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
A.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 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 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 D. 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族是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且高等级家族大墓地和小墓地并存,由此可见,陶寺早期聚落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C项正确;虽然龙山文化处于万邦时代,但从材料不能看出国家形态,国家的出现需要包括管理机构、军队等要素,排除A项;这一时期正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瓦解”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最高权力的继承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2. 西周初年,实行五服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形成了以周天子直接控制的邦内甸服为中心的国家结构形态。这一制度( )
A. 冲击了宗法分封秩序 B. 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 D. 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初年的中国。材料中提到了西周初年实行五服制,将王畿以外的领土划分为五个服役区域,根据与周天子亲疏关系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这一制度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D项正确;西周初年宗法分封秩序确立而不是受到冲击,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周统治疆域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3.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 )
A. 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B. 选官标准发生异变
C. 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 豪强地主开始崛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弘农杨氏世传《尚书》学,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汝南袁氏世传孟氏《易》学,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可见,他们因儒学而为高官,印证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受到重视,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两家世传儒学,家族中出重臣,不能说明选官标准变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两个家族出了一部分重臣,不能证明“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确定豪强地主这时开始崛起,而且杨氏、袁氏不是豪强地主,排除D项。故选A项。
4.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这反映当时( )
A. 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B. 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 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 D. 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材料“同一时期的位于东北集安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种类较多的铁制农具、工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革中有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之法”可知,北方的鲜卑族、东北高句丽墓葬以及北燕冯素弗墓都出土了汉族文明文化,体现了少数民族对汉文化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题干只能体现农耕文化的发展,但由题干内容不能确定农耕文化已经取得主导地位,排除C项;“文房四宝”不属于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5. 唐朝节度使在京之日,须参与朝廷举行的各种朝会。《通典—宾礼二》记载了唐德宗时规定的文武百官朝谒班序:“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者,即入班,在正官之次。”这反映唐朝( )
A. 统治策略礼法结合 B. 中央利用礼仪显示权威
C.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D. 地方藩镇权力日趋膨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唐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中,节度使在京之日,须参与朝廷举行的各种朝会,这是唐朝中央利用礼仪显示权威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官员传达政策、法令等信息,同时也可以观察地方官员的表现,以便对其进行评价和调整,B项正确;本题主要关注的是唐朝中央如何通过礼仪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探讨礼法在统治策略中的地位,排除A项;唐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实得到了加强,但本题主要关注的是中央如何通过礼仪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探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根据《通典—宾礼二》的记载,唐朝时期地方官员(如节度使、观察使等)在朝会上的地位较低,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较大,而非地方藩镇权力日趋膨胀,排除D项。故选B项。
6. 隋朝对均田制做了一定调整,不再给女性和未成年男性分配土地,一夫一妻的家庭成为均田制的基本财政单位,家中的男性主人承担起相应的赋税和劳役职责。这一调整( )
A. 加重了农户的负担 B. 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C. 强化了父权的权威 D. 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时期(中国)。根据“一夫一妻的家庭成为均田制的基本财政单位,家中的男性主人承担起相应的赋税和劳役职责。”可知隋朝时期只有家中的成年男性才能分配到土地,而且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承担起相应的赋税和劳役职责,这就大大提升了成年男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从而强化了父权的权威,C项正确;这一调整主要是强化了父权的权威,并没有加重农户的负担,排除A项;小农经济在隋朝之前早已经形成,排除B项;这一调整和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7. 北宋湖州乌程县浔溪村民徐三,“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安阳人制飞“尝为人佣耕”。南宋时尚属边疆之地的四川茂州,当地之丁“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据此可知,宋代( )
A. 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B. 雇佣关系趋于普遍
