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5日 总分:100分 时长:75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如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思想主张 思想家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
“彼君子则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侵,宗原应变,曲得其宜,如是,然后圣人也。” 荀子
国家统一趋势明显 B.阶层流动性加快
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 D.尚贤观念的强化
2.下面为汉代丝绸之路和元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与汉代相比,元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不同是( )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元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A.与蒙古远征密切相关 B.深刻影响欧洲经济格局
C.交流的时空大为拓展 D.河西走廊核心地位下降
3.唐代宗时安史之战平息,在代宗宝应元年的敕文中提到“近日已来,百姓逃散,至于户口,十不半存”,时任道州刺史元结也提到:“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据此可说明唐代( )
A.小农经济基础瓦解 B.农民赋税负担日益加重
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4.历史演义小说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这说明历史演义小说
A.生动地还原了历史真相 B.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C.不能作为史料进行研究 D.迎合了市民的文化需求
5.明代的军户和匠户,必须不时离开家乡,前往数百里乃至数千里的地方当差。以此为契机,在明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众跨地域流动,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明帝国的跨地域网络。这一数量庞大的流动人群和跨越南北的服役网络的存在( )
A.有利于建构民众的空间认知和文化认同 B.表明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放松
C.伴随着长途间区域贩卖的兴盛渐趋扩展 D.维系着中央行政体系的高效运转
6.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以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与之相比,记叙前一次鸦片战争的作品不过称之为《道光洋艘征抚记》。这反映了( )
A.两次鸦片战争冲击了国人思想 B.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的崩溃
C.时人对时代变局有了更深感悟 D.士大夫对战败事实的遮掩
7.1906年,柳亚子提出“重新建设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来,然后可以定那堂堂皇皇的宪章,去做自由自立的国民”。其旨在( )
A.推动反封建意识增长 B.传播民族民权的思想
C.抨击清政府统治弊端 D.支持清末新政的措施
8.右图所示为1938年张乐平所作的抗战漫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抗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
B.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业已实现
C.团结抗战受到时人关注
D.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开始形成
9.1949—1956年,新中国一直努力加入各种体育国际组织。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代表团9人,由团长吴学谦率领访问了印度,并参观了第1届亚洲运动会。这一时期的体育活动( )
A.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C.紧随了“三个世界”时代判断 D.有利于改善中国外交环境
10.以下图表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单位:个)。这表明我国( )
A.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拉大 B.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C.城市化出现了失衡现象 D.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
11.公元前2900-前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地区统治者拥有较多头衔。最初一般使用“恩西”“卢伽尔”,意为某一城市的主人,后来其标识的地理范畴逐渐超出原有城市的界限,再后来有的统治者甚至创造出多种“四方之王”“世界之王”的新头衔。这些变化( )
A.表明统治者满足于小国寡民现状 B.反映城邦国家向地域国家的演进
C.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两河流域统一帝国的发展
12.古代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下表是关于世界各个地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地域 文化成就
A 古代西亚 楔形文字 莎草纸 《吉尔伽美什》 人首飞牛石雕
B 古代罗马 庞贝古城 帕特农神庙 儒略历 《编年史》
C 古代日本 瞻星台 武士道 《源氏物语》 法隆寺
D 古代美洲 浮动园地 番茄 马丘比丘城 羽蛇神金字塔
A.A B.B C.C D.D
13.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有17艘大船,带有教士、士兵、农民、工匠等1500人,船上载有农业工具、小麦、大麦、柑橘、柠檬、甜瓜的种子、甘蔗幼苗和牛、马、驴、猪、羊等家畜,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这( )
A.开启了世界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 B.反映了葡萄牙扩张的商业性目的
C.对推动美洲社会开发有一定作用 D.说明新航路开辟传播了资本主义
14.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1980年代的金融泡沫化危机;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也在1990年代突然失速。这些危机
A.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B.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C.促使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D.威胁了国际秩序的稳定
15.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1988年,斯坦福大学决定取消西方文明这门课程,代之以“文化—价值—观念”这门新的必修课,其内容关注的是第三世界学者、少数种族人士及女性作者关于民族和两性差别问题的作品。1990年,英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进行了类似的争论。这表明在20世纪末,欧美( )
A.社会精神危机影响文明史研究 B.开始重视对亚非拉文明的研究
C.多元文化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强 D.历史学界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
16.俄乌冲突发生后全球粮食问题突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输送管道被炸后世界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再加上全球早已存在的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等世界性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可说明( )
A.全球化背离了时代潮流 B.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
