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
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C.君主专制得到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
2.东汉末年,水旱灾异连年,郡国多饥困。中央政府调拨扬州五郡的租米(古代向官府交纳的田赋)赈给北方的兖州、豫州、徐州诸郡。后来,江南的丹阳、豫章又再次大规模向北方调输租米。这表明当时
A.北方地区经济走向衰退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D.政府救灾职能完善
3.公元982年,宋太宗下诏解除了一些物品的专卖,诏书详细罗列了解禁的37种药物。此后宋代政府对于禁榷物品的限制有所放松,禁榷物品的概念也逐渐模糊。这表明宋代
A.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B.政府的专卖政策已被废除
C.商业发展环境日益宽松D.民营手工业经营能力提高
4.明代,政府逐渐准许漕船免税搭载私货并在沿途码头贩卖。天顺年间(1457—1464年),漕船已达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艘,大量土杂货物随船涌向沿途城镇,如通州、直沽(今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淮安等,城镇商贸日渐繁荣。材料主要说明明代
A.民间商船的利用率提高B.长途贩运贸易异常发达
D.运河交通促进商品贸易C.漕运是南粮北运的渠道
5.英国人傅兰雅(京师同文馆教习)在编译西方医书时,将原作中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病名改为按照中国传统医学中疾病的分类来排列;在强调清洁、通风等与环境卫生相关方面的重要性时,除“卫生”一词外,他还使用了“却病清神”等与传统中医理论相近的字眼。这些做法
A.促进了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B.向民众普及了卫生健康信息
C.实现了西医与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D.是务实高效的编译书籍之策
6.表1所示为1887-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统计。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A.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C.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D.官僚资本膨胀影响经济运行
7.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要求共产党员在“民族自卫战争和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尊重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独立性”、“政治工作”、“行政工作”、“民众运动”和“对待一切非共产党员的态度”这六大方面成为“模范”。上述决议旨在
A.同国民党争夺三民主义解释权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增强共产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D.适应民族解放战争需要
8.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下乡以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农民因受地主压迫而贫困,所以他们“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完成B.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探索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9.表2是所示1949—1978年我国总人口、城镇人口及城市化率的变化情况。表中城市化率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A.“左”倾错误思想蔓延B.国际国内形势的恶化
C.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D.国家主要矛盾的转变
10.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此后几经修订。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处罚力度,并明确规定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今我国
A.依法治国原则得到贯彻B.食品安全备受关注
C.人民诉求推动法制建设D.卫生立法程序严密
11.在公元前7000—前5000年两河流域的贾尔莫文明遗址的沉积物中,既发现了大量大麦、小麦和其他农作物的种子,也发现了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还有几个野生动物的骨头;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这可以说明贾尔莫文明
A.早期手工业技术高超B.具备了初始国家形态
C.采用旧石器进行生产D.农业生产呈现多元特征
12.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一代天皇至第五十二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13.图1所示为1790—1797年英国部分地区一些行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情况(单位:先令)。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妇女劳动生产率较低B.棉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就业率D.女性遭受严酷的剥削
14.从1960年开始,围绕东京城市外围的高速铁路站点不断增多,每年都有几十公顷住宅区被开发出来,由于住宅空间设计与环境比市区更优越,价格更便宜,设施更齐全,这些区域吸引了大量居民迁入,东京城市外围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综合性城市。这一现象说明
A.现代交通促进城市化发展B.东京城市的发展潜力削弱
C.大城市社会问题得以解决D.社会资源实现更优化配置
15.1983年,法国核电成本每度为0.16法郎,而煤电成本为0.30法郎。这一年,法国核电厂发电量为1370亿度,共节约发电成本约200亿法郎。1982年,美国从核电获益17亿美元左右。核电成本比煤电每度低0.57美分。这表明
A.环境问题引发能源革命B.核能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
C.人类能源革命取得突破D.清洁能源成为科技竞争焦点
16.表3所示为1977-1989年半导体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变动情况(%)。这一变动
