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距今1万多年前的中国以炊器划分,长江流域为釜文化圈,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为三足器文化圈,燕山南北地区为筒形罐文化圈。各地区努力开展远距离交流,交流内容主要是原始宇宙观、天文历法、权力表达方式、丧葬和祭祀礼仪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精粹。据此可推知( )
A.炊具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
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长江流域是饮食文化的发源地
D.南北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2、鸠杖,也叫王杖,是汉哀帝时期朝廷为老人特制的一种拐杖。《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由此可知,汉代( )
汉代鸠杖
A.抚老政策更具教化的倾向 B.传统手工业技艺有所发展
C.孝道文化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D.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正渐趋完善
3、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战,大臣陆秀夫宁死不降蒙古铁骑,携小皇帝赵昺蹈海而逝。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社会危机严重后果 B.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
C.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D.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
4、中国古代白银作为一种稀缺之物,一直以来都是在皇庭贵族间辗转收藏。中晚唐之前,中国历代均未将白银定义为一种流通货币。但及至明朝中叶,白银却成为了商贸支付的硬通货。这最能说明明朝中叶( )
A.白银开采技术明显提高 B.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削弱
C.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 D.长途贩运推动了白银流通
5、1904年厦门商会成立后,就奏请清廷豁免自乾隆初年就开始征收的“燕窝供”,获得完全胜利;1918年,外国列强控制的厦门海关进行税收改革,损害广大商人利益,厦门商会积极交涉,取得一定胜利;1926年,北洋政府海军局征收铺票捐,引发厦门罢市风潮,最终在厦门商会的斡旋下风潮得以解决。厦门商会的这些举措( )
A.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B.反映中央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C.推动中央政府商业立法逐渐完善 D.表明地方商民民主意识增强
6、中共一大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要求各种产业部门都应建立工人学校,还应成立工会,教育工人;指出在反对军阀和官僚的斗争中,要求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向第三国际报告工作的关系。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推动国民大革命 B.大力扶助民族产业
C.尚未认清中国基本国情 D.积极扩大职业教育
7、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
国统区历史教科书 根据地历史教科书
叙述革命活动 “民族救星”“民族救主”“全人类的福音” “主要领导者”(将孙中山的个人实践融入兴中会、同盟会的集体实践中)
阐释三民主义 “精神导师” 民族抗战的“旗帜”
评价行为事迹 “为革命立楷模”“榜样楷模” “伟大的战略家”
两种教科书对孙中山的描述与评价( )
A.体现了两党终极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B.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和思想差异
C.都凸显了三民主义对抗战的指导性 D.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
8、下表反映了我国1952—2018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83.5% 7.4% 9.1%
1978 70.5% 17.3% 12.2%
2018 26.1% 27.6% 46.3%
A.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强
C.农村实现全面小康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突出
9、有史学家指出,“希腊多数城邦都享有直接通达大海的便利,使他们不仅在智力方面受到外来促进,而且能维持并发展自己的经济。这继而又造成各地区间经济上的分裂…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则是没有的。”该史学家旨在说明古希腊( )
A.小国寡民城邦政治产生的因素 B.民主政治建立的条件得天独厚
C.城邦公民缺乏强烈的城邦意识 D.富含酝酿自由平等精神的条件
10、16世纪兴起于英国的清教徒运动,深刻影响着英国民众的生活观念,他们认为英国依靠克制和禁欲来增长社会财富而非纵欲和贪婪。甚至认为穿着奢侈、华丽的服饰是自私与无情的象征,吃糖则是纵欲的表现。到了18世纪晚期,随着印度棉布的大量进入,色彩艳丽、质地良好、穿着舒适的棉布受到英国人的狂热喜爱。糖也成为普通消费品进入大众生活。这一变化( )
A.表明清教徒观念被民众所抛弃 B.得益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
C.体现经济发展影响国人的观念 D.导致社会等级差异的弱化
11、《初获勋章者》是俄国画家费多托夫于1846年创作的,该画描绘了尼古拉一世时期一个初获勋章的小官吏,在请客后的第二天早晨,刚起床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客厅,赤着双脚,得意忘形地向女仆炫耀挂在旧睡衣胸前的那枚勋章。该画作所属流派的特征是( )
A.重视色彩渲染 B.注重瞬间印象
C.反对传统束缚 D.关注社会现实
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48年的36%下降到3.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期降至12.7%。这表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影响在于( )
A.减少了各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D.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商品输出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
——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
材料二: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
——摘编自《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公民大会选举产生的区、村镇监察委员会的监督、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区、村镇监察委员会职责是监察区、村镇的财政,向区、村镇居民纠举行政官员的违法渎职行为,区、村镇民大会可依法罢免渎职官员。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各级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参议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依法享有选举、罢免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府委员及高级法院院长,监察弹劾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公务人员,制定法规等职权。群众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通过批评、建议、控告等方式进行。为了发挥广大民众的监督作用,还成立了乡村民代会负责选举、罢免区长、弹劾行政人员、审查区公所开支和督促检查区所对区民代表会议之执行事项。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根据地监察机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监察机制建设的意义。
