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宋代实行诉灾制度,灾情发生后,受灾百姓可以向官府报灾,逐级上报核实,由朝廷制定赈济之策;官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诉灾文书,按违法处理;灾民除了要上报受灾的具体情况,还需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并承诺如有作假,自愿服罪。这些措施表明宋代( )
A.儒家民本思想的落实 B.防灾制度体系的完善
C.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 D.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
2、16世纪开始,欧洲海盗非常猖獗,经常袭击异国船队,甚至出现了被称为“皇家海盗”的英国私掠船。“皇家海盗”的出现( )
A.主要目的是攻击敌国的军事目标 B.根源在于英国经济的窘迫
C.有利于英国与西班牙的争霸斗争 D.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基础
3、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学家叶·利别尔曼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一观点(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
C.促进勃列日涅夫改革成功 D.推动苏联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4、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690年,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
A.宰相的权力已经被架空 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5、里是秦汉基层社会组织,是中央集权的地方政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汉王朝对乡村人口严密监控的具体实施单位。但《后汉书》(成书于446年)谓“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里”的职能微调表明( )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治理具有伦理色彩
C.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D.治理地方效果明显
6、大中六年(852)三月,唐宣宗想免除其舅郑光的两税,遭到中书门下的反对,理由是:“据地出税,天下皆同。随户杂徭,久已成例。”这反映了当时( )
A.中枢决策体系呈现完善化趋势 B.科举制促使士族阶层走向没落
C.赋税征收蕴含一定的公平原则 D.两税之外的苛捐杂税项目繁多
7、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 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
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8、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 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
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 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
9、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土地通常分成两部分,即领主直接经营的土地和农奴的份地。农奴在自己的份地里为自己生产,还要在领主的直领地服劳役。农忙时节,由于两部分劳动的分离而影响农时,造成一定损失。据此判断,中世纪西欧庄园( )
A.农业生产较为粗放 B.土地收益起伏不定
C.内部矛盾尖锐复杂 D.农奴地位逐步提高
10、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国家负责把驿道路线绘成地图,设置里程碑、标志、路程、距离。驿站上还配有驿马、骡马和骆驼,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材料所述状况( )
A.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B.加速了阿拉伯对外扩张的步伐
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D.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
11、石榴树从安息国移植到中国,魏晋把石榴作为多子的象征,曹植的《弃妇诗》中以石榴树不结实起兴,感叹女子因不育而被遗弃。这反映出( )
A.中原地区的膳食结构发生剧变 B.传统农业注入新生产方式
C.域外植物被赋予本土文化价值 D.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12、长江三角洲曾是主要的粮产区,自明中期以来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而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明朝末年,上海县的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0%,太仓州约占70%,嘉定县约占90%,这主要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冲击传统农耕经济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 D.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
13、朱熹曾比较过“四书”与“六经”的地位差异,他明确说:“《语》《孟》《中庸》《大学》是熟饭,看其它经,是打禾为饭。”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出理学对儒学摒弃和创新 B.“四书”直接显示圣人之道
C.理学思想完全来源于“四书” D.否定“六经”的作用和地位
14、万历年间,学者吕坤认为:“守令之政,自以乡约保甲为先”,“乡约保甲原非两事,本院捧读高皇帝《教民榜文》,及近日应行事列,谓乡约所约者此民,保甲所保者亦此民,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保主惩恶,以究诘为重,议将乡约保甲总一条鞭”。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