A.加剧了美日间贸易摩擦B.促使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确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D.反映出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秦统一中国后,就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皇帝活动、王侯官员,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更加简洁的、能够更好地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平缺制度、贴黄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唐六典》中规定,“今册书用简,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用黄麻纸,敕旨、论事敕及敕牒用黄藤纸,其敕书颁下诸州用绢”“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既下,则署而行之”“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施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任何诸如随意改动、漏发错发、弄虚作假、盗用泄密等行为,皆会依据法典被施以惩戒。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破解我国规范治理难题的内生机制》
材料二
朱批奏折缴回之举肇始于清康熙朝,制度确立于雍正朝,乾隆朝又有新的补充发展,即朱批“览”“朕安”一二字者需缴回,由此逐步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清廷最初规定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于下次上奏时趁便奏缴,其后改为按年呈缴,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朱批奏折需连同奏匣、奏夹、封套一并缴回,在京官员赴衙门,在外官员则赴该省督抚处呈缴,休致或降革官员则呈明该省督抚、该旗都统代缴。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
——摘编自项旋《皇权政治与信息控制——清代朱批奏折缴回制度考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奏折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弗·培根所开创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流派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大陆的思想发展,加速了苏格兰民族的觉醒,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活水源头。早在1561年,苏格兰新教派改革家诺克斯在通过长老会向苏格兰国会提交的《规章一书》中,就建议拨出全苏格兰教产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兴办国民教育,当时苏格兰的大学教育甚至比英格兰的牛津、剑桥更有活力。18世纪初,拥有活跃港口经营贸易的苏格兰在合并到相对稳定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之时,便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在苏格兰这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了休谟等诸多思想家,波及法、德、美等国,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摘编自李雪丽《苏格兰启蒙运动概论》
材料二
宗教是启蒙运动最复杂、最棘手的主题。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腐败的宗教”的批判与反思,对“真正的宗教”的启蒙与建构,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贡献。在休谟看来,与狂热相比,迷信更可恶,带有狂热色彩的宗教在发轫之初都比较暴烈,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人的灵魂深处,进而让教士树立起牢固的权威。休谟认为“一切超自然的神奇的传闻特别在无知的野蛮民族为多”,无知与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亦是宗教不断变质与败坏的认识根源,斯密在休谟的基础上指出,“科学是对狂妄及迷信之毒的大消毒剂”。当时苏格兰的牧师们“经常被发现乐于培育和鼓励这些败坏的观念”,罗伯逊的看法也如出一辙,他认为“宗教的牧师们就成为被迷信和崇拜的对象”。
——摘编自项松林《苏格兰启蒙运动与宗教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爆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批判“腐败的宗教”的表现,并指出其构建“真正的宗教”的方式。(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5世纪末,为了追逐香料贸易的巨大利润,在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的资助下,葡萄牙人向东方进行扩张,建立起欧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航线。这条航线最初主要是把马鲁古群岛(摩鹿加群岛)所产的香料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此后,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纷纷向东扩张,把来自东南亚的胡椒、肉豆蔻、丁香等香料成批运销到欧洲和中国、日本等地,并通过马尼拉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之间的“大帆船贸易”又传播到美洲,使亚洲市场与欧洲、南美洲连接在一起。
——摘编自许序雅《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物种大交换”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政策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政策的演变趋势。(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前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意义。(8分)
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官僚政治的萌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楚国、郑国和齐国都出现了官吏举荐制度,这表明原有的世卿世禄制逐渐瓦解,官僚政治雏形出现,故选A项;这一时期处于人才选拔机制的初创阶段,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这些被举荐人才的阶级出身,因此不能判断出这一时期的阶级关系发生剧变,故排除D项。
2.B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南方的开发,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东汉政府频繁地从江南地区调拨粮食用于救灾,这表明江南地区经济在此时已得到了一定发展,故选B项;北方地区只是出现了灾荒,经济并未衰退,故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证明南北经济差距缩小,故排除C项;材料不能证明政府救灾职能完善,故排除D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商业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公元982年,宋朝政府放弃了对部分商品的专卖,之后对禁榷物品的限制越来越少,这表明宋代商业发展环境日益宽松,故选C项;材料并未涉及海外贸易,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调整专卖政策,而不是废除专卖政策,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营手工业的经营能力,故排除D项。
