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单元复习题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江西地区适用)含解析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2012上·福建宁德·八年级统考期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的召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2.(2022上·湖南娄底·八年级校联考期末)第一次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其间( )
①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③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 ④张学良“服从民国政府,改易旗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015·福建厦门·中考真题)中华民国十三年孙中山先生为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亲笔手书“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心一意,贯彻始终”训词。这一年是
A.1912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4.(2020·福建福州·统考二模)近代中国政局动荡,下列对近代中国政权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②南京国民政府③南京临时政府④北洋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5.(2023上·江西鹰潭·八年级统考期末)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6.(2023上·江西九江·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②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③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④杨靖宇在东北参与攻打张作霖的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23上·安徽淮北·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图反映了近代我国某一时期的军事行动,此次军事行动的主力部队是(  )

A.工农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 C.抗日义勇军 D.人民解放军
8.(2022上·江苏宿迁·八年级统考期末)“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革命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新中国成立
9.(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共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年代 1927年4月 1927年4月后
中共党员人数 5.7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共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共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正当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10.(2023上·江西上饶·八年级校考期末)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1.(2021下·北京房山·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为了纪念下面哪一历史事件( )
A.中共一大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2.(2023上·江西南昌·八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③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④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2020·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文化支撑和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在以下相应时期中,属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文化内容是
选项 时期 内容
A 五四运动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八七会议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 一二·九运动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D 抗日战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A.A B.B C.C D.D
14.(2023上·江西上饶·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上海 B.南昌 C.吴起镇 D.井冈山
15.(2023上·江西九江·八年级校考期末)“井冈山,这个原本默默无闻,地处湘赣边界的偏僻地区,却因为毛泽东的决策而一举成名,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圣地”,这个决策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从城市转入农村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6.(2020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在“迎接建党92周年”活动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收集到的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中共党员人数的变化资料,绘制了下边的折线图。他们发现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呈大幅度上升态势。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井冈山及全国各地根据地的建立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2022·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为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影响这一分布情况的因素是(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18.(2019·山东济宁·统考三模)毛泽东说:“……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  )
A.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解放军把红旗插到南京总统府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022·江西萍乡·统考模拟预测)1934年1月10日,国民党西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刘膺古,在萍乡召开“清剿”会议,实行“筑堡封锁,筑路交通,清乡善后。”三大政策。到1934年12月,萍乡的碉堡由1933年底的80个发展到172个。当时筑碉堡的目的最有可能是( )
A.进行北伐战争 B.为长沙会战做准备 C.对工农红军进行“围剿” D.清剿工农革命军
20.(2019·全国·八年级假期作业)下列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占领遵义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
③四渡赤水河
④渡过金沙江
⑤强渡大渡河
⑥吴起镇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⑤③⑥
D.①②④③⑤⑥
21.(2023上·江西南昌·八年级统考期末)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时(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西柏坡会议
22.(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3.(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校考期末)运用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边两幅地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中,可提取到中国革命的特点是( )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A.开始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
B.红军长征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C.中国革命的重心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D.从效仿苏俄中心城市暴动到探索走自己的革命道路
24.(2023上·江西上饶·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周恩来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这指的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北伐的胜利进军,促进了工农革命的蓬勃发展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综合题
25.(2023上·江西萍乡·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开天辟地】
材料一

图一 标语 图二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1)图一与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二者有何关系?
材料二 中央台10频道科教栏目《党史故事》曾经讲到这样一件事:1924年,宋庆龄问孙中山“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鲜血液。”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党史故事》栏目
(2)孙中山“为国民党注入新血液”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列举两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重要成果。
【另辟蹊径】
材料三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3)材料三中“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中共开创的什么革命道路?