1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关于古代墨子形象,孟子评论道:“杨朱利己,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汉武帝“独尊儒术”对诸子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理学家以“异端”排斥诸子更是毁灭性的。此后,“正统/异端”话语成为士大夫评估诸子的核心价值。1904年,梁启超把墨学视为挽救中国危亡的药方,称“今欲救之,厥惟墨学”。“呜呼!千古之大实行家,孰有如子墨子者耶?孰有如子墨子者耶?”墨子的救世实行家形象一直持续整个清末民国时期。深受西方实验主义哲学影响的胡适认为墨子是一个实行的宗教家,墨子思想的特色或核心在于“应用主义”(实行家、实验主义)。侯外庐宣扬墨子“不是先天的配天者,而是一个平等思想家”。唯物史观派史家范文澜认为“墨子创造新学派,代表下层社会农工奴隶要求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
——摘编自宁腾飞《论先秦诸子形象的近代构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子形象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影响对墨子评价的因素。
三、论述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人类历史,较早成功的现代化路径首先由于先发国家发挥社会与市场的重要作用,优先考虑国家与社会权力的边界、强调社会自组织力量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先发国家相继掌握了国际体系的领导地位,它们借此优势发展的同时又将基于自身发展经验的“社会中心主义”现代化路径推广开来,这实际上就削弱了政府的组织性力量。其次由于先发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领导地位,后发国家生产力达不到与先发国家竞争的地步,自然失去了社会力量和市场的相对优势,只能依靠国家的力量进行有组织的现代化,集中优势与先发国家进行国际竞争。这种“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强化了国家的能力和政府的自主性,强调政府可以脱离社会的利益与压力主导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摘编自卢春龙《谁之现代化?何种现代路》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一种现代化模式,选择一个国家予以阐述。(要求:写出现代化模式和国家,明确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距今1万多年前的中国以炊器划分,长江流域为釜文化圈,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为三足器文化圈,燕山南北地区为筒形罐文化圈。各地区努力开展远距离交流,交流内容主要是原始宇宙观、天文历法、权力表达方式、丧葬和祭祀礼仪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精粹”并结合所学可知,距今1万多年前的中国,不同地域文明在炊器使用上存在差异,但彼此之间又存在密切交流,体现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从材料可以推知距今1万多年前的中国已产生炊具文化,但仅凭此不能得出炊具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排除A项;材料提及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黄土高原、燕山南北地区的炊器文化差异,不涉及饮食文化发源情况,排除C项;材料提及南北之间存在密切交流,仅凭此不能得出南北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社会教化的知识点。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鸠杖体现的是对老人的尊重,但是更应深入的看到,汉代把鸠杖赋予极高的规格,带有普遍的教化人伦层面,象征着一种荣誉与特权,因此可知,汉代的抚老政策更具教化的倾向,故A选项正确;B.材料与手工业的发展无关,故B选项错误;C.仅从鸠杖的教化层面来看,无法得出当时孝道文化已在社会上蔚然成风的说法,故C选项错误;D.当时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故D选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范仲淹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陆秀夫抱幼主壮烈蹈海、以死殉国的爱国情怀。这些言行形成与理学对士人品格的塑造分不开,理学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优良的品质,并不是宋代社会危机造成的严重后果,排除A项;材料中不仅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还体现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民本思想不能完全说明这些言行的原因,排除C项;儒学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是直面社会现实,针对现实而提出一系列具有强烈务实思想的具体措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由于中国贸易的优势,美洲金银大量涌入,助推了白银货币化,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白银主要是美洲流入,非白银开采技术的提高,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长途贩运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奏请清廷豁免自乾隆初年就开始征收的‘燕窝供’”“外国列强控制的厦门海关进行税收改革……厦门商会积极交涉”“北洋政府海军局征收铺票捐……在厦门商会的斡旋下风潮得以解决”可知商人成立商会,同政府部门和外国列强交涉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说明地方商民民主意识得到增强,故选D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35年一1937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外国列强控制的厦门海关进行税收改革,损害广大商人利益,厦门商会积极交涉”表明厦门商会反对外国列强势力,并没有挑战中央权威,排除B项;材料“北洋政府海军局征收铺票捐,引发厦门罢市风潮,最终在厦门商会的斡旋下风潮得以解决”仅表明厦门商会斡旋解决厦门罢市风潮,未涉及北洋政府的商业立法方面的信息,无法得出推动中央政府商业立法逐渐完善,排除C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知识点A.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国民大革命始于1924年,故A选项错误;B.根据材料“指出在反对军阀和官僚的斗争中,要求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可知中共主张民族独立,要求扶持民族产业,故B选项正确;C.材料强调的是党的基本任务,未提到中国国情,故C选项错误;D.