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华民国的建立
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说明( )
A.革命纲领逐步契合国情
B.民主革命纲领得到广泛认可
C.领导工人运动已被放弃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3.如表是某班同学制作的读书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时间:1922年7月。地点:上海。党的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D.“二次革命”的爆发
4.五四运动后,列强对中国民间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外交官芳泽谦吉到中国来要先拜访学生代表;拉门德代表英美法在中国组织新银行团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征求中国各民众团体的意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列强意识到平等对待中国是大势所趋
B.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觉醒
C.列强对华外交的重心由官方转向民间
D.民国后期民众在外交事务中当家作主
5.他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最高学府。他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李大钊 D.胡适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时强调:“五四运动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是一场全民族的运动。”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北京学生示威游行 B.上海的商人罢市游行
C.知识分子号召斗争 D.各阶层群众广泛参与
7.某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系列活动,为我们讲述了“战略转移——瑞金出发”“得意之笔——_____”“转危为安——会宁会师”等长征故事。(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8.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救国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事件 内容/意义
① 中共二大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 三湾改编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③ 秋收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④ 古田会议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江泽民主席曾为一座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纪念馆位于( )
A.上海 B.武汉 C.南昌 D.井冈山
10.1926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进行( )
A.召开国民党一大 B.北伐战争
C.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创办黄埔军校
11.下列是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的部分歌词,其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 )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A.国际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精神
C.英雄主义精神 D.忠诚为民精神
12.下列图组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黄埔军校 北伐誓师大会 国民党逮捕革命群众 南昌起义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3.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 )
A.三民主义 B.君主立宪
C.反帝反封建 D.人民民主
14.“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与上述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北伐战争
15.在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班会上,某班同学讲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 )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
C.挺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6.“‘双十二’事件是我们国家存亡绝续的分野,我们自相斫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这句话意在强调“‘双十二’事件”( )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入侵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揭开了局部抗战的序幕
D.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17.某同学整理了口述资料,做了如下笔记:“我的爷爷叫高录,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吉林省大台村。爷爷读小学时,要学习日语,依旧记得几个日语数字的读音……”与上述教育经历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华北危机 D.西安事变
18.日本学者古川隆久认为,对于古代中国,日本人喜欢并尊敬“过去的中国”;1895年后日本流行“现在的中国”不再值得尊敬的观念;1945年以后,日本人意识到分割“过去与现在”的二重中国观是错误的。日本人的中国观变化反映出( )
A.战争引发思想观念的变化
B.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曲折性
C.思想观念变化催生了战争
D.国家形象立足于国家综合实力
19.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战役在长江两岸展开,战场遍及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北四省。这场战役击碎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20.卢沟桥事变后的8个月内,日军四次追加临时军费共74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直接军费为59.6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推知(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
B.日本全面侵华遭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
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D.侵华战争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21.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弥天大勇”“心系天下之安危”等关键词,最有可能的查阅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跃进大别山
22.“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材料表明上述战役取胜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队士气 C.武器装备 D.战略战术
23.1945年8月,《新华日报》发表群众来信说:“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这说明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为了拖延时间备战内战
D.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
24.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纷纷学习琼海乐四区,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二、综合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请列举两名“激情荡漾的文人”代表。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上面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焕然一新”的含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则材料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某校的大门上贴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三: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1)材料一中“今天”和“军官学校”分别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3)材料三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是什么?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一行动?
(4)他曾经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但后来背叛了革命,请问他是谁?他背叛革命后建立了哪一政府?这一政府的性质如何?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通蒋拢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次经典战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文件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1)材料一中的某文件指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次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政策?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战争?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场战役?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1-10 BABBB DADCB
11-20 CBCDB DADCB
21-24 CDAB
25.(1)运动:新文化运动。代表:陈独秀、胡适等。
(2)历史事件:五四运动。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含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4)联系: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启发了广大青年的觉醒,对五四运动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26.(1)1924年;黄埔军校。
(2)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行动:北伐战争。
(4)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7.(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有利的阻击了日军的侵华步伐,共产党领导敌后武装,深入敌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和抗战热情,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牵住了日本大量的兵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不忘历史,铭记历史教训是我们奋起的动力。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任何时候、任何国家都不是靠祈祷来赢得和平的。只有提升综合国力,才能捍卫国家主权。我们应努力学习,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准备报效祖国,只有国力强盛,才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
28.(1)《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解放战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