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上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也有明显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井田制度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土地买卖的加剧 D.变法运动的开展
2.商鞅将周五代五等爵制转变为二十等爵制(最低为公士,最高为彻侯),同时扩大受爵范围,平民也可以受爵,按照军功依次晋升,依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这一改革措施( )
A.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B.有利于秦国中央集权形成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增强国力,都十分重视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其中秦国郑国渠位于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老子主张,“兴善仁”,仁义礼蕴含于大道之中,如“明珠在蚌中”。孔子认为,“和”乃天道,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资源。这反映出儒道两家( )
A.思想趋于融合 B.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C.阶级立场相同 D.蕴含着相通的价值理念
5.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黄金时代“外部条件”的是( )
A.政治集权制度形成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6.如表为战国时期不同人物对儒学的看法。这集中反映了这时期( )
A.儒家学说违背历史潮流 B.持续社会动乱难以避免
C.政治立场影响价值评判 D.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7.《说苑》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孔子)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
A.克己复礼 B.有教无类 C.天下大同 D.为政以德
8.孔子怀才而不得见用,感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周游齐国碰壁后离开的路上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儒者( )
A.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B.匡时济世的担当精神
C.社会价值观念的趋同 D.感叹礼崩乐坏的现实
9.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处在频繁的社会职业流动之中,这与殷商西周时期“商之子恒为商”的封闭状态绝然不同。当时的商人除继承祖业相沿而来外,还有些贵族、官僚因从事商业活动转化成商人,如齐国贵族田成子放货经商,“专山海之富,擅鱼盐之利”。这反映的当时( )
A.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崇商尊商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C.商业的发展环境较为宽松 D.商人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
10.西周时期,兵源主要来自贵族;春秋时期,诸侯国开始向庶人征兵;至春秋中后期以后,士兵阶层来源更加多元化。这一变化( )
A.反映了社会结构的逐渐转型 B.推动了土地国有制度的发展
C.说明兵家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D.体现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废除
11.西周时期,“公”主要指国君、宗祖、爵称及相关政事,引申义为共有,与“族天下”相对应;春秋后期始,“公”指各国君主和朝廷国家,“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与“族天下”相对应的共有含义不复存在。“公”“私”观念的嬗变反映了( )
A.君主集权渐趋强化 B.社会对立明显加剧
C.治理体系趋向完备 D.族群观念日益淡化
12.公元前8世纪,第17代楚君熊通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
A.禅让制渐成风尚 B.世袭制开始确立 C.分封制遭到破坏 D.宗法制消失殆尽
13.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人物 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 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进行变法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4.春秋初期,苍葛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春秋晚期,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儒家思想影响了民族间交流 B.戎狄蛮夷已逐渐融入华夏族
C.春秋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D.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
15.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以下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有( )
①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②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③严刑酷法,轻罪重罚 ④什伍连坐,相互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孔子自五十五岁弃官离鲁,到六十八岁离卫返鲁,前后在外凡十四年。这十四年,孔子不仅是在奔波求仕,也是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但孔子胸怀万卷书后的万里之行不是一事无成,而是收获丰盛。正是由于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才让孔子成为了更好的学问家和思想家。
——摘编自李启谦《孔子周游列国论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周游列国行为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出百家争鸣中三家学派所提出的“塑当世之秩序”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解读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富民的“本”,只要百姓努力生产,勤俭持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如果不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只知道利用赋税手段没完没了地搜刮百姓来增加国家收入,那就是“伐其本,竭其原”。所以,荀子说“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政府注重发展生产,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的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两方面同时增加,“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材料二 墨子认为,老百姓要创造财富或“生财密”,就不得不高强度地劳动而“强从事”,“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经,多治麻丝葛绪细布绣”,多生产“衣食之财”,特别是要多打粮食,“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为宫室不可不节”“为衣服不可不节”“为食饮不可不节”“为舟车不可不节”。
——以上均摘编自方建国《先秦诸子百家民生经济思想探析结构变迁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民生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子不同于荀子的民生经济思想,并概括两种经济思想的共同影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也有明显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犁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根源,B项正确;井田制度的瓦解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相伴相随的,并非其根源,排除A项;土地买卖的加剧是铁犁牛耕推广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变化,并非根源,排除C项;变法运动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并非根源,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平民可以通过军功受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在商鞅变法开始前宗法制、分封制就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排除A项;军功爵制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削弱了旧贵族特权,与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中央集权关系不大,排除B项;军功爵制的实施有削弱旧贵族特权、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积极作用,顺应时代潮流,而非加剧了阶级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秦国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省,即图中②的位置,B项正确;①大约是今甘肃地区,③是今四川地区,是都江堰的所在地,④是今广西地区,是灵渠的所在地,①③④都不是郑国渠的所在地,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老子主张“兴善仁”与孔子的“仁”“义”思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的效法自然、无为而治和孔子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观点一样都体现着遵循规律的原则,D项正确;儒道两家“思想趋于融合”的说法不准确,材料体现了儒道在某些思想上是相通的,排除A项;孔子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儒道两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立场不同,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内部压力和外部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C项正确;当时尚未形成政治集权制度,排除A项;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墨子和韩非子对儒家思想持否定态度。结合所学,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所讲的“礼”,其实加剧了阶级分化,进而加剧了每个阶层之间的不平等。但墨子的核心理念是“公平”二字,而且是要绝对意义上的“公平”,比如墨子提倡“兼爱”,就是要求全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对其他的人付出对等的爱。而法家强调严刑峻法,以法治国,但儒家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强调以德治国,两者的思想也是对立的。由此可知,政治立场影响价值评判,C项正确;不同的人物对儒家看法不一,是由于立场不同,并非儒家学说违背历史潮流,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社会持续动乱无关,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社会群众对民本思想的看法,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人遗弓,人得之”意思是意思是一个人丢失了弓,另一个人得到了它,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得失之间的平衡观念,即失去的东西可能会被另一个人获得,体现了孔子“天下大同”的思想,C项正确;“克己复礼”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排除A项;有教无类指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为政以德,是指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依据题干“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可知,孔子和孟子都表达了希望自己得到重用以改造社会的信念,所以体现的是孔子和孟子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他们的经世济民的精神,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儒者的伦理道德重构,排除A项;依据题干可知两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念不同,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孔孟的经世济民的精神,没有感叹礼崩乐坏的现实,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还反映在商人的构成及其经营方式等方面,当时的商人除官府及贵族商人外,还有新兴的官僚商人和完全意义上的平民商人。