建立工人学校,还应成立工会,教育工人,这并不是积极扩大职业教育,故D选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于孙中山的描述有着明显的不同,国统区认为孙中山“精神导师”,根据地认为孙中山是民族抗战的“旗帜”,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团结一切可团结的抗战力量,主要是因为两党的阶级和思想差异不同导致的,故选B项;国共两党的终极目标并不一致,国民党要建立的一党专制体制,而共产党具有民族大义情怀,排除A项;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受毛泽东思想影响,排除C项;材料“抗战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未涉及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态度,无法得出肯定国民党抗战的积极作用,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材料“希腊多数城邦都享有直接通达大海的便利”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则是没有的”体现的是地缘政治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发展产生的影响,即小国寡民城邦政治产生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邦的发展,非民主政治,排除B项:雅典的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排除C项:材料与自由平等精神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希腊多数城邦都享有直接通达大海的便利“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则是没有的“体现的是地缘政治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发展产生的影响,即小国寡民城邦政治产生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邦的发展,非民主政治,排除B项:雅典的城邦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排除C项:材料与自由平等精神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A.材料体现的是服饰和糖的消费观的改变,不能说明清教徒观念被民众所抛弃,表述有误,故A项错误;B.材料中的棉布和糖是进口的,与机器无关,故B项错误;C.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晚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得到发展,色彩艳丽、质地良好、穿着舒适的印度棉布和糖的进口释放了英国人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英国人对服饰和糖有了新追求,服饰和糖的消费变化推动了英国的社会变迁,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故C项正确;D.“奢侈、华丽的服饰是自私与无情的象征,吃糖则是纵欲的表现”与等级无关,现在进入大众生活,并不能导致社会等级差异的弱化,等级差异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费多托夫是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家,《初获勋章者》揭露了俄罗斯19世纪40年代沙皇时代下层小官吏空虚、卑劣和丑陋的灵魂,对社会的时弊和丑恶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D项正确;浪漫主义美术强调色彩的运用,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印象画派注重瞬间印象,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现代主义美术反对传统束缚,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根据材料“《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48年的36%下降到3.8%,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期降至12.7%”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各国的关税税率明显下降,这显然有利于降低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利于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并不一定会拉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排除B项;发达国家的商品输出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表现之一,但D项不是“主要影响”,排除。
13、答案:(1)变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渐趋通俗化、专业化;深受西方史学影响;拓宽了研究视野和研究对象;注重探寻历史规律,提高国民素养。新中国早期:效法苏联、排斥欧美、否定传统;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唯物史观成主流(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时期:呈开放性、多样性;回归科学化、学术化;拓展了研究领域。
(2)背景:左倾错误的纠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史学方法、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议: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借鉴外国与传统相结合;重视学术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史学之路;增强国际影响力。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分三个时期去考虑。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根据材料中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可得出深受西方史学影响;根据材料中的“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可得出渐趋通俗化、专业化;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可得出拓宽了研究视野和研究对象;根据材料中的“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可得出注重探寻历史规律,提高国民素养。新中国早期:根据材料中的“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可得出效法苏联、排斥欧美、否定传统;根据材料中的“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可得出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可得出唯物史观成主流(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时期:根据材料中的“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可得出呈开放性、多样性;根据材料中的“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可得出回归科学化、学术化;根据材料中的“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可得出拓展了研究领域。