26.(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感悟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报刊】
材料一:
1919年《民国日报》报道江西学生运动 1919年5月6日,九江教育公及南伟烈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等校.联名致电北洋政府,要求释放北京被捕学生.拒签巴黎和约。随后,南吕、靖州、吉安、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的行列。——摘编白《红色文化》
【历史文献】
材料二:这次北伐入湘、入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如攻新喻(令新余)时,北伐军已不支,农民(约二百人)用土炮逐走敌人,北伐军遂得冲上……攻入南昌,退出南昌,皆得农民之助力不小,不然,北伐军之损失更大。此外,如一路之送茶送饭,觅渡肩挑,或代觅米粮等,则到处如是,给北伐军以种种便利。
——摘自《中央局报告》(1926年12月5日)
【历史绘画】
材料三:

何孔德《井冈山会师》(油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江西学生运动声援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述江西农民在北伐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3)请结合史实,简述图中反映的历史故事。(要求:语言简洁,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历史感悟。
27.(2023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处于法租界新辟区域的边缘地带,会场南面不远处便是农田;中共二大会址,正好处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线上。 ——摘编自熊月之《上海城市的国际性与中共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利用上海因租界而产生的管理缝隙。进行各种革命斗争,与工农红军利用相关省份交界地区所形成的管理薄弱地带,建立各种红色政权,其事殊而其理一,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
——摘编自熊月之《上海城市的国际性与中共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材料三 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共一大、二大的选址特点。并结合材料一图,分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策略上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生存下来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8.(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正确道路的历史,也是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辛探索】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只能像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失败”的根源。说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是如何探索“救国之道”的。
【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
【另辟蹊径】
材料三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3)指出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家”创建的重大意义。
29.(2023上·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1925年11月毛泽东“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
材料二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
——1928年10月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根据材料一,毛泽东认为国共两党开展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一、二,毛泽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你如何看待毛泽东对国共合作态度的前后变化?
参考答案:
1.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目标,所以要建立统一战线,这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D选项符合题意;一大的核心是领导工人运动,A选项排除;二大的核心是制定党的最低革命纲领,B选项排除;三大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工人运动从1924年初开始,逐渐打破二七惨案后的消沉状态,得到恢复和发展,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1928年12月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原来是指东北全境由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旗,以此为标志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ABD三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成立于1912年,民国十三年是1924年。黄埔军官学校的建立时间是1924年,B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B。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清政府,1636年;②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③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④北洋政府,1912年4月。因此对近代中国政权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
【详解】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项正确;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A项;北伐战争最终失败,并未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排除C项;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①符合题意;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②符合题意;北伐的首要对象是吴佩孚,其距广东革命根据地最近,因此其盘踞的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③正确;杨靖宇在东北参与抗联的主要领导人,而不是北伐战争,④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战争的主力部队是国民革命军,B项正确;工农革命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排除A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排除C项;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和辛亥革命无关,排除B项;材料和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材料和新中国成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提取题干表格中所示关键信息:1927年4月后,中共党员人数锐减。究其原因可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D项正确;五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A项;北伐战争是1926年—1927年初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军事行动,期间虽有中共党员牺牲,但与表格时间、数据不符,排除B项;国共合作中部分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但他们仍然保留共产党员党籍,不会导致中共党员数量锐减,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1927年”、“创建人民军队”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C项正确;广州起义与创建人民军队无关,排除A项;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排除C项;秋收起义是在南昌起义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撒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因此,“八一”二字是为了纪念南昌起义,故B项正确;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题干“八一”不符,排除A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与题干“八一”不符,排除C项;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与题干“八一”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①符合题意;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②符合题意;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③符合题意;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会议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故B符合题意;A是五四运动口号,故不符合题意;C是爱国学生的口号,故不符合题意;D是毛泽东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名言,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D项正确;上海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方,排除A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B项;1935年,毛泽东等领导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北吴起镇的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据所学可知,面对秋收起义我军的不利局面,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这个决策是指从城市转入农村,C项正确;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与井冈山无关,排除A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与南昌起义有关,排除B项;1937年8月,中共中央洛川会议正式确定全面抗战路线,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可得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呈大幅度上升态势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井冈山及全国各地根据地的建立,大量农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壮大了党的队伍,A项正确;北伐是在1927年前,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1937年,排除C项;D项是194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图示反映了1933年中共党员成分比例中农民占绝大多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共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后,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随着土地革命的开展,当时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较高,B项正确;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国共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A项;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于1937年全面抗战以后,排除C项;《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1947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当即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意义。
19.C
