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北京人遗址里,由上到下有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 烧制陶器 B. 铸造青铜器 C. 会使用火 D. 渔猎采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上到下有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可知,“灰烬层”是用火痕迹的体现,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烧制陶器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出现,而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烧制陶器的内容,A项错误;青铜器是夏商时期出现,北京人不能铸造青铜器,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铸造青铜器的信息,B项错误;北京人作为旧石器的代表,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但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会使用火的信息,而不是渔猎采集的信息,D项错误。
2.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夨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
A. 充分反映了西周“以番屏周”的弊端 B. 全面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体系
C. 佐证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D. 反映西周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机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中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弊端和宗法制度,故AB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是秦朝建立的,故D项错误。
点睛:通过材料“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判断出分封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3. 下面是194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财政状况简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实际收入 实际支出
58万亿元 96万亿元 80万亿元 340万亿元
A. 国统区经济根本好转 B. 国民政府被迫实行通货紧缩
C. 抗战导致了财政亏空 D. 内战引发国民政府财政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是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发动内战,1948年国民政府财政支出与收入差距过大,反映内战引发国民政府财政危机加剧,D项正确;国统区经济趋向恶化,排除A项;国民政府当时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排除B项;这一时期是内战,排除C项。故选D项。
4.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①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地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③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④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在秦朝普遍推行的,②错误,ABD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阶段,其中①③④均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动的表现,C符合题意。故选C。
5.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A.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 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 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即强调了习近平思想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作用,又强调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思想,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道理,故选C;材料未涉及到文化软实力,故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故排除B;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D。
6. 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思想的人物。据此可知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是( )
A. 外儒内法 B. 外法内儒 C. 博采众长 D. 儒学独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思想的人物。”可知,汉武帝在治国用人上,没有完全剥夺其他学派,除了重用儒家学派人物,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思想的人物,说明汉武帝注重儒学与其他学派的结合,以儒法结合治国用人,体现了外儒内法的策略,A项正确;外法内儒,与汉朝采用的政策不符,排除B项;博采众长,不符合材料中的题意,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儒学独尊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7. 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客观上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六艺特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不再提“射、御、数”,这就把先秦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体育活动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汉朝边疆政策的改变 B.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D. 道教影响力的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把先秦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体育活动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六艺含义发生变化,B项正确;材料是思想的变化,与边疆政策无关,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排除D项。故选B项。
8. 元嘉末年,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局稳定国家统一 B.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刘宋统治出现元嘉之治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D项正确;政局稳定国家统一只是客观条件,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是具体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并非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9. “它是连接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的东端终点,……从亚洲各地来的人,……充塞着他的街道,增添了他的国际色彩。”墨菲《亚洲史——中国的黄金时代》。“它”是指
A. 汉都长安
B. 唐都长安
C. 唐东都洛阳
D. 元都大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一城市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而且该城市中有大量外国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城市是唐朝长安城,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选项B正确;汉代丝绸之路刚刚开通,而且外国人并不多,选项A排除;洛阳和大都均不是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选项C、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出这一城市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这一信息。
10. 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如图),由图可知,此时
A. 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
C. 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
D. 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可知,节度使的设置目的是节制边疆军事力量,保障边疆安全,B正确;据材料不能体现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A错误;据材料不能体现疆域扩大及行政制度变革,C错误;据图无法判断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D错误。
11.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适应士族势力发展要求 B. 未突破九品中正制局限
C.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此图,可以看到,各个阶层的子弟都在这830名进士中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下层老百姓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兼顾了各个阶层,但仍然以士族为主体,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故C正确;科举制打破了士族阶层垄断官职的局面,故A不正确;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突破了九品中正制的局限,故B不正确;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故D不正确。
