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A C C C D A B C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D B B B C C D A D B A
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40分。其中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
25.(1)受到传统的礼乐制度、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唐代民族融合,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自由,女性地位相对较高。(4分)
(2)实施特点:注重宣传教育;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女性自主性提高。(4分)
意义:保护女性权益,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激发女性参与建设的热情;改变传统观念,塑造自由、平等、和谐的婚姻观念和社会风气;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开启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6分)
(1)基本内涵: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民族国家主权。
(3分)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的深入;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4分)
(2)表现:强调国际对抗;鼓吹领土和文化扩张;崇尚战争和暴力。(3分)
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分)
(12分)
示例1:
观点:关于“西方”的名称变迁反映了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
阐述:自张骞通西域后,“西域”成为汉唐王朝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而用“西天”指称印度则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对外交流范围的扩大。“西洋”这一称呼的出现,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和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东南亚、西亚、东非及印度洋周围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末,“西洋”范围的变化和“西方”“泰西”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欧洲的联系加强。
示例2:
观点:从“西域”到“西洋”反映了对外交流路线的变迁。
阐述:汉唐时期,经济和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期作为政治中心,沟通“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主要路线。唐宋以后,由于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长安、洛阳失去政治中心地位,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沟通与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等“西洋”区域联系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路线,“西洋”的称呼日渐流行。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75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
1.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须通过帮助天子树立威望,打击不臣服的四夷,才能震慑和威服诸侯;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动员已很少使用“勤王”、“救危扶贫”等道义性宣传。这一变化反映了
A.兼并战争的频发 B.礼乐秩序的解体
C.华夏认同的强化 D.地主阶级的崛起
2.两汉时期,涉及朝廷往例时,常有“汉家制度”、“汉家故事”一类的提法;李唐时期,进而有“祖宗之制”、“祖宗之法”的说法,赵宋则更有“祖宗家法”一说。这种既称“家法”,又特意冠以“祖宗”二字,说明
A.宗法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西汉与东汉实行相同的制度
C.唐宋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创新 D.统治集团借此维系封建秩序
3.一位学者曾言:“雅典人民可以废除任何想废除的东西,没有哪部法律可以约束全体,这一自由最终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这主要体现了雅典
A.极端民主导致了暴政 B.人民法治观念淡薄
C.民主制度催生了专制 D.民主程序存在缺陷
4.元代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其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人组成,分别掌行政、财赋、军事等政务,重要政务还需行省官员集议,会议结果要议者署名画押形成定议。元代行省的权力运作
A.缓和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 B.促进了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
C.兼顾了中央集权与行政效率 D.开创了地方官员集体议政的先河
5.政治上,中世纪欧洲王权支持教会的传教活动,影响教会内部事务;教会为国家提供统治人员,调解冲突的政治力量,为国家进行外交活动。法律上,国家法律保护教会利益;教会促进法律的基督教化,教会人士参与法律的制定,教会法的约束力遍及整个社会。中世纪王权与教会的这种关系
A.反映出教皇开始介入世俗权力 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历史基础
C.利于维护西欧的封建统治秩序 D.改变了王权受限的不利局面
6.美国第二任总统、“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1797—1801年任职)在去职前几小时,突击任命了大批联邦党官员。继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上台后立即对这些被“午夜任命”的官员进行了清洗,换上了“民主共和党”人。此后,这类情况愈演愈烈。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总统权力呈扩大趋势 B.文官制度运行尚待完善
C.政党分肥制较为盛行 D.三权分立机制出现危机
7.关于民国初年的政治,有学者认为:“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该学者意在强调
A.责任内阁制的设立是民国政治的大倒退 B.“二元化政体”践行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C.中华民国的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D.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政治纷争不断
8.图2是1946—1949年哈尔滨解放区地方法院审理涉外刑事案件统计图。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图2
A.人民政权坚持主权独立原则 B.我国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C.东北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好转 D.民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9.《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致地工作。”2016年7月公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开启了党由政策治国到法律治国的“治理现代化”转变。上述规定
A.保证了依法治国原则的有效落实 B.完善了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C.充分发挥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D.扩大了我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10.195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采取统一领导与分省、市、自治区办理相结合的招生办法。自此,“高考时代”开始。1952 年高考统招
A.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
C.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 D.是对苏联教育发展经验有益借鉴
11.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治,是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有学者认为,“有法制才能有法治,有法制为了要法治”。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该举措
A.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B.恢复了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的法制
C.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D.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12.1983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门针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提出了若干条界限,包括:不干涉穿衣打扮,不用“奇装异服”一词;对抒情歌曲及轻音乐,得须经过批准方能禁止;绘画、雕塑方面,不禁止表现人体美的作品;生理卫生课不是精神污染。这些要求体现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B.思想解放工作任重道远
C.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D.中西文化在交流中碰撞
13.引经注律,是指汉代儒家学者根据儒家经义来研究、解释法律,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重要的变化。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法律的言论中,反映了“引经注律”趋势的有
①“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晋书·刑法志》)
②“峻礼教之防,准五服(血缘亲疏)以制罪也”(《晋书·刑法志》)
③“齐之以法,示之以礼”(《魏书·刑法志》)
