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61中学
高一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练习卷
一、单选题
1.对于辛亥革命,梁启超曾评价说“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他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结束了清政府统治
2.“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据此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C.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D.希望参与国家政权
3.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对照三民主义的内涵,▲处应是( )
A.民族 B.民权 C.民生 D.民主
4.在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开始使用白话文。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胡适的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在当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传播了民主与科学 B.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C.有广泛的群众参与 D.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5.据北洋政府工商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的工矿业工人只有60多万,加上海员、铁路工人也不过100多万;到了1919年,中国工人增加到200多万,此外,当时还有1000多万城市手工业雇佣劳动者和店员。这一变化
A.源于清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调整 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C.为中国民主革命转变提供条件 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必然结果
6.1916年6月,《新闻报》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如图1),画面中,一列火车已脱离轨道,火车头上插着一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人们全力以赴试图将列车推入轨道,这一漫画作品
A.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成果 B.赞颂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
C.呼应了新文化运动的主题 D.肯定了辛亥革命的经济意义
7.如图为1902—1920年外国在华投资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由此图可知
A.各国在华投资均呈增长趋势 B.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
C.在华资本反映列强综合国力 D.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8.《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
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B.辛亥革命迈出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击败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9.辛亥革命后,范旭东放弃海外优越条件回国办厂,成为“化工大王”。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企业效益。据此可知,他( )
①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感召 ②成为民族工业开创阶段的代表人物
③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④推动了中国轻工业体系的建立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针对官银钱号滥发无度的状况,1915年北洋政府财政部成立平市官钱局,备基本金100万两,发行铜元票,公私款用一律通行。据报道,“铜元票市面畅行,昨有人往前门大街隆茂号兑换此项铜元票,竟已报罄矣”。铜元票的发行
A.体现了北洋政府专制独裁 B.有利于当时金融秩序的稳定
C.便利了官僚资本变相敛财 D.抑制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11.20世纪初年,国人对“黄”和“黄色”等字词格外敏感。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藻、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等。这一现象( )
A.抵制了西方文化的入侵 B.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
C.传承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D.体现了民族自尊意识
12.1902年,江南乡试有一考题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浙江乡试有一考题为:“西国法律原于罗马,沿革如何?今法律之学,为科凡几?自治外法权行于通商口岸,受病甚深,规复主权,宜有良策?”这些考题反映出
A.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 B.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
C.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
13.美国学者杜威在1919年底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他的观点
A.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B.没有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C.体现出“西方中心”的观察视角 D.希望中国革命能造就美式政权
14.新文化运动的狂飙不仅猛烈冲击了以儒国为轴心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新文化运动中能够体现现代价值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科学 B.中体西用 C.克己复礼 D.三纲五常
15.有学者考证,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
A.时人对新社会认识的发展 B.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衰微
C.民主取代共和的发展趋势 D.苏俄对华影响力持续加深
16.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说明( )
①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②胡适缺少反封建精神
③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④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7.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
C.学习西方的文化运动 D.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8.胡适曾说,“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 如果我们自命作领袖的人也空谈折衷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缺而已”,因而他认为“不妨拼命走极端”。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意在( )
A.推动学习西方文化 B.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C.折中调和中西文化 D.以新文学再造文化
19.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这一举措
①有助于推广美国的价值体系 ②客观上利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③表明了美国已放弃在华特权 ④充分体现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914年2月,民国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及施行细则,对新币作了统一规定,使币型、重量、成分趋于统一。这一措施的实施( )
A.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B.推动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C.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顺应了国内民众的普遍要求
21.19世纪90年代,“维新”一词流行,20世纪的最初10年“新政”一词泛滥。1912年1月1日《申报》载《新祝词》短短百来字不到,就有17个“新”字。这反映出当时
A.西学东渐走向深入 B.急剧变革的时代潮流
C.政治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2.1923年,《国学季刊》在北京创办,胡适和梁启超分别为青年学生开出了“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线装书一时洛阳纸费。这反映当时思想界
A.尊孔复古思湖的回流 B.力图扭转重文轻理的学风
C.重新反思中国文化的出路 D.西学东渐势头的停滞
23.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曾经谣传“京陷帝崩”,广东等地报纸纷纷转发了这条消息,结果人心浮动,官员出奔,省城很快光复,甚至没有遭遇流血。这说明武昌起义
A.加速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迫使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D.推动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4.胡适认为,“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我们不妨拼命走极端。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可以看出,新式知识分子采用的激进方式