12.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当年他们居住在乌衣巷。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出
A. 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 士族的没落与消亡
C. 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有过进步作用 D. 士族对于保存中原文化有积极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东晋时的建康乌衣巷,是作为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将军的府第,作为贵族士大夫的宅邸,作为风采文人的居住地。 后来,公元581年,隋灭了陈,统一全国,连年的战乱,把六朝的古迹摧毁得所剩无几,原本是繁华的都城,也已成断垣残瓦,满目疮痍。乌衣巷的高府华第,已是遍地野草,焦土昏鸦,显赫辉煌的王谢高贵门第,也几乎是踪影无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也反映出士族的没落与消亡,因此选B
13. 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A. 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 B. 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 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 D. 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卷”,由其推荐后才能划定名次,认定是否考中,所以说唐代科举制还受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政能力,故A项错误;“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科举取士将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错误。
14. 清代书法评论家曹云在评价某一书体时说:“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积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下列作品符合这一书体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积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行书的特点。A是行书,B是草书,C是楷书,D是篆书,故选A,排除BCD。
15. 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A. 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 B. 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
C. 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 D. 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由于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疾病频发,因此宋真宗下令,每到夏季便进行“虑囚”来降低监狱人员的密度,以避免牢狱疫病流行,故C项正确;材料只表明“杀人者论如律”,其不在“虑囚”的范围之内,这并不能说明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宋夏季“虑囚”的原因是监狱环境恶劣,疫病频发,这并不能说明刑罚宽松,故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政府是出于防疫的目的而释放囚犯,并不能说明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故D项错误。
16. 《雪夜访普图》(局部)是明朝宫廷画家刘俊的画作,画中描绘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 B. 宋太祖忧心国事礼贤下士
C. 体现了相权高于皇权 D. 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画面展现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可知,体现的是宋太祖忧心国事求策问计,也赞美明主忠臣之间的融洽关系,歌颂贤君礼贤下士,勤于政事的美德,故选B项;《雪夜访普图》创作于明朝,属于后人的加工创造,不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相权与皇权孰高孰低,排除C项;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夺取帝位之前的事情,排除D项。
17.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王安石变法从富国、强兵两方面入手,其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及解除辽和西夏的威胁,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8. 贞观年间房玄龄等人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人裁剪为643人,从而使官民比例为1:3927;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前,官民比例大抵为1:1500。唐宋官民比例变化
A. 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 B. 反映唐朝的行政办事效率低下
C. 表明宋朝官员机构庞大 D. 说明官员制度渐趋完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宋朝与唐朝相比,官民比例大幅增长,说明宋朝官员机构庞大,冗官现象严重,故选C;官民比例变化无法体现科举制的不断完善,排除A;唐朝的官民比例较小,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排除B;材料表明宋朝冗官现象严重,并非官员制度渐趋完善,排除D。
【点睛】
19. 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行省
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可知行省受到中书省的节制,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行省的内部纷争,A项排除;行省属于地方的一级行政区划,受中书省节制,重大事务需上报中书省,B项排除;根据材料中“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可知,行省拥有一定的地方管理的自决权,C项排除。故选D项。
20.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指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最能体现“商业革命”内涵的是
A. 出现区域性大商帮 B.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C. 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 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是这一“商业革命”的最佳体现,故选B;出现区域性大商帮和大量商业市镇兴起都是在明清时期,排除A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始终,宋代并没有放弃抑商政策,排除C。故选B。
21. 《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宋代( )
A. 商业开始出现广告宣传
B. 商业发展的限制有所突破
C. 商业竞争活动较为激烈
D. 民营手工业生产相对发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说明宋代出现夜市,说明时间界限被打破,B项正确;商业开始出现广告宣传,“开始”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商业竞争活动较激烈反映不出材料实质,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民营手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
22.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可以看出,朱熹思考伦理纲常是从万物本源出发,故答案为C项;朱熹是从天地和理之间的关系来探讨的,没有涉及政治需要,也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排除A、D项;朱熹探讨的是天地和理的关系,不是天人关系,排除B项。
【点睛】程朱理学宣扬天理,并将天理推崇到宇宙万物本源的高度;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在理物关系上带有鲜明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但其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这些主张表明宋明理学在引入佛、道哲思的同时,在万物本源的高度来确立穷理灭欲、重建礼制的道德理想,儒学进入哲学化、思辨化阶段。
23. 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
A.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 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
C. 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等信息可知,巡抚由临时机构转变为正式地方行政机构,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统辖地方事务,即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C项正确;巡抚的正式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地方行政权力,A项错误;巡抚的正式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不代表会导致“冗官”的局面,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不能得出缓解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结论,D项错误。
24. 右面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呈现的材料。据此可判定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多民族政权的对峙斗争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张骞出使西域”“理藩院”等信息都是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以及交流等,因此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项正确;A、C项与题无关,排除;题干涉及的是大一统王朝,没有体现出多民族政权的对峙斗争,排除B项。故选D项。