A.官方开始有意识地渗入乡约 B.政府和民间结合助推基层治理
C.保甲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古代乡约制度有利于教化百姓
15、近代中国一些知识人士把中国经典服饰的三件套组合形式,拆分为“背心”“短衫”“长袍”;而西式立领衬衫被称之为“阔领及颔”“窄袖束身”“长仅及腹”;领带被称为“颈巾”。这反映了他们( )
A.对外来服饰的认可和肯定 B.倡导服饰应该中西方结合
C.对中国传统服饰保有自信 D.坚决抵制传统服饰的西化
16、1930年3月召开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中规定,有下列行为者撤职(1)怠工放弃职责者。(2)侵越职权者。(3)行动乖张为群众所厌恶者。(4)违反决议案者。这说明( )
A.中华苏维埃政权代表工农利益 B.惩治腐败有利于调动抗日积极性
C.苏区政府依法开展反腐败斗争 D.反帝反封建斗争在苏区广泛开展
17、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的陵墓,墓主人赵眛身着金缕玉衣下葬,玉衣是汉代帝王、王侯及高阶贵族死后的敛服;墓中五色药石和药具的出土,表明南越王国统治者迷信长生、幻想升仙的思想也同汉朝贵族一样。上述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 )
A.分封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 B.道教在经济重心南移中发展
C.岭南文化深受中原王朝影响 D.中央政府开始介入岭南管辖
18、明初,宗藩地位尊崇,统重兵以镇边塞,只要是朱氏子弟,便有尊崇显赫的地位;宣德后,逐渐出现“宗藩不得预兵事”,“绝其仕官,并不习四民业”和“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等规定。这一变化( )
A.说明边疆威胁逐渐减弱 B.反映出宗法血缘关系难以维系
C.立足于皇权稳固的需要 D.显示出中央政府财政危机加剧
19、下表为19世纪70年代印度棉纱输华贸易统计(单位:百万磅)。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年度 输华量 输出总量 输华量占输出总量之百分比
1879-1883 30.1 35.8 84.1%
1884-1888 76.6 95.7 83.2%
1889-1893 141.8 159.1 89.1%
1894-1898 180.9 191.8 94.3%
A.纺织分离的趋势加剧 B.沦为列强倾销市场
C.传统经济结构已瓦解 D.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20、1910年的某出版物记述了北京街道兴修后的变化:“城中街道宽广,马路喧闹,四方通达。交通之具,旧惟肩舆骡车,近则马车、人力车咸备。文武衙署、大小学堂及王公府地、各国公使馆,错置其间。”这一变化( )
A.实现了近代交通体系的完备 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施政理念
C.推动了北京城市治理的发展 D.提高了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效率
21、19世纪以前,英国地方治理基本上沿用中世纪的管理体制,各郡、各教区的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当地的贵族乡绅手中。1835年,英国通过了《城市自治机关法》,强调各地区要设立地方议会、定期选举地方的行政官员和议员。这一变化( )
A.表明中世纪管理体制最终瓦解 B.促使英国走上代议制民主的道路
C.保障了地方行政治理的稳定性 D.源于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结构变化
22、1864年,俄国颁布《法院宪章》,宣布司法权与行政权相分离,法官独立于政府且终身任职;确立公开与独立的诉讼程序,法院受理案件实行陪审员制和律师制。这表明俄国( )
A.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由此开始 B.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平稳运行
C.近代司法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D.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23、20世纪60年代初期,苏联经济学家叶·利别尔曼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一观点(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
C.促进勃列日涅夫改革成功 D.推动苏联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24、下表是1961-1971年部分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福利开支增长速度的对比情况。西方福利支出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对比进一步扩大( )
瑞典 联邦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丹麦
1:1.37 1:1.28 1:1.41 1:1.96 1:2.02 1:2.17
A.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B.会缓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C.会拉平社会贫富差距 D.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下表为明代“异国故事”摘编
书名 异国举偶 故事情节 细节摘编
《西游记·比丘国教子》 比丘国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比丘国救助群童的故事 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谁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都怕国王,连哭都不敢哭了。
《拍案惊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吉零国、波斯 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出海贸易,异国奇遇,一夜暴富 (吉零国捡到龟壳)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乃无价宝也!