A.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B.蕴含历史的渊源性
C.东西方文化只能存其一 D.有利于调和东西方文化
25.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中有如下文章内容: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经济学,将要取此正统的位系,而代个人主义以起了,从前的经济学,是以资本为本位,以资本家为本位。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该文章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李大钊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二、材料分析题
26.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
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为了抵制血缘、门第等因素对选官的干扰,历代统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锁院、糊名、誊录、搜检、严惩舞弊等。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期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科举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
——摘编自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材料二清末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诚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钱穆先生对此论道:“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28.思想文化,顺应时代、兼容并包则生发,悖逆潮流、固守排异则衰败。
材料一 作为炎黄族类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自李宗桂著《从理想人格和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心理》
材料二 如图为《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学说思想的特征,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材料三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理学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指出材料三评价理学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评价以下两个观点:
观点一: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观点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
材料四 18世纪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述说与评价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关于政治 “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雍正降旨,帝国各地处理重罪案件,未呈皇上本人亲览,不得对人犯处以极刑。颁布这一敕令理由有二。两者均与敕令同样可敬。其一为:不得视人命如草芥。其二为:君王对百姓须爱民如子。”——(《路易十四时代》) “中国是一个以畏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在最初那些王朝统治时期,疆域没有现在那样辽阔,专制精神可能略为逊色。可是,如今已非昔日可比了。”——(《论法的精神》)
关于儒家思想 孔子并不以神或弥赛亚自居,他“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宗教说辞)”。中国是最有道德的国家,中国实现了儒家以德治国的理想。中国“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 中国的皇帝是掌握教权的君主,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臣民的生死予夺全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
(3)阅读材料四,概述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看法,并评价。简要分析二人关注中国的动机。
29.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中国文化生态发生质变……儒学被进一步妖魔化,成为封建文化的同义语,成为文化革命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是先进青年中最时兴的口号。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差异。
(2)指出材料二中,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
(3)简析材料三中,儒学成为文化革命对象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答案:
1.C
【详解】梁启超的主张说明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社会观念得到更新,因此再不可能复辟帝制,C项正确;梁启超言论的落脚点在于辛亥革命对人们观念的影响,而非社会性质、社会制度以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B、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可知,这些新知识分子主张思想变革。“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表明,这些新知识分子主张利用现代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因此,这些新知识分子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封建伦理道德,B项正确;AD两项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不符,排除。
3.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是民族革命,A项正确;民权是建立民国,民生是平均地权,排除BC项;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学革命”,即白话文运动,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通俗易懂,有利于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故选B项;材料与民主和科学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新文化运动则是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地位,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据材料可知,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在1919年已增加到200多万人,还有1000多万城市手工业雇佣劳动者和店员,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数量不断增多,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阶级基础,故选C项;此时清政府已被推翻,材料反映的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进一步发展的影响,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民族资本家倡导的结果,排除B项;—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
6.C
【详解】1916年正是袁世凯称帝的第一年,而中华民国标榜的是民主共和,因此袁世凯称帝和中华民国的性质相违背,此即为“火车脱轨”。人们全力以赴试图将列车推入轨道,其实是反对专制,这和新文化运动的主题相一致,C项正确;火车脱轨是专制导致,而非民主化成果,排除A项;材料的人群并没有凸显阶级属性,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经济意义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依据1902—1920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总额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战”后,德国下降,英国、日本、美国在增长,外国在华投资总值明显上升,说明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故选B;德国“一战”后在华投资下降,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日本,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
8.B
【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相当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这棵砍断了,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故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开始全盘西化,也没有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故排除ACD项。。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实业救国成为一种时代号召,①正确;根据材料“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可知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③正确,综合可得出A项正确;民族工业的开创阶段应当是晚清时期,②错误;排除B项、C项;化工业属于重工业,并非轻工业,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北洋政府为了解决官银钱号滥发无度的情形,成立平市官钱局,发行通用的铜元票,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这说明铜元票的发行有助于当时金融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北洋政府发行铜元票是为了稳定金融秩序,不是专制独裁的体现,排除A项;当时官僚资本尚未兴起,排除C项;铜元票并不能抑制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据材料“20世纪初年,国人对‘黄’和‘黄色’等字词格外敏感。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藻、黄中黄、‘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体现了民族自尊意识,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一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而不是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的社会现象,不能达到“冲击传统社会秩序”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传承民主共和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1902年正值清末新政时期,这一时期乡试中出现了中外法律对比,强调利用法律来收回国家权利,维护国家主权,这些考题反映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政府的意图,即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A正确;乡试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其试题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播西学,排除B;题干内容与民族意识无关,而且1902年民族意识“空前强化”有拔高之嫌,排除C;乡试是基层考试,D错在“共识”,排除。
