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CAAAD 6-10CBABC 11-15BDDAB
16.答案:(1)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6分)
作用: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选拔了大量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推动儒学和文化的发展;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一点1分共6分)
(2)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或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管理职能扩大的促进;旧的人事制度弊端日益显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完善的促进。(任4点8分)
(3)区别:政治立场明确;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任三点6分)
17、(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一点1分共4分)
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一点1分共4分)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三点6分)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一点1分共3分)
18.答案:(示例)近代以来,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国际法的发展。(2分)
17世纪,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协调主权国家关系的国际法形成;1789年法国大革命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不容干涉内政、公海自由等原则反映着资产阶级国家的利益;
基于一战后自身的安全考虑,法国不断构筑集体安全体系,1928年,法、美等国签订的《非战公约》,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和平解决国际、制裁侵略的机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战争冲突,维护了世界和平;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公平合理分配人类共同财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各国又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签署公约,寻求合作。(9分)
综上所述,近代以来主权国家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国际战争与战后体系的确立、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的兴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与丰富,进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1分)
评分说明:学生可以围绕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以来国际法发展的影响因素、历程、趋势、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提出观点,并加以阐释。
参考观点如下:从原因角度,可以拟出“近代以来,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是国际法产生演变的内在需要”“国际社会的发展推动国际法的演变”等;从过程内容角度,可以拟出“近代以来国际法不断丰富发展”“国际法的领域逐步扩展”“国际法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国际法的演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等;从影响角度,可以拟出“国际法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等。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第1卷 本卷共15小题,均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
1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区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2.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3.《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 )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批判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政策
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D.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
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
A.力图探索政府救济的新方式 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
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
5.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会试从二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坐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雍正帝的做法(  )
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 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6.英国首相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
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 B.导致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D.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7.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课的笔记,其中事件与意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事件 意义
A 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 标志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B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 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
C 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 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标志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8.明初,洪武帝下令朝廷学者遍览《春秋》以来的所有历史文书,并选出贤良和奸佞之臣,分编成两卷,亲自作序,广为分发。同时,洪武帝还将他个人的训示刊行通发,向平民宣读,要求所有官办学堂的学院牢记。明洪武帝此举旨在( )
A.加强思想教化巩固统治 B.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C.重塑儒家伦理道德秩序 D.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9.下表是摘引自汉唐的法律条款。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  )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
同居之内必在尊长,尊长既在,子孙无自专。 《唐律疏议》
A.实用性强,体系严密 B.引礼入法,礼法结合
C.面向大众,通俗易懂 D.德主刑辅,刑罚严酷
10.古罗马法中的裁判官告示——《乌尔比安告示》中“关于辱骂”有如下记载:“对于任何违背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背善良风俗的侮辱,我将授予对抗他的诉权。”这一法律记载( )
A.反映了宗教对法律的入侵 B.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注重
C.展示了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 D.渗透了社会对秩序的轻视
11.对于1949年3月的报告提出的“必须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周恩来阐释道,“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表明,当时(  )
A.初步形成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局面
B.中国坚决捍卫民族独立和主权
C.周总理首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中共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12.敦煌出土的唐代历书既采用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又在一些日期的上方标注代表星期天的“蜜”字,这是中国历书首次出现“星期”概念。研究者认为,敦煌历书中表示星期中各天名称的汉字,都是粟特(中亚古国,首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语的音译。以上材料说明唐代敦煌地区(  )
A.隶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 B.以南、北面官分别管理汉人和游牧民族
C.开始学习中原生产技术 D.位于丝绸之路,出现中外生活习俗交融
13.格劳秀斯通过他的国际法为当时的欧洲人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法权规则体系,这个以民族国家为构成单位的世界观念既不是古典城邦国家的分散系统,也不是中世纪的“世界社会”或帝国谱系,而是一个国家间相互争斗与合作的现代世界。关于这个“世界秩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
②这个世界秩序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③《威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署使这一秩序成为现实
④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使这一秩序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欧洲之外的许多地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二战后货币体系存在缺陷 B.美苏两国冷战加剧
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战后金融秩序混乱
15.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被正式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有效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直接促进西汉商业繁荣 D.政府对城市控制更严格
第II卷 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计55分
16.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材料三 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相比,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6分)
17.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8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3分)
18、材料 近代国际法发展简表(12 分)
时间 国际法举要
1625年 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指出“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强调了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后期以前 国际法主要确立和增加了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若干内容,如国家享有独立主权,不容干涉内政,公海自由等。
19世纪后期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法上增添了一些反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如所谓的势力范围、合法干涉、和平封锁等等。特别是领事裁判权、租借地制度、不平等条约制度。
1928年 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非战公约》,废除战争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在订约的同时,英美法等大国先后对公约提出保留条件,声称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诉诸战争”。
1945年 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不干涉他国内政”等。
1982年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合约为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和各国海洋权益规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
1994年 包括中国在内的近百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公约建立的国际合作机制将有利于推动防治荒漠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防治荒漠化方面的国际法依据。
——据王铁崖《国际法》、李铁成《联合国简明教程》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部分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