《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 日本国 杨八老国倭患遭遇离乱,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后与亲人团聚 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您猖狂……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渤海国 李白天纵奇才,纸笔之功吓退渤海使臣 (李白):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渤海使臣面如土色,愿年年进贡。
材料二:科幻,将科学与幻想连接。科技的发展、突破与展望,往往会在幻想世界中激起令人惊艳的浪花。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科幻小说发展迅速,文学性增强的同时更引人深思。1997年在王晋康的《七重外壳》中,主人公在体验虚拟世界后,想尽办法逃离虚拟世界。1998年潘海天创作的《偃师传说》,取材于《列子》“偃师造人”的传说,将科幻与东方幻想相结合。2000年刘慈欣创作的《流浪地球》中人类面对地球环境恶化,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2003年王晋康在《类人》中讲述了在21世纪末“类人工厂”,人类用纯技术的办法制造人类DNA并发育出类人,引发了社会对医学伦理和亲情关系的探讨。2004年韩松借助《红色海洋》的故事,探讨全球变暖、人类进化、民族生存等多个议题。2012年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设置了三个相互折叠的世界,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阶层固化、贫富悬殊的深刻思考。
——摘编自《科学与科幻世界的“双重宇宙”》
(1)依据材料一明代小说中的“异国故事”,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影射的社会现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并结合唯物史观谈谈对科幻小说创作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穆斯林的向东扩张,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发大权独揽,各行省听命于中央.在帝国政府中,外族虽可参与,但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地位仍有较大差异。阿拉伯人不仅大力经营东方商道,从唐朝引进大宗商品及火器、造纸技术,而且大量吸收各地文化,翻译和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献。王朝后期,帝国采用了选募士兵的方法,使突厥军人势力渐渐崛起.突厥将军跋扈,任意拥废君王,哈里发如同傀儡,各省总督也纷纷割据自立。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唐朝建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在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羁縻政策的推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巩固。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唐政府也吸纳了不少外国人供职,外来宗教也大量涌入中国,但受尊崇的仍是道教和佛教、唐玄宗喜立边功,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使得边防重镇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安史之乱后,为弥补财政亏空,唐朝对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唐中央的经济力量。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拔斯王朝与唐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仍在继续,但随着轴心国的不断溃败,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已经到了着手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时候。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认为战争结束后,国内外形势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必须在战争结束前利用盟国有求于美国,而美国国内普遍关注击败法西斯的时机,拟订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具体方案。在罗斯福及其幕僚们看来,法西斯的巨大威胁促使苏联与美英建立了战时联盟,尽管战后法西斯的威胁会消失,但仍存在维护和平的共同需要。况且苏联在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战后为了获得上百亿美元的美国援助以重建经济,将不得不继续与美国合作。因此,战后大国合作仍有可能。基于这一设想,罗斯福设计了以美国为主导的美、英、苏、中等大国战后合作的蓝图,力图通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维护战后的世界秩序。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24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罗斯福所设计的战后世界秩序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选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受灾百姓……向政府报灾,逐级上报核实……制定赈济之策”“官员没有及时处理诉灾文书,按违法处理”灾民……要上报受灾的具体情况,还需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如有作假,自愿服罪可知,政府制定了灾情收集、上报、审核的制度,这反映了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故选C项;民本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材料不仅强调关注百姓救灾,还强调对诉灾制度的规范管理,A项片面,排除A项;根据材料“灾情发生后”可知,诉灾制度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灾情,防灾制度侧重灾害的预防,排除B项;材料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私掠船主要打击的是异国的商船,并不一定是敌国,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6世纪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因此受损较严重的也是西班牙,故C项正确;D项表述错误,排除。
3、答案:B
解析:材料“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说明作者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也未向市场经济转变,排除A项、D项;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且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成功,C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可知,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是尚书令职权过大,说明皇帝意在削弱尚书省的权力,B项正确。宰相的权力已经被架空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只是表象,并不是题干的实质,排除C项;“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秦汉通过“里”来实现对基层百姓的严密控制,但到了东汉(依据《后汉书》)“里”既要举报违法乱纪行为,也要表彰好人好事;治理增添了扬善教化功能,体现了伦理色彩,故选B项。材料无法看出中央集权严重削弱,排除A项;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是从汉武帝开始,无法体现变化,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治理过程,无法看出结果,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信息“据地出税,天下皆同”,结合所学知识,两税法的实施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资产(土地)为主,而且扩大征税对象,包括王公贵族,体现出赋税征收蕴含一定的公平原则,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枢决策体系是否完善,排除A项;题干中是唐宣宗的舅舅,并非因士族衰落而不能免税,是征税标准的改变,排除B项;两税法简化了征税项目,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考查宋代文化转型。根据材料“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宋代……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到宋朝,文化由贵族化向平民化演变,这种文化转型一方面受到门阀势力日渐衰落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向着世俗化方面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理学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市民文学地位的变化,故排除C项;多元发展趋势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先秦以来,山林祭祀是国家权力网络中的标志性符号,象征中央政府对四方土地的管辖权,清代对新疆地区山川祭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政治精神文化的运作,在新疆地区物化的仪式象征,是清政府将新疆纳入中原王朝统治秩序中的重要象征,塑造了大一统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排除D项。对山川祭祀不等同于宗教文化,而是广义上的地域文化,故排除B项;“瓦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农奴在自己的份地里为自己生产,还要在领主的直领地服劳役”“农忙时节,由于两部分劳动的分离而影响农时,造成一定损失”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农业生产较为粗放,A项正确。材料没有土地收益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世纪西欧庄园内部矛盾尖锐复杂,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