C.发达国家需要加强合作 D.民族主义行径加剧了世界动荡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1分,18题15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1450.92 6.42 90%
——摘编自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英国文官考试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政府逐步接纳妇女进入文官行列。但在很长时期内,广大妇女不能进入重要岗位,只能担任抄写、打字和收发之类的工作,多数是临时雇员,而且受到年龄和婚姻限制,同工不得同酬。面对种种不合理现象,英国文官界妇女在社会进步势力的声援下,长期坚持斗争。1919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应因性别或已婚而被剥夺担任文官的资格。两年后财政部又首先制定接纳妇女担任文官的实施细则,允准妇女参加文官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但同时又规定女文官候选人必须是单身女子,一旦结婚必须辞职。正因为如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仍然只有少数妇女能获此幸。部分妇女进人高级文官阶层,则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以来英国妇女在入职文官职位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10分)
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图1 15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 图2 20世纪世界的种族分布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幅员辽阔,种族杂糅,国民中没有哪一部分人能有效地处于主宰地位。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多元化并非人们一开始就抱有的理想,而是互不兼容所造成的惨重代价迫使他们彼此相安共处的结果。美国各种发财致富的机会,也给人们的精力提供了另一条出路,使大家感到对现存物质条件的争夺没有为全体人民扩大生产来得重要,并使齐心协力者有所报偿,因此也就顾不上去计较那许多分歧了。
——摘编自[美]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1981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世纪到20世纪美洲种族分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的影响。(5分)
20.【人物特写】(12分)
奥地利作家茨维格在其名著《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以14篇历史特写描绘了人类历史上的14个重要人物的人生片段(特写:指聚焦于某一局部,将其突出放大)。
部分篇章摘录如下: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架设首条跨洋电报电缆
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威尔逊和他的十四点原则
封闭的列车——列宁1917年从德国回国
请选择一个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聚焦其人生中的某一阶段,写一篇历史特写。要求:自拟论题,逻辑通顺,持论有据。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历史)
1——5:CCDDA 6——10:CBCDD 11——16:BDCDC B
17.(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有所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任答三点5分)
(2)表现①中国宋朝: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政府的直接监管,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②西方: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品种类增多。(6分)
18.(1)背景:旧的选官制度(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导致政治腐败和效率低下;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东印度公司公开考试竞争原则的影响;社会力量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管理事务多样化和复杂化,亟需建立一支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文官队伍;英国政府顺应时势,两次颁布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5分)
(2)变化:从禁止到逐步接纳;从普通、临时性的雇员到成为高级文官成员;从受到年龄、婚姻限制到法律上取消限制;从不允许通过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到法律上可以通过考试平等竞争各类文官职位。(6分)
主要原因: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英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妇女的不断斗争;英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4分)
19.(1)变化:原有的蒙古种人分布空间逐渐缩小,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中部地区;外来的高加索种人在美洲广泛分布;外来的黑种人在南北美洲均有分布,所占比重不高。(3分)
原因: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促使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使大量欧洲人前往美洲;罪恶的三角贸易致使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至美洲,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使更多欧洲人前往美洲谋生。(6分)
(2)影响:挤占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给他们带来灾难;构建了美国多元文化;促进了美国的崛起与霸权地位的确立;不同背景的移民群体之间易产生矛盾冲突,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5分)
20.近代思想界的惊雷——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20世纪初,中国正值风雨如晦的时刻,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有名无实,各派军阀割据一方混战不已,内外交困中,中国一群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器物变革、制度变革相继遭遇失败的历史教训,转而试图以思想变革来寻找救亡道路。(时代背景)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自由民主平等的新道德,反对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旧道德。不久《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中心从上海转移到北京,以鲁迅、李大钊、蔡元培等北大教师为代表的更多知识分子加入进来,影响力不断扩大。(概述)
这场新文化运动使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深受进步思想的洗礼,对中国的社会风气、家庭伦理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转向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陈独秀也开始和李大钊一起着手准备建党工作。这一切都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意义)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向旧思想文化宣战的号角,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陈独秀和他创办的这份杂志改变了中国思想界的面貌,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总结)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