C. 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 社会分工日趋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尝为人佣耕”“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可知,宋代常有农民以雇佣生产的方式为生,这表明宋代社会分工日趋深化,D项正确;宋代生产关系并未发生质变,排除A项;雇佣关系普遍化发生于明清时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下表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比例(%)类型 核心家庭 (2~3人) 主干家庭 (6~8人) 联合家庭 (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总计
710-769年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百分比 56.6 15.7 10.4 17.3 100
820-879年 户数(户) 3 6 12 2 23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统治政策调整 C. 小农经济衰退 D. 北方战乱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占比明显增加,核心家庭占比明显减少。结合所学知识,780年,唐朝颁行的两税法主要以资产多少为收税标准,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税收原则,因此农户隐瞒户口的现象减少了,家庭规模也扩大了,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小农经济衰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战乱频繁会造成人口减少,材料反映的是家庭结构由小家庭走向大家庭,无因果关系,且材料反映的是敦煌地区,D项表述北方地区范围过大,排除D项。故选B项。
9. 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做法( )
A. 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 B. 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转变
C. 加快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 D. 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出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等两作制也得到推广。”可知,宋朝时期,适合南方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等两作制也得到推广,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A项正确;农业劳作方式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信息是有关南方经济发展,未重点描述南北农业交流,排除C项;南稻北粟格局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下表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市镇数量变化情况表。据此推知,这一时期江浙地区( )
市镇数(个) 苏州府 松江府 杭州府 嘉兴府
嘉靖-万历 44 44 44 28
乾隆-嘉庆 90 107 104 40
A. 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与明朝时期相比,江浙地区的市镇数量增加较多,体现了江浙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江浙地区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工商业市镇的数量增加,不能反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工商业市镇数量的增加,不能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否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他极力追求未被知识和见闻所污染的“赤子之心”,强调“人皆有私”,人人生而平等。由此可知,该学者( )
A. 深受道教的影响 B. 践行了经世致用 C. 发展了阳明心学 D. 传播了西学理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及所学可知,题中的观点是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是对王阳明“心学”及其弟子的“良知”理论的发展,C项正确;“人皆有私”不符合道教的观念,排除A项;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要有益于国家事务的处理。材料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排除B项;李贽这些观点并非来自西学东渐,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王阳明“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夫之则认为,知与行是“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关系。他们对知行关系的探讨( )
A. 回应了佛教道教冲击 B. 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C. 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 D. 意在强调人的主观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及学知识可知,程颐、王阳明和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探讨在不同时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如程颐与理学,王阳明与心学,王夫之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发展,B项正确;王夫之的思想并非对佛教道教冲击的回应,排除A项;程颐的思想没有深受商品经济影响,排除C项;程颐没有强调人的主观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3. 晚清徐继畲认识到欧洲的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来隔离状态,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必然趋势。他用“天地之气”的生息演化解释道:“天地之气,忽而旁推交通,混为一体,倘亦运会使然耶?然天下从此多事矣。”这表明他( )
A. 尚未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 B. 赞同西方流行的“进化论”
C. 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 D. 抨击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鸦片战争后,已认识到世界大势变化的徐继畲,依然在用传统的天人感应理论解释世界形势变化,表明他虽已“开眼看世界”,却未完全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进化论”思想,并且当时“进化论”思想尚未传入中国,排除B项;据所学,当时包括徐继畲在内的开明士大夫并未摒弃“华夷观念”,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徐继畲抨击中国传统外交政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 甲午战争后国势愈危,时人发出慨叹:“乃如此之国势,如此之政体,如此之人心风俗,犹嚣嚣然自居于中国而夷狄人,无怪乎西人以我为三等野蛮之国,谓天地间不容有此等人也”,同时又认为西方大国固强,东方“小国得其道也,亦足以自立”,“西政之明验大效,何其盛欤”。这一言论( )
A. 促使民众的思想开始觉醒 B. 动摇了儒学的主流思想地位
