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C C D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C A A D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B A D D B D D
31.(14分)
(1)租:纳粟为租;
调:纳绢(或者帛、布)为调;
庸:纳绢(或者帛、布)代役为庸。(3分)
(2)背景:原有户籍残损严重;百姓赋税负担沉重;均田制崩溃,土地兼并严重;大量人口逃亡、隐匿。(任意3点6分)
(3)历史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税收对象;保证财政收入;减轻人身控制。(三点5分)
32. (14分)
(1) 原因:夏商周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同一性 (共同的生活方式亦可);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高于四周的部落集团;夏、商、周不断地与四周的部落集团交往。(3分)
时间:春秋战国。(1分)
(2)说明: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定门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4分)(如写修订律令,行班禄制,颁布均田令,行三长制,仿汉人官制,兴学校,亲祭孔子等亦可给分)
历史意义:促进了交流交融;缓解了民族矛盾;使鲜卑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变得模糊。(共6分)
33.(12分)
(1)特点:宰相职务由多人担任,成为一个辅政的集体;宰相名称不断变化。(4分)
(2)表现:在中央,设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事权。在地方,派文官任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理财,收精兵削弱地方权力。(4分)评价: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和守旧(4分)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本试题分为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第Ⅰ部分(选择题)作答完成后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第Ⅱ部分(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Ⅰ部分 选择题(60分)
1.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
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
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已经进入早期国家的时期
2.关于六亲,历代的说法不一。按《左传》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老子》的说法,指父子、兄弟、夫妇;按《汉书》的说法,则指父、母、兄、弟、妻、子。这些说法主要体现了
A.宗法文化的影响 B.儒学的划分标准
C.先秦的政治体制 D.秦汉的文明进程
3.下图是三星堆出土的象形青铜器。学者研究认为,青铜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较明显的中原青铜文化特点,但青铜兽首冠人像和青铜兽面具的风格则完全迥异于中原青铜文化,更具有印度文明的因素。这折射出三星堆文明
青铜大立人像 台座青铜兽首冠人像 青铜兽面具
A.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B.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C.发展程度领先于世界 D.奠定华夏文明的基础
4.《韩非子·人主》提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今大臣得威,左右擅势,是人主失力,人主失力而能有国者,千无一人”。该言论
A.加速了王权和族权之间的分离 B.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
C.论证了构建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D.折射出西周礼乐制度开始瓦解
5.春秋后期,吴国自认为其始祖太伯是周族“后稷之苗裔”。吴王夫差与中原诸国进行会盟时取得盟主地位,周天子称他为“伯父”。这反映出,吴国
A.摆脱了周王室的控制 B.通过兼并战争建立霸权
C.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D.利用宗法血缘壮大实力
6.《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富裕的大商人,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即使在推行重农抑商的秦国,吕不韦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并未得到执行 B.儒家思想推动阶层的流动
C.诸侯争霸仍然占据主导 D.社会变化提高商人的地位
7.秦代臣民的奏章文书可以逐级上达皇帝,有紧急的非常事件发生时,可越级向皇帝报告,称为“变事书”,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阻拦和延误传递,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这一制度设计旨在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维系大一统的统治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国家管理体系
8.陈胜和吴广是秦朝的屯长,刘邦是亭长,他们都领导了反抗秦朝的起义,并且得到了很多三老、豪杰与父老的支持,这反映了秦朝
A.缺乏严格基层管理制度 B.统一六国缺乏民意基础
C.统治严苛失去基层支持 D.楚地贵族残余力量强大
9.管仲在《管子》中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人富而仁义附焉。”二者都
A.认为应重视发展社会生产 B.明确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C.主张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国君要有好的品德
10.汉初在丧葬上推崇薄葬,汉文帝的霸陵多以瓦器陪葬,“不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武帝后盛行厚葬,“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臧之”。汉代丧葬习俗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 B.社会习俗受主流思想影响
C.奢靡铺张风气的流行 D.伦理道德规范的逐渐弱化
11.汉文帝时期,贾谊认为:“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表明贾谊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 B.郡国并行制 C.削弱王国力量 D.实行推恩令
12.表1所示反映了汉代
表1
史料 史料出处
“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梁,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 《史记·河渠书》
“过(赵过)能为代田(新的耕作方法),一亩三圳。岁代处,故曰代田” 《汉书·食货志》
“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二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个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 《政论》
A.铁犁牛耕技术成熟 B.经济模式取得突破
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D.史书渗透重农思想
13.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纺织、陶瓷、造船等行业也有明显的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大批水利工程的兴建
C.江南自然资源丰富 D.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14.《王俭论》中写道: “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其中“阀”“阅”原指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在家门两侧竖立的柱子名称,专门用来悬挂朝廷授予的表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平民重视家族荣誉 B.士族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C.建筑技术蓬勃发展 D.士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
15.公元4世纪后期,在淮河流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下图)。该战役之后
A.曹操完成北方统一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北方政权迅速崩溃 D.南北分裂局面结束