13.A
【详解】杜威在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不足使辛亥革命只是形式上和外在的政治革命,其观点指出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即中国“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A项正确;杜威分析的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并未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B项错误;杜威强调中国需要一场思想革命,并未明确中国应该按照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思想革命,未体现“西方中心”的观察视角,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杜威希望中国革命的目标是“造就美式政权”,D项错误。
14.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科学,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5.A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以后,‘民主’一词开始取代‘共和’成为西方政治制度的象征,‘共和’的使用频率大幅减少。‘民主’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被定义为‘平等’‘民治主义’‘工人政治’等新涵义”可知,民主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不同的涵义,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社会认识也不断的发展,A项正确;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渐衰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民主取代共和的发展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苏俄对华影响力持续加深,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胡适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当然最不缺乏的正是“反封建精神”,所以在本题中凡是含②均是错误的,而“④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又是和材料的主旨吻合的,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激进的民主主义分子 胡适
17.D
【分析】略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起到恶劣思想启蒙作用,实际上是思想领域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故选D;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开始宣扬马克思主义,排除A;BC项内容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表述错误,排除。
18.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文化自有一种‘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衷的倾向。 …… 如果我们自命作领袖的人也空谈折衷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缺而已”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要“拼命走极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有利于推动学习西方文化,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领袖们的“全盘西化”,并不能得出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从胡适的观点可以看出,他是反对折中调和的,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不能得出文学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中国赴美留学生,其目的是在“融洽于近世之文化”,即学习美国的思想文化,也就是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A正确;美国并未放弃在华特权,而“门户开放”政策是实质是使中国处于国际共管的地位,排除B、C、D。
2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国政府推行货币统一,优化了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B项夸大了民国政府推行货币统一的影响,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货币统一顺应了国内民众的普遍要求,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与题干所述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这说明随着时代急剧变革,在舆论方面也出现了对应的转变,B正确;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主张学习西方制度,不存在“深入”之别,排除A;C错在“共识”,排除;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排除D。
22.C
【详解】根据材料“1923年,《国学季刊》在北京创办,胡适和梁启超分别为青年学生开出了‘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线装书一时洛阳纸费”,可知,当时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热衷研读国学。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因推崇西方文化,曾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的偏向,以至于传统文化遭受冷遇甚至被批判、否定;1923年,在胡适和梁启超的倡导下,国学被热捧,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正重新认识中国文化,C项正确;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并不代表“尊孔复古思湖的回流”,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重文轻理问题,排除B项;“西学东渐势头的停滞”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3.A
【详解】本题考查了武昌起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故排除B;迫使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是在1912年2月,故排除C;武昌起义并没有直接推动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故排除D;根据“人心浮动,官员出奔,省城很快光复,甚至没有遭遇流血”可知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故选A。
24.A
【详解】根据“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可知新是知识分子意图利用旧文化的特性,通过激进的方式对旧文化进行改造,说明这种方式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故选A;采用激进方式不是中国传统的改进文化的方法,不能体现历史渊源,排除B;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C;采用激进的方式是为了改造旧文化,而非调和中西文化,排除D。
2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经济学,将要取此正统的位系”“以后的经济学,要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为本位了”可知,该文章作者宣传的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A项正确;蔡元培、胡适、鲁迅三人并未宣扬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1)理由: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
(2)判断:没有真正实现。说明: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
【详解】(1)重点理解概括“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即可答出相关要点。
(2)结合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的专制、复辟行为回答即可。
27.(1)特征:延续时间长;选拔标准相对客观,方式相对规范、公正;在政府主导
下不断发展完善;考试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