【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1月10日”“清剿”“1934年12月”“筑堡封锁,筑路交通,清乡善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国民党对工农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可见,当时筑碉堡的目的最有可能是对工农红军进行“围剿”。C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至1928年间,排除A项;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排除B项;工农革命军于1930年后,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过程和路线是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向湘西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占领遵义并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由此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②①③④⑤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长征的过程和事件的时间,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2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八七会议不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排除A项;古田会议不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排除B项;西柏坡会议不是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B项正确;巧渡金沙江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排除A项;中国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23.C
【详解】由图1中关键文字信息“革命根据地”“湘鄂西”“湘鄂赣”“瑞金”等可知,1929一1932 年革命根据地多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图2中关键文字信息“吴起镇”“甘肃”“宁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中国革命的重心由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项;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排除B项;地图中没有体现中心城市暴动,排除D项。故选C项。
24.C
【详解】根据“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身和树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C项正确;材料是对长征的评价,没有反映遵义会议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长征,没有涉及北伐战争,排除B项;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故选C项。
25.(1)历史事件:图一为五四运动,图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阶级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事件: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成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或井冈山道路。
【详解】(1)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信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结合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喊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故图一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二信息“中共一大”,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图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关系: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阶级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事件: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为国民党注入新血液”;
成果:结合所学可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在苏联和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后来,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3)道路:依据材料三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或井冈山道路。
26.(1)五四运动
(2)积极参战,提供后勤保障,有力配合北伐。
(3)示例:
1928年4月,朱、毛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第四军,会师后的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4)江西是一片红色土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详解】(1)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北京学生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的爱国学生运动,但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爱国学生。北京学生爱国斗争得到其他地区学生的支援。因此题干中“1919年5月6日,九江教育公及南伟烈学校、省立第三中学等校.联名致电北洋政府,要求释放北京被捕学生.拒签巴黎和约”可知,江西学生运动声援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2)作用:根据材料二“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可知,江西农民积极参与北伐战争;根据材料二“如一路之送茶送饭,觅渡肩挑,或代觅米粮等,则到处如是,给北伐军以种种便利”可知,江西农民为北伐战争提供后勤保障,有力配合北伐。
(3)历史故事:根据材料三图片名称《井冈山会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4)感悟:根据材料“江西学生支援五四运动”“这次北伐入湘、入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在江西井冈山会师”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江西是一片红色土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27.(1)选址特点:在租界新辟区域或租界交界处;空间分布特点:分布在南方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
(2)共同点: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利用管理缝隙或薄弱地带进行革命斗争)。
(3)条件: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
【详解】(1)选址特点:根据材料一,由“1921年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处于法租界新辟区域的边缘地带。会场南面不远处便是农田;中共二大会址,正好处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线上”,可知中共一大、二大的选址特点,是在租界新辟区域或租界交界处。
分布特点:结合材料二图片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在南方两省或三省的交界处。
(2)共同点:根据材料二,由“其事殊而其理同,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策略上的共同点: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
(3)条件:根据材料三“……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可知,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生存下来的有利条件是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
28.(1)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领导戊戌变法,从制度(政治)层面进行改革
(2)变化: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向俄国学习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时代重任:救亡图存
(3)“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解】(1)根源:由材料“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开始制度方面的探索——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如何探索救国之道: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领导戊戌变法,开始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
(2)变化:由材料“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可知,中国人的认识由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向俄国学习;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时代重任: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中国的有识之士自觉承担的时代重任是救亡图存。
(3)“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9.(1)当时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民革命的敌人强大,仅凭无产阶级的力量难以推翻内外压迫,需要联合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实现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目标。
(2)从支持到反对;因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走上了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压迫人民的道路,国共合作破裂。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
(3)毛泽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是随着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而转变,始终遵循挽救民族危机,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原则。
【详解】(1)依据材料一“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内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国民革命的敌人强大,仅凭无产阶级的力量难以推翻内外压迫,需要联合国民党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实现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目标。
(2)依据材料一“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到材料二“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可见,毛泽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从支持到反对;据材料“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叛变革命,走上了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压迫人民的道路,国共合作破裂;据材料“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可知,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
(3)依据两段材料可知,毛泽东对国共合作的态度是随着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而转变,始终遵循挽救民族危机,维护人民利益的最高原则。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单元复习题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江西地区适用)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