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六国后,定都于( )
A.阳城 B.殷 C.镐京 D.咸阳
2.观察地图,秦朝修长城的战略意图是( )
A.防御游牧民族侵扰 B.彰显秦始皇文治武功
C.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D.强化基层治理
3.对下列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地区商贸活跃
B.公元前2世纪东西方交流频繁
C.欧洲大西洋沿岸繁荣
D.奥斯曼土耳其阻碍东西方交流
4.前几年被大家热捧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芈月的姐姐芈姝在前往秦国途中生病了,芈月拿着女医开的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有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秦统一后,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解决芈月的问题( )
A.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度,以利于交通出行
B.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C.确立中央集权制
D.统一货币
5.战国七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人心厌战,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上述材料反映出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是( )
A.秦国的军队战斗力强
B.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C.秦国的地理环境优越
D.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6.如图所示内容有利于( )
秦 齐 楚 韩 燕 赵 魏
马
统一文字
A.国家政令的通行 B.商品贸易的发展
C.抵御匈奴的入侵 D.经济文化的交流
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8.秦朝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秦朝时死刑种类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这表明秦朝( )
A.统治残暴 B.重视国家建设
C.战乱不断 D.重视军事发展
9.秦统一后,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对各国原来使用的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小篆为一书体,颁行全国。秦朝这一措施有利于( )
A.政令的推行 B.经济的发展
C.社会的稳定 D.边疆的巩固
10.“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进入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盛世。《史记 平准书》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以上材料描述了文景时期( )
A.社会经济繁荣 B.思想文化繁荣
C.政治制度完善 D.民族关系融洽
11.《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其中大部分文物都是陶器,还有铁器小件。这表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可信
C.《史记》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
D.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12.如表反映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措施1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措施2 将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措施3 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A.休养生息 B.郡国并行 C.编户齐民 D.中央集权
1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一日不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材料认为统治者应该( )
A.农商并重 B.以粮救荒 C.以农为本 D.顺其自然
14.晋代士人崇尚洒脱清远的精神气度,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晋人书法,以阴柔为基调,柔中带刚;鲜卑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北魏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表明书法艺术( )
A.体现经济发展程度 B.融入崇文尚德内涵
C.凝练民族地域特性 D.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15.“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
A.诸葛亮 B.贾思勰 C.祖冲之 D.郦道元
16.《如果国宝会说话》曾向我们展示了相传由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如图所示),此作品真迹出自( )
A.钟繇 B.颜真卿 C.顾恺之 D.王羲之
17.西晋灭吴,结束分裂不久,统治根基就动摇,国力耗竭,从此衰落。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主要是( )
A.国人暴动 B.司马炎篡夺帝位
C.祖逖北伐失利 D.八王之乱
18.以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战争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19.三国两晋南北朝介于秦汉和隋唐两个时期之间,既是秦汉时期社会矛盾集结、激化的产物,又是隋唐强盛的渊源,承上启下,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社会动荡与民族混战
20.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曹操——建立魏国
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刘备——统一北方
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21.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接受北方各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这说明当时我国北方( )
A.进行政治改革 B.出现民族交融
C.经济高度繁荣 D.社会安定祥和
22.曹操的明志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是指( )
A.消灭袁绍 B.废汉称帝 C.建立魏国 D.统一天下
23.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曾出现了一部系统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下游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和贮藏等内容的农业著作,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本书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刘徽 D.胡昭
24.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长江边展开一场南北大战,这场战役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它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二、综合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崔瑞德鲁惟——《剑桥中国秦汉史》
(1)材料一中秦统一后的文字字体和货币造型分别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实施的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并写出该制度的优势。
26.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开创了西汉强盛的局面,巩固了大一统王朝。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二:
材料三:“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简述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具体举措。
(2)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简述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3)根据材料三,简述张骞通西域的作用,并概括这一时期中西方交往的特点。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农桑。”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北方人口)避乱者多南(迁)渡江。
——《资治通鉴》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历史上将他们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A政权的名称和建立B政权的民族。指出“魏”的建立者和“陈”的都城。
(2)材料二中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哪一年?据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列举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4)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0 DAABB AAAAA
11-20 DACCC DDCBB
21-24 BDAC
25.(1)文字字体:小篆。货币造型:圆形方孔。
(2)行政制度:郡县制。优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治。
26.(1)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设立刺史制度,削弱地方官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官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
(2)态度: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影响:都加强了思想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作用: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特点:东西方双向交流,汉朝输出的多为技术类,西方输入的多是物品类,路线既有陆地丝绸之路,也有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范围比较广泛等。
27.(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2)以农为本;文景之治。
(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社会比较稳定,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4)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
28.(1)A:西晋;B:鲜卑族;曹丕;建康。
(2)494年;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原因:江南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工具与技术;政府重视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等。
(4)走向统一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