料主旨及史实不符。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交通建设及其配套措施较为突出,这便利了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开展,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保证帝国境内道路畅通,而非对外扩张,B项排除。“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安息国传入中国的石榴被赋予了文化意义,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由此可知,域外植物被赋予了本土文化价值,C项正确;石榴并未引发中原地区膳食结构的剧变,排除A项;石榴属于植物,其并不属于新的生产方式,排除B项;石榴传入中国,并且被赋予文化内涵,并不能证明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因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长江三角洲从主要的粮产区逐渐成为粮食输入地,主要反映了工商业发展推动种植结构变化,D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并没有冲击传统农耕经济,A项错误;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工”日趋细致,C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的中国。材料中朱熹把“四书”比喻为“熟饭”,意为可以直接吃,意味着“四书”所蕴含的圣人之道是直接显现出来的,其它经典虽然也蕴含着圣人之道,却是“打禾为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后才可吃,意为圣人之道不是直接显现出来的,B项正确;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创新,排除A项;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并没有否定“六经”的作用和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保甲和乡约相结合,即政府和民间管理有利于基层治理,B项正确;在此之前官方就已经有意识地渗入乡约,排除A项;保甲制度和乡约制度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和民间结合推动基层治理,排除CD项。故选B项。
1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这些最初的词汇和表达中可见,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的服饰形态保有自信,对西方外来服饰的态度只是以观者的视角进行客观描述,在初期并未表现出对西方服饰的主观认可,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认可外来服饰的态度,强调的是对中国传统服饰自信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服饰方面的中西结合,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抵制服饰西化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中国)。根据材料“1930年3月召开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人员惩办条例》中规定”可知,材料描述的主要是指地方的红色政权颁布惩办条例为反腐败斗争提供法律依据,C项正确;当时中华苏维埃政权还没有成立,排除A项;当时是国共两党的矛盾,排除B项;当时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C
解析:墓主人的金缕玉衣和服用长生不老的药石等习惯都与中原王朝习俗一致,说明岭南文化深受中原王朝影响,故选C项。材料所述时间是西汉初年,此时分封制已瓦解,推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也并未涉及民族融合,排除A项;道教在东汉末期兴起,晚于材料所述西汉时期,且汉代经济重心并未南移,排除B项;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时,中央政府即开始介入岭南管辖,排除D项。
18、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变化体现的是明代藩禁的严格,对朱氏子弟的严格限制是出于对皇权和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对宗藩地位虽然多有限制,但并未废除,朱氏子弟依然依据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国家供养,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19、答案:A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见,印度棉纱对华输出量逐年增加,且占印度输出总量的绝大多数,由此推知当时中国纺织分离的趋势加剧,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印度棉纱输华的占比情况,未体现中国棉纱市场的总体情况,所以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使用进口棉纱的未必都是近代工业,排除D项。
20、答案:C
解析:材料展现了北京街道的变迁,其布局的改善推动了北京城市治理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说“交通之具,旧惟肩舆骡车,近则马车、人力车咸备”,并未提及近代交通工具,因此无法得知近代交通体系是否完备,排除A项;对“中体西用”施政理念的践行主要在洋务运动期间,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北京街道的变迁,无法得出提高中央到地方行政效率这一结论,排除D项。
21、答案:D
解析:D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以前英国地方治理主要是当地的贵族乡绅主导,19世纪以后则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官员和议员主导,这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结构变化前提下贵族乡绅没落而工业资产阶级崛起所推动的。A项说法绝对:近代英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地方基层治理,并非完全摒弃中世纪管理体制。B项时空错位:英国在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走上了代议制民主的道路。C项有违逻辑:材料未体现出英国地方管理制度变化带来的结果。
22、答案:C
解析:选择C:材料中,俄国《法院宪章》的颁布表明俄国近代司法制度初步确立起来。排除A:废除农奴制是从1861年开始的。排除B:材料主要是司法方面内容,不能证明三权分立的政权架构建立。排除D: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标志沙皇专制的政治体制宣告终结。
23、答案:B
解析:材料“提出要以利润、奖金、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命令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说明作者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也未向市场经济转变,排除A项、D项;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苏联领导人是赫鲁晓夫,且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他们的改革都没有成功,C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瑞典、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福利支出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增速,这会导致福利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会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福利支出属于国内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关系无关,B项排除;福利支出增速较快,说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对健全,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而非“拉平”,C项排除;福利支出增速快,会减少其他领域支出,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D项排除。