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商业活动,正是反映了当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信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广大民众对商人的态度,并且诸如商鞅等实行的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排除B项;春秋时期商人并没有成长为独立的社会阶层,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西周(中国)。从材料可以看出,兵源的来源从单一贵族转向了多元化,反映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贵族的逐步没落,阶层流动性的增强,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国有制度逐渐废除,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与兵家有关,排除C项;废除世卿世禄的说法从材料中不能证明,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公”“私”观念由西周时期的共有,演变为春秋末期的私有,体现的是宗法制的瓦解,从侧面反映了族群观念日益淡化,D项正确;战国时期,君主集权渐趋强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公”“私”观念的变化,没有体现社会对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治理体系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第17代楚君熊通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可知,楚国国君在请求提高封号被拒绝后实行了诸侯僭号,而楚国国君自立诸侯封号就蔑视了周王的权威,破坏了分封制,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存在禅让制,排除A项;世袭制开始于夏朝时期,排除B项;“消失殆尽”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类题,时空是中国先秦时期。材料所罗列内容属于早期国家的政权更迭、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变法,体现的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状况,没有涉及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排除A项;列国纷争华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夏朝、商朝无关,排除C项;经济发展和变法运动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夏朝、商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由材料中“主张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威慑四夷”“主张对以和平方式进入华夏文化疆域的部落,宽容接受,且平等对待”等信息可知,从春秋初期到春秋晚期,中原对四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原与周边民族关系的缓和,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学,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排除B项;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中国)。本题要求找出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据所学知识,①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是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促进了农业发展;② “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是汉初的政策,不是商鞅变法的措施;③ “严刑酷法,轻罪重罚”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属于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④ “什伍连坐,相互监督”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属于商鞅变法的政治措施,故①③④是商鞅变法的措施,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战争频仍;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文化上,没落的贵族知识分子流落民间,带来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2)认识:孔子不顾年高与路途遥远,为宣传政治主张、重建社会秩序而周游列国,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与道德情操。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孔子提出的“仁”、“为政以德”、“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等主张不能满足诸侯富国强兵的需求,未能得到所到诸侯国的重视。周游列国丰富了孔子的人生阅历,有利于完善其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包含:孔子周游列国体现的精神,孔子的主张及其未受到诸侯国重视的原因,周游列国对丰富孔子学说的意义,孔子思想的文化意义等四方面。不局限于参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
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战争频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在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根据材料“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可知,文化上,没落的贵族知识分子流落民间,带来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2)本题为认识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
认识:根据材料“孔子自五十五岁弃官离鲁,到六十八岁离卫返鲁,前后在外凡十四年。这十四年,孔子不仅是在奔波求仕,也是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不顾年高与路途遥远,为宣传政治主张、重建社会秩序而周游列国,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与道德情操;根据材料“虽然他的主张在当时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孔子提出的“仁”、“为政以德”、“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等主张不能满足诸侯富国强兵的需求,未能得到所到诸侯国的重视;根据材料“孔子胸怀万卷书后的万里之行不是一事无成,而是收获丰盛。正是由于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才让孔子成为了更好的学问家和思想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游列国丰富了孔子的人生阅历,有利于完善其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7.(1)主张:孟子主张仁政;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原因: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分封制渐趋瓦解,士人阶层兴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上,私学出现,学术下移。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根据题干“‘塑当世之秩序’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题目问的是他们的政治主张;据材料一“儒尚仁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孟子主张仁政;据材料一“道体无名”可知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据材料一“法兼势术”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投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例如: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田制走向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分封制渐趋瓦解,士人阶层兴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上,私学出现,学术下移。
18.(1)信息:图一:铁农具的使用;图二: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
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2)历史现象;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中国)。
信息:通过观察图一、图二及其文字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两幅图片分别呈现的信息为铁农具的使用和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
关系:综合材料一和所学,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者关系可得出,图一是图二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中国)。
历史现象:据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等信息可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据材料“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可概括得出,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19.(1)发展农业生产是富民的根本;减轻赋税,减轻农民和商人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整个社会财富就能使百姓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2)不同:百姓要创造财富要高强度的劳动;强调节俭。
影响: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对后世民本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
根据材料“发展农业生产是富民的本,......轻田野之税,......发展生产,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的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增加”得出发展农业是富民的根本,减轻赋税,减轻农民和商人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整个社会财富就能使百姓财富和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
第一问,根据材料“不得不高强度地劳动,......为宫室不可不节,......为衣服不可不节”得出百姓要创造财富要高强度的劳动,强调节俭。
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后世的民本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上学期高一历史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