C. 有效缓和了中外间的矛盾 D. 有利于营造政治革新的氛围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甲午战争以后,社会上出现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对西方政治体制的认同,这有利于戊戌变法的开展,D项正确;民众开始觉醒的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排除A项;儒学主流地位动摇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此时并未动摇,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中外矛盾的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15. 针对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严复认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
A. 解释“实业救国”的合理性 B. 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为洋务运动指出新的方向 D. 宣传改良路径以挽救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是中国。根据材料,严复批判洋务运动的体用观,认为洋务派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到位,需要调整做法,再结合和严复是维新运动的人物可知主张宣传改良路径以挽救危机,D项正确;严复未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严复是维新派并非革命派,排除B项;严复批判洋务派的目的在于鼓吹维新,而非为洋务运动指出新方向,排除C项。故选D项。
16. 下图是“1840-192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各时间段年均增长率表”。据此可知( )
A. ①阶段因外国侵略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萎缩
B. ②阶段因自然经济解体带来了进口商品增长
C. ③阶段因资本输出带来进口商品增长率下降
D. ④阶段因外国商品退出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1920年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因此③阶段因资本输出带来进口商品增长率下降,C项正确;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导致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并未呈现显著增长,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真正解体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项;1908年至1920年,外国商品并未退出中国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
17. 新文化运动对孝德批判源于一篇文章《非孝》,该文作者原本是一个坚定的儒学卫道者。但经历了母亲患病后,父亲认为母亲已是必死之人,不必再花钱去治疗,父亲的冷漠让他万分失望,他一方面想帮助母亲治病,又不想违逆他的父亲,他整个人发生了转变,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孝”是一种不自然的、单方面的、不平等的道德。由此可见,该文章的主旨是( )
A. 反对奉养父母和养育之人 B. 否定儒学倡导伦理道德
C. 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 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成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的新文化运动。据材料“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孝”是一种不自然的、单方面的、不平等的道德。”可知,该作者对封建伦孝理道德的痛恨,B项正确。据材料“他一方面想帮助母亲治病,又不想违逆他的父亲”可知,他是孝顺的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成败,排除D项。故选B项。
18. 下图是晚清时期《两日画报》上的漫画《有点不文明》,编者加了按语:“巡警任意打人,亦实不合警章,但能开明劝导,也不致现像当街。”此报道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维新变法时期 D. 清末新政时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警章的出现说明是政府行为,漫画批判巡警任意打人,希望改变方式和态度,遵循警章,从而改变社会风气,此报道最有可能出现于清末新政时期,D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主要关注的是列强侵略,而不是巡警 ,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是学习西方技术,倡导自强求富,不会专门关注巡警工作情况,排除B项;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改革,主要关注的不是巡警,排除C项。故选D项。
19. 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革命运动”( )
A. 使清末社会政治运动主张趋同 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
C.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D. 引领了清末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材料“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是对辛亥革命的描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B项正确;趋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排除C项;清末新政引领了清末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潮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0.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的变化轨迹(图中“数目”为社会关注度)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洋务运动出现创办军民工业热潮 B. 晚清政府通过自救应对社会冲击
C. 列强侵华主要方式转为资本输出 D. 民族工业因政府政策而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1911年(中国)。从图中可看出,1895—1899年、1901—1911年出现了两个高峰期,这与晚清政府推行的“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时间相吻合,而这两个运动均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及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冲击下,不得不进行的自救运动,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已经破产,排除A项;列强经济侵华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是在1895年,但这一变化无法解释图中的曲折现象,排除C项;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在1895—1911年和1912—1919年两个时期,与图中的两个高峰期不对应,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
21. 【中国古代的盐业政策】
材料一
围绕着制盐作坊,在靠近内陆的滨海平原上发现了数量相当的商王朝晚期聚落群。这些聚落居民种植粮食为盐工提供生活和生产物资,并承担盐制品向内陆运输的任务。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
——摘录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从考古看中国》(2022年中华书局出版)
材料二 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盐官分布于二十八郡国达三十五处。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或到京师榷货务缴纳现钱,或到边地入中粮草,然后获准取得食盐,到指定通商地区贩卖。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商代盐业开发和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西汉和宋代盐业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21. 商王朝动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从东部沿海地区开采、保卫和运输食盐;食盐主要沿河流运输到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