25. 历史的演变纷繁复杂。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司隶校尉 五均官 丝国 庠序
② 国师 木活字 青花瓷 《汉汲黯传》
③ 道统论 柜坊 立井水车 市署
④ 票拟 织金绒 传奇剧 《醒世恒言》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丝国”反映了汉代丝绸工艺发达,“木活字”反映了北宋的活字印刷术,道统论为唐代韩愈提出,票拟权是明代内阁处理奏章所设,故正确顺序依次为①③②④,A项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26. 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三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
【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服务)。
(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
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其民不人”)。
(3)立足点:法家;制度;民本。
【解析】
【小问1详解】
措施: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如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
【小问2详解】
强国之道:根据材料“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可归纳出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认识:根据材料“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可归纳出剥削压迫人民。
【小问3详解】
立足点: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法家、制度及民本等方面分析。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材料三 上(唐太宗)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4)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答案】(1)贡献:构建起“同源同祖”的思想观念;时代背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思想。
(2)举措: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因素:国家政策(统治者推动)民族交流,思想观念变革。
(4)措施: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
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同源同祖”可分析出构建起“同源同祖”的思想观念;
时代背景:根据材料“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可分析出国家统一;根据材料“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可分析出中央集权加强;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大一统思想。
【小问2详解】
举措:根据材料“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迁都洛阳、穿汉服、讲汉话、改籍贯、改汉姓、通汉婚。
影响:根据材料“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可分析出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根据材料“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可分析出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小问3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可分析出国家政策(统治者推动)民族交流,思想观念变革。
【小问4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可分析出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根据材料“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可分析出还告戒他们守法。
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加强了对边疆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8. 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道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材料三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小说的创作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小说的社会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答案】(1)形式:宋词。
原因:注重表达个人生活情感;带有娱乐艺术性质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2)特点:继承前代文学(继承性)文人积极参与;注重描写市民生活,塑造市民形象(市民化)语言通俗生动(通俗性)。
(3)作用:增长人们知识,开阔人们眼界,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影响了人们观念,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关系:社会生活为文学作品提供创作素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
【解析】
【详解】(1)形式:根据材料出处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小道文学指的是宋词。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宋词的特点、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扩大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特点:根据材料“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可归纳出继承前代文学(继承性)文人积极参与;根据材料“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可归纳出注重描写市民生活,塑造市民形象(市民化)语言通俗生动(通俗性)。
(3)作用:根据材料“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作用主要体现为增长人们知识,开阔人们眼界,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影响了人们观念,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关系: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需要辩证来看,如社会生活为文学作品提供创作素材: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生活。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离经叛道”,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1637年,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
——摘编自聂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投身科技事业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取得科技成果的意义。
【答案】(1)原因;科举失利后的发愤创作;怀才不遇得不到政府重视;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他勤奋苦学,学识渊博为创作打下基础;具有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答对四点)
(2)意义;有利于中国传统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为研究明朝的社会生产提供宝贵资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世界科技史作出巨大贡献。(答对四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可概括出科举失利后的发愤创作;根据材料“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可概括出怀才不遇得不到政府重视;根据材料“学问渊博,著作丰富”“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可概括出他勤奋苦学,学识渊博为创作打下基础;根据材料“离经叛道”可概括出具有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根据材料“科技史上的奇才”“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可概括出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小问2详解】
意义;根据材料“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可概括出有利于中国传统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为研究明朝的社会生产提供宝贵资料;根据材料“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可概括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材料“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可概括出为世界科技史作出巨大贡献。新疆伽师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在北京人遗址里,由上到下有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 烧制陶器 B. 铸造青铜器 C. 会使用火 D. 渔猎采集
2. 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夨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
A. 充分反映了西周“以番屏周”的弊端 B. 全面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体系
