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1-4单元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536年,郑国国相子产不顾贵族反对,命人将法律条文刻铸于铁鼎之上,以此作为国家的常法。此后,郑国庶民与贵族相争时“不忌于上”。据此推知,子产铸刑鼎( )
A. 顺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 B. 旨在打击封建贵族势力
C. 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 D. 响应了奴隶阶级的诉求
2. 秦汉廷议制度规定,皇帝下诏廷议的议题和参会官员范围,然后集议,议毕由皇帝裁断。若委托大臣主持,则由负责官员将所议结果写成书面文件,向皇帝汇报。上述规定( )
A. 减少了决策失误 B. 凸显了决策程序
C. 防止了君主专断 D. 强化了中央集权
3. 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一科举制(隋唐宋):( )
A. 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一门第声望
C. 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 血缘一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4.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
A. 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 B. 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 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 D. 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5. 明朝士人周思兼道:“介甫(王安石)之法未必不足以兴宋氏之治,而成大功,而富(弼)、韩(琦)辈从而挤之。呜呼,法未行而先挤之,已不足以镇服天下之心,而况其所挤者,又当世之望人,……而卒无成功。”周思兼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是( )
A. 遭到名人贤士反对 B. 触犯大地主的利益
C 未能解决统治危机 D. 措施违背民众意愿
6. 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
A. 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 B. 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 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 D. 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7. 据统计,1941年陕甘宁边区18个县的乡市举行选举,当选人员里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8%,国民党员占4.9%,无党派人士占75.3%。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2/3的数额。这表明当时( )
A. 马克思主义尚未广泛普及 B. 资本主义势力仍然过于强大
C. 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境地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8.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1962~1964年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后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原因不包括( )
A.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B. 计划经济体制日益成熟
C.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D. 适应全球化需要
9.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外交上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这反映出新时期( )
A. 中苏之间已消除了外交分歧 B. 我国坚定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C. 美苏对抗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 我国外交重点转向区域合作
10.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的民族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政治协商会议 C. 人民代表大会 D. 村民自治制度
11. 为了抑制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权力,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第一次把第三等级召来参加议会,亦即“全国的大会”,这就是“三级会议”。对该议会的召开解读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②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阶段
③瓦解了法国的封君封臣制度 ④其中城市的市民代表享有议政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12. 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的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承认新教和天主教的同等权利,也进一步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惯例。它指的是( )
A. 《战争与和平法》 B.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C. 《国际联盟盟约》 D. 《非战公约》
13. 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在745、895等条款中,针对继承方面取消了封建主义的长子继承制,实现男女平等继承和自由遗嘱继承的继承制度。据此可知《法国民法典》( )
A. 维护公民私有财产 B. 具有明显的革命性
C. 是英美法系的代表 D. 突出社会教化功能
1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家自主任命大量与自己政见相同的高级文官,并对失去文官体制传统保护的高级文官实行合同制。高级文官的工作绩效主要由政治性的部长和主管来评估,高级文官为了获得奖励,不得不积极响应政治领导人的政策。这些情况的出现( )
A. 严重阻碍了政治与管理结合 B. 推动政府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
C. 打破了传统的权力制衡机制 D. 背离了文官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则
15.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国家
B. 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 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9分,第18题12分,共计55分)
16. 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两者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华法系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睡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和“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16题24分,第17题19分,第18题12分,共计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特点:①源远流长;②重视“例”的作用;③吸收儒家思想。(任两点)
标志:《唐律疏议》。 (2)不同:①欧洲近代法律体系注重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②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③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
(3)变化:①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②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作用: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②有利于发展生产;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17题答案】
【答案】(1)主要特点: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治理方式多元;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边疆采用和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因俗而治);以笼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在“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制定边疆政策。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扩大了国家疆域,巩固了封建统治。
(2)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矛盾的加剧;清政府国力衰退,面临财政危机;边疆治理政策本身的不足,脱离实际;传统边疆观念的束缚;清潮统治阶级对世界形势认识不清。
【18题答案】
【答案】论题方向:从地方行政体制看统一国家的维护
国家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朝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的基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答案示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
自秦朝开始建立文书行政制度,全国建立以部传为中心的文书传达系统,各级官僚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这使得政府政令能够最快的传送到全国各地,既提高了行政事务处理效率,又能维护中央权威。
唐太宗时期,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中央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中央政府这样的监察方式和监察力度,对于地方官员恪守职责本位,高效廉洁施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的过往得知,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而言,必不可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