22. 措施:西汉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由政府统一收购销售;宋代采取因地制宜的盐业政策,禁榷与通商相结合。
影响: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抑制私营盐业;宋代降低盐业管理成本的方式,保障了国家税收,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代(中国)。
根据材料“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并结合图片内容可知,商王朝动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从东部沿海地区开采、保卫和运输食盐;食盐主要沿河流运输到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
小问2详解】
本题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和宋代(中国)。
措施:根据材料“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盐官分布于二十八郡国达三十五处。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可知,西汉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盐由政府统一收购销售;根据材料“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或到京师榷货务缴纳现钱,或到边地入中粮草,然后获准取得食盐,到指定通商地区贩卖”可知,宋代采取因地制宜的盐业政策,禁榷与通商相结合。
影响:根据材料“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盐官分布于二十八郡国达三十五处。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可知,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加强,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抑制私营盐业;根据材料“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或到京师榷货务缴纳现钱,或到边地入中粮草,然后获准取得食盐,到指定通商地区贩卖”可知,宋代降低盐业管理成本的方式,保障了国家税收,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率。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民间诉讼空前增多,显现“尚讼”风气。江南东路的歌州(今安徽敏县),“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独牢、就桎梧犹冠带偃簧,恬如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改变,“义利双行”甚至“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取代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面对日益复杂和频繁的经济纠纷,人们更注重维护、争取自己的利益。但宋代政府却认为诉讼行为是刁民所为。
——摘编自游彪《宋史》
材料二 明代地方官必须受理词状,哪怕是户婚田土钱债等“细事”,不受理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地方官都按一定的时间,定期接受和审理词讼,以“牌”的方式向属民公开揭示,还允许民众前来观审。这就能够接受民众的监督,即便是这种监督在地方官强势的情况下形同虚设,但民众不服,声言上控,竞相传言,还是能够使地方官不敢过分地妄作非为。风宪官(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们承接词讼也能够纠正不少冤假错案。但此后的风宪官们往往亲自审录罪囚,其监察职能与司法职能的重叠,不但导致司法程序发生变化,而且使地方官在办理词讼时平添了许多顾虑。
——摘编自余同怀李子煊《明代“诉讼”律例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两宋时期诉讼之风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概述宋代与明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弊端并说明其影响。
【答案】22.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纠纷日益频繁;民众“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23. 弊端:①宋代诉讼制度的弊端是把民间的诉讼认为是扰乱社会,破坏社会稳定。
②明代诉讼制度的弊端是风宪官参与地方诉讼和司法,打乱了正常的司法程序。
影响:影响了社会地方治理的效能;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化进程。
【解析】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改变”“日益复杂和频繁的经济纠纷”并结合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特征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和经济纠纷日益频繁;民众“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明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弊端,结合材料一二“宋代政府却认为诉讼行为是刁民所为”“此后的风宪官们往往亲自审录罪囚,其监察职能与司法职能的重叠,不但导致司法程序发生变化”概括宋朝的弊端是把民间的诉讼认为是扰乱社会,破坏社会稳定;明代诉讼制度的弊端是风宪官参与地方诉讼和司法,打乱了正常的司法程序。第二小问影响,根据前面所说弊端分别说明其影响,宋朝的诉讼制度扰乱社会,破坏社会稳定,影响了社会地方治理的效能;明朝的诉讼制度弊端是风宪官参与地方诉讼和司法,打乱了正常的司法程序,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化进程。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叶以来,中国士人与传教士开始引介西方共和体制,这些观念通过书籍、报刊的传播,发挥了思想动员的力量,使晚清时人们敢于去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辛亥革命实由各种思想、势力共同促成。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认同共和体制,同时也为了自保与维系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既合作又妥协之下获得了成功。
——摘编自黄克武《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前,梁启超、杨度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过“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是“中华民族”多意指“大汉族”。辛亥革命之后,“中华”与“民国”旨趣之自觉组合的词语形态,增强了国人对于“中华”一词的认同感。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书局”“中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此种用语习惯及运思导向,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流行传播。《临时约法》中进一步阐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奠定了稳固的法理基础。1919年,孙中山提出,“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合成一介中华民族”。
——摘编自康沛竹尚娜娜《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