16.北魏晚期,以龙门、巩县石窟为代表的中原风格造像艺术中的飞天形体姿态亦变得多样,他们面貌清瘦,眉目疏朗,褒衣博带,长裙裹足,随着漫天的云气、鲜花轻快地飞翔。新的飞天形象的出现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民族之间交融发展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C.深受西域文明影响 D.飞天艺术进入全盛
17.表1中的唐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唐玄宗统治后期
表1
诗句 出处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 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注:张谓为天宝二年(743年)进士,生卒年不详。
A.边疆形势的严峻 B.租庸调制的瓦解
C.民族政策的开明 D.藩镇割据的加剧
18.唐朝诗人李敬方作诗描述京杭大运河,“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据此可知,大运河的开凿
A.结束了南北对峙 B.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C.带来了隋唐盛世 D.具有双重历史影响
19.唐代出身贫寒的科举官员,由于“来自田间,多由寒峻,其见识迂陋”,也不会逢迎阿谀,故对上司“作奸犯科,类不当行”之事,往往引经据典,加以阻拦;若由其经办处理,也能坚持律条,加以严惩。材料反映科举制
A.客观上有利于政治清明 B.提高了官员的道德品质
C.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20.自汉至隋,以他官居宰相职的现象很少见,然而到了唐朝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君主可以用各种名号使其他官员具有宰相的资格,如参掌机务、参知政事、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种名号较为随意,并不统一和固定。这表明当时
A.地方官员升迁渠道拓展 B.中央行政制度日趋完善
C.皇帝试图强化君主专制 D.政府决策效率不断提高
21.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势力得到遏制
C.中央妥协色彩明显 D.宗藩体制遭到破坏
22.唐中宗神龙三年(707),门下省给事中卢粲根据贞观旧制,反对将驸马武崇训的墓地称为陵,两次封驳皇帝的制书,直至获准。这表明当时
A.给事中执掌决策权 B.皇帝独尊地位削弱
C.礼仪严格承袭惯例 D.中枢机制运行正常
23.魏晋时期,僧人多用老庄哲学的概念比附佛经的名词概念,甚至不惜违背佛理解释佛经。这一做法
A.引发统治阶层灭佛行动 B.造成三教合一局面的形成
C.源自儒学独尊地位瓦解 D.有利于减少佛教传播阻力
24.民众生活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情节可能出现于唐朝的是
A.翻阅活字印刷术印制的《齐民要术》 B.步行到西市购买胡饼
C.苦读《四书章句集注》以应对科考 D.身穿榷场换取的皮袄
25.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可以说明唐朝时期
A.开放与兼容的社会氛围浓厚 B.崇武尚文成就了盛世局面
C.丝绸之路开始传播东西文明 D.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26.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强调“佛者,夷狄之一法耳”,在《原道》中,称引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韩愈提出夷夏之别
A.从根本上遏制了佛教发展 B.有助于多元文化调和吸纳
C.意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D.旨在维护儒学的主流地位
27.宋太祖将二十余万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驻屯京师的禁军和驻扎外地的禁军经常调动,轮流换防;军队将领也须经常更换。这些举措
A.分散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B.体现了崇文抑武
C.遏制了藩镇势力的坐大 D.强化了中央集权
28.宋朝诗人汪洙在诗歌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勉励儿童“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宋朝真宗皇帝也奉劝青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以上诗歌内容折射出宋朝的社会风气是
A.崇尚军功 B.重视文治 C.男尊女卑 D.开放自由
29.“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由此可见,契丹(辽)的政策特点是
A.实行汉化 B.民族分离 C.军民合一 D.因俗而治
30.有学者认为,宋夏战争中,虽然西夏军队在战争中大败宋军,但由于北宋停止了岁赐,关闭了榷场,不准青白盐进入宋境,导致西夏粮食、布帛、茶叶及日用品供给奇缺,物价飞涨,引起各族不满,最终促成和谈。该学者意在强调
A.宋朝控制着西夏的经济命脉 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胜负
C.经济的互补性制约战和关系 D.经贸往来影响政权关系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31.(14分)
材料一
唐代名相陆贽称许租庸调法:“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李雪华《关于陆贽论两税法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后期,户籍“浸坏,多非其实”,“所在赋敛,无复常准”,民众“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留下的本地百姓“百无四五”。这种情况下,宰相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租”、“庸”、“调”。(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6分)
(3)简析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转变的历史意义(5分)
32.(14 分)中华民族是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 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华)夏作为民族名称的出现,正是夏、商、周三代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不仅具有同一性,而且高于其四周的部落集团,并不断地与其发生交往的结果,(华)夏正是与四周的夷、蛮、戎、狄的对称。
——摘自邱久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材料二
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缘人群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绝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被征服地的本土资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糊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作为民族名称”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华夏认同观念产生的时间。(4 分)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概述其历史意义。(6 分)
33.(12分)唐、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长官共议朝政,均为宰相。李世民即位前任尚书令,为避讳,就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唐代皇帝认为宰相品位尊崇,不应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例如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与朝政,称“参知政事”,也是宰相之职……太宗还以李洵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号,使其与侍中、中书令共同参与宰相职事。从此就有了“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无论品位多高,不加此衔,就不能行使宰相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例外……安史之乱后,宰相名号又发生了变化,因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升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名衔。唐后期宰相的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
——摘编自刘珲春《中华文明史话·宰相史话》
材料二
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存在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宰相制度变革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相互制衡”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