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县中2023-2024年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A B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B D A D
二、材料题(4题,共52分)
17. (1) (1)体现: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以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以才能代替血缘为选官标准);国家治理中以法治代替德治;由君主专制取代“天下共主”。(8分)
(2)意义: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使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封建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认同。(5分)
18、(1)措施:主要依托地方乡里组织进行治理;重视发挥地方宗族和士绅力量进行治理;制定相应的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注重道德教化。(6分)
(2)变化:由城乡分立的二元化管理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自治权力逐渐增大逐渐放松国家行政权力;社会样态向多样化发展。(4分,任答2点)
原因:改革的深入发展,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束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乡镇企业的崛起,城乡差距缩小;受本国传统和西方自治治理思想的影响。(3分,任答3点)
19. (1)基本内涵:建立独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民族国家主权。(3分)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的深入;共同语言的形成;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5分)
(2)表现:强调国际对抗(生存竞争国际常态);鼓吹领土和文化扩张;崇尚战争和暴力。(3分)
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分)
20、示例:
论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变迁。(2分)
阐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拓宽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同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电话、电报、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9分)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快速变迁。(2分)江苏省响水县中2023-2024 年度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选修)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 6 页。
2、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第Ⅰ卷 客观题(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
大题 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1.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对殷墟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中,共出土青铜铲 20 件,
绝大多数刃部均无使用痕迹,尤以侯家庄村北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铲为代表,造型
奇特、纹饰精美(如图所示)。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在生产中逐步推广 B.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C.青铜农具锋利耐用省力易用 D.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安阳
2.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
“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
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
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成为诸侯争霸的武器
C.完善封建礼乐制度 D.实现了与法家的合流
3.公元前 536 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
A.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B.引发了德治与法治之争
C.符合当时社会变革的需求 D.用法律保证了公平正义
4.唐宋时期,通过科举做官的士人,虽然在文辞方面有一定的特长,但在行政
事务处理上缺乏经验,通常情况下这些事务都由胥吏来处理,甚至出现“诸州大
狱,长吏不亲决,胥吏旁缘为奸”的现象。这表明唐宋时期的科举制( )
A.考试内容设置存在缺陷 B.考试程序凸显不公平性
C.削弱君主的官吏任免权 D.使得社会阶层流动减弱
5.宋代的杂户,社会地位介于奴隶和平民之间,主要包括各种手工业从业者,如
匠户、从事纺织的机户、从事采茶的园户、从事制盐的灶户等。在宋代经济比较
发达的漳州、成都府、嘉兴府、常州、镇江等地出现了大量机户。由此可见,宋
代( )
A.手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1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
C.采用诸色户计分类管理 D.社会控制趋于严密
6.下表是民国初期关税自主运动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 )
时期 内容 结果
临时政 外务部照会各国公使,要求修订 各国公使以民国政府尚未被列强
府时期 税则,提高税率 承认为借口加以拒绝
袁世凯 筹划成立税则修订委员会,准备 列强并不同意修订税则,后因一战
时期 修改税则 爆发,该计划化为泡影
段祺瑞 颁布“国家关税条例”,提高对
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时期 无约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标准
A.中国开始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 B.民族独立是实现关税自主的根本前提
C.民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D.收回关税自主权已成为社会普遍诉求
7.1930 年 6 月,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成立。苏区农民分到了土地,兵
工厂、被服厂、造纸厂、五金厂等纷纷兴办,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此苏区的建设( )
A.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B.缓和了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
8.邓小平针对中日领土争议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针
对文明冲突论提出尊重文明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多样性。这体现了当代中国外交
( )
A.追求平等互惠的目标 B.灵活和务实的特点
C.坚持另起炉灶的方针 D.不结盟的时代诉求
9.1950 年我国普通水稻平均亩产 282 斤,大抵相当于宋朝太湖流域的水稻亩产
量。70 年代后,我国水稻单位亩产量迅速上升,1998 年达到 900 斤,2021 年试
验田的水稻平均亩产高达 1853 斤。水稻亩产量的变化得益于( )
A.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 B.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
C.世界饥饿问题的妥善解决 D.脱贫攻坚战役的历史跨越
10.13 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统治时期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在国王领地
内禁止封建主之间的私人战争;领主发生争端后冲突双方在四十日内不准开战,
受到挑战的一方可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况进行仲裁。这一规定的出台( )
A.是民族国家发展的结果 B.体现市民阶层力量壮大
C.表明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D.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
11.15 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
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 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
议建立博物馆。18 世纪 40 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
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见证了欧洲深厚的历史底蕴 B.充分发挥育人教化的作用
C.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
12.和约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作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
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是“国际法发展过程中的一块重要里程碑”,是近