【答案】(1)原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仁人志士接受民主共和观念,并为其实现而斗争;革命党人和立宪派势力合作;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2)贡献: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推动了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和传播;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了基础;为中华民族思想自觉提供了动力;为此后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中国士人与传教士开始引介西方共和体制”可分析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这些观念通过书籍、报刊的传播,发挥了思想动员的力量,使晚清时人们敢于去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可分析出仁人志士接受民主共和观念,并为其实现而斗争;根据材料“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认同共和体制,同时也为了自保与维系秩序,起而响应”可分析出革命党人和立宪派势力合作;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小问2详解】安徽省皖东名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龙山文化初期,陶寺早期聚落兴起,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达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地。墓地以宗族为单位排列布局,其中包含高等级家族的大墓,这些大墓同普通小墓共同混在同一墓区。这说明,陶寺早期聚落( )
A.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 父系氏族社会已趋向瓦解
C. 血缘族群关系较为牢固 D. 最高权力继承实行世袭制
2. 西周初年,实行五服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形成了以周天子直接控制的邦内甸服为中心的国家结构形态。这一制度( )
A. 冲击了宗法分封秩序 B. 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扩大了西周统治疆域 D. 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3. 东汉时期,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学,其家族“四世三公”(四代人中均有人官至三公);世传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也在四代人出了五位三公级别的重臣。这可印证东汉时期( )
A. 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B. 选官标准发生异变
C. 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D. 豪强地主开始崛起
4.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这反映当时( )
A. 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B. 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 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 D. 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5. 唐朝节度使在京之日,须参与朝廷举行的各种朝会。《通典—宾礼二》记载了唐德宗时规定的文武百官朝谒班序:“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都防御使,并大都督大都护持节兼者,即入班,在正官之次。”这反映唐朝( )
A. 统治策略礼法结合 B. 中央利用礼仪显示权威
C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D. 地方藩镇权力日趋膨胀
6. 隋朝对均田制做了一定调整,不再给女性和未成年男性分配土地,一夫一妻的家庭成为均田制的基本财政单位,家中的男性主人承担起相应的赋税和劳役职责。这一调整( )
A. 加重了农户的负担 B. 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C. 强化了父权的权威 D. 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7. 北宋湖州乌程县浔溪村民徐三,“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安阳人制飞“尝为人佣耕”。南宋时尚属边疆之地的四川茂州,当地之丁“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据此可知,宋代( )
A. 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B. 雇佣关系趋于普遍
C. 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 社会分工日趋深化
8. 下表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比例(%)类型 核心家庭 (2~3人) 主干家庭 (6~8人) 联合家庭 (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总计
710-769年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百分比 56.6 15.7 10.4 17.3 100
820-879年 户数(户) 3 6 12 2 23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统治政策调整 C. 小农经济衰退 D. 北方战乱频繁
9. 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做法( )
A. 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 B. 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转变
C. 加快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 D. 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出现
10. 下表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市镇数量变化情况表。据此推知,这一时期江浙地区( )
市镇数(个) 苏州府 松江府 杭州府 嘉兴府
嘉靖-万历 44 44 44 28
乾隆-嘉庆 90 107 104 40
A. 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11. 明朝一学者认为“真心”就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他将未被伦理道德、社会关系所污染的人的原初状态视为人的“真实状态”。他极力追求未被知识和见闻所污染的“赤子之心”,强调“人皆有私”,人人生而平等。由此可知,该学者( )
A. 深受道教的影响 B. 践行了经世致用 C. 发展了阳明心学 D. 传播了西学理论
12. 在知行关系上,程颐认为: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王阳明“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夫之则认为,知与行是“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关系。他们对知行关系的探讨( )
A. 回应了佛教道教冲击 B. 推动了儒学的新发展
C. 深受商品经济的影响 D. 意在强调人的主观性
13. 晚清徐继畲认识到欧洲的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来隔离状态,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必然趋势。他用“天地之气”的生息演化解释道:“天地之气,忽而旁推交通,混为一体,倘亦运会使然耶?然天下从此多事矣。”这表明他( )
A. 尚未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 B. 赞同西方流行的“进化论”
C. 主张摒弃传统的华夷观念 D. 抨击中国传统的对外政策