4.D 【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漕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明代逐渐允许漕船免税载私货并在沿途码头贩卖,这带动了沿途城镇商贸的发展,即运河交通促进商品贸易,故选D项;明代漕运是由政府组织并管理,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运河带动沿岸城镇商品经济的活跃,而非漕运是南粮北运的重要渠道,故排除C项。
5.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医疗卫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傅兰雅的这些举措顺应了中国普通民众的认知心理,有利于促进西医与中国社会有机结合,促进西方医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西医与中医,并不是儒家文化,故排除C项;这些做法比较务实,但是否能实现高效译书无从得知,故排除D项。
6.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由材料可知,1887—1931年中国实际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这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故选C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增加并不表明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排除B项;材料中也未涉及官僚资本的影响,故排除D项。
7.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据材料可知,全国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的决议案要求共产党员在六大方面要成为模范,这主要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故选D项;虽然材料提及共产党员要成为民族自卫战争和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模范,但这并不是为了与国民党争夺三民主义解释权,故排除A项;当时已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故排除C项。
8.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巩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民主人士下乡参观土地改革,民主人士因亲眼看见农民因地主压迫致贫而开始“把农民的问题看成自己的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随同农民与地主进行斗争”,反映出该做法增强了民主人士的政治认同感,故选B项;民主人士下乡只是推进了土地改革的进行,并不能保证土地改革的完成,故排除A项;民主人士下乡并不属于民主政治的探索,故排除C项;民主人士并不属于党的阶级基础,故排除D项。
9.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城市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根据材料可知,1949 1960年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反映出此时我国城市经济发展,19611965年城市化率下降,是国家为应对经济困难,让众多城市人口返乡务农,1965年之后城市化率平稳,是因为对经济进行调整,有了一定的恢复。所以,城市化率的波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故选C项;“左”倾错误思想的蔓延只涉及材料部分时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国际形势的变化,故排除B项;国家主要矛盾的转变不能反映材料的全部时期,故排除D项。
10.B【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食品安全立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由材料可知,1982 2011年,我国颁布了专门的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并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惩治越发严厉,这表明当今食品安全备受关注,故选B项;依法治国原则是1997年提出的,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民的诉求,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立法程序,故排除D项。
1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的起源与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贾尔莫文明遗址的沉积物中不仅存在农作物的种子,而且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这表明贾尔莫文明农业呈现多元特征,故选D项;工具组合包括石镰、磨石和其他耕作工具并不能说明其早期手工业技术高超,故排除A项;农业的出现并表明其具备了初始国家形态,故排除B项;公元前7000前5000年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故排除C项。
12.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日本封建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由材料可知,公元8世纪,天皇组织编纂姓氏录,并且将天下氏族分成三个等级,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完善社会等级秩序以强化天皇专制统治,故选C项;日本的封建统治制度在7世纪大化改新后就已确立,故排除A项;完善社会等级秩序不是其根本目的,故排除B项;这一时期日本处于封建社会,不可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排除D项。
13.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790 1797年英国部分地区一些行业女性工人的周平均工资远远低于男性,这表明女性群体遭受严酷的阶级压迫,故选D项;女性工资远远低于男性并不只是因为妇女劳动生产率较低,故排除A项;从平均工资数并不能看出棉纺织也发展最快,故排除B项;材料无从看出工业革命对就业率的影响,故排除C项。
14.A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城市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围绕东京城市外围的高速铁路站点增多……这些区域吸引了大量居民迁入,东京城市外围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综合性城市”可知,随着交通的发展,在东京城市外围又出现了一些新兴城市,这说明现代交通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发展,故选A项;这一现象削弱不了东京大城市的发展潜力,故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D项误读材料,故排除D项。
1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由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核电的应用成功降低了电力生产成本,这表明核能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故选B项;材料并未减少燃料变革问题,故排除A项;核能并不属于能源革命的突破,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各国的科技竞争,故排除D项。