价值: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维护了懦学的正统地位;扩大并巩固了封建统治战础;稳定并推动了古代传统政治的发展;整合了社会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
(2)背景: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西学东渐,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学堂的创办;科举制日益僵化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影响: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开展;加剧了晚清统治集团的分化,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近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也导致中国军阀统治的发展,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从科举制特征和影响、科举制废除的背景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注意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知识回答背景,影响要注意从积极和局限两个角度回答。
(1)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历代洗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及所学知识可以进行概况得出其特点为延续时间长;选拔标准相对客观,方式相对规范、公正;在政府主导下不断发展完善;考试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第二小问价值,根据材料一,由“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得出扩大了统治基础;由“科举剩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得出其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由“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得出整合了社会价值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第一小问背景,即从中国近代的阶段特征和科举制的弊端角度回答,如近代以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西学东渐,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学堂的创办;科举制日益僵化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诫了。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可以看出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开展;加剧了晚清统治集团的分化,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近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也导致中国军阀统治的发展,政治更加腐败黑暗。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28.(1)特征:学派众多(或思想活跃);从多元并存到趋向一统。思想主张带有时代性。
关系上,学派内部传承并发展;学派之间有关联,批判与借鉴;原因:社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站在不同的阶级、阶层的立场上。
(2)原则:辩证的原则(一分为二的分析原则)。
观点一冯桂芬的思想,属于“中体西用”的思想。
它冲击了顽固保守的思想,有利于西学的传播;但其(这种)“坚持维护封建的制度和思想文化”,致使洋务运动最终破产(不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富强)。
观点二“打倒孔家店”,是要彻底地否定儒家思想。
猛烈冲击了孔教(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否定、全盘西化。
(3)看法:伏尔泰赞赏中国君主的守法爱民,儒家思想以德治国。孟德斯鸠批判中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工具。
评价:对中国古代政治、儒家思想的认识,都是片面的、主观的。
动机:二人都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抨击天主教会,为启蒙思想寻找理论依据。
【详解】(1)特征:依据以上材料一中“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材料二中《诸子百家关系》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家争鸣的组成、发展、成因、关联等方面,分析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的特征。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炎黄族类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诸子百家关系》”中的各种关系,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阶级阶层、文化同宗、历史发展和统一趋势等方面,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原则:根据材料三中“理学家……以天理遏制人欲”,“但与此同时,……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信息可知,其评价理学的原则是辩证(一分为二)方法。评价: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提供的两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原则,一分为二地评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观点和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评价时注意按照要求,观点明确、辩证评价、简明扼要,并且准确规范。
(3)看法:根据材料四“18世纪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述说与评价”表格中两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的评述,提取其中“君王对百姓须爱民如子”,“中国是最有道德的国家,中国实现了儒家以德治国的理想。中国‘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中国是一个以畏惧为原则的专制国家。在最初……专制精神可能略为逊色。可是,如今已非昔日可比了”,“中国的皇帝是掌握教权的君主,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臣民的生死予夺全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等信息可知,伏尔泰与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儒家学说的看法,可概括得出两人对中国文明的态度。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展示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和儒家学说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主观的。动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虽然对中国文明持不同态度,但其动机都是为了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抨击天主教会,为启蒙思想寻找理论依据。
29.(1)王道:以德治国,实行仁政;霸道:实行法治,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2)汉代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三纲五常”等伦理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宋明时期朱熹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儒家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先进知识分子为维护民主共和,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
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家“王道”思想从材料中是可以直接概括出来的,即“以德服人、 以德治国”。而法家“霸道”思想体现在材料中的“以力兼人”即回答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即可。
(2)在回答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一定要分清汉代是要回答“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但是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是不同的。宋明是要回答“理论和体系”, “理论”就是回答理学,而“体系”则要回答以朱熹的以“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本题一定注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答题范围即可。
(3)儒学之所以成为了文化革命的对象,与儒家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以及当时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知识分子为维护民主共和,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有关。对儒学思想的批判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注意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回答,包括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促进了思想解放;对儒家思想的绝对否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的功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乌鲁木齐市第61中学 高一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练习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