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义务教育第一次学业质量监测纸笔测试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AADD 6—10:BABDC 11—15:DBABD 16—20:BBBAC 21—25:DBCBD
二、非选择题
26.(1)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2)圆明园;(1分)英国和法国;(2分)一场对华侵略战争;(1分)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分)
(3)《马关条约》;(1分)允许日本在华设厂。(1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5)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为国捐躯;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为国捐躯。(1分)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口誓死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徐邦道旅顺抗日、左宝贵平壤抗日殉国、丁汝昌威海卫抗日殉国等。(2分)
(6)太平天国运动;(1分)义和团运动。(1分)
(7)侵略与反抗;(1分)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人民具有抗争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辱;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1分)
27. (1)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分)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不能从根本上变革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1分)
(2)运动:戊戌变法;(1分)结果:戊戌变法失败了;(1分)方面:思想文化。(1分)
(3)革命思想: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2分)形式:建立革命组织、领导武装起义等。(答出两点即可2分)
(4)措施: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文学革命。(答出两点即可2分)
(5)核心内容:爱国;(1分)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分)
(6)目标:实现共产主义。(1分)变化: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分)
(7)从技术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变革(或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变革)。(1分)
(8)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革方案行不通,只用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近代历史必然选择。(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①南京条约(1分) ②1842(1分) ③天津条约(1分) ④马关条约(1分) ⑤1895(1分) ⑥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开始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2分)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分)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各种反帝活动。(1分)
(3)(5分)观点1: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觉醒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促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到《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促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因此,民族危机促使了民族觉醒。
观点2: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为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作为民族危机的应激反应,近代中国人民始终坚持不屈的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
其它观点:略2023-2024学年义务教育第一次学业质量监测纸笔测试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中规定的位置上。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 单项选择题(5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
1.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朝代 人物
明朝 戚继光
明末清初 郑成功
…… ……
A.唐朝 李世民 B.北宋 毕昇 C.清朝 曹雪芹 D.清末 林则徐
2.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3.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火烧圆明园 B.旅顺大屠杀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这场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人们认为此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发动国相同 B.两次战争的结果相同
C.两次战争的影响相同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7.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下列属于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8.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是张华同学课前搜集的洋务运动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反映出洋务运动( )
慈禧太后:“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李鸿章:“官绅禁用洋人机器,终不得放手……文人学士动以崇尚异端、光怪陆离见责” 欧格娜:中国开局设厂……将有大害于英国工……英国应阻止华人开局设厂。”
A.军事工业失败的必然性 B.革新发展的困难和阻力
C.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本质 D.受到外国资本家的排挤
9.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0.下面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哪次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12.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3.民谣勾勒出尘封的历史画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该民谣描写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1901年美国杂志《PUCK》发表了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只要悬吊大刀的绳一断……,从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
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使列强在华利益备受威胁
15.“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下表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4课洋务运动………………………………………………2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戊戌变法………………………………………………28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17.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18.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仍动荡不安。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制造“宋案” ②袁世凯称帝 ③二次革命 ④护国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19.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下列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护国战争 B.列强侵略 C.军阀纷争 D.农民起义
21.陈独秀宣称:“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
A.终结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传播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22.“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醒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3.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24.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维新   ②自强、求富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2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C.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开始实行变法
D.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第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共计50分)
2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殇】
【屈辱的开始】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1分)“界碑”的含义是什么?(1分)
【欺凌的延续】
材料二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2)材料二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1分)文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代哪两个国家?(2分)“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1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落后的悲剧】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材料三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依据的是哪一条约?(1分)这一条约中体现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变化的是哪一条款?(1分)
【彻底的沦丧】
材料四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4)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1分)
【历史之争】
(5)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如图所示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任选一个写出他(们)的主要事迹。(1分)除此之外请你再举出1例(包括人物名称与主要事迹)?(2分)
(6)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2分)
【历史之思】
(7)依据对以上问题的回答,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2分)
27.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利器之梦】
材料一: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材料一中“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它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变革之梦】
材料二:(奥斯曼帝国)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隔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2)材料二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哪场运动的主张?(1分)“破除旧习,更新大政”最终
结果如何?(1分)它在那些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分)
【共和之梦】
材料三: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摘编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
山为了革命理想进行斗争的形式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2分)
【思文之梦】
材料四: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4)为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该运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出两点即可)(2分)
【五四之梦】
材料五: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举行示威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5)根据材料五,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1分)
【中共之梦】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确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1分)它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最显著变化是什么?(1分)
【诸梦之悟】
(7)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从变革内容角度看,谈一谈中国近代的探索有何特点。(1分)
(8)综合以上所述,仁人志士救国梦的探索,有的“梦”以失败而破灭,有的梦以成真而实现,说明了什么?(2分)
28.历史是民族的记忆,近代屈辱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却的。请你和同学们起来探索。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1843年,怡和洋行进驻上海 左图片所描述的现象,是在签订了《 ① 》后出现的,该条约签订于 ② 年。
南京的大门——金陵关 1856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 ③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由于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开放南京口岸搁置。
重庆日租界 左图片所描述的现象,是在签订了《 ④ 》后出现的,该条约签订于 ⑤ 年。
综合以上探究,观察左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你得出的结论是: ⑥
【文献中的历史】
材料二
图1 条约规定: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等。
图2 条约规定: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2.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在答题卡上填写①——⑥项目的内容。(①-⑤每空1分,⑥2分)
(2)用一句话概括图1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1分)补充图2条约中最能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1分)
【分享中的历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也是中国人觉醒的过程。1895年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一次民族觉醒随之涌动,迫使中国人去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道。于是有了社会力量推动维新变法。八国联军战争中国惨败,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推翻了封建帝制的统治。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大觉醒。 ——改编自正风《中华民族觉醒与复兴的伟大历程》
(3)阅读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并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成文)。(5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