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该和约基础上建立的是(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2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13.《剑桥欧洲经济史》曾提到这个时期……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通过精
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
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
究。“这个时期”( )
A.出现了钢铁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调整
C.催生了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D.具有工匠精神的发明家减少
14.1838 年普鲁士通过雇主责任制法案以强化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1845
年《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
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 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
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些法律的制定着眼于( )
A.推动国家法律体系建设 B.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C.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D.缓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15.阅读如图,该图可用于说明( )
A.国际性的统一货币体系渐趋成型 B.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实现货币一体化
C.白银在世界上失去了流通的功能 D.世界体系的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德
16.1979 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进行文官改革:撤销文官部,将文官管
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裁撤冗员,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限制文官工资增长幅度;
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些措施( )
A.维护了文官常任原则 B.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C.确保政府的高效廉洁 D.符合客观现实的需要
第Ⅱ卷 主观题(共 52 分)
二、材料题(4题,每题 13 分,共 52 分)
17、(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在公元前 221 年的统一、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被史学家称
为周秦之变的重要标志。秦武力扫平作为宗法政制之承担者的周朝诸侯之后,建
立了郡、县、乡、里的垂直型行政系统,“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原六国的贵族
被废为平民,秦始皇按军功等能力任用官吏,士兵按征兵的程序入伍。
春秋战国的儒家主张以仁义治天下的王道,法家则基于治野人的办法,站在
国家的立场上倡行“集权”“法治”。秦选择立足国家之维而攻击儒学为“六
虱”的法家,“举事实,去无用,不道仁义”,把君主的意志作为法律,以秦篆
的形式“颁行天下”,不分地域强制实施。夏商周形成的“华夏”“诸夏”的
“文化共同体”的意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变成了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3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
统一、车轨统一的政治意义上的紧密共同体。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秦之变”在政治方面的体现。(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变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意义。(5
分)
18、(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管理主要依托乡里组织展开和进行。由一群
少拿或不拿官俸的乡里民众来担任各种职务。乡里组织作为法定基层组织,拥有
国家赋予的控制基层社会的权力。以相近地域和血缘结合起来的宗族组织及宗族
制度占有显著地位,它们交织缠绕、影响以至操纵乡里组织。在中国古代基层社
会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士绅阶层包
括士族和乡绅。他们拥有柔性权力与威望,依靠这种影响力而成为治理者,治理
着当地的社会。而治理中所依据的礼法,除了国家制定的明文律法和制度之外,
士绅们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传统及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家训族
法和乡规民约。
——摘编自薛凤伟《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域乡分立的两种基层治理体
制。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居民委员会,建构了以居委会为基础的“街道
—居委会”城市基层组织和治理制度。在农村,逐渐建立了“政经合一”的人
民公社制度。每一个农民都被纳入公社组织和体制之中。20 世纪 80 年代初,
广西宜山、罗城等地的村民群众自主探索,率先创造了村民自治制度,国家在
城市普遍推行居民自治。进入 21 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强调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在基层治理制度建设中积极推动城乡基层基本治
理制度的一体化。同时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等
一系列新型城镇化行动,进而生成了城中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不同于
传统城乡社会的特殊社会样态。
——卢福营,沈费伟《中国基层治理的空间格局:历史演变与影响维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措施。(6分)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4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基层管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7分)
19、(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从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
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并形成
了民族主义思想。它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自治、民
族统一和民族个性的公民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用民族国家代替王
权国家、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主权不受侵犯在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国臣《论 19 世纪欧洲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 世纪末,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它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
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它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到
本民族全盛时期所统治过的历史疆界或天然疆界,极尽可能地为本民族获取更大
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最有资格普及到所有
的民族。它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
民族、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
——摘编自于海峰《论民族主义的演变、作用与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 19 世纪初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兴起的时代背景。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5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
(2)据材料二归纳 19 世纪末欧洲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
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20、(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代社会是“加速社会”,人们时刻体会到周遭的世界在不断地加
速,社会加速改变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
——摘编自哈特穆特·罗萨(德)《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
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高二历史试题(选修) 第 6 页 共 6 页
{#{QQABJQaEgggoAAAAARgCAQX4CkEQkAGACIoOgEAMMAIAwB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