 主义思想之外,“五四”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强调个人本位的自由主义和孙 中山的新民权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摘编自崔志海《近代中国的多元审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理解和实践西方民主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格中一个历史时期说明中国人如何探索适合近代中国
国情的民主制度。(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
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
人类存世最早的成文法之-
公元529年《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世界法律文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法律影响至今犹存
1756年《巴伐利亚民法典》
欧洲在启蒙时期里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1804年《法国民法典》
大陆法系民法基石.法回自
此成为:现代民法典的故乡
1
8
9
6
年
《
德
国
民
法
典
》
打破了《法国民法典》近一个世纪的垄
断地位,与前者并列成为民法法系的
代表
1898年《日本民法典》
重洲第一部民法典
1922年东俄民法典》
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民法典
2020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
修
i
呼
之
欲|
)
图2
——据徐国栋《世界民法典编纂研究》整理
【高二历史 第4页(共6页)】 ·24-59B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法典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标题,写一篇历史小短 文。(要求:标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200字左右)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从19世纪初海地宣布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开始至19世纪末,共有18个拉丁美洲国家取 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力量分布并 不均匀,另一方面,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过程中,存在跨境互助的情况。这种区域主义的初 步实践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鼓舞和启蒙思想的指引,在玻利瓦尔、圣马丁等解放者身上得 到了充分体现……综合来看,在世界范围内,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具有 进步意义,不过却是一场自上而下、由精英所主导的革命,很大程度上并未改变当地社会结 构,这一状况影响着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表3 19世纪独立的18个拉丁美洲国家
序号 国家名称 宣告独立时间
1 海地 1804年
2 巴拉圭 1811年
3 大柯伦 比亚 委内瑞拉 1811年
4 哥伦比亚 1819年
5 厄瓜多尔 1822年
6 阿根廷 1816年
7 智利 1818年
8 秘鲁 1821年
9 墨西哥 1810年
10 中美联 合省 危地马拉 1821年宣布独立,加入墨西哥;1823年脱 离墨西哥,建立联邦;1838年分为五个 国家
11 萨尔瓦多
12 尼加拉瓜
13 洪都拉斯
14 哥斯达黎加
15 巴西 1822年建立帝国;1889年成立共和国
16 玻利维亚 1825年
17 乌拉圭 1825年
18 多米尼加 1844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维琪《拉丁美洲泛美主义国际思潮的演进——文化与国际 关系的视角》
(
·24-59B ·
)【高二历史 第5页(共6页)】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智利的国民经济的命脉(铜和硝石的开采、加工与出口)完全被西方 资本控制,美国资本的掌控尤其突出。1970年深受马克思主义、切·格瓦拉思想影响的左 派阿连德当选总统,开始推行被称为“智利社会主义之路”的规划,推动国家走社会主义道 路,实行土改、大搞国有化,将大量的资源分给穷人。阿连德政府的“社会主义之路”政策的 实施在开始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就,廉价住宅建设突飞猛进;失业率从1970年的8.3%下 降到1971年的4%;在农村,当局两年内把属于大农庄主的500万公顷土地陆续分给无地 农民;1971的工业增长达到12%。但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第二年生产就开 始滑坡,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不满情绪随之增长。阿连德激进
的改革措施导致了智利社会与政治的动荡。
——摘编自张金生、苗淑娟《阿连德的“社会主义之路”给我们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0-1973年智利阿连德改革的背景和影响。(8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拉美国家的独立和建设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启示。(3分)
(
·24-59B ·
)【高二历史 第6页(共6页)】楚雄州中小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材料论述的《诗经》内容,涉及了商代至春秋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
的史学价值,故选C项;《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材料未提及,故排除A项;
《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故排除B项;“趋同”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
2.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我国企业对外承包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外市场的拓展速度明显
加快,结合时间1996一2004年可知,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的表现,故选A
项;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逐渐扩大”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证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故排除
D项。
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4世纪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海图,这种海图的出现是探索海上航线
的产物,其有助于推动人文精神的传播,故选为D项;全球航路在14世纪时并未得到开辟,
故排除A项;最早探索新航路的不是资产阶级,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类型海图的
出现受中国航海技术的影响,故排除C项。
4.A【解析】19世纪中期,美国处于南北战争的前夜,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对奴隶制的尖锐批
判,故选A项;当时美国对奴隶制的存废具有强烈的分歧,故排除B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
对,故排除C项;此时国内战争尚未开始,故排除D项。
5.B【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员分工明确,这有利于提高国家管理的效能,故选B项;
军国大政最后由皇帝裁断,君权得到了强化,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中
央官员的权力加强,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由皇帝任
命,并非世袭,故排除D项。
6.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议会产生的重要背景之一是国王被俘,且议会代表来源较为
广泛,议会成立后较长时间内运行相对稳定,这有助于保证议会享有较高的政治权力,故选C
项;材料信息不能证明封建贵族的没落,故排除A项;欧洲的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
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国王“统而不治”成为仪式性象征是在18世纪中叶,是英国责任内
阁制的结果,故排除D项。
7.D【解析】材料中“考试成绩、工作成绩或者其他能力的考核”“定期评定”等信息体现了日本
文官制度论绩升黜的特点,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文官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保持中立,
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官选拔过程是否平等,也未体现职务常任的特点,故排除B、C
两项。
8.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世凯训示门亲故旧,通令其加强自我约束,减少官员的私相授
受,这一行为受到了时局影响,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对亲友的劝诫,并不代表官员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59B·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卷(部分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