(2)背景:根据材料中的“‘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左倾错误的纠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中的“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可得出改革开放;根据材料中的“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可得出史学方法、理论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议: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可得出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根据材料中的“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可得出借鉴外国与传统相结合;根据材料中各时期史学研究的变化和材料中的“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可得出重视学术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史学之路;根据材料中的“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可得出增强国际影响力。
14、答案:(1)特点: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体现人民民主;分权制衡;体现过程民主。
(2)意义: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有利于巩固抗日根据地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共的民主政治和监察机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可知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根据材料“区、村镇监察委员会职责是监察区、村镇的财政,向区、村镇居民纠举行政官员的违法渎职行为,区、村镇民大会可依法免渎职官员”,“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各级参议会对各级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可知体现人民民主;分权制衡;根据材料“还成立了乡村民代会负责选举、罢免区长、弹劾行政人员审查区公所开支和督促检查区所对区民代表会议之执行事项”,可知体现过程民主。
(2)意义: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立体监察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主要通过批评、建议、控告等方式进行”,可知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使党和政府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有利于巩固抗日根据和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根据地监察机制建设为中共的民主政治和监察机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15、答案:(1)变化:由“禽兽”到“实行家”、平民代表;由“异端”到“宗教家”“思想家”;呈现出更加多元和积极的形象。
(2)因素: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运动的展开;墨子重实用的思想特点;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孟子评论道:‘…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梁启超……称……‘呜呼!千古之大实行家’”“范文澜认为‘墨子创造新学派,代表下层社会农工奴隶要求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出由“禽兽”到“实行家”、平民代表;根据材料“理学家以‘异端’排斥诸子”“胡适认为墨子是一个实行的宗教家”“侯外庐宣扬墨子‘……是一个平等思想家’”,得出由“异端”到“宗教家”“思想家”;综上,墨子呈现出更加多元和积极的形象。
(2)因素:根据材料“梁启超把墨学视为挽救中国危亡的药方”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运动的展开;根据材料“墨子思想的特色或核心在于‘应用主义’”得出墨子重实用的思想特点;根据材料“深受西方实验主义哲学影响”得出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唯物史观派史家”得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6、答案:示例一:社会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英国。论题:社会市场推动近代英国成为现代化强国。阐述:新航路开辟后,市场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圈地运动、殖民扩张扩大了市场,促进英国经济发展,也使得英国资产阶级走上了舞台的中心。光荣革命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进一步确立了个人权利在英国的合法地位,促进社会市场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启成为推动自由市场经济在英国乃至全球扩展的主要力量,在自由市场的推动下英国的现代化基本完成并成为世界工厂。总之,在英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与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英国的现代化道路称为“社会中心主义”模式。示例二: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德国。论题:德国依靠国家的力量迅速实现现代化。阐述:德国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崛起之后,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也缺乏政府的保障,阻碍了德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德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国家的能力,推进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德意志统一后,政府的自主性和权力得以强化,推动德国成为一个强大而有效率的国家。德国利用国家力量把握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聚集资源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总之,德国在现代化道路过程中,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充分发挥国家力的作用,快速赶超实现了现代化。
解析:根据材料,有学者总结了历史上的几种现代化模式,一是以先发国家为代表的“社会中心主义”模式,强调社会自组织力量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二是后发国家“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依靠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结合所学,英国发挥社会与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先开始工业革命,实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成为世界工厂,是社会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依靠国家的力量迅速实现现代化,是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代表。可结合“英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德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国家,论述其现代化进程的过程和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