16.A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可知,1989年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世界市场份额超过了美国,这会加剧美日间的贸易摩擦,故选A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故排除B项;这一变化并未使国际政治新秩序得到确立,故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经济中心依然在美国,故排除D项。
17.(1)特点:建立统一的体系;逐渐制度化;通过法律进行规范;流程分工明确。(4分,答出两点即可)
(2)变化:建立严格的朱批文书缴回制度;缴回的文书由军机处负责管理;建立惩戒制度。(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出于信息控制和保密的需要;官僚体系监督制度的发展;中枢决策机制的变化;大一统国家的发展。(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书行政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素养。第(1)问,关于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学生根据材料中的“上至帝号、皇帝活动、王侯官员,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平缺制度、贴黄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等信息可得出建立统一的体系、逐渐制度化、流程分工明确;根据材料《唐六典》规定,可得出通过法律进行规范。第(2)问,关于变化,学生根据材料“形成了严格的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并为以后所承继”可得出建立严格的朱批文书缴回制度;根据材料“清末又改为年终交由军机处汇缴”等信息可得出由缴回的文书由军机处负责管理;根据材料“臣僚所存朱批奏折不得隐匿存留,违者严加惩处”可得出建立惩戒制度。关于变化原因,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信息保密、官僚体系、中枢决策方式变化和大一统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
18.(1)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启蒙思想的影响;苏格兰初高等教育的发展;苏格兰海外贸易的活跃;苏格兰并入英国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培根思想的影响。(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表现:批判宗教狂热与迷信;批判人们的无知与愚昧;批判教会与牧师的倒行逆施。(4分,答出两点即可)
方式:运用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改造宗教。(2分)
(3)认识:苏格兰启蒙运动受到英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背景下爆发的具有独特贡献的思想解放运动,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能够清晰阐述二者的逻辑关系皆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18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对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第(1)问,关于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爆发的原因,学生根据材料中“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大陆的思想发展,加速了苏格兰民族的觉醒,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活水源头”“当时苏格兰的大学教育甚至比英格兰的牛津、剑桥更有活力”“拥有活跃港口经营贸易的苏格兰在合并到相对稳定的‘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之时,便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等信息,并结合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及其影响进行作答。第(2)问,关于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批判“腐败的宗教”的表现,学生根据材料中“与狂热相比,迷信更可恶,带有狂热色彩的宗教在发轫之初都比较暴烈,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人的灵魂深处,进而让教士树立起牢固的权威”“无知与愚昧是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亦是宗教不断变质与败坏的认识根源”“牧师们‘经常被发现乐于培育和鼓励这些败坏的观念’,罗伯逊的看法也如出一辙,他认为‘宗教的牧师们就成为被迷信和崇拜的对象’”等信息进行作答。关于其构建“真正的宗教”的方式,可以根据材料中“科学是对狂妄及迷信之毒的大消毒剂”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发展、科学观念的成熟等知识进行作答。第(3)问,关于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弗·培根所开创的经验主义哲学思想流派极大地影响了欧洲大陆的思想发展,加速了苏格兰民族的觉醒,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活水源头”“波及法、德、美等国,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等信息,从苏格兰启蒙运动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苏格兰启蒙运动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角度进行阐述,阐述必须紧扣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19.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传播,如美洲甘薯和马铃薯传入世界各地,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促使世界人口增加,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这些物种的交换,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这一交流与交融,推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发展。(8分)
总之,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促进了社会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2分)示例二
论题:新航路促进了全球联系的建立。(2分)
阐释:略。(10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20.(1)趋势:公共卫生日益加强对个体生活的关注;公共卫生制度建设向日常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转变;制度建设关注和回应居民要求。(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有利于提高国人的人口素质;增强国人的幸福感。(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