25、答案:
(1)社会现实:宦官专权(奸臣当道);社会矛盾激化;商品经济发展;崇拜金钱和财富;边患危机,倭寇之乱;贵华贱夷的民族心理等。
(2)特点:发展迅速;文学性增强;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科幻小说属于文学作品,属于当时的社会意识,体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科幻小说的创作能体现当时社会发展状况;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幻小说出版后,也能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6、答案:(1)同:通过军事扩张拓展领土;实行集权统治;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重视对外贸易;中后期均实行募兵制。
异:阿拔斯王朝政教合一,唐朝则是皇权至上;
阿拔斯王朝实行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唐朝对少数民族同等对待。
阿拔斯王朝官方信仰伊斯兰教,唐政府推行三教并行;
阿拔斯王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唐朝地方既有州县制也有羁縻制度。
(2)意义:扩大了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思想文化包容发展;完善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史实: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律、两税法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阿拔斯王朝和唐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异:根据材料一“随着穆斯林的向东扩张,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发大权独揽,各行省听命于中央。”和材料二“唐朝建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可知,阿拔斯王朝通过对外扩张建立了大帝国;唐朝通过国内统一战争建立了封建帝国;根据材料一“在帝国政府中,外族虽可参与,但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地位仍有较大差异。”和材料二“在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可知,阿拔斯王朝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同:根据材料一“随着穆斯林的向东扩张,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发大权独揽,各行省听命于中央。”和材料二“唐朝建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可知,两者都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根据材料一“阿拉伯人不仅大力经营东方商道,从唐朝引进大宗商品及火器、造纸技术,而且大量吸收各地文化,翻译和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献。”和材料二“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唐政府也吸纳了不少外国人供职,外来宗教也大量涌入中国,但受尊崇的仍是道教和佛教。”可知,两者都重视吸收外来文化;根据材料一“王朝后期,帝国采用了选募士兵的方法,使突厥军人势力渐渐崛起。”和材料二“唐玄宗喜立边功,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使得边防重镇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可知,两者都重视加强帝国的军事力量,采取了募兵制;根据材料一“突厥将军跋扈,任意拥废君王,哈里发如同傀儡,各省总督也纷纷割据自立。”和材料二“安史之乱后,为弥补财政亏空……”可知,两者后期都出现了藩镇割据,使帝国走向了衰落。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唐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根据材料二“在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可知,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材料二“羁縻政策的推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巩固。”可知,巩固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根据材料二“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唐政府也吸纳了不少外国人供职,外来宗教也大量涌入中国,但受尊崇的仍是道教和佛教。”可知,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根据材料二“为弥补财政亏空,唐朝对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唐中央的经济力量。“可知,完善了中央管理体系;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国家治理的措施丰富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27、答案:
【示例】罗斯福进行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符合人们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也是美国谋求战后世界霸主地位的表现。
这一战后国际秩序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同盟国已经占据上风,并且吸收借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国际秩序的教训,以及参战国战后重建的现实需要等考量所设计的,更是对美国利益最大化的考量。
战后国际秩序基本按照罗斯福的构想建立,经济上,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组织,加强了在经济领域的国际协调。国际关系上,正式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联合国。
战后国际秩序基本按照罗斯福的构想建立,促进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与合作,为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国际格局逐渐向冷战转变,并未按照罗斯福的构想一直走下去。
28、答案:示例:
论题:宋朝后政治中心逐渐北移。
阐释: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其灭亡后,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即北京),明初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把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清朝入关后也定都北京。从中可以看出,在此时间段,封建王朝的都城由南方迁到北方,这说明政治重心在逐渐北移。元和清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把都城定在北方,同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大运河兴修更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使得南方经济可支撑北方的政治中心。
(说明:可以从整体或局部信息,也可从政治中心变化和大运河等关系提炼观点皆可)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首先,从材料中的都城位置来看,宋以后的政治重心不断北移,因此可以拟定论点为宋朝后政治中心逐渐北移。
其次,关于阐释,可从元朝定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等史实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结合当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大运河的兴建、安定北方的需要等大的历史环境进行阐述,如: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其灭亡后,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即北京),明初定都南京,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把都城由南京迁到北京,清朝入关后也定都北京。从中可以看出,在此时间段,封建王朝的都城由南方迁到北方,这说明政治重心在逐渐北移。元和清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把都城定在北方,同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大运河兴修更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使得南方经济可支撑北方的政治中心。
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