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
历史 半期调研测试题
(全卷共18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从下面两份条约中都有开埠通商的内容看,西方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最主要目的是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利益 B.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使清政府成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
2.1854年,清朝官员会见美国公使,美国公使说:“本公使亲自来沪,欲往镇江等处察看贼匪情形。”材料中的“贼匪情形”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扩展到京津地区 B.太平天国运动在江南的发展
C.三元里人民抗英 D.太平军北伐
3.“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材料反映出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4.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自强”“求富”
5.下面是某同学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根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
A.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争 B.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甲午中日战争形势
6.梁启超在1896-1910年撰写了《波兰灭亡记》《朝鲜亡国史略》《越南亡国史》《日本并吞朝鲜记》等论著。其意图是
A.营造戊戌变法的舆论 B.总结戊戌变法失败教训
C.激发国人的危机意识 D.将变法转向史学研究
7.20世纪初,孙中山曾说:“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藉,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评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下面是清政府年财政收入与《辛丑条约》赔款数额的对比。所示内容
A.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军事控制
B.便于列强直接镇压反帝活动
C.加剧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凋敝
D.导致清王朝沦为列强的工具
9.如图是某位历史人物的传记目录,据此推断该人物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0.1911年10月11日布告称:“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竟无所施。我今为民不忍,赫然首举义。”“首举义旗”指
A.安庆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11.下图是一张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落款日期是中华民国十五年。这张毕业证书应当颁发于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12.1912年1月27日,孙中山致电各国公使说:“本总统甚愿让位于袁,而袁已允照办。岂知袁忽欲令南京临时政府立即解散,此则为民国所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非为袁氏也。”此电文体现了
A.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 B.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
C.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 D.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3.下面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军阀割据
C.国家统一 D.走向共和
14.右侧为1920年《申报》上发表的名为《共去厌物,道路平坦》的漫画。图中4个农家装束的老百姓在刨挖一棵写着“军阀”二字的枯树。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B.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C.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注定失败
D.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15.(2023·武汉校级期末)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低谷”“上升”三个阶段。1921年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就逐渐表现为“上升”了。下列选项能作为“上升”趋势最好理由的是
A.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作答。
1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 ”;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X”;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O”。(3分)
A.香港的水坑口街更名,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
C.香港的很多地名都反映了那段被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 )
材料二
(2)图1中,清政府在(填字母,1分)处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图2中,侵略者在C处抢劫并焚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 。(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4分)
图2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图相比有何变化?(2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17.(16分)经济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探究一】列强经济侵略的深入
材料一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的半个多世纪,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渐多,其趋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陆腹地。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城乡社会的演变由此缓缓发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 ”;不正确,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填“X”。(2分)
A.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逐步加深的。( )
B.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完全打开,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 )
【探究二】中国经济遭受外来冲击
材料二 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但是······西方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广。战后,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仍是西方侵略者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战后,中国丝、茶等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开始走上了依附外国资本的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畅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2)根据材料二,概括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我国的手段。(4分)指出有识之士提出的强国御侮的办法。(2分)
【探究三】晚清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
材料三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
时间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年 3 281 77 969 23
1885年 3 071 40 3 923 51
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的变化(4分)
(4)综上,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分)
18.(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7-1920年,有两件事对新文化运动的转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件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入中国;一件是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在这两件事的刺激下,新文化运动内部出现了分裂,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观念,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而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派则反对社会主义,反对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摘编自何萍《新文化运动与中国道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而作》
根据材料,围绕“新文化运动的转折”提炼观点,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2024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D D C B C C B C A D A B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
16.(1)A.(×) B.(O) C.(√)(3分)
(2) A(1分);园林:圆明园(1分);影响: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分)
(3)变化: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2分)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危机加剧。(2分)
17.(1)A.(√)B.(x)(2分)
(2)手段:向我国倾销商品;鸦片走私;掌控我国的丝、茶等传统贸易。(任答两个即可,4分)
办法: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2分).
(3)农业税收入减少,工商杂税收入增加;工商杂税收入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税收入。(4分)
(4)列强入侵;政府推动;民间工商业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4分)
18.【示例】
观点: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新文化运动发生转折。(2分)
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先前一直以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为主的新文化运动受此影响,也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关注重点,促进了自身的转折。(3分)
由此可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新文化运动发生转折。(1分)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图2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