14. 甲午战争后国势愈危,时人发出慨叹:“乃如此之国势,如此之政体,如此之人心风俗,犹嚣嚣然自居于中国而夷狄人,无怪乎西人以我为三等野蛮之国,谓天地间不容有此等人也”,同时又认为西方大国固强,东方“小国得其道也,亦足以自立”,“西政之明验大效,何其盛欤”。这一言论( )
A. 促使民众的思想开始觉醒 B. 动摇了儒学的主流思想地位
C. 有效缓和了中外间矛盾 D. 有利于营造政治革新的氛围
15. 针对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严复认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主张意在( )
A. 解释“实业救国”的合理性 B. 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为洋务运动指出新的方向 D. 宣传改良路径以挽救危机
16. 下图是“1840-1920年国内市场商品量各时间段年均增长率表”。据此可知( )
A ①阶段因外国侵略从而导致了国内市场萎缩
B. ②阶段因自然经济解体带来了进口商品增长
C. ③阶段因资本输出带来进口商品增长率下降
D ④阶段因外国商品退出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
17. 新文化运动对孝德批判源于一篇文章《非孝》,该文作者原本是一个坚定的儒学卫道者。但经历了母亲患病后,父亲认为母亲已是必死之人,不必再花钱去治疗,父亲的冷漠让他万分失望,他一方面想帮助母亲治病,又不想违逆他的父亲,他整个人发生了转变,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孝”是一种不自然的、单方面的、不平等的道德。由此可见,该文章的主旨是( )
A. 反对奉养父母和养育之人 B. 否定儒学倡导的伦理道德
C. 猛烈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D. 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成败
18. 下图是晚清时期《两日画报》上漫画《有点不文明》,编者加了按语:“巡警任意打人,亦实不合警章,但能开明劝导,也不致现像当街。”此报道最有可能出现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维新变法时期 D. 清末新政时期
19. 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革命运动”( )
A. 使清末社会政治运动主张趋同 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
C.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D. 引领了清末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潮流
20.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的变化轨迹(图中“数目”为社会关注度)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洋务运动出现创办军民工业热潮 B. 晚清政府通过自救应对社会冲击
C. 列强侵华主要方式转为资本输出 D. 民族工业因政府政策而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
21. 【中国古代的盐业政策】
材料一
围绕着制盐作坊,在靠近内陆的滨海平原上发现了数量相当的商王朝晚期聚落群。这些聚落居民种植粮食为盐工提供生活和生产物资,并承担盐制品向内陆运输的任务。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王室成员和官员、军队首领,居住和驻扎在高等级聚落和交通枢纽,保卫和控制、管理着盐业生产和食盐外运。
——摘录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从考古看中国》(2022年中华书局出版)
材料二 西汉时期,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盐官分布于二十八郡国达三十五处。盐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诸侯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司农所设盐官取代。宋代,根据盐的生产环节和产地不同,大体上将全国食盐消费区分为官府直接运输销售的禁榷区和允许商人自由贩卖的通商区。商人通过各种途径,或到京师榷货务缴纳现钱,或到边地入中粮草,然后获准取得食盐,到指定通商地区贩卖。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商代盐业开发和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西汉和宋代盐业管理措施及其影响。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民间诉讼空前增多,显现“尚讼”风气。江南东路的歌州(今安徽敏县),“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独牢、就桎梧犹冠带偃簧,恬如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改变,“义利双行”甚至“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取代了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面对日益复杂和频繁的经济纠纷,人们更注重维护、争取自己的利益。但宋代政府却认为诉讼行为是刁民所为。
——摘编自游彪《宋史》
材料二 明代地方官必须受理词状,哪怕是户婚田土钱债等“细事”,不受理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地方官都按一定的时间,定期接受和审理词讼,以“牌”的方式向属民公开揭示,还允许民众前来观审。这就能够接受民众的监督,即便是这种监督在地方官强势的情况下形同虚设,但民众不服,声言上控,竞相传言,还是能够使地方官不敢过分地妄作非为。风宪官(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们承接词讼也能够纠正不少冤假错案。但此后的风宪官们往往亲自审录罪囚,其监察职能与司法职能的重叠,不但导致司法程序发生变化,而且使地方官在办理词讼时平添了许多顾虑。
——摘编自余同怀李子煊《明代“诉讼”律例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两宋时期诉讼之风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概述宋代与明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弊端并说明其影响。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中叶以来,中国士人与传教士开始引介西方共和体制,这些观念通过书籍、报刊的传播,发挥了思想动员的力量,使晚清时人们敢于去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辛亥革命实由各种思想、势力共同促成。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认同共和体制,同时也为了自保与维系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既合作又妥协之下获得了成功。
——摘编自黄克武《从晚清看辛亥革命:百年之反思》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前,梁启超、杨度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过“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是“中华民族”多意指“大汉族”。辛亥革命之后,“中华”与“民国”旨趣之自觉组合的词语形态,增强了国人对于“中华”一词的认同感。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书局”“中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此种用语习惯及运思导向,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流行传播。《临时约法》中进一步阐明,“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的生成奠定了稳固的法理基础。1919年,孙中山提出,“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合成一介中华民族”。
——摘编自康沛竹尚娜娜《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获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