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调研测试
历史(闭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史料是历史的载体,下列史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帕特农神庙 《掷铁饼者》
A.西方文明起源 B.东西文化交流 C.多元早期文明 D.经济水平提高
2.“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探寻新航路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国际工人运动
3.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从封闭走向开放
4.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引起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D.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6.英军统帅罗斯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她出众的美貌、智慧和顽强精神,使她成为所有叛军领袖中对我们最危险的人物”。这位人物是( )
A.拿破仑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彼得一世
7.“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建立世界霸权 D.发展种植园经济
8.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重要发明: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等 B.显著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
C.主要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分离 D.重大影响:出现垄断组织等
9.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C.人权意识的增强 D.工业经济的需要
10.“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第Ⅱ卷(材料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10分,12题10分,13题10分,计30分。
11.11—16世纪是整个世界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1—14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起的变化
材料二 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烟草、西红柿、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农业社会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性质是什么?
(2)指出与材料二中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农作物的交流有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该事件对欧洲有什么直接影响?该事件与材料二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概括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12.阅读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外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雅典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73年 罗马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改革,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1775-1781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据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制(1)大事年表中,哪次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封君封臣制度的纽带是什么?
(2)根据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
(3)提取上表中的两个事件信息,结合所学拟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且波及全世界的大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及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如下表所示:
国家 1870年 1913年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913年)
英国 31.8% 14% 1
美国 23.3% 35.8% 5
德国 13.2% 15.7% 4
法国 10% 6% 2
材料三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在这场战役中,法国战死31.5万人,德国战死28万人,可以辨认的尸体不超过16万……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
(1)材料一中“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该死的联盟体系”包括哪两个联盟?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英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怎样的实质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凡尔登战役有什么称号?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4)材料四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请阐述原因?
试卷第2页,共5页
1.C
【详解】根据题干“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和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代表,体现了古代非洲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雅典帕特农神庙属于古代欧洲希腊文明;《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也属于古代欧洲希腊文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分别是大河流域文明,而希腊属于古代的海洋文明,体现了多元早期文明,C项正确;金字塔和《汉谟拉比法典》都属于东方文明,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东西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等体现不出经济水平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发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打破了世界分散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逐渐连为一体,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清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 260 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A项正确;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中国并没有获得独立和统一,排除BC项;清朝末年,我国已被迫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可知,日生产率提高、原棉消耗量增加、煤产量增加,这体现出生产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交通工具的革新,排除A项;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这体现出生产能力的提高,不能体现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生态环境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D
【详解】据“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可知,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项正确;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6.C
【详解】根据题干“英军”“她出众的美貌、智慧和顽强精神,使她成为所有叛军领袖中对我们最危险的人物”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人物是章西女王,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也参加了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3个月时间才攻陷德里。英军趁势进攻章西城,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C项正确;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抗击西班牙殖民者,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与“她出众的美貌”等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题干“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和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南北战争是为了阻止国家的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废除黑人奴隶制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建立世界霸权题干未体现,排除C项;南方发展种植园经济,林肯批评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正值欧洲工业革命深入开展,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纷纷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A项正确;科学技术的进步、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人权意识的增强是原因之一,不是最主要原因,都取决于工业经济的需要,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就解释了“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问题,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B项正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1)①:手工工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2)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美洲”);
影响: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历史事件:“三角贸易”;直接影响:非洲损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加速非洲的落后与贫穷;
内在联系: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者从事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4)共同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解】(1)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主要体现在农业上出现了租地农场,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基本形式,因此材料一中的①处应是手工工场;
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手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劳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萌芽,体现了资本主义性质。
(2)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物种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因此材料二所述农作物交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开辟。
影响:根据材料二“由此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全球农业革命”可得出推动全球农业革命;根据材料“新的农作物也传到美洲,包括小麦、燕麦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欧亚大陆传输出本地农作物”“它们可以在最适合的区域内种植”等信息可得出扩大农作物的种植区域;根据材料“就是全球农业革命,这场革命是接下来两个世纪人口增长的基础”可知,农作物的交流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3)历史事件名称:根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可知,材料三中的贸易进行在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形成三角形状,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三角贸易。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又称为黑奴贸易,欧洲殖民侵略者掠夺非洲黑人,贩卖至美洲,这使得非洲损失近亿的精壮劳力,加速非洲的落后与贫穷。
联系: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通过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因此材料二的新航路开辟为材料三中的欧洲殖民者从事三角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
(4)共同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了欧洲经济领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材料三体现了黑奴贸易,三则材料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1)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纽带:土地。
(2)方式:战争、革命和改革。
(3)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详解】(1)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所以,伯里克利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纽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所以,封君封臣制度的纽带是土地。
(2)方式:根据大事年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爆发、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所学知识可知,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方式有战争、革命和改革。
(3)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可知,提取上表中的两个事件信息,即,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结合所学拟定一个想论述的观点,即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然后从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最后,下结论总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具体论述如下:
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3.(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两个联盟:同盟国、协约国。
(2)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称号:“绞肉机”“地狱”“屠场”
特点: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规模大;伤亡人数多,异常惨烈。
(4)观点:不正确。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详解】(1)导火线:根据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所以,材料一中“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两个联盟:根据材料一“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战争的祸根”和所学知识可知,1882年,由德国、奥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所以,“该死的联盟体系”包括同盟国、协约国两个联盟。
(2)原因: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所以,1870年英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原因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实质问题: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31.8%到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第1;德国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派第4。由此可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称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所以,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特点:根据材料三“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击毁的大炮,几个月来都是如此。”“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和所学知识可知,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为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争规模大;伤亡人数多,异常惨烈。
(4)观点、原因:根据材料四“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所以,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不正确。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双方都应该受到审判。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