C. 佐证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D. 反映西周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机制
3. 下面是1948年上半年国民政府财政状况简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预算收入 预算支出 实际收入 实际支出
58万亿元 96万亿元 80万亿元 340万亿元
A 国统区经济根本好转 B. 国民政府被迫实行通货紧缩
C. 抗战导致了财政亏空 D. 内战引发国民政府财政危机
4.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时期社会现象的有
①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地方普遍推行郡县制
③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④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A.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 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 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6. 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派在官方学校中传授资格;在官场之中,汉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思想的人物。据此可知汉武帝在治国用人方面的策略是( )
A. 外儒内法 B. 外法内儒 C. 博采众长 D. 儒学独尊
7. 汉初,各家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客观上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六艺特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不再提“射、御、数”,这就把先秦体育教育从“六艺”中剔除,体育活动逐渐变成了传习封建礼节、宣传封建道德的手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汉朝边疆政策的改变 B.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D. 道教影响力的扩大
8. 元嘉末年,南朝刘宋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局稳定国家统一 B. 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C.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江南经济得到了发展
9. “它是连接中国和中亚及其更遥远国家的贸易路线的东端终点,……从亚洲各地来的人,……充塞着他的街道,增添了他的国际色彩。”墨菲《亚洲史——中国的黄金时代》。“它”是指
A. 汉都长安
B. 唐都长安
C. 唐东都洛阳
D. 元都大都
10 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如图),由图可知,此时
A. 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 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
C. 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
D. 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
11. 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适应士族势力发展要求 B. 未突破九品中正制局限
C.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12.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王、谢都是东晋著名的士族,当年他们居住在乌衣巷。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出
A. 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B. 士族的没落与消亡
C. 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有过进步作用 D. 士族对于保存中原文化有积极意义
13. 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A. 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 B. 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 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 D. 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14. 清代书法评论家曹云在评价某一书体时说:“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流水,积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下列作品符合这一书体的是
A. B.
C. D.
15. 古代监狱人员密集,环境恶劣,疫病频发。对此北宋景德三年,宋真宗下令“除杀人者论如律”,“每岁暑热”则“杂犯死罪降流,流、徒递降,杖、笞释之”并亲自监督官员对该项诏令的实施情况,自此夏季释放犯人便成为定制。这表明
A. 北宋对杀人犯处罚严苛 B. 北宋重文轻武,刑罚宽松
C. 北宋政府重视疫病防控 D. 北宋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16. 《雪夜访普图》(局部)是明朝宫廷画家刘俊画作,画中描绘的是赵匡胤夺取帝位后雪夜走访宰相赵普筹划统一方略的情景。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研究宋初政治的一手史料 B. 宋太祖忧心国事礼贤下士
C. 体现了相权高于皇权 D. 陈桥兵变经过了精心策划
17.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18. 贞观年间房玄龄等人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人裁剪为643人,从而使官民比例为1:3927;宋朝王安石变法之前,官民比例大抵为1:1500。唐宋官民比例变化
A. 推动科举制不断完善 B. 反映唐朝的行政办事效率低下
C. 表明宋朝官员机构庞大 D. 说明官员制度渐趋完善
19. 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行省
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 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指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最能体现“商业革命”内涵的是
A. 出现区域性大商帮 B. 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C. 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 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21. 《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宋代( )
A. 商业开始出现广告宣传
B. 商业发展的限制有所突破
C. 商业竞争活动较为激烈
D. 民营手工业生产相对发达
22.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23. 明代“命京官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
A.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B. 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
C. 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24. 右面所示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呈现的材料。据此可判定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多民族政权的对峙斗争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5. 历史的演变纷繁复杂。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司隶校尉 五均官 丝国 庠序
② 国师 木活字 青花瓷 《汉汲黯传》
③ 道统论 柜坊 立井水车 市署
④ 票拟 织金绒 传奇剧 《醒世恒言》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26. 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史记·商君书》
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大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三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材料三 上(唐太宗)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及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及影响。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
(4)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处理东突厥的措施及其作用。
28. 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道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洴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材料三 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小说的创作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小说的社会作用。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离经叛道”,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1637年,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
——摘编自聂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投身科技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取得科技成果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