④“(南朝陈)不孝及内乱者……终身不齿”(《隋书·刑法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表反映出宋至清时期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
项目 宋 明 清
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 刑统》《天圣令》等法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 明律》,开创律例合编 的体例 沿袭《大明律》, 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 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 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 里,规范行为 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 谕”,让百姓毋作非为。 以《大明律》解释六谕, 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 处罚 乡约宣讲康熙帝 的“圣谕十六条” 和雍正帝《圣谕广 训》,常引《大清 律例》
A.引经注律 B.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
C.儒学世俗化 D.教化与法律逐渐合流
15.魏国在魏文侯执政时期,尊贤纳士,以法家李悝为相国,同时尊子夏为师,“受子夏经艺”,并敬重儒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下列项中,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礼法走向融合 B.德治和法治各有其积极意义
C.各国普遍采取儒法并用 D.体现出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16.恩格斯曾经评价欧洲中世纪“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学科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说明中世纪基督教的宗教伦理有助于
A.推广文化教育 B.维持社会秩序 C.净化人们思想 D.规范日常生活
17.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制定的州县官员条例强调,县令“亲临里甲,务要明播条章,不致长奸损良,如此上下之分定,民知有依,巨细事务,诉有所归”。此举旨在
A.确保中央政令畅通 B.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C.宣扬儒家纲常伦理 D.整顿基层管理队伍
18.设立于公元前376年的裁判官是罗马的司法长官,裁判官可在退职后进入元老院。裁判官在任职期间将自己的施政方针、办案准则或程式等通过告示来公之于众,从而创造、变通或解释法律规则,形成新的司法实践规范。据此可知,罗马裁判官
A.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 B.推动了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需求 D.体现了法律的形式主义特征
19.1701年,英国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行为良好便可终身任职;法官只有在违反正当行为原则并在上下两院共同要求下才能由国王予以免职。”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些规定
A.贯彻了三权分立原则 B.推动了政治体制变革
C.有助于保障司法独立 D.强化了法律至上原则
20.1838年普鲁士通过雇主责任制法案以强化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1845年《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制度,并授权地方当局对工人实行疾病保险;1861年《商业保险法》把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工资照发作为明文规定的一项权利。这些法律的制定着眼于
A.推动国家法律体系建设 B.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C.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 D.缓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21.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 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
③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 反映唐初在文化流域兼容并包的特点
④ 《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诸部曲、奴婢过失杀主者,绞” 反映唐代生活成员的地位趋于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的权利”。这一规定实质上
①促进了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②承认了德意志各邦国为主权国家
③消除了德意志内部的纷争 ④在法律上确认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派出的是熟谙国际法则和国际惯例的职业外交官。他们在会上进行了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不但改变了过去“始争终让”的弱国形象,而且也奠定了以后在华盛顿会议上开展“均势多边外交”的基础。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政府有条件地收回了山东权益和相关利权,在一定程度上是外交战略的成功。这表明北洋政府
A.继续维持传统的宗藩体系外交 B.开展与国际外交接轨的现代外交
C.彻底废除了过去的不平等条约 D.维护了在均势外交中的平等地位
24.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
C.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40分。其中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律》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完备成熟的法典,全面制定了有关性别与婚姻的法规。《唐律》对离婚有三种规定,一是“出妻”,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异。在《礼记》中为出妻规定有“无子、不顾父母、妒、淫、哆言、窃盗、恶疾”七条理由。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条,丈夫就可名正言顺地休妻。二是“义绝”强制离婚。“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谋害罪、奸杀与殴杀罪。官府判断一方犯义绝,必须强制离婚。三是受鲜卑族法律的影响,唐朝还存在“和离”的情况。从敦煌文书的“放妻书”样文看来,“和离”不仅双方自愿,而且还有对妻子再婚的祝词,“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选聘高官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摘编《从<唐律·户婚>看唐代婚姻的双重性》
材料二 1950年《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规定:“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党和政府利用报纸、广播、书籍等方式进行大规模宣传活动,还通过集体婚礼、评选模范夫妇等形式宣传《婚姻法》。各级法院对于因干涉婚姻自由而伤害妇女或逼致妇女自杀的罪行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婚姻法》的贯彻使受封建婚姻制度束缚、压迫的妇女纷纷向政府和法院申请解除不合理的婚姻关系,妇女提出的离婚案件迅速增加。妇女获得婚姻自由后积极参加了基层政府以及生产互助组织的工作。伴随着婚姻自主意识的增强,青年的择偶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摘编《论1950年<婚姻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的婚姻观念的成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婚姻法》核心理念贯彻实施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1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民族主义从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并形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它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个性的公民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用民族国家代替王权国家、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主权不受侵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
——摘编自张国臣《论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末,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它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它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到本民族全盛时期所统治过的历史疆界或天然疆界,极尽可能地为本民族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最有资格普及到所有的民族。它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
——摘编自于海峰《论民族主义的演变、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初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时代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欧洲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名称 主 要 范 围
汉唐时期 的“西域” 广义上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狭义上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唐宋时期曾用“西天”指称更为遥远的印度。
宋明时期 的“西洋” 最早见于五代,元代广为流布,明代特指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明末以后逐渐转向专指欧洲。
明末清初 的“西方” 与“泰西”“太西"“极西”“远西”等同义词广泛流行,指称欧洲。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西交通史上的“西方"概念之探源》
上表为古代中国关于“西方”名称变迁的主要历程。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